不用張飛用魏延,從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一事,看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

一人一桌一椅一撫尺,看孤罔炎之一家也史

今日關鍵詞:平衡下的滅亡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攻下漢中,完成了自己勢力版圖的最後一片拼圖。從此,對抗強大的曹操勢力,劉備有了巨大的防禦資本。漢中太守,應該是眾望所歸的張飛,也只能是張飛了吧。荊州交給了關羽,張飛就是漢中最合適的人選。如果不是張飛還知道低調,恐怕慶功宴老早就開了吧。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劉備竟然選擇了魏延——與黃忠一樣出身於南陽的魏延。這固然是魏延本事不在張飛之下,但劉備又有幾分是出於無奈呢?

不用張飛用魏延,從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一事,看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

猛張飛

一、張飛獨特的身份

1、 外戚

張飛是劉禪的岳父,雖然他的兩個女兒都是張飛死後才嫁給劉禪的。但在張飛生前,劉禪應該已經與張飛長女定了婚約,只是因為劉禪不到婚娶年齡才沒有成婚(漢朝15歲以後才結婚,劉禪在張飛死的那年剛滿15)。原因也很清楚,劉備的兒媳婦只能有三種選擇,一是自己嫡系家的閨女,二是劉璋舊部家的閨女,三是益州豪族家的閨女。最優的選擇一定是嫡系,因為安全係數最高。關羽坐鎮荊州,已經是一方大員,那就只能是張飛家的了。早定才能絕了很多人的念想。關羽拒絕孫權的婚約,恐怕也有幾分是對自己不能與劉備結親的情緒發洩吧。

不用張飛用魏延,從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一事,看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

張皇后

劉備很清楚,東漢之亂,亂在外戚和宦官的長期鬥爭中。但宦官能夠橫行正是因為外戚過於強大。滿朝文武都被外戚把控,羸弱的皇帝便只好重用宦官。劉備不願意自己辛苦建立的政權重蹈前朝的覆轍,所以從一開始就牢牢控制外戚的力量。一方面要與張飛結親,另一方面卻要防範,劉備活得很累。幸好手底下還有魏延這樣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否則漢中太守一職真不知道如何安排才好。

不用張飛用魏延,從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一事,看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

魏延劇照

2、 豪族

不同於影視作品中的形象,張飛本人應該是長相清秀的白面書生樣子。他擅長書法、敬愛君子士大夫。也因此,張飛才有了義釋嚴顏的壯舉。漢末時期,士家和豪族並非一回事,士家一般都是豪族,豪族不一定是士族。但豪族都想當士族。想當士族就要做兩件事,一是教族中子弟讀儒家經典,二是親近士族。這樣才能獲得當官的機會。張飛生在非士族的豪族家中,承擔著家族未來振興的大業,又是被從小教育,自然對士族親近。

不用張飛用魏延,從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一事,看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

義釋嚴顏

漢中乃是劉備集團與曹操集團相爭的重要所在,是無論如何不能再被曹操奪去的。但出身豪族的張飛,愛敬君子不恤小人。這就造成了巨大的矛盾。漢中是曹操先拿下的,當地士家豪族勢必親近曹操。以張飛的性格,由他守漢中,一定是常與士家豪族相交,並引以為心腹。久而久之就難免將漢中一地的一些要職交付在這些人手中。這是劉備不願意看到的。因為一旦權力被士族掌控,藉助張飛鞭打士卒的惡行,漢中就能在一夜之間被拱手還於曹操。

不用張飛用魏延,從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一事,看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

鞭打士卒

3、 嫡系

張飛嫡系的身份自不必說。但正是因為張飛是嫡系,劉備才更要制衡。荊州已經交給關羽,如果再把漢中交在張飛手裡,前沿陣地全部是劉備自己的嫡系把控。別說益州本土人士和劉璋舊部能不能接受,就是同樣作為劉備統治階級核心的荊州一派都未必心服。定軍山一役,之所以先登的是黃忠,除了老將軍本身建功心切而又身負奇勇,劉備的讓功於荊州本土派之意不言而喻。

不用張飛用魏延,從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一事,看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

定軍山斬夏侯

作為三國中最後奠定基礎的一國,劉備的根基比曹孫晚了整整二十年。他耽誤了太久也錯過了太多——他只有有限的班底,卻要統御一個偌大的疆土;他沒有足夠的親信,便只好委曲求全。於是外戚不能勢大、士族不能重用、嫡系不能獨權。當54歲的劉備拿下成都的時候,他面對的是根基淺薄、人心不服、後患無窮的蜀中政權。當59歲拿下漢中的時候,劉備不知道自己還有多久可活。於是劉備不得不制衡,否則自己親手建立的政權會死得更快。但制衡的結果,是損耗了太多的精力和資源,只能第一個出局。

不用張飛用魏延,從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一事,看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

你哥倆最開始就是我掰開的

二、蜀漢政權的悲哀

入主蜀漢以後,劉備集團的勢力大體分為劉備自己的荊州派、劉璋舊部的東州派和蜀中本土的益州派三幫,但荊州派又細分為劉備嫡系和荊州本土派。為了更好地掌控益州,劉備是重用荊州派、拉攏東州派、打壓益州派。這就必須保證荊州派和東州派對自己的絕對信服。為此,劉備生前做了大量的政治部署:1、關羽守荊州。2、重用法正。3、迎娶吳夫人。4、與張飛結為親家。5、重用黃忠和魏延。6、臨終安排李嚴做諸葛亮的副手。

不用張飛用魏延,從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一事,看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

孔明,我要和你鬥一鬥

關羽守荊州、與張飛結親是穩定嫡系,重用黃忠和魏延是穩定荊州本土派,重用法正迎娶吳夫人以及安排李嚴做副手都是拉攏東州派。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劉備可謂費盡心機。可惜,從劉備開始一直到諸葛亮治蜀,蔣琬、費禕、董允接班,當整個帝國最高層將大量的心思被迫放在了各方勢力平衡的時候,早亡已經是必然的了。身為人口最多、利益牽扯最大的益州派,仕途上被嚴重壓制,經濟上被高度抑制,法令上被重度針對,卻還要承擔出人、出錢、出糧的軍事重責。換做誰能安心接受?

不用張飛用魏延,從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一事,看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

蜀漢四英也不能力挽狂瀾啊

內部矛盾重重逼迫諸葛亮不得不連續北伐,好將內部矛盾向外轉化;為了平息益州派的不滿,諸葛亮必須嚴明法紀,以身作則。北伐失利自貶三級,竟然位在左將軍李嚴之下,只為了堵住悠悠眾口;十萬之眾垂涕也攔不住諸葛亮取馬謖頭顱的決心,只為了換取內部的穩定。同時被貶的還有趙雲,被殺的還有張休、李盛,清一色的荊州派。嘔心瀝血的諸葛亮終於耗到自己油盡燈枯,真正耗倒他的,哪裡是內政?而是內鬥啊。而魏延被殺,又何嘗不是諸葛亮為了穩定蜀漢政權穩定而不得不下的殺招。

不用張飛用魏延,從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一事,看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

身死五丈原

人才凋敝、後繼乏人,內部不穩,外部威脅,成了蜀漢政權的一道道催命符。諸葛亮第一次上出師表說:“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益州哪裡疲敝?怎麼就危急存亡了呢?禍在蕭牆不在曹孫啊。以諸葛亮如此大才都只能勉強穩定內部重重矛盾,後來的蔣琬等人,即便本事再大,能大過諸葛亮嗎?能平衡好嗎?但看最後結局,開門揖盜的是益州派代表譙周,就知道這桿秤到底平衡得如何了。蜀人終究要治蜀,那就必須讓蜀漢亡國不可。越早越好。

不用張飛用魏延,從劉備選擇漢中太守一事,看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

譙周常年散佈謠言,卻沒被問罪,可怕


參考資料:《三國志》《易中天中華史·三國紀》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權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