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集采拒绝“超国民待遇”,石药恒瑞补位百济,齐鲁也上位了

文 | 《财经天下》周刊 王小楠

编 | 《财经天下》周刊 严冬雪


本文来源于《财经天下》周刊 旗下医疗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靴子落地了。


3月27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公告称,国家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经与有关方面沟通,决定石药集团和恒瑞医药成功替补,供应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国家集采拒绝“超国民待遇”,石药恒瑞补位百济,齐鲁也上位了


几天前,因关键生产设施不符合我国GMP基本要求,原中选企业美国新基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被国家药监局暂停进口、销售和使用。随后,该公司紧急启动了生产检查,以及紧急申请注册新的工厂。


但第二轮国家集采4月落地在即,这些挽救措施很难挽回局面。按照规定,同样中选的其他企业有机会替补。


这纸公告的发布,也意味着新基正式失去本轮药品集采的机会。作为其中国地区的销售代理,百济神州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欧雷强曾公开表示,对此次供应中断感到非常失望。


在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齐鲁曾因1828元/支的报价落选,如今也在伺机而动。

3月27日,河北省医药集中采购网发布通知称,齐鲁制药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成功挂网,价格为698元/瓶(100mg)。


此次挂网河北,与当初报价相比直降1130元。更为关键的是,这一价格,与石药和恒瑞的中选价格相比,还要再低将近100元,足见齐鲁争夺剩余30%市场的野望。


至此,新基/百济神州出局之后,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市场成为石药、恒瑞、齐鲁的赛场。原研企业出局,国内药企“三分天下”。


随着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在4月正式推开,大战即将上演。


不存在“超国民待遇”,原研药因质量问题被踢出局


为何要让新基/百济神州直接出局?官方也给出了明确的解释。


3月27日,联采办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指出,取消新基/百济神州的药品集采中选资格,是按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关于“出现不按合同供货、不能保障质量和供应等情况时,要相应采取赔偿、惩戒、退出、备选和应急保障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的规定。


美国新基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原研生产企业,在境外生产。联采办相关负责人明确,对这次事件的处置,充分体现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严格要求、质量问题零容忍的态度。


特别是,在药品的质量问题上没有例外,不存在“超国民待遇”。


上述负责人强调,国家药品集采将始终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严格质量入围标准,确保降价不降质。具体是以契约方式,夯实中选企业对确保中选药品质量和供应的责任,明确违约惩戒和处置机制,同时强化对中选药品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


目前,石药和恒瑞已完成了此次替补程序,瓜分新基/百济神州的供应地区。其中,石药集团将替补供应北京、湖北、海南、重庆、新疆(含兵团)五省市的药品保证,而恒瑞医药则负责天津、浙江、江西、西藏、甘肃五省市的供给。


国家集采拒绝“超国民待遇”,石药恒瑞补位百济,齐鲁也上位了


在第二批国家集采中,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中选企业的价格分别是:石药集团747元/支,恒瑞医药780元/支、新基/百济神州1150元/支。


因此,此次新基/百济神州的出局,意外导致了相关省份群众的用药负担会有所下降。


联采办负责人表示,根据企业申报材料,石药集团和恒瑞医药两家公司的产能充足,能够保障相关省份该品种的稳定供应。


降价六成以上,齐鲁欲抢占30%剩余市场


自国家药品集采办公室正式宣布后,各省市也迅速响应。


据健识局的不完全统计,上海、浙江、陕西、河北等省市纷纷发文,要求暂停新基/百济神州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挂网交易资格。


随着新基/百济神州的意外出局,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市场争夺才刚刚开始。3月27日,河北省医药集中采购网发布通知称,齐鲁制药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在河北成功挂网,价格为698元/瓶(100mg),并于4月1日起执行。


国家集采拒绝“超国民待遇”,石药恒瑞补位百济,齐鲁也上位了


这样幅度的降价,齐鲁制药对集采剩余30%市场的野心一览无余。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后,齐鲁制药极有可能利用价格上的优势,可在全国多个省市挂网销售。


随着第二批国家集采落地在即,各省市也陆续出台未中选药品价格调整的工作提示,要求未中选原研药及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企业主动降价至本市中选价以下的(含中选价),将不作为“价高药”提高个人自负比例。


这意味着,只要降价到位,未中选药品就不再受医保及医院使用方面的诸多限制。毫无疑问,这给剩余市场的争夺留下了竞争机会。


米内网数据显示,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在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市场2018年的销售额为21.3亿元。


随着第二批国家集采落地临近,齐鲁制药强势登陆多省市未带量采购的市场,最终鹿死谁手,健识局将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