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庆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定阜街西部路北,西至德内大街,南起定阜街,北至延年胡同,为清末庆亲王奕劻的府邸。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庆王府规制图

该府原是道光朝大学士琦善的第宅。因琦善获罪,被逮捕查办并籍没家产。咸丰初年,奕劻迁至闲制的原琦善宅。咸丰五年(1855年)内务府档案记载:“奕劻奉旨赏换定阜大街官房一所,共计一百六十余间”。

庆王府,美轮美奂,富丽堂皇

光绪十年(1884年),奕劻被晋封为庆郡王后,按王府规制对住宅进行了改建。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王府正殿

王府建筑分为东、中、西3部分,5个并排院落。保存基本完整的西部,是王府的居住区,有3组并排的院落。屋宇错落,回廊曲折,厅堂各有名称,并悬挂匾额。第三进院落中,有面阔5间的正房(带有一房之深的廊子,4根朱红大柱挺立其间,灰色筒瓦双脊顶),此房是奕劻居住的“宜奋堂”,其书房右为“约斋”,客厅叫“契兰斋”。其他还有静观堂”、“承荫堂”、“乐有余堂”(其长子载振的住室)“爱日堂”等等。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万字楼一隅

院落最后是座二层楼,俗称绣楼或梳妆楼,也叫“卍”字楼。形制独特新颖,该楼呈倒“凹”字形,正面面阔5间,左右两翼内侧面阔4间、外侧面阔6间,有红廊柱、红栏杆,间有黄“卍”字形木雕。

后园中原有一座大戏楼,分为上下二层,1310平方米,可容纳约400人,每逢奕劻父子大寿或府中有喜庆事时,便请戏班连演3天京剧,据说当时的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王瑶卿、陈德霖、杨小楼等都到此唱过戏。

一路扶摇,位居中枢

奕劻为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第6子绵性的长子。道光二十九年(1849)奉旨过继给其五叔三等镇国将军绵悌(1811-1849)为子。道光三十年(1850)降袭辅国将军。咸丰二年(1851)封固山贝子。咸丰十年(1860)晋多罗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封御前大臣,赏加郡王衔。光绪十年(1884)命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十月晋封多罗庆郡王。1884年(光绪十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奕劻朝服

光绪十一年(1885年),奕劻会同醇亲王奕環办理海军事务,在此期间,他与奕環、李鸿章一起,挪用海军军费为慈禧修建颐和园,深得慈禧赏识。

1894年,奕劻封庆亲王,权位渐崇。

此时,正是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之时。1900年,继中日战争之后,列强又组成八国联军攻陷天津,进犯北京。慈禧挟光绪皇帝仓皇西逃,留奕劻在京,会同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全权大臣,与八国联军议和。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右一为奕劻

奕劻曾无耻地向联军统帅瓦德西表示“吾深望以后中外成为一家”,忠实地执行慈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路线。

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仍任总理大臣。

奕劻与帝国主义者关系颇深,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期间,京城的王公府第大都遭到侵略者的抢劫和破坏,而奕劻的庆王府则得到了联军的保护,安然无恙。

1903年,荣禄病死,奕劻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旋又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

贪婪无耻,令人发指

奕劻为人贪鄙,与其子载振、大臣那桐卖官鬻爵,被时人讥为庆那公司。奕劻初主军机时,袁世凯就用重金笼络,使之成为袁在朝廷中的内援。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那桐,曾任协办大学士,“庆记公司”高级合伙人,其人其貌,不问可知

1911年(宣统三年),清廷裁撤军机处,奕劻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1912年清帝逊位之后,奕劻离开了居住六十多年的庆王府,同载振一起携带巨款避居天津。19l8年病死。溥仪以奕劻贪赃枉法致使大清王朝灭亡之由,赐谥“密”,表示追补前过的意思。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三登帝位,不知所措的溥仪

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说:“劻本罪宗……尝假旗人明昌所授徒。”穷困潦倒沦落到当私塾先生,凄凄惨惨,可见一斑。年轻时的生活经历种下了他后来一心捞钱的远因。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奕劻书法

奕劻写了一笔好字,与慈禧太后的母家为邻,常替慈禧之弟照祥代笔写信问候慈禧的起居,所以渐渐为慈禧所了解、欣赏。后又与承恩公桂祥(慈禧二弟)为儿女姻亲,所以固宠者无所不至。

奕劻积极攀附恭亲王奕訢,以伪装的“清节”形象得到奕訢的赏识。文廷式《闻尘偶记》说:(奕劻)其初由恭邸援引时,缪为恭谨,光绪九年以后,事权渐属,遂事贪婪。

奕劻深知结欢固宠之术,通贿宫闱,就是一心一意奉承慈禧太后,博取了慈禧太后及李莲英等人的欢心。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说:“(奕劻)惟虑失孝钦旨。则进其寡女为内侍,通消息。自呼李莲英为弟,月馈以三千金。”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李莲英扮护法像,慈禧在此类人物的辅助下,一切作为,不言而喻

胡思敬《国闻备乘》“叉麻雀”条说:麻雀之风,起自宁波沿海一带,后渐染于各省。孝钦晚年,亦颇好此戏。奕劻遣两女入侍,日挟金数千与博,辄佯负。往往空手而归。内监宫婢各有赏犒,每月非数万金不足供挥霍。又自西巡以后,贡献之风日盛,奕劻所献尤多。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暮年慈禧,就是一位居家喜欢听奉承话的老太太

孝钦亦颇谅之,尝语人曰:“奕劻死要钱,实负我。我不难去奕劻,但奕劻既去,宗室中又谁可用者?由此看来,奕劻贪腐虽然为众所公知,但由于得到了慈禧的默许,所以才能够维持不倒。

费行简说得直白:“劻初入枢府,取搢绅,以朱笔识各缺优劣于上,遇外省来谒者必详谘之,故所考甚确。尝被酒,对鹿传霖论陕西牧令缺肥瘠,指别确当。传霖两任陕抚,凡几十年,愧勿如也。……其所御案上,置篋累累,皆银券钞票金条之属。亘十日则计某贿某人进,某人已放某缺,然后列簿而移券钞等入内库。邸中月用,则以袁世凯馈资三万充之。”

锡良、岑春煊等人都曾当面斥责奕劻的贪腐误国行为,奕劻却不但无动于衷,而且能面不改色。有人言及庚子惨状,奕劻说:“庚子之变,吾居京师,外兵举动文明,殊不知惨状何在也。”由此可见其贪婪无耻之极。

《辛丑条约》签订,奕劻以亲王世袭罔替。费行简说他以“非近支、无军功”,而能循序封至亲王世袭,“清室数人而已”。文廷式也说他“以疏属承嗣而骤封亲王,近代罕见”。

1904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三月,御史蒋式理就曾弹劾奕劻,他说:“庆亲王奕劻将私产一百二十万送往东交民巷英商汇丰银行收存。奕劻自简任军机大臣以来,细大不捐,门庭如市。是以其父子起居、饮食、车马、衣服异常挥霍,尚能储蓄巨款。"

1907年,御史赵启霖再次奏参他为段芝贵谋巡抚职,受贿十万两,其子载振并纳段芝贵所献歌妓杨翠喜。但奕劻因得慈禧太后宠信,两案都不了了之。奕劻初主军机时,袁世凯就用重金笼络,使之成为袁在朝廷中的内援。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莫里循

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披露,庆亲王的银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当时,年薪50英镑,生活就比较“体面”……

天津“庆王府”

庆王府,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原英租界剑桥道)55号,地处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最集中的“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区”腹地。

庆王府始建于1922年,原为清末太监大总管小德张亲自设计、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为华人楼房之冠。后被载振购得并举家居住于此,因而得名“庆王府”。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天津庆王府

为砖木结构二层(设有地下室)内天井围合式建筑;两层外檐均设通敞柱廊,建筑形体简洁明快。室内设有共享大厅,大气、开敞,适应当时的西化生活。水刷石墙面与中国传统琉璃栏杆交相辉映,门窗玻璃上比利时工艺雕琢的中国传统花鸟栩栩如生。整体建筑适应当时的西化生活,更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象。

京师故地之庆亲王府: 其主细大不捐,鲸吞蚕食

载振

载振(1876—1947年),字育周,奕劻长子。1917年,奕劻去世,根据《关于清皇室待遇之条件》,黎元洪颁发总统令,载振承袭庆亲王,遂成为名副其实的末代亲王。1948年载振死去,“天津庆王府"就传给了载振的三个儿子溥钟、溥锐、溥铨,当地居民称它为“钟锐铨公馆"。

1928年,载振经人介绍投资于买办高星桥创办的劝业场和交通旅馆,总名称为新业公司。1935年又用劝业场的盈利盖起了渤海大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