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中楊康和穆念慈、張無忌和趙敏、遊坦之和阿紫,世界很簡單,喜歡就對嗎?

手心我心bxl版


楊康和穆念慈,張無忌和趙敏,遊坦之和阿紫,這三對人兒的愛情關係是完全不一樣的,最終的結局也是大相徑庭。

楊康和穆念慈的愛情是悲情的。一個是高高在上的金國小王爺,一個是街頭賣藝的鄉里小村姑,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兩條原本平行的線結果狠狠地糾纏在了一起。楊康不願意放棄自己的身份,穆念慈逃不脫世俗的眼光。在這段愛情故事裡,穆念慈愛得執著、愛得心甘情願,而楊康卻愛得糾結、愛得勉強,充滿了欺騙性。

張無忌和趙敏的愛情是溫情的,兩人一路風風雨雨、吵吵鬧鬧、打怪升級,儘管身份懸殊,但最終還是雙雙拋開了世俗的束縛,走向了偶像劇的結局,像極了愛情。張無忌和趙敏無疑是幸福的,他們告訴了世人愛情本來該有的樣子。

遊坦之和阿紫的愛情是悲哀的,確切的說根本就算不上是愛情,頂多就一廂情願。遊坦之掏心掏肺掏眼睛都換不來阿紫姑娘哪怕是一丁點的愛意,甚至連同情的眼神都懶得施捨一個。阿紫姑娘的心一直都在姐夫喬峰的身上。遊坦之至死都沒能等來阿紫姑娘的愛,他愛得死心塌地奮不顧身,但是他誤解了阿紫,誤解了愛,這是一出因單相思而引起的人間悲劇。

楊康走了,帶走了穆念慈的一切;張無忌走了,把趙敏一起帶走了;遊坦之走了,只帶走了他自己。

喜歡就是對的嗎?

世界很簡單,但是愛情很複雜;喜歡沒有錯,但是喜歡會出錯。

你說呢?





行為者


這個問題很好。相信很多的讀者都有這個疑惑:為什麼感情就是這樣的不可思議?

其實,細細的讀來,也不盡然。

為什麼呢?

張無忌跟趙敏,和楊康跟穆念慈,以及遊坦之和阿紫,表面上是喜歡與被喜歡那種關係,其實大相徑庭!



1

張無忌跟趙敏!

在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在認識趙敏之前,還是喜歡周芷若的。

隨著趙敏的出現,越來越傾心於張無忌的人格魅力,不惜放低自己郡主的身段,去追隨著愛情的腳步……

說實在的,性格稍弱的張無忌,初初對趙敏的主動還是很猶豫的。因為彼此之間的身份,還有角度的對立面!

不得不承認,趙敏追求愛情的果敢和執著!

張無忌也由感染了到感動。

從後來明教中人再次針對趙敏時態度,張無忌大聲的維護就可以看到,他也真心的喜歡上趙敏了!

這也是張無忌和趙敏的愛情,跟他們的區別:不僅僅是喜歡那麼簡單了,已經昇華到愛了!



2

楊康跟穆念慈!

這個楊康,在《射鵰英雄傳》裡爭議非常大。

只因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幾乎是扭曲的!

也就造成了人生的悲劇!

在穆念慈比武招親上,楊康是圖好玩。但是,穆念慈被楊康風度翩翩的外表所吸引,加上楊康摸過她的秀足,少女的心湖不平靜了!

初初,是穆念慈的主動,就是得知楊康真正的身世和身份,以及為人處世,還是照樣喜歡!

不得不說,這是愛情的盲目和不可理喻了!

最後為了保護穆念慈,楊康殺死歐陽克,也是對他的女人做了一位護花使者,也不失一個男人的風範!



3

遊坦之跟阿紫。

從遊坦之跟阿紫的關係來看,就是一個被人虐的人對愛情的卑微,讓人震撼!

遊坦之那麼的喜歡阿紫,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

可是,阿紫只喜歡喬峰!就算是同意他跟在身邊,也只是利用和供自己驅使而已!

當然,這是阿紫的自私。

而遊坦之非常的心甘情願!

特別是阿紫眼睛嗐了,遊坦之竟然把自己的雙眼挖出來,送給阿紫,這種看似瘋狂的舉動,其實就是真心喜歡阿紫的愛情行動。

可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阿紫拒絕了遊坦之的好意和情意!

真的是問世間情為何物?



總結: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很多痴心的男女之愛就是那樣的虐心,甚至是不可思議!但是細細的讀後,感慨萬千,又回味悠悠……


阿邦行走在文化長廊


我覺得“愛情”往往是需要自我認證的,不信,你如果對著自己說,“我愛XXX”,每天重複一百遍,就會突然發現,自己好像真的愛上了XXX。當然這樣說比較扯,我想表達的是,無論愛情有多少種發生的可能,如果你連承認愛情和確認愛情的勇氣都沒有,它就永遠只能停留在混沌的狀態,所有的可能都會變成零。越來越多人把金庸小說當做愛情指南,讓自己的經歷性格與其中人物對應重合,為一段緣分對應一個出路。其實,“我相人相,具為一相,我命人命,實為一命”,換言之,在看似狗血四溢的小說情節裡,世間種種,反而可以找一個對應。金老爺子的小說好看就好看在,所有的人物都個性鮮明,所有的主人公都不缺失勇氣,不缺失承認愛情的勇氣,也不缺失維護愛情的勇氣。小龍女和楊過是金庸武俠裡我最喜歡的一對情侶,首先他們突破了愛情的邊界,告訴了所有人,對於愛情來說,“身份差異”和“失去貞潔”都不是桎梏,其次是矢志不渝的堅持,再多的誘惑和時間都沒有磨滅楊過對姑姑的情感。現在人人常說:“再也不相信愛情了。”誰都知道,世上怎會有那麼浪漫的愛情,小龍女和楊過的愛情再浪漫,也只是理想主義。所謂愛情,不過就是男男女女相互各取所需,換情人的速度可以比得上換衣服,嫁個有錢人比什麼都實際。但對真愛的信任還是要有的,萬一哪天它就光臨了呢。



愛搗蛋的三歲


對楊康和穆念慈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楊康的母親包惜弱救了受傷的完顏洪烈,完顏洪烈為了擁有包惜弱,用計拆散了他們一家。

他這麼做當然也不是為了感謝,沒有人用這種方式來感謝自己的恩人。那麼,完顏洪烈這樣做是因為痴迷於包惜弱的美麗溫柔嗎?

作為一個金國的王爺,相信他的身邊不缺溫柔的美女。相比較而言,我更相信完顏洪烈是被她的善良所打動。

所以,他才能容忍包惜弱一直居住在山寨版的舊屋裡,對楊康也像親生兒子一樣培養。

楊康一直當自己是完顏洪烈的兒子,他和完顏洪烈一樣,在包惜弱面前裝乖賣巧,不想讓她看見自己的另外一面。

包惜弱對楊鐵心如此念念不忘,楊鐵心對她也一直不能忘懷。所以我相信,楊鐵心在收養穆念慈之後,一定跟她講了許多有關包惜弱的故事,穆念慈在義父楊鐵心對包惜弱的懷念中,潛移默化地,性格習慣多少有些包惜弱的影子,她對自己的義父楊鐵心肯定心懷崇拜。所以她才會愛上跟楊鐵心外貌相近的楊康,而楊康也愛上了有著母親性格特徵的穆念慈。

包惜弱無疑是善良的,她也是執拗的,所以才能在那麼長的歲月中,堅持住在舊屋裡懷念自己的丈夫。

而穆念慈當然也是善良的,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沒有異議。

她也是執拗的,對楊康的感情從來沒有改變,即使楊康做了與他們背道而馳的事情。

所以在所有的親人離世之後,她也沒有求助於他人,包括郭靖和黃蓉。

她獨自一人扶養楊過長大,雖然生活艱辛困苦,直到最後病逝。

愛就是一種執拗。

從楊鐵心和包惜弱,到楊康和穆念慈,愛這個主題,最後在楊過身上才得到了圓滿。

毋庸置疑,執拗在楊過身上有更強烈的展現,為此,他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娑婆訶耶


遊坦之的情愛真的讓人唏噓,因為阿紫虛偽的示好,就甘願為她試毒。在一次比一次更毒的毒物下九死一生。還記得當時看到,都很驚訝,覺得很神奇,除了因為他會的武功,更覺得是一種堅持,是他堅守著他對阿紫的喜歡。就這種信念讓他一次次的活下來,他活下來想讓阿紫知道,想繼續陪在他身邊,幫助她,讓她開心。哪怕後面阿紫雙眼失明,他也不離不棄的照顧她。在她心裡,阿紫不管怎樣都是最美的,對她最好的人。所以我相信如冰如鐵的阿紫最後也被他打動了,會有那麼一瞬間擔心他活不過來,不會再陪著她了。

張無忌和趙敏,以及周芷若,一個白玫瑰一個紅玫瑰,他是為什麼選了趙敏。是因為芷若不敢反抗那已經錯誤的師命,師父讓她殺他,她於心不忍還是動手刺了他一劍,是因為她聽師父的遺命,去做的那些壞事,玩弄的那些心計,讓他們的愛情變得不純粹、虛偽了嗎?即使她做過的違抗師命,寧願不得好死,也不殺他,還願意和他成親。但這種愛終究是變了。而趙敏即使她最初做了很多殘忍的,傷害武林俠士的事情,但她對張無忌的喜歡是純粹的,因為愛一個人所以願意放下一切,站在他身邊幫助他。不惜背叛自己的國家和親人。願意為了她改掉所有的邪惡,用自己的心計來幫助她,得到他,保護他們的愛情。她愛的簡單純粹,愛得堅定,不似楊康半途而廢,更重要的是她得到他,守護她都是用的相對正面的手段。因為一直做得正義,所以她才是贏家。

總之,小說中的愛,喜歡得簡單,卻願意付出很多。愛是奉獻,只是希望愛的人過得很好,過得開心。也許本來現代社會就和武俠小說不一樣吧?沒有那麼純粹的喜歡,總會沾染很多物慾,也不會為喜歡的人付出那麼多。總是一個平凡人,需要想楊康一樣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苦中作樂,平凡中的幸福才來之不易!最後願所有的人能覓得有心人,白頭偕老,平安喜樂!


追月亮的喵


小說就是根據你的心裡在寫的,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因環境的時變不停轉換角色,所以不評論小說裡的,只關注現實裡的角色你扮演好了嗎


晉南如姐


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人看。也許正是受這種傳統理念的影響,金庸筆下的愛情,但凡經歷悲劇的打造,就變得悲情叢生,震撼人心。金庸作品雖然多“俠”,卻處處辜負女人。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金庸作品俠和義的背後,愛情可謂最是唯美動人。“人生匆匆數十載,唯一不變的唯有一個情字。”猶記神鵰俠侶結尾兩鬢已斑白的楊過如此感慨。

楊過和小龍女最終做了神仙眷侶,也許他知道,也許他不知道,也許他裝作不知道,程英和陸無雙為他負盡青春拋盡韶華,公孫綠萼為他剎那芳華無悔殉情,他們背影遠去的盡頭,還有一個情竇初開的郭襄為他囈語:“相思相見知何日?”從此,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作品,如果算上短篇《越女劍》是為十五部,但其筆下的愛情卻有千般形態,引人萬般思索。細讀每一部,愛情的描寫,不是隻有兩情相悅、郎情妾意,更多的時候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愛情的主人公們,或為愛孤獨一生,或為愛犧牲成全,或為愛青燈古佛,最終的結局大多總是令人神傷的,那些悲劇的愛情和錯愛,總是讓人為之心疼而又心酸。

單戀

相忘江湖夢平生

情生痴,痴生怨,怨成仇。

我無從得知,金庸的內心究竟受過怎樣的一種情感煎熬,可以如此洞徹世間之情。有人說,是因為夏夢。夏夢,原名楊蒙,是1950-1960年代香港長城電影製片公司首席女演員,名冠當時“長城三公主”之首。

甫時的香港,她是公認的唯一一位可與奧黛麗.赫本相媲美的女明星,姿豔絕代, 容華無雙,清麗卓倫……外形豔而不媚,貞靜平和,嫻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上帝的傑作”是人們賦予她的美譽,也曾是金庸心中最美好的那個女子,他曾說:“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長得像夏夢才名不虛傳……生活中的夏夢真美,其豔光照得我為之目眩;銀幕上的夏夢更美,明星的風采觀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兒為之勾去。”

但人間事常難遂人願,金庸雖仿唐伯虎入華府之故事,委身長城做一名小編劇,但夏夢早已名花有主,恨不相逢未嫁,最終未能攜手。

三毛說:“金庸小說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寫出一個人類至今仍捉摸不透的、既可讓人上天堂又可讓人下地獄的‘情’字。而不瞭解金庸與夏夢的這一段情,就不會讀懂他在小說中‘情緣’的描寫。” 金庸作品中的愛情,在俠之大義下,或離別,或悲傷,或犧牲,或錯愛,即使圓滿結局,依然未必與幸福同等。

“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什麼法子?”,除了無言的退出離開,以遠望的姿勢成全祝福,還能去做些什麼呢。也許這世間,並不是所有的人是想愛就可以去愛的。

正如《射鵰英雄傳》中楊康身中劇毒對穆念慈大吼:“你不要對我這麼好!我從來沒有真心愛過你!我以前根本就是玩弄你,利用你,你走開!我不想再看見你!”

只一瞬間的落寞,一瞬間的痛楚,穆念慈淚流成行:“我知道,你從來沒有真心愛過我,不只你一個人說我蠢,可是一顆心給了你,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愛情的世界裡,這些單向的苦戀,在金庸的筆下,也成為另一種燦爛的煙火。即便如此,穆念慈對楊康依然選擇“我是寧可改我生命,痴心也不願改。”

說到單戀,有人說,這其中不可不提的有“情書”之稱的《神鵰俠侶》,“一見楊過誤終身”,貌比芙蓉心似草的郭芙,敢愛敢恨凌厲潑辣的陸無雙,蕙質蘭心溫潤如玉的程英,嬌羞善良痴心不悔的公孫萼,鬼靈精怪人見人愛的郭襄。

在這一場單向愛情的變奏曲中,楊過佔有絕對的主導地位。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女子明知楊過心中只有小龍女的位置,也依然無怨無悔:陸無雙和程英相伴終老,將一生的痴心付與了楊過;公孫綠萼不惜自殺殉情;郭襄最後青燈古佛;郭芙人到中年才發現摯愛楊過,可謂因緣錯合。

《雪山飛狐》中那個深谷幽蘭般女子——程靈素。如此聰慧,卻無法挽救自己的愛情。

猶記全書的末章胡斐身中碧蠶毒蠱、鶴頂紅、孔雀膽三種劇毒,“恨無常”一節中程靈素絕世:她慢慢站起身來,柔情無限的瞧著胡斐,從藥囊中取出兩種藥粉,替他敷在手背,又取出一粒黃色藥丸,塞在他口中,低低地道:“我師父說中了這三種劇毒,無藥可治,因為他只道世上沒有一個醫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來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會待你這樣……”

在胡斐的心中,也許一直以妹妹相待。直至程靈素依偎在他身邊含笑而逝,以己之命、換他之命時,胡斐才想起了程靈素對他的無數個好來。當他回想起王鐵匠的那首情歌:“小妹子對情郎——恩情深,你莫負了妹子——一段情,你見了她面時——要待她好,你不見她面時——天天要十七八遍掛在心!”

而他自己所言,他天天十遍八遍掛在心上的是另一位叫做袁紫衣的姑娘。當時他滿心滿眼只有袁紫衣那容光照人的身影,何曾注意過身邊那個一直叫著她大哥的女孩?程靈素與胡斐之間,永遠只有犧牲。

“很淒涼,很傷心,可是乾淨利落,一了百了。”她說過,什麼下場都無所謂。一如她的名字,異常別緻文雅,選自兩本醫書《靈樞》《素問》。

年輕的時候不懂得,但懂得的時候已經不年輕。世間情大多是這樣,當一顆美好的心靈在對你的心靈默默呼喚時,有多少人能夠聽到,又有多少人會去關注呢?胡斐不明白,因為那時的他還太年輕,年輕的只看見了袁紫衣照人的容貌還有那年少時必須要有的,可意會不可言說的愛情的感覺。

所以,他不負天下人,卻負了靈素一人。“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什麼法子?”,《白馬嘯西風》結尾可謂將這種單向愛情的境界上升到了命運的層次。

也許,對待單戀這樣的難題,金庸心中最好的解法或許就是像李文秀那樣,退出離開,以遠望的姿勢成全祝福,正如他遙遠的祝福遠渡重洋曾經心愛的人兒夏夢。

▉▉金庸的夢中情人夏夢

多戀

情多總為醉紅顏

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想必,能得到天下的如花美眷,是眾多男性心中的一個夢想了。提到多戀,金庸迷們首先想到的恐怕是韋小寶和他的七個老婆,但在我看來,楊過和張無忌算是多戀的典型。

《倚天屠龍記》的結局處,周芷若綁架趙敏,曾這樣問過張無忌,在小昭、蛛兒、趙敏和她四個人中,他真正愛的人是哪一個。張無忌一時感慨萬千,女人們為了他明爭暗鬥,自己一直難以取捨,在被動之中游走,想起自己也曾捫心自問,夢娶四美,然而世事變遷,小昭遠赴波斯做了教主,表妹蛛兒逝世,芷若誤入歧途,只有趙姑娘一直陪在自己身邊。

周芷若手段耍盡逼他成親他便成親,趙敏逼他逃婚他也就跟著趙敏走了,趙敏放棄榮華富貴對他不顧一切他便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自己始終無法正視自己的情感。

最後,面對周芷若的追問,他終於找到心底的那個答案,對周芷若,他是一向敬重,對蛛兒,他是心生感激,對小昭,他是意存憐惜,但對趙敏,卻是刻骨銘心的相愛。

而《神鵰俠侶》中,楊過從一介頑童,到最後心有所屬小龍女,但在和小龍女別離後的十六年中,他始終都在找尋。這十六年中,楊過身邊出現的女子可謂百媚千紅,並且對他死心塌地。然而,終因楊過的無心挑逗,最後無一例外全部成為他和小龍女愛情的陪襯。

她們越是痴心不悔,就越是看出楊、龍二人的堅貞。然而,楊過真的是未曾動過痴心嗎?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反過來看,如果沒有楊過的嘻嘻哈哈相公自居,無雙不會一直心有牽念,如果沒有楊過的絕情谷一番甜言蜜語,公孫綠萼不會對其瞬間一往情深,而後,當楊過發現她們愛上他時,他又堅定的表明心中早有所屬。

當然,楊過贏得的愛情肯定不止這些表面,能稱之為神鵰大俠,身上亦正亦邪的因子,才是令女子們前仆後繼的理由。

再來看看《鹿鼎記》中的韋小寶。有人說,韋小寶是無賴中的至尊,痞子中的王者,手段多端,花樣百出,作為他的情敵的鄭克爽倒足了黴頭,最後乖乖地把阿珂押給了韋小寶,還欠下若干銀兩,可謂是人財兩空,欲哭無淚。阿珂終於、也是不得不嫁給了韋小寶,而且還不是他唯一的老婆。韋小寶看上的女人一個也沒有跑掉。

正如韋小寶發狠所言,“總而言之,你奶奶的,我今生今世娶不到你臭小娘為妻,我是你鄭克爽的十七八代灰孫子。我韋小寶是王九蛋,王八蛋加一蛋。老子一輩子跟你泡上了,耗上了,陰魂不散,死纏到底。就算你嫁了十八嫁,第十九嫁還得嫁給老子。”碰到韋小寶這樣的人,女人怕是無招可施,男人只能暗自垂首頓胸了。

除卻這些吸引眼球的男主人公,《天龍八部》中處處惹相思的段正淳,但是此人的愛情與之前幾人大有不同。

無論是刀白鳳還是王夫人,無論是甘寶寶還是秦紅棉,段正淳到處留情,卻也真真心心對待每一個愛過的女子,而到故事的結尾,無論之前情人們如何明爭暗鬥、又如何想要加害段正淳,她們卻都甘願一一為他而死。這樣的結局,正如詩中所言,牡丹花下死,做鬼亦風流了。

虐戀

別恨人間愛兩難

其實,每每看到《神鵰俠侶》之時,我一直不解,金庸為何要讓楊過斷臂,小龍女失貞,或許,這才像斷臂維納斯一樣,是殘缺的圓滿。

“這次是我真的決定離開,遠離那些許久不變的悲哀,想讓你忘卻愁緒,忘卻關懷,於是我守著寂寞不能歸來……”小龍女和楊過沖破禮教束縛終在一起,可是一次一次面對離別,小龍女和尹志平之間的誤會,而後的悄然離開,到最後的決意轉嫁,最後情花劇毒的折磨,斷情崖的十六年不能相見,楊過已是兩鬢斑白,小龍女青春永駐,兩人經歷生死虐戀依然矢志不渝,或許正如楊過對龍兒所說,“人,還是情深些好,否則,我們怕是今生今世都不能再見了。”

《倚天屠龍記》中,紀曉芙是個令人敬佩的女子。她誠實,不肯說謊。早由父親配與武當六俠殷梨亭為妻,後被楊逍劫持失貞,寧願被師父打死,也不肯加害楊逍,併為女兒起名不悔,足見其愛的誠實決絕。

《碧血劍》中溫儀遭遇雖與紀曉芙相似,但她的故事卻顯淒涼,一如她教溫青青唱的曲子:“從南來了一群雁,也有成雙也有孤單。成雙的歡天喜地聲嘹亮,孤單的落在後頭飛不上。不看成雙,只看孤單,細思量你的淒涼,和我是一般樣,細思量你的淒涼,和我是一般樣。”

《笑傲江湖》中,任盈盈和令狐沖歷經劫難,似乎幸福相守,但是,小說第三十六回中,嶽靈珊被害,令狐沖心中一沉,似乎整個世界忽然間都死了。我們常說,哀莫大於心死。心似乎忽然間都死了,足見令狐沖對小師妹嶽靈珊的摯愛。任盈盈對他來說,或者可以說是可以結婚的人,因為,任盈盈足夠愛他。

這世間,所愛的人不愛自己、愛自己的人不是所愛的人,令狐沖與嶽靈珊、任盈盈的淒涼是一樣的。或許,被愛總是比愛人要容易的多,所以,在滄桑看盡之後,擇一良人相守,無須儘想愛與不愛,未嘗不是愛情的另一種選擇。

畸戀

因愛生恨反成仇

“只是我還放不開,對你太依賴”,愛情的世界裡,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為愛犧牲,成全愛的偉大。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微笑放手祝福,放對方和自己一條生路。世界之大,有因愛成全的人,就有為愛癲狂的人。金庸的作品,對這類成魔成痴另類愛情的精彩描寫,也讓我們直面唯美愛情之後的變態和扭曲的靈魂。

《神鵰俠侶》開篇,便是李莫愁吟誦元好問那首“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古人說,“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遙想雙雁,“天南地北” “幾回寒暑”中雙宿雙飛,相依為命,一往情深。

但其中既有歡樂的團聚,又有離別的辛酸,那個叫做陸展元的男人,扭曲了李莫愁曾經純情的小女兒靈魂。愛極成痴,痴極生恨,李莫愁不懂得成全,更做不到放手。她為他公然背叛師門,幻想了多少種生活的方式,幻想了怎樣做一個賢妻良母。然而,一句,相公,她是誰?所有的仇恨就在這句話上產生,李莫愁痛不欲生。

這個女子是可悲的,更是可憐的。想當初她和陸展元你儂我儂、忒煞情多之時,也是百般嬌羞,溫順善良。即使後來狠辣無情之後,她對郭襄無微不至的照料,柔情無限地撫她入睡,以平常用作殺人武器的塵拂為她驅趕蚊子,甚至想要用自己的命換取郭襄活下去。可能就此看出,她心中尚有愛,也尚有情,只是為愛,她實在不懂得放生。

她殺人全家,雙手染滿鮮血,不見自己的兇殘,只為自己相思無著落而黯然銷魂,到最後,只落得身中情花劇毒,默然挺立在熊熊烈火之中,而後傳出一陣淒厲的歌聲:“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以身相許?天南地北……”悽然而絕。

同樣讓人感嘆的還有《碧血劍》中為情成魔的何紅藥。如果沒有金蛇郎君所謂的“薄情寡幸”,也許何紅藥會選擇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何紅藥美豔不可方物,但擁有太多的人,容易高傲,更容易自負。我待你好,你就必須像我一樣。但這世上永遠沒有這樣一個規定,你愛我,我就必須愛你。《俠客行》中最終走向自我毀滅梅花拳掌門梅芳姑亦是殊人同路。讓我們重溫這一段對話:

“芳姑,我明明白白的再跟你說一遍,在這世上,我石清心中便只閔柔一人。我石清一生一世,從未有過第二個女人。你心中若是對我好,那也只是害了我。這話在二十二年前我曾跟你說過,今日仍是這樣幾句話。梅芳姑冷笑道:‘想來針線之巧,烹飪之精,我是不及這位閔家妹子了。’”

石清仍是搖頭,道:“內子一不會補衣,二不會裁衫,連炒雞蛋也炒不好,如何及得上你千伶百俐的手段?”梅芳姑厲聲道:“那麼為什麼你一見我面,始終冷冰冰的沒半分好顏色,和你那閔師妹在一起,卻是有說有笑?為什麼……為什麼……”說到這裡,聲音發顫,甚是激動,臉上卻仍是木然,肌肉都不稍動。

石清緩緩道:“梅姑娘,我不知道。你樣樣比我閔師妹強,不但比她強,比我也強。我和你在一起,自慚形穢,配不上你。” 梅芳姑出神半晌,大叫一聲,奔入了草房之中自尋短見,後又“殘害”石清夫婦幼子,令他們傷痛餘生。

後來金庸在書的後記中寫道:“在《俠客行》這部小說中,我所想寫的,主要是石清夫婦愛憐兒子的感情,以及梅芳姑因愛生恨的妒情。”

愛了怕了,痴了恨了,這世間的愛,多是有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金庸先生要告訴我們的恐怕是,愛到不能愛時,聚到終須散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放手。給自己生路,給對方生路。

絕戀

生死無憾塵緣嘆

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人看。也許正是受這種傳統理念的影響,金庸筆下的愛情,但凡經歷悲劇的打造,就變得悲情叢生,震撼人心。

猶還記得,蕭峰阿朱雁門關外互表心扉:“阿朱,你對我這麼好,不以我是契丹賤種而厭棄我麼?”

阿朱道:“漢人是人,契丹人也是人,哪有什麼貴賤之分。我……我喜歡做契丹人,這是真心誠意,一點也不勉強。”

“阿朱,你以後跟著我打獵放羊,是永不後悔的了?”

阿朱道:“便跟著你殺人放火、打家劫舍,也不後悔。跟著你吃盡千般苦楚、萬種熬煎,也是歡歡喜喜。”

蕭峰道:“蕭某得有今日,別說要我重當丐幫幫主,就是叫我做大宋皇帝,我也不幹。從今而後,蕭某不再是孤孤單單、給人輕賤鄙視的胡虜種,這世上至少有一個人……有一個人……”一時不知如何說才是。

阿朱接口道:“有一個人敬重你、欽佩你、感激你,願意永永遠遠、生生世世,陪在你身邊,和你一同抵受患難屈辱、艱險困苦。”

最後,愛情輾轉,阿朱面帶微笑永遠的躺在了愛人的懷裡,若干年後,貴為大遼南院大王的蕭峰面對遼主耶律洪基的重金與美女的誘惑,絲毫不為心動,反而黯然心道:“我既誤殺阿朱,此生終不再娶,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一個阿朱。豈是一千個、一萬個漢人美女所能代替得了的?皇上看慣了後宮千百名宮娥妃子,那懂得‘情’之一字?” 蕭峰的生命,從此沒有愛情。

但愛情是從來不講道理的。金庸作品多“俠”,能稱上英雄的,恐怕也只有重情重義的蕭峰了。自古美女愛英雄,阿紫愛上蕭峰如果說是情理之中,那遊坦之愛上“狠毒”美貌的阿紫也是意料之外了。阿紫敢愛敢恨,極端的個性,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遊坦之。但阿紫無怨無悔,遊坦之亦是心甘情願。兩個人都不惜毀滅自己,包括尊嚴、仇恨,甚至生命。

再來說說香香公主。我到現在不明白,陳家洛到底愛的是誰,他優柔寡斷的個性,失去了兩個愛他的女人。一個香消玉殞,一個遠走天涯。陳家洛有塊玉,上面刻著,“剛極易斷,情深不壽,”最後他和香香公主的愛情也一語成讖。當她發現乾隆出爾反爾,要加害陳家洛時,不惜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陳家洛示警,最後化蝶一幕,將愛情昇華為悽美的人間絕唱,讓人一次次為之動容,潸然淚下。

“問世間,情是何物?”問李莫愁,她未必答的出,問楊過,他估計也未必答得出,問蕭峰,問段譽,問虛竹,甚至問已過百歲的張三丰,他依然未必答得出。因為,世間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愛情,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愛的時候好好愛,愛到終須散的時候,好好活。

《天龍八部》中的七大歷史謬誤

錯誤一:完顏阿骨打的年齡?

《天龍八部》裡面,蕭峰在女真部找人參,與完顏阿骨打結拜為兄弟!然後有因為女真人與契丹人的衝突,結實遼道宗耶律洪基,幫助耶律洪基平定耶律重元之亂!《天龍八部》中的七大歷史謬誤看一下時間,突然發現這是一個嚴重的BUG。完顏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

公元1063年,遼國發生耶律重元之亂,此時女真的完顏阿骨打還沒出世,還要到1068年才出世呢,蕭峰和一個還需要5-6年才出世的鬼魂結拜兄弟?

錯誤二:遼國在宋遼邊境“打草谷”?

這是一個典型的黑宋,黑遼的無恥謊言!早在遼太宗耶律德光時代,就因為滅亡後晉後在中原“打草谷”而激發中原人民的反抗,導致狼狽退回遼國。遼景宗中興遼國以後,已經早就不搞“打草谷”的事了宋遼1005年簽定盟約後,明確規定、“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也是1005年以後,遼國的軍隊再也沒有侵入過宋朝的土地,直到滅亡也沒有!

錯誤三:耶律洪基 想舉兵侵犯宋朝?

在遼國曆史上,有兩個皇帝是最仰慕宋朝的,一個是遼聖宗,一個則是遼道宗耶律洪基,當宋仁宗去世,宋朝使者向遼國報喪的時候,耶律洪基哭著手執宋使的手說“四十二年未識兵戈耶!”甚至最出名的說耶律洪基那句:“願來世生為宋人!”的話。耶律洪基根本不可能大舉率兵攻宋。

錯誤四:遼軍主力南侵,走雁門關作為主攻方向?

宋遼作戰,遼軍的主攻方向一般是河北路,也就是華北平原一帶,不會走太行山以西,而是把主戰場選擇在太行山以東,因為太行山以東的地形是平原,有利於遼國騎兵的優勢,不利於北宋步兵。把騎兵的主攻方向選擇走雁門關,也就是太行山以西的河東路,這是最愚蠢的辦法。宋遼25年戰爭,除了公元980年,遼軍為了報復北宋進攻,打過一次雁門關,吃了虧以外,就再也沒有哪場大戰把主戰場選擇在雁門關,甚至根本就不去雁門關!

錯誤五:吐蕃有那麼牛嗎?

宋朝時代,吐蕃人牛過一次,是真宗時代,西北吐蕃向宋朝挑釁,結果被宋軍名將曹瑋在三都谷一戰狠狠的教訓了一頓。打的吐蕃人從此怕了宋朝。三都谷一戰,宋軍以陣亡67人的代價,打死吐蕃上萬人,繳獲牛羊三萬多,從此吐蕃人對宋朝膽寒。

在宋朝時代,宋朝和大理的關係不錯,大理屬於宋朝的小弟兼藩屬,吐蕃人被宋朝狠狠的K過一頓之後,還敢向大理以武力威脅?實在是荒唐的笑話。與宋朝接壤的青唐吐蕃,小心的恭順著宋朝,但是在後來,宋朝還是以武力佔領了吐蕃2000多里的土地。宋朝時代的吐蕃敢對宋朝調皮?宋朝十分之一的禁軍就可以把吐蕃人打回去放羊!

錯誤六:少林七十二絕技可以提升遼國軍隊的戰鬥力?

少林七十二絕跡這麼牛逼,也沒看見少林高僧用七十二絕技取過人的性命,真有這麼厲害,少林寺直接把七十二絕技傳授給宋朝軍隊,然後寫一部假的送遼國武士,不就什麼都不用怕了?以至少林方丈急急忙忙帶那麼多人去雁門關冒險?

遼國軍隊的厲害,在於騎兵,在於幾十萬騎兵,如果沒有這幾十萬騎兵,你讓遼國軍隊不用騎兵,只用步兵和宋軍較量,看遼國軍隊可以堅持10年不被幹掉嗎?正因為有這幾十萬騎兵,宋遼才打成了平手,沒有這幾十萬騎兵,遼軍哪是宋軍的對手?

錯誤七:宋朝與遼國的戰爭,打一仗敗一仗,喪師割地。

去他媽的,宋朝與遼國打了25年,割讓過什麼地方了?至於喪師?遼軍沒死傷?宋遼25年戰爭,單是傷亡人數上看,宋遼差不多。宋軍殺敵不下20萬以上。澶淵之盟時明確表示“不給一寸土地!”

金庸筆下的五大神兵利器,你想擁有嗎?

一倚天劍

“倚天不出,誰與爭鋒!”相信這句話帶給年少輕狂的我們更多的是豪情滿懷。想當年滅絕師太手裡拿著這把超級利劍出場,把個明教教眾殺得落荒而逃時,就產生了一個念頭,這尼瑪劍也太鋒利了,師太也太厲害了點。從此腦海裡就深深印下了那劍光!

後來,六大門派攻上光明頂,張無忌哥哥用乾坤大挪移,把倚天劍搶過來,結果卻被周芷若給誤會一劍刺傷,那個心痛。

六和塔上終於知道了屠龍刀倚天劍的來歷,原來竟是郭靖黃蓉熔化玄鐵重劍,加上精金鑄成的!真的很震撼,武林高手竟然還要會打鐵!刀劍雖貴重,更重要的是其中藏著的機密:《武穆遺書》《九陰真經》,倚天劍內藏的就是《九陰真經》,隨著峨眉派祖師郭襄傳了下來。“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屠龍刀已不知所蹤,所以倚天劍就是絕世神兵中的第一了。

二屠龍刀

把屠龍刀放在第二位,估計有許多不服,這第一第二之爭,真的很難界定。屠龍刀自從出現在武林之中,就引起了天下英雄的競相爭奪。寶劍難得,屠龍刀的出場就帶著爭鬥,武當三俠俞岱巖,天鷹教,謝遜,張翠山殷素素,刀隨著謝遜和張氏夫婦一起漂流在海外島上多年,但一回來就引起了紛爭。

周芷若暗算了被無忌接回來的謝遜,刀不見了,後來在宋青書身上,可是刀已斷,機密已失。要不是趙敏鬼靈精,從周芷若那裡搜了兩部經書,還真不知道里面竟然有《武穆遺書》。

嶽武穆,是我們大漢民族的軍神,他的大作,是極其寶貴的,有了它,驅除韃虜,復我大漢江山,指日可待。寶物輾轉,但真能用於匡扶社稷,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是人心,往往貪婪,難如本願。

三打狗棒

打狗棒只是一根棒子!但它真不是一般的棒子!它當然比不上孫悟空的金箍棒,只是一根透著碧綠光綠的竹棒而已!但是這個東西放在丐幫就是不同。它是代代相傳的幫主之物,沒有打狗棒,功夫再高也當不了幫主,有了它才可以號令群雄,與韃子鬥爭!

與它相配的還有一套武功,打狗棒法。洪七公在被毒蛇咬傷差不多就要完蛋的時候,他把自己的幫主之位傳給黃蓉,把打狗棒和棒法以及丐幫全交給她了。但是,打狗棒被歐陽克,楊康拿到了,為此,丐幫弟子還把楊康當作幫主。

幸好,楊康雖有棒,卻沒有棒法,最終被精靈古怪的黃蓉給制服。兵器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是為了所謂的兵器就忽略了個人的能力,那真是該死。

四重劍

楊過斷臂後,傷心難過,走到一個荒谷。罩著主角光環的過兒,在那裡有了奇遇。原來這裡曾經住過一個絕世高手:獨孤求敗。

這是個寂寞的高手,他遍尋天下無敵手,平生只求一敗不可得。他留下的三把劍中重劍是鈍的,劍尖是圓的,怎麼看都不能傷人,楊過在神鵰的帶領下拿到了重劍,開始根本揮不動,但是後來卻是由此玩成了第一等高手。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真正的神兵,是和使用者合而為一的。就如獨狐求敗晚年用的木劍,照樣摧枯拉朽,勢如破竹。

五鴛鴦刀

“仁者無敵”是我們國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是真正刻在神兵利器上卻是出自於《鴛鴦刀》中的武器鴛鴦刀。相傳,這兩把刀的刀刃上刻著“仁者”“無敵”字樣,真是融入到骨子裡的儒家文化了。

和其他神兵不同的是,這是雙刀。相傳滿清的皇帝聽說世上有一對“鴛鴦寶刀”時,立馬產生了興趣,皇帝老兒富有天下,但是對藏著無敵於天下大秘密的寶貝還是起了貪心。原來這兩把刀分別藏在袁姓和楊姓兩家人家,但是這兩位被抓後也沒吐露刀的下落,結果很不幸地慘死。

這時臥底太監蕭義救出了這兩家的夫人和孩子,並用自己的後半生成就了袁楊兩家的未來。袁冠南(救助時失落,後因巧合相認)和蕭中慧(實為楊中慧,為保護改姓)用夫妻刀法擊敗了勁敵卓天雄,太嶽四俠又幫忙把被卓天雄搶走的的寶刀送回,袁蕭成為愛侶,袁夫人說破鴛鴦寶刀之謎。也就是仁者無敵才是這對寶刀無敵於天下的真正原因,金庸先生用心良苦啊。


孫遠遠


大家好,非常榮幸可以有這個機會解答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我相信許多讀者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情感如此不可思議?

  事實上,仔細閱讀,情況未必如此。

  為什麼?

  從表面上看,張無忌和趙敏,·楊康和穆念慈,以及遊坦之和阿紫,喜歡和被喜歡的那種關係,其實非常不同!

  1

  張無忌和趙敏!

  在老師金庸's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在認識趙敏.之前就喜歡上了周芷若

  隨著趙敏,的出現,他越來越迷戀張無忌's的人格魅力。他毫不猶豫地降低他的郡主的身材,跟隨愛的腳步.

  老實說,性格稍弱的張無忌,一開始對趙敏's的倡議猶豫不決。因為對方的身份,和角度相反!

  我不得不承認,趙敏's追求愛情的決心和毅力!

  張無忌也被感染感動了。

  從瑣羅亞斯德教徒對趙敏的態度再後來,張無忌's大聲維護可以看出,他也確實喜歡趙敏!

  這也是張無忌和趙敏,之間不同於他們的愛:它不僅如此簡單,而且昇華為愛!

  2

  楊康和穆念慈!

  這個楊康在《射鵰英雄傳》中很有爭議。

  因為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愛情觀幾乎被扭曲了!

  也造成了人生的悲劇!

  楊康試圖在穆念慈.的錦標賽中尋找樂趣。然而,穆念慈被楊康's優雅的外表所吸引,而楊康則觸摸到了她美麗的雙腳。女孩的心不平靜。

  年初,穆念慈's主動了解了楊康's的真實生活經歷和身份,以及他的生活方式,並仍然喜歡它!

  不得不說,這是盲目而不合理的愛!

  最後,為了保護穆念慈,楊康殺死了歐陽克,他還充當了他的女人的護花使者,而沒有失去男人的風度!

  3

  遊坦之和阿紫.

  從遊坦之和阿紫,的關係來看,這是一個受虐待的人的卑微的愛,令人震驚!

  遊坦之非常喜歡阿紫,以至於他都快瘋了!

  然而,阿紫只喜歡喬峰!即使你同意他跟隨你,你也只是在用它,為自己開車!

  當然,這是阿紫's的自私。

  遊坦之非常願意!

  尤其是當阿紫's的眼睛被打碎時,遊坦之竟然挖出自己的眼睛給了阿紫.這看似瘋狂的舉動實際上很像阿紫's的愛情動作。

  然而,落花有意無情地流淌!阿紫拒絕了遊坦之's的好意和好感!

  真的是問世界是什麼感覺嗎?

  結語:在金庸's老師的作品中,許多迷戀男女的愛情是如此殘酷,甚至不可思議!然而,在仔細閱讀之後,我深深地被感動了,並且回味無窮。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個人


民間靈異事件錄


世界如果很簡單就沒有這麼多愛情悲劇了。喜歡很簡單,愛一個人也很簡單,但是相愛的兩個人在一起很難。不是簡單的你愛我我愛你就可以在一起的。比如林徽因和徐志摩,他們兩個同樣相愛,但是最終還是分開了。在一起首先要得到親朋好友的祝福,家人和朋友不支持的婚姻是不會長久的。


冰心雜文


喜歡很簡單,但世界有時候不是,乍見之歡固然驚喜,愛而不得卻固執,或者痴心錯付於人,到頭就是悲哀。

其實上面真正幸福的一對,恐怕也就張無忌和趙敏,兩人在一起受影響的因素太多,能夠堅持並真正幸福的很少。不過世界有時也挺簡單,喜歡就去追就是了,誰也不知道結局、經受過程中的曲折與變化莫測,正是這世界有意思的地方,不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