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紅姑娘”甘薯標準化種植技術詳解

導 讀:廣西“紅姑娘”甘薯種植歷史悠久,據史料考證距今已有200多年。該薯品外觀鮮紅,皮光滑,薯形呈長紡錘形或長筒形,稍有彎度;肉質白色或淺黃色;澱粉含量高,烘乾率可達38%以上。廣西鄉土“綠色薯業”發展態勢強勁,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廣西“紅姑娘”甘薯先後榮獲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但是,多數產區仍然沿用傳統的栽培方法方式或粗放管理,加之長期種植,薯種性退化,產量降低,嚴重製約了該特色產業的可持續優質遞增發展。因此,必須因地制宜,科學管控標準化種植,有效提高“紅姑娘”甘薯品質產量。

廣西“紅姑娘”甘薯標準化種植技術詳解

經濟效益分析

種薯、食薯、賣薯,是廣西農村人過去傳統賴以生存的途徑之一。有人曾經這樣形容廣西農村 “山門薯藤繞腳,入市薯堆滿地”。在農業生產力低下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壯鄉人民靠黍薯繁衍生息。貧瘠的八桂山區,甘薯更是果腹的寶貴口糧,光緒年間《百色志略》便記載當地村民“食惟薯、芋、粟”“(甘薯)貧家充飢、災年救荒”。

甘薯在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中默默無聞地發揮著重要作用。甘薯是土生作物,並沒有明顯的成熟特徵,這也是生產甘薯的一大優勢,可根據市場行情,隨時採挖上市,來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在廣西著名的甘薯當家品牌之中“紅姑娘”最顯眼,該品種植投資成本較少(300—700元/畝),且管理方式簡單,銷售市場良好,經濟收益高。優質 “紅姑娘”甘薯,按每畝產量1800-2000公斤、每公斤3-4元(2020年統銷價位)算,畝產純利可保持在4000-5300元;100公斤鮮薯可生產紅薯粉絲30公斤左右,按畝產鮮薯2000公斤計,可生產紅薯粉絲600公斤,畝產純利在4500元以上,經濟效益較可觀。

如何才能種好“紅姑娘呢?“紅姑娘”甘薯標準化種植主要應該把握四個關鍵點:防控“爛床”→適時早栽→充分密植→精準配肥。

廣西“紅姑娘”甘薯標準化種植技術詳解

一、育足壯苗(關鍵詞:爛 床)

紅姑娘甘薯苗特徵:莖蔓細長,莖蔓長2~3米,老莖綠色,嫩莖淡紫色,莖節間中等長度;葉型為半橢圓型,葉小,葉綠色,葉脈基部著紫紅色,葉柄綠色,但近葉處著紫紅色;塊根分散,薯塊長不規則形,形狀細長。

薯苗質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甘薯能否高產高效,壯苗比弱苗的產量能增加產量30%以上。按栽種計劃適當提早育苗,將催芽育好的種苗移入保護地苗床培育。苗床使用雙層薄膜保護,種薯整齊排列,蓋一層細土後平鋪一層地膜,再拱架蓋一層薄膜,做好打孔引苗及噴施水肥等工作,保證再生幼苗養分供給。在育苗過程中,最常見也是最棘手的問題就是甘薯發生“爛床”,致使秧苗感染病害,出苗少,不能保證適時早栽,或在栽後發生缺苗斷壟,導致減產。

廣西“紅姑娘”甘薯標準化種植技術詳解

1、爛床的原因

(1)病爛。在種薯帶有黑斑病、軟腐病等病害,或肥料和苗床上帶有病菌,或種薯受冷害、澇害損傷而發生病害時,都會造成爛床。

(2)熱傷。床溫長期在40℃以上,容易發生熱傷爛床。受熱傷的種薯發軟,掰開不流白漿,擠壓時流出清水,肉色發暗。浸種時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薯皮發暗,容易脫皮,也是熱傷的症狀。

(3)缺氧。水爛或悶氣缺氧薯塊多由內向外爛,皮色發暗,有酒糟味。主要原因是澆水過多,床土不透氣,封嚴薄膜後長期不通氣。

2、防止爛床的方法

(1)嚴格精選無病、不受冷害、澇害和不破皮受傷的種薯。

(2)進行種薯消毒苗床要用淨土、淨糞。種薯上床後,在爆皮時應用38℃左右的高溫催芽4日,防止苗床積水或床溫過高,覆蓋塑料薄膜的苗床要經常打開氣眼或揭開薄膜的兩頭,更換新鮮空氣以防缺氧爛薯。

3、發生爛床後補救措施

先找出爛床原因,然後根據發生爛床的時期和爛床程度採取不同的補救措施。出苗前後,發生零星或點片爛薯,可連土挖出病薯,更換無病種薯和新土,用生石灰粉加少量草木灰兌水後噴灑表層薯皮進行消毒,繼續育苗。如果爛種嚴重,要用倒炕的方法,把爛種挖出,另取無病不受冷的種薯,並更換新土和沙,重新育苗。檢查苗床時,發現是黑斑病的爛薯,可把床土水分控制在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進行35℃~38℃高溫催芽3~4天后,把溫度降到30℃左右,可防止病菌繼續蔓延;不能用澆冷水降溫的方法。因為炕底熱氣上升,更容易蒸壞種薯。出苗後,黑斑病嚴重發生時,採取促使秧苗生長,爭取多采苗的措施:用1份腐質農家肥和5份過篩的細土(加少量草木灰)混合均勻,撒在床面,厚約7cm,保持溼潤,促使秧苗基部發根,以利吸收水分與養料。

廣西“紅姑娘”甘薯標準化種植技術詳解

二、適時早栽

1、深耕整地起壟

一般冬前應深耕30cm以上。要早起壟,在3月中旬及時起壟,單壟栽培。較好壟作方式有大壟單行、大壟雙行和小壟單行,大壟壟距90—100 cm,壟高30一40 cm,壟面雙行三角定植;小壟壟距15—20 cm,壟寬50—70 cm,壟高25 cm。精細整地,種植前施阿維治蟲寶等防地下害蟲,種植前用1500倍液多菌靈液浸泡種苗20分鐘。選擇前茬為十字花科、百合科、禾本科作物,最好是豆科作物的地塊做前茬最佳。

2、時間選擇

甘薯的生長期由於前期低溫和栽培制度的限制,以至各地區甘薯生長都有一定的時間範圍。甘薯早栽可延長甘薯的生育期,生長時間越長,營養物質積累越多。可見,通過適時早插充分利用有限的生育時期是甘薯獲得高產的關鍵。甘薯生長所需的溫度以當地平均氣溫開始穩定在15℃以上,淺土層地溫達到17C-18C時比較適宜。不能片面地求早,以防幼苗生長遲緩、發僵和嚴重缺苗。廣西4月底至立秋前這段時間內,栽種愈早,產量愈高,隨著插薯時間的推遲,產量明顯下降。

具體時間建議為:春薯一般在4月中旬開始栽插,5月中旬插完;夏薯在5月中旬開始栽插,6月下旬前插完;秋薯在立秋之前插完。

三、充分密植

甘薯的單位面積產量是由“株數、薯數和薯重”三要素構成的。因此,合理密植必須協調好株數、薯數和薯重間的關係,才能最終獲得高產。甘薯栽插密度應根據品種、土壤肥力、栽插期及栽插方法而定。一般短蔓、早熟品種宜密些;土壤肥力低,容易乾旱或生育期短的夏薯,也應以較高的密度奪取高產。反之,長蔓、晚熟品種、水肥地及生育期較長的春薯栽種時應稀一些。綜合考證廣西紅姑娘甘薯各地密度試驗和生產實踐的經驗,目前廣西一般春、夏薯每畝3000-4000株、秋薯每畝5300-6000株為宜。

廣西“紅姑娘”甘薯標準化種植技術詳解

四、田間管理

1、查苗補苗

甘薯栽插後常因乾旱、弱苗等原因,造成死苗缺株,因而需要進行查苗補苗,保證全苗。查苗補苗愈早愈好,宜在插後5日內進行。補苗時要選擇壯苗補插,並澆透水,鬆土、消除雜草,成活後追施“偏心肥”,促進早發棵以趕上先栽的植株。

2、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消除雜草,疏鬆土壤,提高地溫。中耕時間在栽後10天至封壟前,一般進行2~3次,如遇多雨壟土潮溼或雜草多時,還要增加中耕次數。中耕深度應根據甘薯不同生長期的根系發育情況而定,一般是由深到淺,上淺下深。甘薯生長初期,根系剛開始發生,分佈較淺,範圍也窄,因而初次中耕可達7cm左右,但在植株附近宜淺些,以免傷根。隨著根系生長,分佈逐漸深廣,特別是塊根開始形成後,為了不損傷根系和塊根,中耕深度隨之漸淺,一般以3cm左右為宜。中耕時,要注意鋤勻,鋤透,不漏鋤,這樣才能達到增產的目的。

3、藤蔓管理

甘薯選育多是以短蔓和莖蔓髮根少為目標,生產上一般不提倡翻蔓。因為,翻藤提蔓一是機械損傷導致葉面積減少,降低了莖葉製造養分的能力;二是莖葉受損後刺激腋芽萌發,新枝新葉成倍增長,消耗大量養分,使輸送到塊根的養分大大減少但若在連續大雨後或連綿陰雨天,引發甘薯莖蔓徒長和滋長新根,這會增加營養損耗,並且中後期的新根難結薯,就算成薯也小,應適當翻蔓控長和抑制莖蔓長根。翻蔓應是提蔓斷根,輕放回原位,不可翻亂莖葉的原有正常分佈,特別是莖葉反放,需較長時間才能恢復,影響產量。種植中後期採取噴施多效唑與人工打頂的控苗技術,能有效抑制薯苗徒長,促進地下部生長,結薯多且大。當紅薯主莖長至50釐米時,摘除頂芽,塊根膨大時期,加強管理,做到促中有控,控中有促。

廣西“紅姑娘”甘薯標準化種植技術詳解

4、精準配肥

(1)需肥規律及特點。甘薯根系發達,吸肥力強,且需肥量大。栽插40天后尤其要注意加強水肥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產條件下氮素或某種元素施用過多,各元素間的配比不合理,增產的效果不但不顯著,而且會降低甘薯的產量和品質。說明一方面要重視甘薯大面積生產中營養元素的豐缺,增加肥力的投入;另一方面也應科學配肥,經濟用肥。其中要搞清楚氮肥的“雙刃劍”。氮是蛋白質和葉綠素等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適當施用氮素肥料,能有效地促進莖葉生長,並使葉色鮮綠,增加綠葉面積,提高光合能力。但施氮過多,葉片中含氮量也隨之提高,光合作用製造的碳水化合物等(薯塊膨大)。

(2)科學施肥原則。以農家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追肥以前期為主,後期為輔。農家肥料中廄肥、堆肥、綠肥、土雜肥、草木灰和餅肥等,多屬於完全肥料,含有甘薯所需要的多種營養,含有機質較多,施入土壤後在分解過程中產生的腐殖質可提高土壤肥力,能增加砂土的黏性和保水、保肥的能力,改善土質的通氣性,培肥地力,有效改良土壤的不良性狀。

(3)嚴格按比例配肥。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做到氮肥適量,磷鉀配合,以鉀為主。要求氮、磷、鉀比例為1:1:2。作壟前結合整地施農家肥3700 kg/畝以上,尿素150 kg/畝、過磷酸鈣750 kg/畝、硫酸鉀300 kg/畝或施750一1500kg/畝草木灰。施肥深度距壟面15 cm以下。甘薯對肥料需求是:鉀素最多,其次是氮,而磷素最少。在施肥時應該注意不能隨意施肥。結合整地,將農家肥和按產量要求需要的氮、磷、鉀化肥一次全部作底肥施入土壤,省時省力,提前預算好數量,後期也會減少麻煩。

早施提苗肥,巧施壯株肥為了促進幼苗和根系快長,保證苗勻苗壯,平衡大小株,常在栽後發棵前結合澆水施提苗肥。常用人畜糞尿兌水2~3倍每畝施800kg,栽後澆於苗穴附近,或在插後7日,追施少量速效性氮肥。施提苗肥要做到小苗多施,大苗少施或不施。在莖葉生長盛期以前,為促進早結薯早封壟,要巧施壯株如果基肥和前期追肥足,幼苗生長良好,壯株肥可少追或不追,如需追施,應以栽後40日左右薯塊形成後追施為宜。

“人勤地不懶”。處暑開始,開始了紅薯的黃金膨大期。紅薯塊根膨大期即是紅薯生長後期,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此期雨量偏少,晝夜溫差大,紅薯莖葉生長由強轉弱,葉片枯黃脫落,養分集中向塊根輸送。在管理上要繼續保護莖葉,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促進塊根迅速膨大。葉面噴肥紅薯生長後期,根部吸肥能力減弱,實行葉面噴肥可確保塊根膨大所需養分。有早衰現象的田塊,應噴施0.5%的尿素液;葉蔓長勢偏旺的田塊,應噴施0.1%的硫酸鉀或5%的草木灰浸出液;一般田塊可噴施0.5%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每畝每次噴肥液100公斤左右。噴肥時間一般從8月中旬開始,每隔10日噴1次,共噴3次,噴肥時間應掌握在晴天傍晚前進行,噴後下雨應補噴。可以結合長勢噴施復配型植物生長調節劑。

廣西“紅姑娘”甘薯標準化種植技術詳解

5、旱季防控

甘薯雖然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但乾旱阻礙莖葉生長和薯塊的膨大,對產量影響極大。廣西夏、秋乾旱發生頻繁且旱情較重,為減少乾旱的危害,可結合中耕,在薯行間覆蓋稻穀殼、作物秸稈(稻草)等物,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在早晨或傍晩進行灌水,但甘薯收穫前一個月要停止灌溉。低窪易澇地塊或多雨地區,除在整地時做到高壟深溝和開好排水溝外,生長期間還應根據雨水情況及時排水,防止壟土過溼和受澇。如遇乾旱天氣應及時澆水,但在紅薯收刨前20天內不宜澆水。

6、病蟲害防治技術

在廣西等地“紅姑娘”甘薯病蟲害種類繁多,其中發生比較廣泛、為害比較嚴重的病害有甘薯根腐病、黑斑病等;害蟲的種類很多,除少數專門為害甘薯外,大部分是雜食性的、為害多種作物的害蟲。從薯區蟲害情況來看,害蟲的種類由北向南逐漸增多,造成損失亦相應加重。具體為:甘薯天蛾、地老虎、蠐螬、螻蛄等。

根腐病、黑斑病:栽前可用 70%甲基託布津或80%多菌靈1000 倍液蘸根15分鐘,晾乾後移栽進行防控;大田期間重點是防治甘薯天蛾,一 般在 7 月中旬至9 月底為多發期,應及時防治,選用 2%阿維菌素在傍晚噴霧;地老虎、蠐螬、螻蛄:一般會出現在苗期,對幼苗的莖和根造成危害,最終因為缺苗而導致減產。採用 25g 氯丹乳油,加上5g 已經炒熟的麥麩,再加適量的水做成誘餌灑在田內進行殺毒。防治地下害蟲,結合整地用5%辛硫磷顆粒劑適量進行土壤處理,也可隨栽苗撒在穴中。同時,注意防除雜草,用乙草胺按比例合理稀釋後進行壟面噴霧。

7、適時收穫

甘薯沒有明顯的成熟期,只要條件適宜,就能繼續生長。應該先收留種田,後收食用田先收優良品種田,後收普通田;先收正茬田,後收回茬田。必須全盤考慮,確實做到豐產豐收。一般選擇晴天採收,先破壟把大量泥土清除。讓甘薯晾曬半天后再收。要清除鬚根和薯蒂,邊收邊分級,要用籮筐裝,籮筐四邊須墊放稻草等軟物,須輕拿輕放。以防擦傷薯皮,不利貯藏。

甘薯收穫時間的遲早,對薯塊的產量、品質、貯藏和加工都有密切關係。收穫的過早產量低,品質次;收穫的過晚,薯塊易受冷害降低生活機能,不耐貯藏。甘薯一般多在霜降前後收穫;但也要看具體情況。比如早霜已降,葉蔓乾枯,就應提早刨,防止凍害。收穫期雖到,但天氣暖和,氣溫尚高,也可延期收刨。對於紅薯栽植面積較大的單位,考慮到人力物力與適時收穫的矛盾,就應及早收刨,防止來不及收完而遭凍害。甘薯收穫的時間,還應該根據溫度而定,當地溫降到15°C以下,氣溫降到18°C以下時,就應該收刨。

廣西“紅姑娘”甘薯標準化種植技術詳解

總 結:綜上所述,甘薯是個“鐵莊稼”,種著心裡踏實。其既是一種糧食作物,也是一種飼料作物,在農村通常有“一季薯半年糧”說法。因為薯塊澱粉含量較豐富,因此除了鮮食之外,還可以用來制甘薯粉、釀酒等,莖蔓可以做豬、牛、羊、雞、鴨等牲畜的青飼料。 廣西“紅姑娘”甘薯市場價格走向穩定,種植經濟收益較好。如果想種植該品種,只要按照以上的四個關鍵點,做到防控“爛床”、適時早栽、充分密植、精準配肥,就可以獲得優質豐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