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拍马屁的?


古代人是怎么拍马屁的?


古代人是怎么拍马屁的?


古代人是怎么拍马屁的?

马屁精是古代官场一个生生不息的存在,皇帝掌控着这些人的生杀大权,许多人为了迎(bao)合(ming),在官场上也是练就了一番拍马屁的好技巧!

晚清文学家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中写到,账房师爷因为随凤占时常拍马屁,彼此极熟,不好意思驳他。可见古代马屁拍的好的人他人竟也会多留一分薄面。那古代人究竟可以把马屁拍到什么地步呢?

宋真宗时期,李仲容作为侍读官陪宋真宗喝酒。真宗喝的正酣,让李仲容也一起喝一大杯。李仲容说:“告官家免巨觥。”(请求官家把这一大杯免除)宋真宗一听乐了,人家叫我皇上,陛下,你居然称我为官家。于是“不耻下问”,“卿之称朕何谓官家?”李仲容显然是早有预谋,不卑不亢的回答:“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您兼具三皇五帝的道德仁义,所以称您官家!”这夸奖,不显山不露水,着实是高级称赞!

当然,有这样语言艺术的还有唐肃宗时期的李泌。与李仲容不同的是,李泌本就是唐肃宗李亨的好友,在李亨登上皇位时出山相助。曾拒绝了李亨欲提供的丞相之位,并对肃宗说,“我修炼到可以不吃饭了,也没有家小,官位和封地都不是我想要的,能够为陛下指挥千军万马,收复京城,只要枕着陛下的膝盖睡一觉,让观天象的大臣上奏客星犯御座,一动天文足矣。”(客星冲御座:典故出自东汉光武帝时期,光武帝与其友严光相谈甚欢,两人在一张床上睡觉,严光不觉把脚搭在光武帝肚子上,引起了天文异象,被称之为客星犯御座。)也是侧面反映帝王的信任,如此之言,借古喻今,实为高明!

当然,马屁拍到了马腿上的人也绝不是没有。南朝梁元帝时期。梁元帝与诸位大臣一起游山玩水。当大家尽兴泛舟于湖上时,一位大臣趁机拍起了马屁,“圣上亲临盛会,自有帝子降兮北渚。”梁元帝冷笑不已,很有文化的接上了,“这是屈原的《九歌》吧,下一句是不是要说目眇眇兮愁予,你莫不是借此笑话我?”梁元帝非常生气便下令砍了这个大臣的头。(梁元帝是历史上有名的独眼皇帝,他的妃子曾画半面妆讥讽他。)

拍马屁在古代官场并不少见,但许多皇帝仍是更欣赏那些直言不讳指出皇帝错误的臣子,所以呀,个人能力有时候比一些捷径要更靠得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