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是如何在邲水之战中取得胜利的?

公元前613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即位。

公元前597 年,郑国依附晋国而背叛楚国,楚庄王挥师北上,很快攻破郑国都城。

郑襄公子坚“肉袒牵羊”,迎出郊外,表示投降,而且主动提出了三个处置方案。一是他作为俘虏被带回楚国关押;二是将郑国瓜分,将郑国土地分赐各诸侯;三是灭郑改县,将郑国的版图正式划归楚国。

楚庄王见他如此谦卑诚恳,不顾臣下的反对,下令部队后退三十里,允许郑国派人谈判。

并且两国订立盟约,郑襄公派自己的弟弟子良去楚国做人质。

楚军就地休整,准备在黄河饮马之后,再班师回国。楚庄王虽然没有灭郑,由于郑国已诚心服楚,楚国的势力再次进入中原的核心。


楚庄王是如何在邲水之战中取得胜利的?

楚庄公影视形象

这时霸主晋文公重耳虽然已死,但他的班底还在,霸主的余威尚存。而且继位的晋襄公也很想有一番作为,自然不容许楚国势力如此轻易北上。

于是晋国以荀林父为三军统帅,兼统中军,南下救郑。军至黄河,听说郑国已和楚国订立和约,战事已经结束,荀林父的幕僚桓子主张回师,不要进入郑国,以免惊动百姓。

上军统帅随武子深表赞同,说:“我们打仗,必须师出有名。楚军讨伐郑国,是因为郑国背叛了楚国,现在讲和,又是因为郑国同意恢复与楚国的关系。

举措合理,处置得当。去年楚军入陈,今年入郑,都未扰民,并没有给两国造成灾难,人民都很感激国君也无怨恨,说明楚军很得人心。

况且,孙叔敖为楚国令尹,调度有方,待人有礼,上下一致,这样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还是回去的好。至于如何对付楚国,等待时机再说。”

桓子和随武子的意见本来是对的,郑、楚之间的战事已经结束,楚军正回撤,在这个时候向楚国军队发起进攻,无异挑起一场新的战争。


楚庄王是如何在邲水之战中取得胜利的?

春秋地势图

况且,衡量双方的力量,晋军并无战胜楚军的把握,所以大家都表示同意。但中军副统帅先谷坚决反对。

他大声地叫喊着:“晋国之所以能在诸侯中称霸,就是凭借军队的勇敢坚强和将领们的指挥得力。如果我们不战胜楚国,就等于在我们手中丧失了霸主的地位。

与其让我失霸, 还不如让我去死!况且,我们整师出发,志在克敌,现在敌强而退,这是懦夫的行为,你们做得到,我做不到! ”说罢,冲出营帐,率领他自己的人 马,直冲黄河渡口。上军大夫智庄子看着先谷远去的背影,无可奈何地叹息道:

此师殆哉。《周易》有之:在师之临。这支队伍是有去无回了。

楚庄王是如何在邲水之战中取得胜利的?

临卦卦辞及爻辞

智庄子的断语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因为师卦变为临卦,初六爻由阴变阳。临卦初六爻辞说:“师去从律,否臧凶。”意思是说,军队作战,最重要的是统一号令,号令如果不能统一,无论是战胜还是战败,都是危险的。

二是因为师卦卦辞:“师:贞丈人吉,无咎。”军队既然是一个由很多人组成的武装集团,就必须高度集中,而不能分散。靠什么集中呢?靠严格的纪律。没有纪律就必 然涣散,涣散就必然失去战斗力,自然不会打胜仗。

三是因为师卦六三、六五二爻的爻辞都为不利。

六三爻辞说:“师或舆尸, 凶”六五爻辞说:“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六三爻辞说部队的车子不是拉的给养,而是拉的死尸。六五爻辞进一步解释,这死尸不是别人,而是军队统帅的弟弟。这都是暗示此战不吉,必败。

智庄子的议论是针对先谷的行为发的,如果任其所为,最多不过葬送先谷本人和他所率领的那一部分军队。

楚庄王是如何在邲水之战中取得胜利的?

师卦卦辞及爻辞

三军司马韩献子想挽救先谷的厄运,向统帅荀林父建议说:“先谷如果失败,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你是统帅,不能节制部下,能无责任吗?与其看着先谷失败,不如全军推进。万一失败了,责任大家共同承担,也比让先谷一人单独承担好。”

荀林父是个缺乏主见的人,既不想让先谷个人承担责任,也不忍眼看先谷率领的人马全军覆灭,只好采纳韩献子的建议,下令全军推进,三军渡河。

楚军在驻地作了短期休整,准备启程回国。

尽管晋军已经渡河,决心与楚军决战的消息一再传来,楚庄王仍不想和晋军作战。很得楚王信任的伍参一再向庄王建议,主张迎击晋军,令尹孙叔敖则坚决反对, 二人在楚王面前展开争论。

孙叔敖盯着伍参那并不肥胖的躯体说:“如果仗打不赢,你这百十斤瘦骨头够大伙儿煮汤吗? ”伍参也毫不客气地回敬说:“如果仗打不赢,我这把骨头早被晋军拿了,你想煮也煮不成; 如果打赢了,你这顾前顾后的孙叔敖脸面还有地方搁吗? ”伍参的话既刺激了孙叔敖,也刺激了楚庄王,于是传令:“全军就地待命。”


楚庄王是如何在邲水之战中取得胜利的?

伍参见庄王的态度有了改变,又进一步做工作说:“晋国当前的执政人物都是新上台不久的,没有多少威信,军队更是如此。

上军副帅先谷刚愎自用,不听节制,单独行动,统帅荀林父毫无办法。现在晋军已全部渡河,实际上不是全军服从统帅,而是全军和统帅服从先谷一人。

这样的军队能不败吗?况且,您是大国之君,而荀林父仅是一国之臣, 现在荀林父居然跟上来了,而您却想回避,这不丢了全楚国人的脸吗?”

楚庄王是最要脸面的人,经伍参这样一激,觉得这仗非打不可,何况又有几分成功的把握。于是传令:“全军北上。”

公元前597年5月14日,晋军与楚军战于邲水之南,晋军大败。 败军为了争船过河,互相残杀,惨不忍睹。


楚庄王是如何在邲水之战中取得胜利的?

有人劝楚王趁此机会彻底消灭晋军。楚王说:“我和晋君为了争霸,互相过不去,百姓有何罪?放他们一条生路吧,让他过河!”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楚邲水之战。如果不是楚庄王大发慈悲,邲水以南的晋军不可能有一人生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