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牛的陰謀有哪些?

抽象ID


二桃殺三士

二桃殺三士是中國古代一則歷史故事,最早記載於《晏子春秋》,後演變成成語,表示用計謀殺人。

典故出自於《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四》。根據原文所述,春秋時代齊景公帳下有三員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戰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驕,晏子為避免造成未來可能的禍害,建議齊景公早日消除禍患。

晏子設了一個局:讓齊景公把三位勇士請來,要賞賜他們三位兩顆珍貴的桃子;

而三個人無法平分兩顆桃子,晏子便提出協調辦法——三人比功勞,功勞大的就可以取一顆桃。公孫接與田開疆都先報出他們自己的功績,分別各拿了一個桃子。這

時,古冶子認為自己功勞更大,氣得拔劍指責前二者;而公孫接與田開疆聽到古冶子報出自己的功勞之後,也自覺不如,羞愧之餘便將桃子讓出並自盡。儘管如此,

古冶子卻對先前羞辱別人吹捧自己以及讓別人為自己犧牲的醜態感到羞恥,因此也拔劍自刎——就這樣,只靠著兩顆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個威脅。

後人以二桃殺三士一詞表示“運用計謀殺人”的涵義;但在《晏子春秋》的原文之中,還可以發現一些古代權力分配與君王殺功臣的斧鑿。該故事在秦漢時期就已廣為流傳,漢代的畫像材料中常能看到此故事場景。漢代樂府詩《梁父吟》抒發了對三位勇士犧牲的感嘆,對晏子的權謀也稍稍做了諷刺。《喻世明言》也有一章講述此故事

燭影斧聲

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另有記載說,是召太祖第四子趙德芳進宮商議後事,被晉王知曉後未召進宮),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好做”)。後晉王光義繼位,史稱太宗。

對此事件後世議論不一,一說光義謀害太祖篡位;又有說太后杜氏去世前與太祖、趙普立下“金匱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後由其弟光義繼位,所以當時只是太祖向晉王囑咐後事,並不是趙光義行篡逆之事。

胡藍之獄

胡藍之獄 明太祖朱元璋藉口丞相胡惟庸謀反,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重大政治案件。與藍玉案合稱胡藍之獄。起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終於二十五年。明初的胡惟庸案、藍玉案,史稱“胡藍之獄”。明太祖朱元璋藉此兩案,大開殺戒,從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間,他幾乎將明初的開國功臣誅殺殆盡,受株連被殺者有45000 餘人。

梃擊案

梃擊案,發生在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當時,神宗皇后無子嗣,王恭妃生子常洛,鄭貴妃生子常洵。開始,因鄭貴妃得寵,神宗想違背“立嗣以長”的祖訓,冊立朱常洵為太子,遭到東林黨的反對,不得已只好冊立朱常洛為太子。這時,有個叫張差的人,手持木棒闖入太子的居所——慈慶宮,並打傷了守門太監。張差被審時,供出是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引進的。時人懷疑鄭貴妃想謀殺太子。但神宗不想追究此事。結果以瘋癲之罪公開殺死了張差。又在宮中密殺了龐、劉二太監,以了此案。

紅丸案

紅丸案,為明末三大案件之一。

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進獻紅丸,自稱仙丹。泰昌帝服後死去。有人懷疑是鄭貴妃唆使下毒,旋即展開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兇的舉動。其間,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連坐罪死者眾矣。

而泰昌帝繼承皇位整一個月。而在當天,首輔方從哲擬遺旨賞了進獻紅丸的李可灼。這件因“紅丸”引發的宮廷案件,史稱“紅丸案”。


看我的帽子漂亮嗎YD


子貢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

齊國要攻打魯國,孔子號召門徒挽救魯國。子貢就跑到齊國,說服齊國說你攻打魯國主要是為了增加自己在國內的威望,魯國國家小地方貧瘠,你就算打贏了也沒有多大效果,還不如去打吳國,吳國實力更強大,打贏了,你的威望會更高。

於是齊國改為打吳國。子貢又去遊說吳國說:齊國要來打你了,你最好主動出擊,同時還可以博取救助魯國的好名聲。打敗齊國以後,還可以乘勝進逼進國,這樣一舉擊敗最強的兩大諸侯國,您就成為霸主了。吳王說,我背後有越國,我很擔心他乘機偷襲我。子貢說沒關係,我去遊說越王,讓他帶兵跟你一起去打齊國。

然後子貢到了越國,對越王勾踐說:吳國想要北上和齊國爭霸,為了免除後顧之憂,他打算先來把越國滅了。越王勾踐很擔心,雖然他臥薪嚐膽,但是畢竟實力還不夠。子貢說:你可以提出帶兵跟他一起去打齊國,這樣吳王就不會懷疑你了。吳王擊敗齊國以後一定會去向晉國挑釁,到時無論如何吳王都會失敗,你到那時在乘虛進攻他,勝算更大。越王勾踐覺得有道理,就答應了。

事後一切都如子貢所說,齊國不再攻打魯國,而和吳國開戰,被吳國打敗。吳國進逼晉國,又被晉國擊敗。之後越國乘機攻破吳國,成為霸主。

最初只是單純的保存魯國這一點點小小的目的,最後卻攪動了整個春秋末期的國際局勢。我認為這應該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牛的陰謀了。


唐律疏議


有許多,例舉一些:

鄭伯克段於鄢

《鄭伯克段於鄢》是《春秋》中的名篇。主要講述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間為了奪國君君權位而進行的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鄭莊公設計並故意縱容其弟共叔段與其母武姜,其弟驕縱,於是欲奪國君之位,莊公便以此討伐共叔段。莊公怨其母偏心,將母親遷於穎地。後來自己也後悔了,又有穎考叔規勸,母子又重歸於好。

二桃殺三士

二桃殺三士是中國古代一則歷史故事,最早記載於《晏子春秋》,後演變成成語,表示用計謀殺人。

典故出自於《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四》。根據原文所述,春秋時代齊景公帳下有三員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戰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驕,晏子為避免造成未來可能的禍害,建議齊景公早日消除禍患。

晏子設了一個局:讓齊景公把三位勇士請來,要賞賜他們三位兩顆珍貴的桃子;

而三個人無法平分兩顆桃子,晏子便提出協調辦法——三人比功勞,功勞大的就可以取一顆桃。公孫接與田開疆都先報出他們自己的功績,分別各拿了一個桃子。這

時,古冶子認為自己功勞更大,氣得拔劍指責前二者;而公孫接與田開疆聽到古冶子報出自己的功勞之後,也自覺不如,羞愧之餘便將桃子讓出並自盡。儘管如此,

古冶子卻對先前羞辱別人吹捧自己以及讓別人為自己犧牲的醜態感到羞恥,因此也拔劍自刎——就這樣,只靠著兩顆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個威脅。

後人以二桃殺三士一詞表示“運用計謀殺人”的涵義;但在《晏子春秋》的原文之中,還可以發現一些古代權力分配與君王殺功臣的斧鑿。該故事在秦漢時期就已廣為流傳,漢代的畫像材料中常能看到此故事場景。漢代樂府詩《梁父吟》抒發了對三位勇士犧牲的感嘆,對晏子的權謀也稍稍做了諷刺。《喻世明言》也有一章講述此故事。

燭影斧聲

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另有記載說,是召太祖第四子趙德芳進宮商議後事,被晉王知曉後未召進宮),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好做”)。後晉王光義繼位,史稱太宗。

對此事件後世議論不一,一說光義謀害太祖篡位;又有說太后杜氏去世前與太祖、趙普立下“金匱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後由其弟光義繼位,所以當時只是太祖向晉王囑咐後事,並不是趙光義行篡逆之事。

對此事件史料記載不一,爭論一直存在。

黨人碑

宋徽宗崇寧元年間,蔡京拜相後,為打擊政敵,將司馬光以下共309人之所謂罪行刻碑為記,立於端禮門,稱為黨人碑。京劇《黨人碑》有生、末、淨、旦、醜等。

神宗時,有張橫渠的關學,洛陽二程的洛學,川中三蘇的蜀學,王安石的新學,廣收弟子導致學統之爭,到熙豐變法時,這種學統之爭又進而擴展至朝堂之上,越演越烈。如王安石,司馬光等人,尚可止於言辭,但他們的門人弟子卻交朋結黨,彼此傾軋,演變為宋朝的黨爭。至元符太后當政時, 司馬光為相,盡廢神宗熙寧﹑元豐間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舊黨懲於曾被新黨諸人壓制一時,遂奏請元符太后,立元豐黨籍,斥逐新黨諸人,種下禍根。

紹聖元年章惇為相,復熙豐之制,斥司馬光為奸黨,貶逐出朝。徽宗崇寧元年蔡京為宰相,盡復紹聖之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仿元祐舊黨故事,立碑於端禮門,書司馬光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狀,後因星變而毀碑。其後黨人子孫更以先祖名列此碑為榮,重行摹刻。

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發生於元豐二年(1079年),時御史何正臣上表彈劾蘇軾,奏蘇軾移知湖州到任後謝恩的上表中,用語暗藏譏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蘇軾四大可廢之罪。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後在御史臺獄受審。所謂“烏臺”,即御史臺,因官署內遍植柏樹,又稱“柏臺”。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乃稱烏臺。所以此案稱為“烏臺詩案”。

胡藍之獄

胡藍之獄 明太祖朱元璋藉口丞相胡惟庸謀反,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重大政治案件。與藍玉案合稱胡藍之獄。起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終於二十五年。明初的胡惟庸案、藍玉案,史稱“胡藍之獄”。明太祖朱元璋藉此兩案,大開殺戒,從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間,他幾乎將明初的開國功臣誅殺殆盡,受株連被殺者有45000 餘人。

梃擊案

梃擊案,發生在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當時,神宗皇后無子嗣,王恭妃生子常洛,鄭貴妃生子常洵。開始,因鄭貴妃得寵,神宗想違背“立嗣以長”的祖訓,冊立朱常洵為太子,遭到東林黨的反對,不得已只好冊立朱常洛為太子。這時,有個叫張差的人,手持木棒闖入太子的居所——慈慶宮,並打傷了守門太監。張差被審時,供出是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引進的。時人懷疑鄭貴妃想謀殺太子。但神宗不想追究此事。結果以瘋癲之罪公開殺死了張差。又在宮中密殺了龐、劉二太監,以了此案。

紅丸案

紅丸案,為明末三大案件之一。

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進獻紅丸,自稱仙丹。泰昌帝服後死去。有人懷疑是鄭貴妃唆使下毒,旋即展開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兇的舉動。其間,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連坐罪死者眾矣。

而泰昌帝繼承皇位整一個月。而在當天,首輔方從哲擬遺旨賞了進獻紅丸的李可灼。這件因“紅丸”引發的宮廷案件,史稱“紅丸案”。


成功始於勤奮9


260年司馬昭殺死魏國皇帝曹髦,聲譽降到冰點,此時他急需擺脫弒君帶來的負面影響,讓自己重新獲得政治聲望,以便順利完成以晉代魏的過程。

253年,蜀國大將軍費禕離奇遇刺身亡,姜維獲得兵權,開始高舉武侯遺志的大旗,多次北伐。蜀國北伐是大事,掌握了北伐,就能調動全國的物資資源,也能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政治地位。262年,連年北伐已經讓蜀國陷入窮兵黷武的境地,姜維的戰爭,觸犯了蜀國上下所有人的利益。蜀國朝廷準備換掉姜維,重新回到費禕時的國策上。262年,姜維北伐失利後不敢回漢中,帶著大軍躲到了甘肅沓中。

262年,從未帶過兵的魏國情報頭子鍾會非常堅決的要求伐蜀。前面說了,司馬昭這個時候不光需要戰爭,還必須是必勝的戰爭,否則會讓自己的局面變得更糟。

再回到蜀國這裡,姜維在沓中,漢中不敢回,成都更是政敵。為了扭轉局面,只有讓外敵來攻,自己才能繼續掌控兵權。

事物反常即為妖。福爾摩斯說過,當所有可能性都被排除後,剩下的無論多離奇,它也一定是真相。

在262年,困境中的姜維和情報頭子鍾會達成協議,姜維以讓出漢中為代價換取鍾會進攻,之後雙方僵持在劍閣關。

其論據如下:

1. 戰爭中姜維的部隊被諸葛續尾隨,僅比諸葛續早一天退入劍閣。在冷兵器時代這簡直是軍事奇蹟,要說裡面沒有鍾會賣諸葛續,是很難讓人相信的。

2. 戰爭初期鍾會殺掉許儀,然後藉口堵截姜維不利囚禁諸葛續,這是為司馬昭掃平軍隊中的異己勢力。

3. 鍾會從小和司馬兄弟一起長大,是司馬家的鐵桿。他在此時事事想的是司馬昭。

4. 鍾會之前是洛陽的文職人員,從沒帶過兵。而此次出征,是鍾會建議鍾會領兵,他心中有必勝的理由。

5. 自從諸葛亮以來,蜀國次次北伐都是從漢中出擊。魏國此時拿下漢中,已經是天大的勝利了,足以帶來改變朝廷政局的戰果。

6. 出征時所有魏國將領都反對出征,可見當時蜀國並沒有漏洞,那麼鍾會的必勝信念是怎麼來的?

綜上所述,262年鍾會伐蜀是鍾會與姜維的陰謀,而鍾會更帶著幫司馬昭去除軍隊勢力的第二目的,許儀、諸葛續、鄧艾都是目標。鍾會逼鄧艾的時候,鄧艾在絕境中居然逆天滅了蜀國,讓鍾會、姜維都大跌眼鏡,而這一切都起因,就是當初在洛陽的成濟,當街殺死了曹髦。


甲申十七年


最牛的是乾隆把和珅養肥了,讓他兒子殺。

乾隆這招一箭三雕之計,可謂是歷史上執行時間最長,策劃的最完美的陰謀。

1、給兒子攢錢

乾隆利用和珅收斂錢財留給後代,這樣既沒有髒了自己的手,也把錢給暫下來了。

2、讓兒子自己取錢

乾隆給錢的招數也很牛,不自己給,讓兒子自己去取。這麼做有兩個好處,給兒子錢,給兒子名。如果乾隆給就不行了,最多給個富二代的名。

3、給兒子一個好名聲

嘉慶一登基就反貪,得民心,賺了個好名聲。但百姓又能得到啥呢?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百姓歡騰。你說百姓歡騰個啥,錢都是從你身上撈的,人家反貪結束,錢歸人家,又不歸你。

但這種黑吃黑的現象,往往百姓的參與度都很高,痛罵和珅,然後使勁的誇嘉慶。

乾隆這陰謀玩的真是666呀。





孤山老叟


安史之亂

中國古代有很多有名的陰謀家,有的決定了一場戰役的勝利,有的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興亡,今天我來說一下中國古代一個比較牛逼的陰謀,直接導致了一個強盛王朝的衰落。

安史之亂前的準備

安祿山可謂是中國歷史上集虛偽狡詐貪婪狠毒為一身的陰謀家,它本身出生於西域,是粟特族人,幼年苦難,成年後在幽州做了一名偏將,因為他喜歡阿諛奉承,被幽州刺史拜為義子。

後來他不斷向朝廷裡的高官獻殷勤,先向當時的宰相李林甫送禮,在他面前恭恭敬敬像個兒子一樣,李林甫很高興,便不斷在唐玄宗面前說好話,漸漸的,唐玄宗也開始關注起這個說好話的人,安祿山其實本人是非常肥胖的,肚子掉到了膝頭下邊,體重三百三十斤,每當走路只有用兩個肩膀向上提起自己的身子,才能動腳。而在唐玄宗面前跳胡旋舞,動作卻快得像旋風一樣。他建造的住宅,宏偉華麗到了極點,用金銀做籠子筐子筲箕等物。唐玄宗來到勤政樓,座位左邊豎立一塊用金雞羽毛做裝飾的大屏風,屏風左邊放張木榻讓安祿山坐,捲起或乾脆拿掉屏風上的簾子。

後來,他甚至認楊貴妃為母親,他本人比楊貴妃大很多,卻每次進宮都去拜見楊貴妃,楊貴妃非常高興,把安祿山當作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就這樣,滿朝文武都把安祿山當作是忠心耿耿的人,為此封他為邊疆三個地區的節度使,他牢牢掌握了兵權,以修築邊疆防線為藉口,不斷地修築武備,漸漸有了強大的實力。

就在公元756年11月,安祿山看準時機,發兵15萬展開叛亂,至此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這場叛亂持續了8年,雖然最後朝廷平息了叛亂,但卻唐朝的實力卻大大削弱。

這就是歷史上比較牛逼的叛亂。





蘇雨淘


中國歷史上出過很多成功的陰謀家,其中這三位最成功,既能安邦定國,有能獨善其身,自保而能成事。令人歎服!

姚廣孝

姚廣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廣孝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精通三教,與明初儒釋道各家學術領袖都有不錯的關係。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選,以“臣奉白帽著王”結識燕王朱棣,主持慶壽寺,成為朱棣的主要謀士。朱棣靖難第三年,姚廣孝留守北平,建議朱棣輕騎挺進,徑取南京,使得朱棣順利奪取南京,登基稱帝。明成祖即位後,賜名姚廣孝。以區區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且最終獲勝,歷史上絕無僅有。成祖繼位後,姚廣孝擔任僧錄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師,被稱為“黑衣宰相”。負責遷都事宜,一手規劃今日北京城佈局。而後在解縉編書失敗後又擔任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官, 尤其是《永樂大典》,這是他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的最大貢獻。 少師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漸成頹勢之際,又擔起護教(佛教)之責,整理了反排佛的《道餘錄》,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永樂十六年(1418年),病逝慶壽寺,追贈榮國公,諡號恭靖。皇帝親自撰寫神道碑銘,並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樂年間,在風雲變幻、驚心動魄的政治舞臺上,姚廣孝若隱若現,神出鬼沒,他身披袈裟,口喧佛號,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他出謀劃策,指點江山,是貨真價實的軍師。他最擅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也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城卻敵,在明成祖朱棣奪取江山的鬥爭中,他是第一功臣。但他恰如一條神龍,見首不見尾,使人感到莫測高深。他實在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在腥風血雨的朝代更迭中,計定江山的謀略家燦若繁星,不可勝數。這也不足為奇。但能夠將超凡脫俗、四大皆空的和尚和積極用世、竭精殫智的謀臣集於一身者,卻極為少見。而姚廣孝就是這樣一位神秘的和尚軍師,一位身披袈裟的政治家和謀略家。

怪傑出世

姚廣孝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鄉間郎中,生活雖然清苦,但祖輩事佛積善,很受鄉里敬重。姚廣孝十四歲時,由於姚家祖輩事佛,父母決定讓他出家為僧,謀口飯吃。

姚廣孝出家後,卻從師於一個叫席應真的道士,向他學習“陰陽術數之學”,同時還讀書工詩,研究兵法。他雲遊四方,廣交名士,精通佛、道、儒諸家之學,成了當時頗有名氣的高僧。

吳中富庶,也是人才薈萃之地。姚廣孝有四個好友,分別叫高啟、楊基、張羽、徐賁,這四人自比於唐初四傑。其中的徐賁,號北郭生,比鄰而居的高啟、王行、宋克等十人,號稱“北郭十友”,均與姚廣孝結為詩文好友。這些人勸姚廣孝棄佛歸儒,姚廣孝婉言謝絕了。大約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4年),他潛心內外典籍的學習,開始了佛、儒兩家的對比與選擇。在學佛訪友和詩文來往中,他的政治思想逐漸成熟。

在元末亂世中,姚廣孝叩缽吟詩,高談闊論,確實不像個安分守己的出家人,倒像一個胸懷大志的書生。他渴望走元初怪僧劉秉忠的路子,輔佐明君,成就帝王之業。

洪武八年(1375年),姚廣孝以通儒被召留京師天界寺。這一次他雖未得官,但這次赴京使他進一步交結了官宦和高僧,並增強了成就事業的雄心。

洪武九年,姚廣孝回到蘇州西山海雲院,在那裡住了四年,過著“無過客則終日危坐澄想”的生活。洪武十三年秋,他再次出遊,次年“揚帆於浙江之上”。在好朋友宗泐的舉薦下,他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被選高僧進京。

燕王朱棣的首席謀臣

洪武十五年八月,皇后馬氏去世,朱元璋命令選拔天下的有道高僧來侍奉諸王,為諸王誦經薦福。宗泐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高僧,當時正應詔在京,深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稱他為“泐秀才”。在他的舉薦下,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召見了姚廣孝。兩人一交談,竟非常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朱棣請姚廣孝出山相助,姚廣孝毫不猶豫,欣然應允。姚廣孝就跟隨燕王北上,來到了北平。為了遮人耳目,朱棣讓他住持慶壽寺。兩人從此頻繁往來,經常秘密私談,至於談論什麼,至今不得而知。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病死,皇儲之位成了空缺。朱元璋晚年喪子,悲痛不已。同年九月,在翰林學士劉三吾的建議下,朱元璋立年僅十歲的朱允炆為皇太孫,指定了未來的接班人。

朱元璋死後,朱棣得到消息,遂帶領軍隊赴京奔喪。即將到達淮安時,卻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來的敕符,讓他立即返回自己的封地去。朱棣非常惱火,仍要下令過江。姚廣孝趕忙勸阻說:“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違詔命,反為不孝也,願殿下養成龍虎之威也。他日風雲感會,羽翼高舉,則大江只投鞭可斷也,今日何得屑屑於此哉!”朱棣聽從了姚廣孝的建議,雖然心中不滿,但還是帶兵返回了北平。實踐證明,姚廣孝的建議在當時的確是明智之舉。因為如果朱棣強行過江,不僅有違朱元璋的“遺詔”,鬧不好還會搭上自己的性命。

1399年,朱允炆即位,改年號為建文。他上臺之後,採納了大臣齊秦和黃子澄的意見,大肆清除諸王,朱棣的處境十分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姚廣孝立即密勸朱棣起兵奪取政權,但朱棣一直顧慮重重,下不了決心。為了進一步堅定燕王起兵的決心,姚廣孝煞費苦心,以相面、占卜等方法不斷地誘導,並對當時形勢作了精闢的分析,朱棣終於被說動了。

靖難之役定天下

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等人的鼓動下,決意奪取皇位,與侄子建文帝決一雌雄。姚廣孝作為燕王的主要輔佐和謀士,不但以自己的謀略使燕王最後下了決心,而且要作各方面細緻的準備,其中的練兵和鑄造兵器尤為重要。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正式起兵。燕軍一路破關拔城,來勢兇猛,舉國震動。建文帝急忙派耿柄文為徵虜大將軍,率三十萬大軍討伐。燕王在姚廣孝的輔佐下,採取兩面夾擊的戰術,大破耿柄文的大軍。

建文四年五月。燕王朱棣進入京師,終於奪取了明朝的政權,當了皇帝,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成祖,定年號為永樂。

不脫袈裟的政治家

朱棣即位後,姚廣孝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寵信,馬上被授予僧錄司左善世。永樂二年(1404)四月,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並恢復了他的姓,賜名為廣孝。太子少師是當時文臣的最高秩(正二品),是一個實職,由此可見朱棣對他是極為重用的。

永樂二年六月,姚廣孝以欽差身份前往蘇湖賑濟,這是一種特殊的榮譽。離別故鄉二十餘年後,他終於衣錦還鄉了。但是,回到故鄉時,他的父母均已去世。父母沒有看到他的功成名就,這不免使他感到有些悵然。姚廣孝帶著複雜的感情,將父母的靈位放進了少時出家的妙智庵。

姚廣孝晚年最有成效的工作是先後主持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兩部大書的編修。原來主持編修《永樂大典》的是解縉,解縉並沒有理解皇帝編修這部巨書的宗旨。永樂二年二月,這部巨書完成後,定名為《文獻大成》。上呈皇帝審閱,成祖對這部書不太滿意。命姚廣孝等人重修。永樂五年,這部包羅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等內容的二萬多卷的巨書,在姚廣孝主持下順利完成,並更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九年,七十七歲的姚廣孝再次受任監修官,主持《明太祖實錄》的重新編修,直至他去世,大約六年多時間,他兢兢業業地完成了此項工作。這次修成的《明太祖實錄》就是今天我們所見的三修本,這是一次真正的重修,所用的時間和全書的內容都大大超過了前兩次的修纂。

姚廣孝八十四歲時病重,不能朝見,仍居於慶壽寺。成祖多次親往看視,賜予金唾壺。永樂十六年(1418年)三月二十八日,姚廣孝死於寺中。他希望能夠按照出家人的方式來安葬自己,朱棣同意了,並停止視朝二日以示哀悼。他被依照僧制安葬於京西盧溝河畔。三十日,鎮遠侯顧興祖奉旨祭靈,並宣讀了明成祖朱棣親自撰寫的祭文。

姚廣孝是一位穿著袈裟的政治家、謀略家和軍事家。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前,姚廣孝是和尚;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後,他仍然堅定不移地當和尚,因為這身袈裟為他的政治活動和得以善終做了最有效的保護。他繼續當和尚,實質上向朱棣表了一個態度,自己對權勢是淡薄的,在政治上是沒有野心的。朱棣因而對姚廣孝放心了,反而使姚廣孝的權勢和地位更加牢固,得以安度晚年,善始善終。

姚廣孝的高明之處還在於,他在成為達官貴人之後,並沒有像別人一樣大肆斂財。相反地,他保持了一個和尚的本色,視金錢如糞土,永遠不蓄錢財。他曾因公幹到家鄉長洲,把朝廷所賜的金帛和財物都分給了宗族鄉人,自己不留積蓄,這與歷來巧取豪奪、搜刮民財的封建官僚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世人議論廣孝,常以異僧詆譭之。其中的原因大抵是他勸導且幫助燕王奪太祖嫡孫之位,既違背了佛法戒律,亦忤逆了儒家君臣之禮。然而觀其終究不改僧相之舉,則不能單以純粹之功利心定論。

陳平

陳平屢出奇計,救主危難,立下汗馬功勞。他的計策神鬼莫測,讓人匪夷所思,但總能解決疑難問題,改變不利局面。他機智過人,歷經風險,而能遊刃有餘,總能化險為夷,雖伴君如伴虎,而終得善終,實屬難得。

一、屢出奇計,救主危難

陳平出身貧寒,家裡只有三十畝地,在人少地多的秦代,以當時的農業生產水平推算,也就只能勉強混個溫飽。又因父母早亡,陳平從小跟著哥嫂。哥哥埋頭苦幹,盡心撫養陳平,供他讀書上學、求師訪友。陳平也不負哥哥期望。酷愛讀書,專心研讀道家學說,探求治世之術。又拜師訪友,遊學四方,立志要做天下大事。

一次,陳平在裡(基層組織)中主持祭祀,祭祀完畢分祭肉的時候非常公平。鄉親父老紛紛讚揚他說:“陳家的孩子主持祭祀分肉,做得真好!”陳平卻悵然地長嘆一聲說:“假如讓我陳平主持天下大事的話,也會像分肉這樣公道。”

後來,在秦末的動亂中,陳平積極尋找著適合自己的明主,在跟隨了魏王咎和項羽各一段時間後,轉投劉邦,成為劉邦的重要謀士。每當劉邦遇到危機和關鍵時刻,陳平都會獻上一計。劉邦採用後的結果是:危機解除和難關度過,而計策本身又常常出人意料。

公元前204年,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榮陽(今河南滎陽東北)快一年了,而且斷絕了漢軍外援和糧草供應。劉邦迫不得已向項羽求和。而項羽不允,繼續加緊圍困,必欲置劉邦於死地而後快。劉邦憂心仲忡,陳平趁機獻上了離間計:“我想現在能使楚軍混亂的人,就是項羽最信任和倚重的亞父范增、大將鍾離昧、龍且、周殷等人了。如果大王能捨得拿出幾萬兩金,就可以施展反間計,離間其君臣,使楚軍上下猜疑。項羽本來就愛猜忌聽信讒言,必然會引起楚軍的內江而相互殘殺。那時,我軍乘機反攻,勢必破楚。”劉邦知道如果沒有了命,再多的金也沒有用。於是拿出了四萬兩金,交給陳平施展離間計。果然很快就見到了效果,范增被迫辭職,死在了回家的路上,大將周殷叛降了劉邦,鍾離昧等被項羽疏遠。接著,陳平又獻上“李代桃僵”之計,假稱漢王投降,讓將軍紀信冒充劉邦,帶領兩千多名由女子化妝的漢軍,出東城投降,而劉邦和陳平等乘西城空虛的時刻,開城門逃向蕭何鎮守的關中根據地,一舉逃出了項羽的包圍。

公元前203年,劉邦拜韓信為大將,出奇兵攻擊項羽控制的齊國。韓信佔領齊國後,野心膨脹,派人向劉邦彙報,並提出由自己代理齊王。而此時,劉邦統帥的漢軍正和項羽的楚軍主力打得是難解難分、不分高下,形成了膠著狀態。劉邦一聽就火了,於是當著使者的面,張嘴就罵:“我久困於此,天天盼望你韓信前來協助我,你卻想自立為代理王!”陳平當時就站在劉邦的側旁,一聽不好,也不顧君臣之禮了,用腳就向几案下劉邦的腳踢去。劉邦一疼,連忙住口,回頭一看,原來是張良和陳平各踢了他一腳,還不斷向他“擠眉弄眼”。劉邦馬上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心想:韓信文武全才,手握重兵,遠在齊國,我劉邦根本無力阻止他稱王。韓信現在舉足輕重,如果因此而與項羽聯手,我劉邦就死無葬身之地了。也算劉邦聰明,馬上改口罵道:“大丈夫要做王,就要做個真王,做假王算怎麼回事!”於是封韓信為齊王,穩住了韓信的齊軍。

不久,楚、漢言和,雙方以鴻溝為界,這就是“楚河漢界”的由來。項羽率軍向東撤退。陳平發現項羽軍隊糧食奇缺、士氣低落,已成強弩之末。於是立即向劉邦獻上一計:乘勝之計。這時張良又和陳平不謀而合,也來勸劉邦乘勝追擊。劉邦以和約墨跡未乾不能失信於天下為由,提出質疑。兩人為劉邦剖陳厲害,勸劉邦不可放虎歸山。劉邦猛醒,立即出兵尾追項羽。到公元前202年,劉邦會同韓信、彭越等各路聯軍把項羽合圍在墳下(安徽靈璧南),“十面埋伏”,徹底擊潰楚軍,迫使項羽自刎於烏江岸邊(安徽和縣東北)。

後來,劉邦當上了皇帝,率軍攻打匈奴,被圍困在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真是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形勢危殆,陳平獻上二計:反美人計、行賄計,又使劉邦死裡逃生。陳平也因此而得到了豐厚的賞賜,超過了所有的漢初功臣。

二、機智過人,化險為夷

陳平從項羽那裡逃出來後,到了一個渡口要過河,船伕看到陳平穿了一身新衣服,腰上還佩帶著一把寶劍,便認為這是隻“肥羊”,以為陳平身上有不少金銀,就想趁船到河中游的時候把陳平弄死。陳平看出不好,於是藉口天氣熱,把身上的衣服全脫了,讓船伕看了個明白,自己並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於是就順利過了河,投奔了劉邦。

劉邦臨死前,命令陳平和周勃到鎮壓叛亂的前線,捕殺大將樊噲。這樊噲既是劉邦的故交,也是他的連襟,也就是呂后的妹夫。陳平知道君命難違,可又知道劉邦和呂后的為人,怕有反覆。於是和周勃商量,只是設計把樊噲關進囚車,並不馬上就動手殺掉,而是親自押解回京城長安,聽候處理。果然,就在這期間,劉邦病死,朝廷大權由呂后掌握。聽到消息,陳平知道形勢險惡。幸好沒有殺樊噲,還可以向呂后辯白清楚,免遭暗算。為怕夜長夢多,陳平讓囚車照常行進,自己則策馬疾奔,趕回長安。

回到長安後,他裝出悲痛欲絕的樣子,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在劉邦的靈樞前,放聲悲號,且哭且訴,使在場的人都倍受感動。其實陳平是擔心自己的命運,在演戲,陳平說了許多,但最主要的是要告訴在場的呂后:先帝命我捕殺樊噲,我沒敢輕易下手,現在已經將他押解回京。呂后當然知道陳平是在演戲,但一聽樊噲沒有死,也就放心了。聽陳平的一番表白,見陳平滿面涕淚橫流,又知道陳平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也就打消了懲處他的心思,任命他為郎中令,並負責教育、輔佐新皇帝漢惠帝。

在呂后專權的時期,陳平被任命為左丞相,但他怕遭猜忌,於是政務上事事附和,生活上尋歡作樂,以期自保。後來,呂后死,陳平和太尉周勃聯手,誅殺了呂氏諸王,迎立漢文帝,繼續輔佐漢文帝。公元前178年,陳平病死家中,終得善終。

陳平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智士謀臣。雖位居丞相,依然是謀士風采。陳平的計策雖然不能說是堂堂正正,甚至有些“雞鳴狗盜”的味道,他自己就曾說:“我多用陰謀,是道家所禁用的”,但都很實用,能解決棘手的問題,在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扭轉局面,又確實令人歎服。

賈詡

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初隨李榷,再從張濟、張繡,後歸曹操。

《三國演義》中,賈詡一出場,三五句話就把王司徒費盡心機誅戮的董卓說活了,而且一變為四:李榷、郭汜、張濟、樊稠四人在董卓死後逃往陝西,派人給王允上表求赦。王允大赦天下偏不赦此四人(王司徒短見)。李榷等沒奈何正準備四散逃生時,賈詡發話了:“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縛君矣。不若誘集陝人,並本部軍馬,殺入長安……事濟,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勝,走亦未遲。”於是有了犯長安這回書和其後的天下大亂。

後來,賈詡因和李榷政見不同,離開李榷,跟從張濟、張繡叔侄。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起十五萬大軍征討張繡。賈詡力勸張繡降操,並自往見操。曹操與賈詡一番交談過後,十分器重,“欲用為謀士”(曹操有眼光。凡他遇見的人才,必傾心網羅,置諸翼下。),被賈詡推卻。後曹操因勾搭張濟亡妻、張繡之嬸鄒氏,致長子曹昂、拉皮條的侄子曹安民、虎將典韋皆喪於張繡、賈詡之手。

建安三年夏四月,急欲報子、侄之仇的曹操再次興兵征討張繡。在賈詡的謀劃下,張繡結連劉表再次擊敗曹操。在回答張繡問話時賈詡的一番言談充分展示了他的識見、智慧:“繡以精兵追退軍,而公曰必敗;退以敗卒擊勝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驗也?”詡曰:“此易知耳。將軍雖善用兵,非曹公敵也。軍雖新退,曹公必自斷後;追兵雖精,將既不敵,彼士亦銳,故知必敗。曹公攻將軍無失策,力未盡而退,必國內有故;已破將軍,必輕軍速進,縱留諸將斷後,諸將雖勇,亦非將軍敵,故雖用敗兵而戰必勝也。”

建安四年十二月,袁紹、曹操相拒於官渡。袁紹寄書給賈詡,欲招納張繡。當時袁紹強而曹操弱,張繡又與曹操有仇,便欲歸降袁紹。賈詡極力阻止,並說“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願將軍無疑!”再次顯示了非凡的戰略眼光。

《三國演義》中,郭嘉為曹操上的“十勝十負”書極負盛名,今人皆以為它堅定了曹操擊敗袁紹的信心。其實堅定曹操信心的還有賈詡:“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有此四勝而半年不定者,但顧萬全故也。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

建安十三年,擊潰袁紹、統一北方後志得意滿、挾破荊州、敗劉備之威勢的曹操,陳兵百萬,準備東擊孫權。其時郭嘉已亡,曹營眾謀士沒一個有賈詡清醒。他勸告曹操:“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士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頭腦發熱的曹操聽不進去,終招致赤壁大敗。

之後,曾被韓遂、馬超打得割須棄袍的曹操靠賈詡的離間計得以分化、擊敗韓、馬,有名的“抹書間韓遂”其實是賈詡的計謀。

賈詡的才幹,不僅得到曹操的賞識、器重,而且其子曹丕在與弟曹植的太子之爭中亦時時借重賈詡。曹丕曾問計賈詡,如何鞏固自己的地位,賈詡告訴他:“願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要曹丕腳踏實地,好好做人、做人子。後來曹操就立太子之事徵詢賈詡,機智的賈詡一句話就把曹丕扶正:“吾常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

賈詡一生智計非凡。縱觀曹操帳下謀士,實無出其右者。郭嘉早夭、荀彧賜死、荀攸鬱憤而終、徐庶一言不發、程昱、滿寵不可相提並論。賈詡獨得善終與他明識時務、低調做人、不事張揚的做人原則有關。《三國志》對其為人處事有中肯的抨價:“詡自以非太祖舊臣而策謀深長,懼見猜嫌,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天下之論智計者歸之。”此外,賈詡可說是三國謀士中最無私心、最講職業道德之人:從李榷時,幾句話弄得天下大亂;跟著張繡,打得曹操大敗虧輸;歸曹操後,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陳壽說他“通達權變,算無遺策”誠非虛言。





周朝文DMU


前言

中國的歷史長河中,陰謀從來就沒有缺失過,在幾千年中高手過招,每個人處在不同的位置和歷史時期,要論陰謀,沒有最牛,只有更牛!而陰謀拆開來看就是有陰有謀。


首先我想說的這一位,就是蘇秦,他由一介布衣,最後做到身佩六國相印,而僅僅就是憑藉了一張嘴!在他去各國屢屢碰壁之後,蘇秦最後得到了燕文侯的重用,這份恩情,他一直記著。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他以一己之力,讓秦國整整十五年不敢出兵。


  • 他未動一兵一卒,讓齊國佔領的燕國十座城池給還了回來。
  • 他假裝與燕王鬧翻,跑到齊國給燕國做了整整17年臥底,直到被刺殺。

  • 這17年中,他在齊國做了很多,表面上是給齊王贏得美名,但其實做的都是掏空齊國財力的事,這就為日後齊國的滅國埋下了隱患。

  • 臨死之際,他還不忘剷除那時齊國最有勢力的貴族大夫,他讓齊王將他五馬分屍,最後引出兇手,他明白,刺殺他的人肯定是那些損害了他們利益的貴族們,最後果然不出所料,齊王將他們全都流放,永遠不許歸齊。


可憐的齊王,好吃好喝地對待他,最後也不知道蘇秦一直在給他們拖後腿,沒辦法,誰讓齊國與燕國是世敵呢?齊國正好擋在了燕國的前面,燕國如果想要往中原進攻,就必須要穿過齊國。



第二個就是安祿山,他是一個三百多斤的靈活的胖子。這個胖子不僅精通六國語言,對拍馬屁也是很有一套。因為唐朝非常開放,盛世之下,五湖四海的人云集在大唐,很多外國人也能在朝廷當上大官,而安祿山就是一個胡人。


  • 特別會討好賄賂,他愣是把一代美人楊貴妃認成了自己的“乾媽”,要知道楊貴妃可是比他小十幾歲,那皇上豈不是他“乾爹”了!

  • 一邊花樣百出地對皇帝表忠心,一邊暗自在范陽屯兵屯馬,時刻準備掀起一場狂風暴雨。

  • 從一個小兵,最後做到了節度使,他漸漸將大唐的弱馬疲兵換成了強悍的胡人和精馬。


當他身披鎧甲手持利劍帶著士兵衝向長安城的時,在那大唐盛世,無論軍隊還是百姓,都已經好幾代人沒見過打仗了,一見這陣勢,守城將士嚇得魂飛魄散,紛紛棄城而逃,叛軍所過之處,幾乎不戰而勝。這場仗一打就是八年,安史之亂之前,唐朝總人口是八九千萬,而安史之亂之後,只剩下四五千萬人,幾乎死亡一半!大唐由盛轉衰,從此禍亂繼起、兵革不息,亂象持續了200多年。


所以,居安思危,這個成語是用千千萬萬的血匯聚成的,李隆基曾經創下開元盛世,應該說這也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皇帝,可是隨著盛世的到來,他就不像之前那麼勤政愛民了,他開始貪圖享樂,濫用奸臣,這才導致最終的悲劇。正所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可見,表面對你好的人,未必就真的是對你掏心掏肺,他可能是想吃你的心,挖你的肺,害人之心不能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時刻保持清醒,時刻打磨你的劍!


奉旨瞎溜達


放眼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從來就不缺乏這樣的“陰謀家”下面這幾個是最牛的陰謀家。

王莽--------偽忠偽孝企圖篡漢的陰謀家

董卓------兇殘暴虐禍國殃民的漢末奸雄

司馬昭------虛偽狡詐貪婪狠毒的魏末奸雄

李林甫-------------口蜜腹劍 弄權盛唐

安祿山--------外似憨直內實奸詐的陰謀家

朱溫------反覆無常奸詐淫虐的唐末梟雄

秦檜-------------議和先鋒 漢奸鼻祖

吳三桂-------------明清之交的一代梟雄

袁世凱-------------竊國大盜 民族罪人

姚廣孝-------------主持慶壽寺 成為朱棣的主要謀士

陳平--------------屢出奇計 救主危難 成為劉邦的重要謀士

…………

中國歷史上出過很多成功的陰謀家,有成功、也有失敗!成功的既能安邦定國,有能獨善其身,自保而能成事。失敗者受世人唾罵!遺臭萬年。









新鄉站通訊員


中國歷史上出過很多成功的陰謀家,其中這三位最成功,既能安邦定國,有能獨善其身,自保而能成事。令人歎服!

姚廣孝

姚廣孝(1335年-1418年),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廣孝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精通三教,與明初儒釋道各家學術領袖都有不錯的關係。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選,以“臣奉白帽著王”結識燕王朱棣,主持慶壽寺,成為朱棣的主要謀士。朱棣靖難第三年,姚廣孝留守北平,建議朱棣輕騎挺進,徑取南京,使得朱棣順利奪取南京,登基稱帝。明成祖即位後,賜名姚廣孝。以區區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且最終獲勝,歷史上絕無僅有。成祖繼位後,姚廣孝擔任僧錄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師,被稱為“黑衣宰相”。負責遷都事宜,一手規劃今日北京城佈局。而後在解縉編書失敗後又擔任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官, 尤其是《永樂大典》,這是他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的最大貢獻。 少師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漸成頹勢之際,又擔起護教(佛教)之責,整理了反排佛的《道餘錄》,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永樂十六年(1418年),病逝慶壽寺,追贈榮國公,諡號恭靖。皇帝親自撰寫神道碑銘,並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樂年間,在風雲變幻、驚心動魄的政治舞臺上,姚廣孝若隱若現,神出鬼沒,他身披袈裟,口喧佛號,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他出謀劃策,指點江山,是貨真價實的軍師。他最擅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也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城卻敵,在明成祖朱棣奪取江山的鬥爭中,他是第一功臣。但他恰如一條神龍,見首不見尾,使人感到莫測高深。他實在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在腥風血雨的朝代更迭中,計定江山的謀略家燦若繁星,不可勝數。這也不足為奇。但能夠將超凡脫俗、四大皆空的和尚和積極用世、竭精殫智的謀臣集於一身者,卻極為少見。而姚廣孝就是這樣一位神秘的和尚軍師,一位身披袈裟的政治家和謀略家。

怪傑出世

姚廣孝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鄉間郎中,生活雖然清苦,但祖輩事佛積善,很受鄉里敬重。姚廣孝十四歲時,由於姚家祖輩事佛,父母決定讓他出家為僧,謀口飯吃。

姚廣孝出家後,卻從師於一個叫席應真的道士,向他學習“陰陽術數之學”,同時還讀書工詩,研究兵法。他雲遊四方,廣交名士,精通佛、道、儒諸家之學,成了當時頗有名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