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男人的下場有多慘,你看看就知道

1

朋友的婚姻最近出了點問題。


按她的話說,是“費盡力氣還不討好”。


她和老公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年多就結了婚。


朋友做的是服裝外貿,工作不輕鬆,但收入還不錯。


她老公在工作方面卻是一波三折。剛畢業的時候在一家傢俱城做銷售,但業績不高;後來改行賣房,可是賣房也沒趕上好時候,每月只能拿個基本工資。


前年底他辭掉工作,報名了一家學校學廣告設計,可是學成後還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一時心灰,索性就在家待業了一段時間。


這一待業,就是一年多。


朋友在這個期間自然就擔負起了“養家”的責任。


朋友知道老公的自尊心很強,所以從沒因為賺不賺錢的事跟老公起爭執,她想得也很開明:這個社會上有全職太太,當然也可以有全職老公,沒有哪條法律說明一定要男人賺錢養家啊。


但她的老公好像並不怎麼領情。


家務從來不碰不說,脾氣好像也變得比以前暴躁了。


朋友每天晚上下班回家,想和老公說說話,可是對方好像沒什麼話和她說,吃完飯後就一頭扎進書房打遊戲,第二天出門的時候他還沒起床。


就這麼一天天循環,朋友覺得自從老公失業後,兩個人的感情好像變淡了。


每次朋友出來和我們聚會,發語音告訴老公晚點回去,對方的回應也是冷淡的,連一句”注意安全“都沒有。


朋友漸漸就覺得委屈:我已經很辛苦了,只希望兩個人好好的,怎麼他好像一點都不領情呢?


前陣子朋友因為這件事和老公發生了爭執,她問老公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總是這個態度,說到最後卻是對方先不耐煩了:對,您賺錢多本事啊,都怪我沒伺候好您!


朋友很難受:我沒這個意思,我不給他壓力,處處為他著想,難道我做錯了嗎?


聽著確實挺讓人鬱悶的。


2


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部老港劇。


那是一部刑偵劇,其中的一個案子讓人印象深刻。


女主是做保險經濟的,靠給客人開保單賺錢。


她的老公是一個作曲人,自認為頗有才華,卻得不到市場的賞識,大部分時間都賺不到什麼錢。


女主很愛老公,認為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支持對方的理想,兩個人就能維持幸福。


最後的結果卻是發現老公出軌了她的親妹妹。


劇中有一幕很刺心。


女主下班回到家,拿著剛買好的熱騰騰的便當給老公,卻被老公不耐煩地一把扔開,還沒好氣地質問她:這飯怎麼煮的這麼軟,你在諷刺我吃軟飯嗎?


養男人的下場有多慘,你看看就知道

養男人的下場有多慘,你看看就知道



女主的付出換來的不是老公的滿足,而是夫妻之間的隔閡。


最後總結這段失敗的婚姻時,女主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以為我努力賺錢,養這個家,養他,就能維持我們的婚姻。可是事實證明我錯了,我忽略了婚姻裡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是什麼呢?


是平等,不是指經濟層面上的平等,而是心理上的平等。


但幾千年來的傳統思想使這種平等一時間很難實現。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


如果一個女人不工作,在家裡相夫教子,大多數人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甚至還會羨慕她;


但如果一個男人全職在家,靠老婆賺錢養家,身邊的親戚朋友不僅不會羨慕,還會覺得這不像話,甚至背地裡說閒話。


所以很多男人面對這樣的境況,是很難做到心理平衡的。


他們會認為這不僅不能帶來輕鬆快樂,相反,這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


一旦夫妻之間出現心理失衡,隔閡很快就會顯現,所謂的夫妻和睦也會越來越遠。


久而久之,如果有條件,他們可能會在另一個女人的身邊找自尊心。


男人天生愛面子,這很難改變。


3


自從社會開放,女人的能力越來越顯現出來,很多人發現,女人在工作和賺錢方面是完全不遜色於男人的。


身邊“女強男弱”的婚姻越來越多。


但很多男人對婚姻裡的這種狀態未必是滿意的。


我就曾親耳聽到過一個男性朋友發牢騷說:老婆一個月的工資是他的三倍,這讓他壓力太大了。


婚姻是合作關係,但男人天生想當更強的那一方。


如果不能實現,可能兩人之間就會出現心理偏差。


當然,夫妻之間誰賺錢,誰養誰,其實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但你要搞清楚,另一方是否真的滿意這種現狀。


最慘的是,你一個人苦苦地撐著,對方卻總覺得心有不甘。


夫妻之間的角色扮演,要建立在彼此真正認同且心理平等的基礎上,否則,你付出再多,最終只能是徒勞無功。


不要讓自己白辛苦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