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忘年戀,為何遭遇重重阻礙?年齡差卻不是最大的理由

談到中國現代的文學家,我們很自然地就想到一個人,他便是梁實秋先生。稱他為大師一點也不失風度。他給中國文壇留下千萬字著作。

散文著作更是打破中國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

當然,梁實秋大師也有眾所周知的一段美好戀情。然而,這段不平凡的戀情卻遭遇重重阻礙,終修成正果。自己美滿的婚姻。

大師的忘年戀,為何遭遇重重阻礙?年齡差卻不是最大的理由

當然,梁實秋先生有自己美好婚姻,梁實秋與原配夫人程季淑在美國幸福地安度晚年,可是天有不測風雲。1974年,一次購物過程中,夫人程季淑意外去世。這對大師有著不小的打擊。為此,他寫下了《槐園夢憶》一書來懷念夫人。

在梁實秋先生71歲的時候,他偶遇了韓菁清,二人,一見鍾情。彼此相望,含情脈脈。再次相遇時,便以心相許。

大師的忘年戀,為何遭遇重重阻礙?年齡差卻不是最大的理由

然而,這段不平凡的戀情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鋪天蓋地的冷落與指責接踵而來,新聞矛頭,輿論槍口,社會呼聲。

人們所關心的並非年齡差距,而是像韓菁清這樣年輕貌美的女子,為何卻心甘情願的嫁給七十的老翁。是為了名聲?還是為了財富?人們心中充滿了疑惑。但是,更為確切的說是思想阻礙了人們。也許今天看來,再正常不過了。對於梁實秋先生所處的時代,多數人更認為韓菁清嫁給這樣一個大師,更是對大師的褻瀆。

大師的忘年戀,為何遭遇重重阻礙?年齡差卻不是最大的理由

同時,社會上的大多文章對這段戀情充滿了質疑。梁實秋先生的一些有相對較高地位的學生公然反對梁實秋與韓菁清的這段戀情,甚至一些朋友,也加入到拆散他們的行列之中。然而,這段戀情對梁實秋先生而言卻是不可多得。是一份足以與生命相提的戀情。

梁實秋先生曾說:

“我像是一枝奄奄無生氣的樹幹,插在一棵健壯的樹身上,頓時生氣蓬勃地滋生樹葉,說不定還要開花結果。小娃,你給了我新的生命。你知道麼?你知道麼?……我過去偏愛的色彩是憂鬱的,你為我撥雲霧見青天,你使我的眼睛睜開了,看見了人世間的絢爛色彩。”

由此可見,這段忘年戀的不平凡。

大師的忘年戀,為何遭遇重重阻礙?年齡差卻不是最大的理由

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無論時間久遠,無論距離遙遠。終於,二人衝破重重阻撓,走到了一起,兩顆忠貞不渝的心兒也相聚了,與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一生無憾。

1975年,二人結婚了。在入洞房時,二人還引發了笑話。入洞房時,梁實秋先生近視,不熟悉洞房環境,進入過程中不小心頭撞在牆上,她笑他是“進士”,她一把把他抱了起來。梁實秋笑她是“舉人”。夫婦二人幽默風趣。

大師的忘年戀,為何遭遇重重阻礙?年齡差卻不是最大的理由

梁實秋先生晚年身體狀況不佳,起居生活由妻子韓菁清照料。

1987年11月3日,大師逝世。

一個人應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實秋最像一朵花。——冰心

大師的忘年戀,為何遭遇重重阻礙?年齡差卻不是最大的理由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支持!

我會每天為大家獻上精彩的文章,歡迎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您的點贊、收藏、轉發、評論,將會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作者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