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旅遊業如何儘快“甦醒”?這些企業通過“外援+自救”恢復元氣

一場突發疫情,讓滿懷期待迎接春節旺季的旅遊行業瞬間“冰封”。按照我市去年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去年僅春節黃金週,我市旅遊總收入達5.5億元,僅景點接待人數便超過200萬人次。記者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獲悉,第一季度我市全年旅遊業總收入至少損失40億元,整個2月斷崖式同比下滑8成多。眼下如何熬過這個“冬天”成了最緊要的事。

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市旅遊業積極謀求自救,行業逐步“解凍”,同時我市文廣旅局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問卷、數據分析、分散座談等方式,摸排我市文旅企業現狀,全面研判現存困難和問題,並結合廣東推出12條措施助文旅體行業復甦政策,研判相關措施進一步落地。

全市情況

第一季度損失超40億元

1月24日全市啟動新冠肺炎疫情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以來,全市旅行社、景區全部按要求暫停營業,酒店按要求全部停業並取消各類大型活動。

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得的一份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據預測,2020年1月我市旅遊總收入為16.06億元,同比下降24.1%;2020年2月我市旅遊總收入為2.81億元,同比2019年2月份斷崖式下降83.41%。鑑於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今年第一季度我市旅遊業總收入至少損失40億元。

春節是傳統旅遊旺季,這場疫情讓春節期間各項文化旅遊活動完全停滯。旅行社方面,營業額“顆粒無收”,訂單退改激增,同時旅行社提前預定的機票、酒店等票款難收回,特別是海外旅遊團票款,面臨資金鍊斷裂問題,且出境遊因國際疫情發展,也一時難以恢復。我市一個大型旅行社僅春節期間取消了180個旅遊團隊,達6500人次,直接經濟損失達2550萬元。

景區方面,春節前各景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前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前期進行了推廣宣傳。據統計,僅我市19家A級景區前期共投入404萬元,門票收入損失約為1460萬元,全部“打水漂”。3月初景區復業以來,平均來看,客流量僅有去年同期的一到兩成。原因主要是因為開放的僅有戶外景區,旅行社未能恢復組團,景區人員未能完全到位,遊客出遊信心尚未完全建立,旅遊景區不敢貿然全面復工增大運營成本。

同時,堅持營業的酒店營業額不足去年同期的一成,不少酒店主動暫時停業,但其間的貸款、稅費、各種行政事業費,以及房租、水電費等運營成本,及員工工資等仍需繼續支付。以我市一家五星級酒店為例,共有客房450多間,但平均每日僅開房15間,疫情以來,營收損失高達數千萬元。

緩慢“解凍”

入園遊客只有同期一兩成

3月24日上午10點,南區旭景農場,停車場上稀稀拉拉停著十多輛本地車牌的小車。一入園,馥郁的桑果味道撲面而來。百畝桑椹園進入最後半個月的成熟期,大顆黑得發紫的桑果掛在枝頭,少人問津,落滿一地。

中山旅游业如何尽快“苏醒”?这些企业通过“外援+自救”恢复元气

3月26日,旭景農莊停車場空蕩蕩。

“前幾天下雨了,讓工人把熟過頭的桑果搖掉,避免影響好果。”旭景農莊老闆劉瓊書告訴記者。1月24日起閉園,3月7日重新開園。“目前,遊客數量大概是同期的五分之一。”老闆劉瓊書是個從事農業二十多年的“老農人”,因為看好休閒農業的前景,年前續簽了合同,在原來350畝農場的基礎上,多租了70畝地,“地租增了一倍,每畝從1000元漲到2000元。”

劉瓊書算了下,疫情以來農場少了6萬人次遊客,營收少了200萬元。

作為4A級景點,位於中山市南區,有“中山大宅門”之稱的詹園已經開園2個多星期了。

談到疫情的影響,詹園營運總監黃超雄舉了個例子:“3月23日入園遊客共計57人,我們的員工就有50人。”算上週末,平均客流量只有同期的15%—20%。過去這段黃金期,同比來算損失了300多萬元營收,約佔全年的兩成。

中山旅游业如何尽快“苏醒”?这些企业通过“外援+自救”恢复元气

詹園景區裡幾乎沒有遊客。

“要談損失,要從去年11月算起,投入大筆廣告宣發費,為的就是春節收客。”大年三十起,組團出遊戛然而止,旅行社從那天起“零收入”直至現在。據廣東中旅(中山)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許藝志介紹,粗略估計,他所在的旅行社僅僅春節營收損失300萬元。

同樣,位於中山四路68號的順景花園酒店有100多家客房,同時也提供餐飲服務。“疫情以來至少虧損200萬元。”3月25日下午,董事總經理王百玲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年前準備的食材6成浪費了,僅僅這一項一進一出就損失了過百萬。3月復工以來,人力又成了支出的大頭。

“更意外的是,停業太久,電路重啟的時候,電子、電器設備燒燬了一批。”好在物業是自有的,且有總公司支持,日子比需要租賃物業的同行略微好過一些,“開門就虧損,一些同行說,不如關著門。”王百玲說。

企業自救

臨時轉型開源節流苦練“內功”

旅遊企業也在想方設法開展自救,面對現金流的日益枯竭,或暫停營業,或通過優惠、降價、預售等方式促進消費等,實現開源節流。

“其實我們農場沒有停業過,閉園後臨時‘轉型’做果蔬配送。”旭景農場通過自己的公眾號、微信群,把瓜果蔬菜賣到了南區、東區、石岐區、板芙。“收入10來萬元,相對損失這點收入雖然不多,但彌補了部分的人工成本。”劉瓊書說。

中山旅游业如何尽快“苏醒”?这些企业通过“外援+自救”恢复元气

3月26日,旭景農莊的農地裡難得看到遊客,熟透的木瓜掉落在地上。

同樣,記者採訪的幾家企業都準備在“開源”下功夫。復工以來,順景酒店100多間客房目前每天僅能住十來間;餐廳方面,往常能坐200桌客人的大廳,要隔開距離,最多坐五六十桌。“午市好一些,晚市常常只有一兩桌客人,算下來,現在的客流量不足往常八分之一。”為了促進消費,順景酒店計劃推出客房8折、部分菜品7折的優惠促銷活動,促進消費、吸引客人迴流。同樣,詹園也計劃推出預售門票、課程的活動。

除了開源外,這段時間成了一些旅遊企業苦練“內功”的時期。

“我們研發了40門課程,遊客可隨時來體驗,包括木工、植物、布藝、陶藝、中草藥等。”黃超雄說,從2014年以來,詹園更換管理團隊後,便朝著集“旅遊、教育、文化三位一體的文旅綜合體”打造。“復甦到來的那一刻,捫心自問,我們準備好了沒?”

同樣,中旅(中山)旅行社的許藝志覺得危機也是機遇,“未來拼的是服務,我們逐步開發精品遊、定製遊、海島特色遊等產品,迎合更年輕消費者需求,現在我們正加大對員工的在線培訓力度。”

政府幫扶

著眼當下困難幫助企業“過冬”

作為主管部門,當務之急是如何幫助企業解決各項實際困難,挺過行業“嚴冬”。

記者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瞭解到,該局按照中央和省、市相關部署,先後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問卷、數據分析、分散座談等方式,摸排我市文旅企業現狀,全面研判現存困難和問題,並結合省市相關政策,力促相關措施落地。

截至3月24日,已落實共計6000多萬元的貸款需求對接;幫助20多家企業對接7家金融機構;共計為60多家旅行社辦理暫退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2000多萬元。

3月20日,廣東在資金支持、擴大消費、硬件建設等3個方面推出12條措施(以下簡稱“廣東12條措施”)助文旅體行業復甦,調劑安排4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文旅企業應對疫情。資金支持上,將加大財政、金融、社保、稅費支持和場館、園區租金減免力度等,擴大消費上,豐富產品供給、文旅體惠民,政府採購、購買服務等適當向文旅體企業傾斜,同時發展在線新業態,培育新熱點。同時,鼓勵實施景區門票減免、促進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合理利用、推出“廣東人遊廣東”“全域旅遊在行動”等系列活動。此外還加大文體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等。

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瞭解到,該局正在加快貫徹落實“廣東12條措施”,參照周邊城市扶持辦法,加大力度援企穩崗。同時研究各項獎補措施、門票優惠促銷補助等,研究推出“中山人遊中山”等活動,擴大客源等。

前景預測

“熬過去”就能迎春來

受訪旅遊企業均認為,“廣東12條措施”對旅遊行業釋放了利好信號。“希望中山也儘快落實落細。”中山市旅遊協會當值會長羅玲稱,政策的貫徹落實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度過眼下的困境。

她認為,按照2003年非典過後旅遊業的恢復經驗來看,旅遊業一定會迎來複蘇和反彈。但今年新冠肺炎全球蔓延下,旅遊行業的復甦仍需假以時日,“要恢復高峰期可能要再等半年,‘五一’組團遊解禁與否還不可知,暑假學生可能會補課,暑期或收客不滿,真正迎來旅遊反彈,要到9月後。”

針對省市倡導的“廣東人遊廣東”“中山人遊中山”來說,“說實話,省內遊對旅行社來說不是主營業務,更多的遊客會選擇自駕遊。”真正的利好應是國內遊的“解封”,而對於“含金量”更高的出境遊,“可能需要一到兩年。”

中山旅游业如何尽快“苏醒”?这些企业通过“外援+自救”恢复元气

詹園景區新開發了布藝、陶藝、中草藥等課程,打造新的研學線路,希望在旅遊業復甦時能下好“先手棋”。

同時,令旅遊企業感到憂慮的是大眾的消費信心。羅玲稱:“今年整體大的經濟環境不同上次,消費者會否捂緊錢包、消費降級,要打個問號。”

同樣,對本土的景區、酒店來說,如何吸引消費者走進來、擴大客源是關鍵。王百玲認為,“要等疫情真正過去,社會正常流動起來,消費者敢走出家門,酒店才有客人。”政府在這方面可以加強引導和宣傳,“來自廣大消費者的支持,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所在。”

上週五,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召開奮戰2020工作部署會,今年該局計劃全面完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加快推進文化和旅遊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積極開展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與推廣等。

眼下的日子很難,但多數受訪企業對旅遊業的復甦抱有信心,因為疫情終究會過去,人們對旅遊的需求不會消失,“預計未來半年會有行業洗牌或倒閉現象,現在想方設法熬過去,才能捱到行業反彈的那天。”多數受訪企業表達了這樣的聲音。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統籌/記者 查九星 李瑋瑋

◆圖+2/記者 繆曉劍

◆二審:藍運良

◆三審:魏禮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