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齊匯聚 抗疫一家親——記行宮東大街街道御北社區的得力“外援”



行宮東大街街道御北社區外來人口多、流動性大,為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不小壓力。面對疫情,兄弟單位和熱心志願者紛紛伸出援手,加入抗疫戰隊,團結一心、合力攻堅。

三河市行政審批局的黃大亮,電腦操作熟練,每天負責信息錄入和各類表格填寫,還利用公式自動生成相關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了方便小區業主打入社區電話,他每天用自己手機與居民聯繫,核實居民買藥情況。為了減少聚集和提高出入證辦理效率,他還利用下班時間和志願者馮福軍兩人深入討論研究。

群英齊匯聚 抗疫一家親——記行宮東大街街道御北社區的得力“外援”

三河市行政審批局的黃大亮正在錄入信息

市綜合執法局的梁雪英,整日低頭錄入居民信息,抬頭解答居民問題,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一天下來忙的顧不上喝一口水,“這樣省的上廁所,節約時間”她幽默的說。遇到居民集中諮詢的時候,市工商局的田海亮不得不“一心二用”,左右開弓,一邊接電話,一邊回微信,積極解答居民提出的問題。為了引導居民有序辦理出入證,惠仁醫院的葛洪英一遍一遍耐心勸導:“請您排隊”“請保持1.5米距離”“請這邊填表”……並一個一個認真的為每個人測量體溫。為了方便和保護居民,她不厭其煩的重複著。

群英齊匯聚 抗疫一家親——記行宮東大街街道御北社區的得力“外援”

市綜合執法局的梁雪英在完善居民信息

群英齊匯聚 抗疫一家親——記行宮東大街街道御北社區的得力“外援”

市工商局的田海亮在忙著解答居民提出的問題

群英齊匯聚 抗疫一家親——記行宮東大街街道御北社區的得力“外援”

惠仁醫院的葛洪英為居民認真的測量體溫

不少小區居民看到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忙得吃不上飯,主動請纓參與社區志願者,馮福軍就是其中的一位。白天在社區給居民辦理工作通行證,晚上回家幫忙解答居民在小區防控群裡的問題。志願者田鳳宇白天在家網絡辦公,晚上協助社區在卡口執勤,穿上紅馬甲,帶上紅袖標,手持測溫槍,儼然一名戰疫勇士,佇立在風雨中嚴格檢查進出的每一輛車輛每一個人。長時間的“白+黑”工作模式讓社區工作人員有些擔心,怕這些“外援”的身體吃不消。他們卻說:“你們更辛苦,現在能為社區出點力,我們心裡踏實。”

群英齊匯聚 抗疫一家親——記行宮東大街街道御北社區的得力“外援”

志願者馮福軍正在為居民辦理出入證

群英齊匯聚 抗疫一家親——記行宮東大街街道御北社區的得力“外援”

志願者田鳳宇卡夜晚口執勤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市直下派幹部和志願者們用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用奉獻詮釋責任與擔當,與社區休慼與共、並肩作戰、共克時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