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韬,证监会和你说再见!


潘文韬,证监会和你说再见!


说实话,如果不是证监会提起,那和财富君一样,很多人可能差不多,已经忘记了这个人!

根据证监会的披露信息显示,因为未核实外部“专家”身份,华创证券研究员潘文韬,被认定采取“不适当人选”的行政监管措施,并3年禁业。

而对于华创证券,尽管只是给出了警示函的处罚,但结果却是非常严重。

很显然,这是一个双输的结果!

(1)禁业

根据公开消息,针对华创证券电话会议“翻车”事件,就在3月27日,证监会披露了调查结果:

经查,潘文韬作为华创证券研究员,存在未核实外部“专家”身份情况下擅自向客户发布调研纪要,以及知晓相关“专家”身份不实情况下仍多次组织客户路演活动并邀请该“专家”在电话会议上发言等问题,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人员应以行业公认的谨慎、诚实和勤勉尽责的态度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等相关规定。

潘文韬,证监会和你说再见!


华创证券对投资咨询业务管理不到位,内部审核程序未能及时发现上述问题,违反了合规管理有关规定。

根据上述调查,2020年3月27日,贵州证监局依法作出处罚,结果如下:

对潘文韬,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行政监管措施,对华创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自被采取措施之日起3年内,潘文韬不得担任与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相关的职务或实际履行相关职责。

证监会的意思很明确:潘文韬,你可以和证券行业,说再见了!

(2)警示函

对于华创证券来说,警示函的处罚,看上去轻描淡写,实际上杀伤力很大,财富君了解到,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券商评级和业务层面。

一方面券商评级。目前,财富君发现,对于券商的管理,一般都是采取分类评级方式,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5大类11个级别。

潘文韬,证监会和你说再见!


其中,A、B、C三大类中各级别公司均为正常经营公司,其类别、级别的划分,仅反映公司在行业内风险管理能力及合规管理水平的相对水平。D类、E类公司分别为潜在风险可能超过公司可承受范围,以及被依法采取风险处置措施的公司。

更为重要的是,分类评级结果,对券商的直接影响包括,影响现有业务如股票质押规模、场外期权业务的开展、债券主承销业务资格、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具体比例等多个方面。

对于业内大多数券商而言,每年的分类评级都要积极争取“升级”,或至少不“降级”,在不易获取加分的情况下,不扣分、或者尽量少扣分就成了券商能否“保级”的前提。

资料显示,华创证券在2018年、2019年已连续2年都拿到了A级。但在今年年初,就被警示函处罚,这肯定不是个好兆头。

根据2017年新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第九条规定:“评价期内证券公司因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实施行政处罚、监管措施或者被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按以下原则给予相应扣分:

(四)公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并在全行业通报,责令停止职权或解除职务,责令更换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限制其权利,限制股东权利或责令转让股权的,每次扣2分。

由此来看,华创证券此次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将使得公司在今年的券商分类评级评价期内被扣分,并且最多可能被扣2分。

潘文韬,证监会和你说再见!


一旦扣分,那势必影响华创证券今年的券商评级,这估计是华创证券,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另一方面,就是业务获取。除了这些直接影响外,券商分类评级结果还会影响券商的业务资格获取,主要表现在影响券商新业务申请的优先级上。

这个后果,华创证券,哭吧!

(3)电话门

尽管过去了一段时间,但事件的原委,财富君还是要给大家还原一下:

2月19日,晚上十点,一场电话会议正在举行。

举办方为华创证券传媒研究小组,主题就是MCN行业概况和业务模式,参会的是众多机构投资者,而主讲嘉宾号称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上市公司星期六旗下子公司遥望网络的高管“陈总”,来分享公司干货:

“微信这边是1.5亿元利润,游戏广告代理三四千万元,带货这一块有四五千万元……今年我们内部的KPI是每个月做到两个亿,一年下来24亿、25亿这样子。”

不过,事情的戏剧性,就在电话会议现场出现了:

遥望网络公司董秘实在听不下去,直接接入电话,主要说了两点:

第一点, 遥望网络从来没有跟市场报过2020年的目标是多少,月均目标是多少,话外之意,这也是他第一次听说,连企业自己都不知道;

第二点, 此“陈总”非公司高管,遥望网络中层以上就没有姓陈的!

很显然,这是个“假高管”,会议现场直接翻车!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并引发证监会的关注和介入。

(附录:2019年券商分级名单)

潘文韬,证监会和你说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