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职场上遇到过哪些让你感觉很委屈的事?

职场猎头


能力最强的,反而不会被提拔

这句话是和一位国企高层领导吃饭,酒后吐得真言

道理其实也简单

不是压制,也不是怕被抢了位置

就是为了保证活干得好!


当时他和我说,他下面有一个车间主任,干了大半辈子,还是车间主任,年年给他凭优秀员工啥的,就是不给他升。他手下都有几个人已经到机关“当个小官”了。

不是为了刁难,他自己也不是倔脾气,不愿意打点。

但是他的能力太强了,整个车间都要靠他撑着。他们估计,要是车间没了他,产量会大减不说,员工也不好带了。

所以在只能给他升到生产一线的最高岗位“车间主任”为止。


当然了,也有这位车间主任不会带人的原因在

但总之是一些能力一般,但是会说话的人,一个接一个的上去了···


邓翔骅


走过的路,能帮助你成长。

职场里混,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有一些委屈,因为涉世未深,不太懂人际关系,不懂社会生存规则,走了一些弯路。但走过的路会帮助你获得成长,总结经验教训,让你有智慧的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我讲讲自己工作上遇到的几件事情吧。


1.职场新人没有专业的培训,没有领导带你,但有业绩考核

我刚毕业时,第一份工作做的是外贸。试用期阶段两个月就有一次业绩考核,但第一次参加工作完全是个小白,不懂工作流程,也不懂怎么去完成业绩目标考核。由于公司刚处于创业阶段,各种制度还不是特别完善,没有专业的业务流程培训,也没有一个悉心指导你工作的领导带。刚开始,说真的,很困惑也很痛苦,不知道如何着手。但还好凭借着虚心请教和网上自学,渐渐摸清楚了工作套路,最后顺利过了试用期考核。


总结:在职场里,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即便是你的直系领导都没有义务来负责指导你的工作。如果有人主动帮你,一定要懂得感恩。另外自己也要主动改变这种现状,态度好,虚心,有礼貌的请教,适当的夸老同事,主动和同事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帮助自己更快的融入团队,了解工作流程。


2.别只顾闷头干活,还得抬头看天,关注团队情况

我的第二份工作最大的失误就是只顾闷头干活,没有及时关注到周围的情况。算是给我上了一堂职场“厚黑学”课,第一次真正了解职场里复杂的人性。


我的经理是个年轻的90后小女生,她刚升任为经理,但没有这个岗位的工作经验,所以她急需有经验的人来协助带领这个团队。我那时刚回重庆工作,不是很了解行情,因这家公司是深圳的分公司,所以我去了她的团队。

这个团队就两个人有工作经验,我和另外一个女生,另外一个女生是领导的朋友。团队刚创建,不仅要带新人还要很多自己的工作要做。但没想到的是,5个月后,我和另外一个同事把团队带领起来后,领导就在背后造谣,说“我们想跳槽,这里满足不了我们的野心”,并且在日常的工作故意找茬,有一次开会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面试的新公司打电话来咨询情况了”,当时第一反应都是蒙的,我都没投简历,没面试过,哪里来的新公司。

这时我也才得知,领导的朋友,也就是和我一起带领团队的那个同事,要辞职了。因为我们的领导都摆了我们一道,现在是要卸磨杀驴了。那段时间太痛苦了,感觉以前的自己活得太单纯了,没有在工作中遇到过这种明争暗斗的事情,第一次经历,有点难以接受。我觉得领导对朋友都这样,格局太小,想必也没啥上升渠道了,最后我也辞职了。


总结:我后来做了深刻的反省,工作上不仅要工作能力强,还要建立好人际关系,同时了解领导的性格和做事方法,因为跟对一个领导非常重要。要及早发现领导的意图,好未雨绸缪。我仔细反思,可能是在工作上领导有点忌惮我,同时她知道我也不甘于人下,虽然那时我极力隐藏,尽量做一个低调的人。职场里该主动的时候就要主动,该反击的时候就要反击。闷声吃大亏发不了财的。


3.职场里没有谁不委屈,但你得解决它,让自己内心变得强大


进了职场“坑”几次,也走过一些弯路,还好人都是在错误中,失败中去总结学习的。人总要是要学得变乖,为了不犯重复的错误,终于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了。打工者的角色就是这样,不仅要在工作上有重大贡献,还要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人际关系处理得还不错,有自己的口碑和资源,为了不再成为被人欺负的“小白”,需眼观八方,同时还得具备可以碾压人的实力,如此职场路才能走得稍微顺利些。


刚入职场时,本着息事宁人,不得罪人的心态处理问题,但现在认为必要的时候,就必须拿出自己的态度和底线,不委屈自己,要想走路带风、获得别人的尊重,你就要自己尊重自己,只有尊重自己对自己狠的人,无聊人士才不会随便招惹你。


欢迎关注青梅一歌。一个正在培养一个微习惯的姑娘:挑战每天写100字的文章。

青梅一歌


说起来,委屈的事情就太多了。这里根据不同类型,分别分享几个事情吧。

被冤枉的委屈

事件:那会儿刚毕业步入职场没多久,公司组织一场大型促销活动。活动策划方案是我做的,物料采购清单也是我做的。但是物料是采购部去买的。

采购部买回来的物料,都是需要我签字确认后才可以入库的。但是采购部见我刚来没多久,于是没有经过我签字确认就入库了。最后活动快要落地了,大家在清点物料时发现少买了一些物料。

因为清单是我做的,默认也以为是我签了字的,老板把责任全都推到我身上,认定是我少买了物料。按照当时的情况,领导应该是以为我“吃回扣”了。

虽然最后核实清楚是采购部的问题,但在当时,确实把我委屈惨了。

观点: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确实也有责任,没有及时跟踪采购部采购的物料是否到位,但是对于刚步入职场的我,那会儿确实感到非常委屈。

被抢功的委屈

事件:在我还在当策划专员的时候,我的上级领导由于是老板的“关系户”,实际能力不行,所以每次领导接到任务的时候,都会让我来帮他做。

比如帮他拟定部门计划,帮他写他的个人总结,帮他编写汇报材料等等。甚至连他自己的发言稿,很多时候基本上都是我在帮他写。

但是每次在会议上,他从来都不会提及我的协助。而是跟领导邀功,说为了写好那些材料,自己加了多少班,熬了多少夜才写出来。

而实际上,加班的是我,熬夜的也是我。

观点:本身对于这些事情,作为下属的我,不应该计较。但是每次看到上级领导把我的付出抹得干干净净,把所有功劳都归功于他自己的时候,我还是感到非常委屈。

被误解的委屈

事件:我有个同事辞职了,但是辞职之前,他是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其实他请假不是真的家里有事,而是到别的单位去上班了。这件事他私下跟我提过,我本身对于这个人也没有其他的想法,所以我只是听着也没多说。更没有跟其他人提及过。

可后来不知道是谁知道了这件事,跟老板说了。老板找到我同事,意思是同事这种做法不对等等。至于怎么处理的,跟我没关系,我也不知道。

但是这个同事就开始埋怨我,认为这件事是我捅出去的。

而实际上,我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老板知道这件事。我觉得非常委屈。

观点:或许这就是职场上“怀璧其罪”的案例吧。我本身无意也不关心同事的做法,更没有跟任何人提及。但是职场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被知道了肯定是迟早的问题。但是把这个问题误解到我的身上,我就感到很无奈,很委屈了。

被针对的委屈

事件:我在职场上算不得圆滑的那种,有什么事情我都喜欢就事论事。所以,也是这种“就事论事”的性格和行为,导致很多同事都以为我是在针对他们。特别是领导,更是如此。有时候领导在沟通事情的时候,我都会针对这件事情的本身问题进行发表论证,表明对于这件事情的发展的问题等。

但很多时候,领导其实内心已经对这件事已经有了决定了。让他们来参加讨论,只不过是为了显得自己很明主而已。

这些道理我都懂,甚至我已经猜到领导想怎么做了。但我依然对于事件有比较客观的看法,本着为公司利益着想的原则,我还是会提出质疑和个人看法。

可往往是这样,总是会让领导感觉我在“叛逆”于他,所以最后就导致领导开始针对我。

观点:职场上不是大家都在推崇“就事论事”的工作态度吗?怎么每次我这么做了,却最终得不到真正“就事论事”的好的结果呢?被这种事情而针对,我觉得很委屈。


总结观点:

在职场上,我们一定会遇到被冤枉、被抢功、被误解、被针对等事件的委屈。虽然很多人都在跟我说,你要圆滑,你要隐忍,你要“有情商”,但是我依然坚持我自己的态度。我不会为了工作而改变我做人的态度。


大侠知阳


遇到过很多,有的已经忘记了,但有一件还记忆犹新,因为那是我在职场中第一次直面恶意。

那时在一家挺大的公司,刚当上小主管,手下管着几个人,其中有三个是新员工。有关系好的老同事让我特别注意一个叫Q的,我问为什么?他说Q是关系户,我觉得这也没什么,公司成立很多年了,员工中有亲友关系、同学关系的很正常。他看我无动于衷,又神神秘秘的说Q的姐姐在别的部门当小主管,重点是她和我们部门大领导貌似那什么……我吃了个瓜,说真的也不算太在意,总觉得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事情的起因真的很小,新员工要办指定银行的工资卡,财务让我通知他们一个星期内办好,另外两名新员工办好了,Q说他身份证在家没法办(他家其实是本地人),我和财务说了再给他一个星期,他还没办好,第三个星期还是没办好,期间我多次督促,心累……都要发工资了,财务生气了,让我告诉他如果两天内再不办好,发不了工资别怪她!……特别理解财务的心情,于是如实转达。

也不知道Q是怎么和他家人沟通的,下午一个女的气势汹汹的冲到我们办公室大声问谁是XX,我有点懵,说我就是,有事儿吗?她很凶的冲我吼道:是你说Q领不到工资吗?你怎么那么牛………后面还有很多攻击性很强的话,就像是吵架,我不想说了。

总之,当时先是茫然,接着明白她是Q的姐姐,然后也是大怒,没有忍着,现场就怼回去了,让她有事找财务,我管不到发工资的事!大概是看我也不软弱,她瞪我几眼走了。

之后Q找我道歉,说是他没和家人说清楚。在这里得说一句,Q除了有拖延症、工作不怎么认真之外,为人还挺好。因为他姐大闹办公室这事儿,觉得特别没面子,辞职了。

事情发生的时候,很多同事在场,但没有一个人出来帮我说句话。我的直属领导在同一个办公区的另一个办公室,但Q的姐姐大吵大闹,他不可能听不到这边的声音,也没出来处理,还是工作时间呢!事后同事们领导们倒是私底下安慰我,让我不要怕。

可我要的是这个吗?这种公司,让人没心情。

后来有了更好的机会,我就走了😜。


职场朱一二


一、格局都是委屈撑大的

老米大学毕业进入某知名上市药企做管培生,三年时间从小白到总经理助理,但是公司内部改革,老米的总经理被换掉,整个管理团队洗牌,公司把老米发配到某偏远地区,直接辞职。

第二份工作,是被猎头推荐到某餐饮上市公司做董事长助理,半年之后,董事长侄子从美国留学回来,直接接替老米的工作,老米也再次被安排到打杂部门,又一次离职。

老米也曾经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公,但是,这两次打击让老米明白,职场要靠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才是王道。

所以,现在再面对什么样的境况,也很少有波动,身边也积累了一些猎头人脉,一直保持机动,一旦公司有波动,立马联系猎头,做好跳槽准备。

二、委屈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每个职场成功人士都经历过很多委屈,每一次委屈都是一次很好的成长机会,帮助我们摆脱稚嫩与无谓的幻想。

社会是残酷的,却也是公平的。

每次委屈之后要反思自己,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再努力提升自己,当你有足够实力的时候,有核心竞争力的时候,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的时候,就不会有人轻易让你受委屈了。

老米第三份工作来到一家房地产民营企业,规模和体量算行业中等,4年时间,老米也从老板的助理做到公司合伙人,老板主动给股份绑住老米。

三、收起玻璃心,自己舔舐伤口,奋力前行

让你难过的事情,终有一天会让你笑着说出来。

郭德纲曾说过:“既落江湖内,便是薄命人”。

既然选择了职场拼杀,出人头地,就要接受这一切,学会反思,学会包容,学会释怀。

如何看待工作委屈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分水岭,释怀了你会成长,耿耿于怀会阻碍心灵成长。

我们都一样,学会包容,放下成见,才能继续前进!





房产说理



委屈的事情还是有,简单的分享一下吧。

那是我刚入职一家金融机构,参加全国新员工集中封闭培训。通过初选,我成为了六个小组中的一个组长。因为有一些类似的经验,所以对于培训的各项内容我都可以应付。小组的最初展示,创意晨会,节约时间的去完成作业,熬夜通关演练,辩论中找到对方的逻辑死角等等。我觉得我可以带领我的小组成为第一,我可以让我的组员都有更好的成长,获得荣誉。


但是过程中,我感觉小组被培训班务组针对了,挑我们的小问题,不让我们打破规则,小组竞争也输的不公平。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全心付出遭到了打击。在最后的结训晚宴上甚至酒后失态,追着质问班主任为何如此对我们。


事后当我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有点冲动了,事后分析自己的原因。一方面长达半个月的封闭培训,每天4、5个小时的睡眠,10几个小时的课程加上各项活动。高压下,身体和情绪都已经十分压抑,所以放大了心中的委屈,最后再酒精的作用下爆发了。其实自己也有问题,作为一个组长,因为打破规则,因为照顾组员,因为技巧性的应对,很多培训的套路可能无法实现他的作用。或者也可以说让我的组员成长更少,这是我的问题,也是我们不断被纠正的原因。


经历过这次委屈之后也没有太多后悔,投入越多,越会在乎,越是在乎,越无法保持理智。任何时候可以全情投入都不是坏事,现在依然在怀念当时激情的自己。


接下来说说如何避免,如何面对?

委屈的情况有很多,有时候被误会,有时候被迫背锅,有时候努力没有被认同,有时候实力被运气打败,有时候是不被理解。不公平是普遍存在的,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你。所以首先要接受上面几句话,接受不公平,接受不如意,接受很多事情自己无法改变,理解并看淡,坚持自己的原则并坚持自己的努力。


然后就是考虑问题更全面,更理智,更多的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客户有客户的立场,领导有领导的考虑,同事有同事的难处,每个人都有太多你看不到的地方,尽量的去理解,去分析。遇见问题,不要觉得委屈,最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解决问题吗?把时间用来寻找原因,寻找方法,努力扭转现状,让自己变强,当你越来越强,你就不会感觉到委屈了,因为你已经足够强大去面对一切。


桐简


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学习八年,结果评优没你,提干没你,还要骂你,你说你啥感觉??


零号思维


5年前,老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需要引进新的人员,但是遇到了老员工的很大阻力。

老板告诉我,公司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就需要你这样的骨干人才。你去帮我物色合适的人员,加入到我们公司。公司发展壮大了,营销总监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我动用各种关系,引进了几个不错的人才。终于他们其中的一个变成了我的上司。😭😭


兰亭互联网建材


被人误会 排挤我 还有那种眼神 你懂的


小冯生活日记


被人误解,排斥……但是无所谓!强大自己,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