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前行者——記科左後旗文聯副主席胡春霞

科左後旗文聯副主席胡春霞,宅身不宅心,身在他鄉,心飛故里,隔空組織家鄉文學愛好者編寫的“科左後旗作協抗疫情”特刊,成為赤子心牽家鄉,與家鄉人民共同防控抗疫的前沿窗口。

正如胡春霞在一篇作品中寫道:“筆耕同樣是一種奔赴,我不能缺席。”她實實在在做到了,而且是身先士卒。彷彿每天都看到她在戰場上,用自己的方式在為抗“疫”大軍吶喊助威,她雖然不是勇敢的逆行者,但她始終是最美的前行者。

胡春霞身在異鄉,心懷故里的情絲和愛國情懷,體現了一個文學工作者的擔當。她始終對作品的創作持嚴謹負責的態度,因視力的原因,她要克服很多困難,但無論是對待自己的作品,還是審閱其它稿件,從內容到文字,從格調到文風,每篇文章都要一字一句去斟酌,力求做到作品的完美。她不但要把最好的作品呈現給廣大讀者,還要把文學創作平臺做成一個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的窗口。

胡春霞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年過六十。她又有別樣的人生境遇,大病劫後餘生,病中筆耕成為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一名很受讀者喜愛的作家。

胡春霞經歷過大病手術,開顱三分之二,飽受病痛折磨,但她以堅強的毅力堅守初心。在左眼徹底失明,右眼只剩一線光明的打擊下,依然對生活充滿熱愛,更沒有放下手中的筆。七年間她先後出版了個人詩歌集《流年悠悠》散文集《歲月》回憶錄《今生記憶》,又完成了隨感集《煙火紅塵》和詩歌集《無限江山》的寫作。

疫情肆虐之際,胡傳霞雖然“宅”在家裡,雖然身在異鄉,但她在網上組織家鄉科左後旗文學愛好者,成立科左後旗作協群,發動大家用真誠的筆觸,熱情謳歌抗疫一線的白衣勇士的英勇悲壯,歌頌逆行者的大愛慷慨。雖足不出戶,卻每天關注央視總檯的疫情報道,憂國憂民,牽掛武漢,心繫同胞,攜一群有良知的作者,在國難當頭之際,為那些優秀兒女的犧牲精神、中國精神鼓與呼。

胡春霞的文學作品走進人的生命深處,揭示生活哲理,文筆樸實,給人以啟迪,給人帶來希望與憧憬;她的作品無論寫親情,還是抒壯志,都溶進濃濃的愛,讓你讀著為之動容。

文品離不開人品,胡春霞的心善良純淨充滿大愛,筆下流淌純淨的清流,傳遞著生命的堅忍,人性的閃光,也傳播著正能量!如《我們心裡的故鄉》道出了赤子拳拳深情:

什麼是我們心靈的遠方?

是那找不回的少小童趣,

是那回不去的豆蒄​過往,

是那撒淚村路的揮別,

是那想回卻不能回的故鄉。

常常面對那個方位祈福,

常常身向那片天空仰望,

常常將思念託付給夢,

心的方向 故鄉的方向。

你的年年歲歲是否都風調雨順?

你的​家家戶戶是否都安安康康?

你的一代代是否都心懂家國?

結成赤子血液筋骨裡摧不垮的挺直脊樑。

胡春霞的詩《看見》是寫給抗疫前沿醫務工作者的,讀著這些詩句,眼裡浮現著白衣戰士在抗“疫”前線英勇無畏的畫面,也道出了所有對白衣勇士敬意者的心聲。英雄們的壯舉,如她在詩中所言,“是讓世界落淚感動”!

散文《疫情小語》娓娓道出疫情防控期間舉國上下,眾志成城的無私大愛,文章通篇如行雲流水,把時空的距離與歲月的流逝滄桑、城市的繁華與鄉村寧靜、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呼籲人類保護環境,珍視每一片難得的綠水青山。還有她對家鄉的讚譽和思念都躍然紙上。

胡春霞的《抗疫情日記》樸實而富有反思的哲理,給人深思啟迪,被市作協首發,又被多家媒體轉載。 她的詩《告別》,把對中國醫生高尚品格的禮讚,寫得蕩氣迴腸,讓人落淚,筆觸直抵靈魂。

胡春霞的人格和作品的引領,讓人賞識而又感受了文學的力量,她的“國難興幫,危難塑魂,磨難度人,災難激文”,讓文學愛好者的“篇篇詩文”,一一再現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前線後方的奮戰與守護,那些白衣戰士、志願者、上至領導幹部下至普通百姓,再到仁善商家,在疫情防控中的感人畫面一幕幕在眼前浮現……

(楊桂琴)

\u0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