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電影比較接近現實的社會生活?

愛新覺羅老六


《一個勺子》其實在生活中的很多細節,看似沒有關聯,確都是在我們身邊實實在在發生的,有心的人記下來,就是故事,故事記得長了,就是小說,把小說拍出來,設定了人物,場景,情節,就是電影。所以,藝術來源於生活,關鍵是電影看過後,能夠給觀眾內心留下什麼?

故事中的很多人物,都沒有交代過,但是,我們看起來不陌生,因為在我們身邊真的有這樣的人,老實人拉條子,心眼多的村長,還有王學兵演的大老闆三哥,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有時候,我們把別人當做傻子,其實,在別人眼裡,我們何嘗不是一個傻子呢。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人不能太閒,人一閒就愛管閒事。什麼樣的人都有。有的人不信命,不信人在做天在看,做點什麼也不覺得惡有惡報。


Adger阿杰娛樂


《人民的名義》人民的名義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出品,由李路執導、周梅森編劇、李學政等擔任總監製,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張志堅、柯藍、胡靜、張凱麗、趙子琪、白志迪、李建義、王麗雲、高亞麟、丁海峰、馮雷、李光復、陶慧敏、張晞臨等聯袂主演,黃俊鵬、侯勇、許文廣、徐光宇、沈曉海、侯天來、周浩東、黃品沅、劉偉、趙龍豪、李學政等特別出演的檢察反腐電視劇。

該劇以檢察官侯亮平的調查行動為敘事主線,講述了當代檢察官維護公平正義和法制統一、查辦貪腐案件的故事,於2017年3月28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收視率突破8%,刷新了近十年省級衛視收視的最高紀錄,同時入選2017中國十大事件。

2017年4月27日,該劇在GMIC X 2017非凡盛典上獲得"互聯網時代最具影響力影視作品"獎;5月,《人民的名義》總監製李學政獲得最具工匠精神發行獎和特別貢獻獎和2017工匠中國年度十大人物。6月16日,吳剛和張志堅憑該劇榮獲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最佳男配角獎。2018年3月26日,該劇入圍第31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提名名單;同年4月,該劇入圍2017中國電視劇行業新標杆品牌獎。

一位國家部委的項目處長被人舉報受賄千萬,當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偵查處處長侯亮平前來搜查時,看到的卻是一位長相憨厚、衣著樸素的“老農民”在簡陋破敗的舊房裡吃炸醬麵。

當這位腐敗分子的面具被最終撕開的同時,與該案件牽連甚緊的漢東省京州市(虛擬地名)副市長丁義珍,卻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偵察手段逃脫法網,流亡海外。案件線索終定位於由京州光明湖項目引發的一家漢東省國企大風服裝廠的股權爭奪,牽連其中的各派政治勢力卻盤根錯節,撲朔迷離。

漢東省檢察院反貪局長陳海在調查行動中遭遇離奇的車禍。為了完成當年同窗的未竟事業,精明幹練的侯亮平臨危受命,接任陳海未竟的事業。

在漢東省政壇,以漢東省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高育良為代表的“政法系”,以漢東省省委常委、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為代表的“秘書幫”相爭多年,不分軒輊。新任省委書記沙瑞金的到來,註定將打破這種政治的平衡局面,為漢東省的改革大業帶來新的氣息。





開著飛船闖天涯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普普通通的人物角色,平淡無奇的生活環境,真的是很貼近生活了,儘管它的豆瓣評分並不高。

電臺DJ陳末,一個不被人認可的奮鬥者,一段失敗的戀情,和一個突然闖入他生活的么雞。

我認為這是兩個人的互相救贖,並不是么雞一個人的獨角戲,是陳末一直不自知。

彼此的遺憾吧,總歸結局是好的……

技術宅男茅十八和片警荔枝的故事似乎更為奇妙,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愛情就這麼產生了。

我從來沒有想過茅十八的結局會是那樣,他在求婚的時候我沒有哭,死的時候我沒有哭,卻在滿大街響起“荔枝,我愛你”的時候泣不成聲。

眼淚不值錢系列……

最後讓我感到最最最最最可悲的一對:豬頭和燕子

這讓我更加明白學生時代的愛情在面對社會的時候會多麼現實。我不知道燕子是否愛過豬頭,但我相信,她一定因為豬頭而快樂過,豬頭也從未後悔。

生活真是個大雜燴……

一部電影沒有多宏觀的構思,卻將生活,友情,愛情飾演得淋漓盡致。

大概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

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嚯嚯小屋


咱們也有直面社會現實的好片子。今天要推薦的電影略沉重與小眾,但能帶你瞭解平時看不到的真實事件,這些每天在生活中真實上演的故事,甚至比電影更加荒誕。

1《香巴拉信使》

影片以恬淡樸實的鏡頭語言,真實呈現了一個藏區鄉村郵遞員的日常生活,並在這種看似平淡無奇甚至乏味的生活中,塑造了主人公豐富的內心世界。影片根據四川涼鄉木裡縣馬班郵路鄉郵員王順友的真實事蹟改編,全部由非職業演員出演,他們多為王順友的同事、朋友的親人。

孤獨是王順友的生活常態,每送一次郵件需要半個月,在這段時間裡與自己的歌聲作伴,只有一匹馬相陪,偶然被上級發現,而被評為全國勞模,也在2005年被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現今的他早已不再在郵路上跋涉,得到了很好的待遇,在成都買了房子安享生活。但仍有跟老王一樣的郵遞員,勤懇地穿梭在郵路上,王順喜的兒子說,“父親是這個行業千萬個郵政投遞員中的一個代表,而且只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分內之事,唯願馬班郵路早日消失,讓村村寨寨早日通上公路”。

2《三峽好人》

賈樟柯可不止簡簡單單什麼反應中國現實和底層艱辛,這部意外之作在表達對於生活的荒誕、無常和悖謬的思考以及自身電影詩學(美學)的突圍與超越上有著極大地野心。基於賈對於構圖以及景深更為本質的理解,導演從容不迫的用這些電影語言裡最為基本的技法敘述了一個平淡卻不乏味的故事。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終於滔滔的江水即將淹沒奉節這個小城,正如旅遊油輪上廣播的“為了三峽工程,縣城的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3《天註定》

賈樟柯用一路向南的方式,將四個有原型可考的當代故事串聯了起來,四條主線交織纏繞:村民大海對村長利用煤礦大發不義之財憤憤不平,上訪無門,還被暴揍一頓,心頭怒火被點燃大開殺戒;遊走全國的三兒也像普通人一樣,要在春節前回家給母親祝壽,卻一心只想拿著手槍行走江湖;按摩院小妹小玉一面是小三兒希望和情人早日確定關係,一面要面對圖謀不軌的客人,終於釀成慘劇;在東莞打工的小輝失戀了,內心空洞的他生無可戀,人生似乎無路可走,選擇了輕生。

時刻刷微博的我們,不是不知道這些荒唐事每天都在發生。但有勇氣將這些“大逆不道”的事拍成電影的導演並不多,賈樟柯選擇了一種武俠畫片的方式呈現了每個人物的事蹟,故事不盡飽滿但至少將人們的眼光再度聚焦到了這些“驚世駭俗”的社會問題上,影片拿下了戛納的最佳劇本獎。

4《盲井》

影片講述了兩個生活在礦區的人靠偽造事故害人賺錢的故事,每一次得手都是一條生命的消逝。在法律和道德都已淪喪的環境,人命也就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故事最後,兩位謀害者由於其中一人對被害者的惻隱之心反目成仇,雙雙斃命井下。良心成了催命劑,真是莫大的諷刺。

5《親愛的》

影片脫胎於真實發生的“打拐”事件,劇情和我們在新聞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一個不小心,剛才還在身邊的孩子就不見了。線索看似很多,可孩子被拐到不知名山村裡的速度遠比家人們尋找的速度要快得多。幾年的苦苦追尋,原本正常的家庭在骨肉分離的痛楚下分崩離析,隨著時間流逝希望變得越來越渺茫。無論是選擇開始新生活還是繼續追尋,簡單的幸福對於這些家庭來說,似乎遙不可及。

就如影片中所呈現的那樣,《親愛的》故事原型,那個被拐後幸運找回的孩子彭文樂也早已不認識並且反感自己的親生父母,反而和本應是罪魁禍首的“養母”更加親近。一家三口看似平凡的天倫之樂也變得扭曲,兒童拐賣改變的是事件中所有人的命運。

6《光棍兒》

雖然是以歡快的形式展現,但面對片中那些處於性苦悶狀態的農民,觀眾卻不一定能樂起來。在淳樸憨厚的背後,是在經濟發展大潮中被邊緣化的農村群體,他們缺少應有的尊重,連性這個最基本的生物權利也只能通過非正常渠道得到滿足。在熱鬧的戲臺上或者昏暗的燈光下,這些最底層的民眾用原始的方式渴求著性的歡愉,讓人笑著笑著就開始心酸落淚。

7《天狗》

“山高皇帝遠”是中國社會最常見的一種運行法則,在這種法則下,民眾只剩下了利益掠奪者和冷漠旁觀者兩類劃分。越是艱苦的環境,人們就越傾向通過暴力奪取財富。影片《天狗》講述的就是一名正直的護林員和窮兇極惡的盜伐者之間的慘烈對決。最終,護林員用生命捍衛了國家的財產。但此後誰又該對付下一頭“惡狼”?

8《一個都不能少》

影片改編自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使用了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出了像紀錄片一樣的電影,著眼於農村、貧窮和教育問題,在片中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獲得了十項國際電影獎項。

我們都還記得那個只有十三歲的小學代課老師魏敏芝。只因高老師一句話,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當十歲的張慧科為償還家裡的欠債不得不進城打工時,魏敏芝孤身一人進城尋找,才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助下找回張慧科,得到了好心人的幫助。 現實生活中貧困地區兒童的教育問題在日常新聞報道中比較常見,不再贅述。

9《人山人海》

孤身上陣“千里追兇”,這是好萊塢電影中的常見題材,也是國內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起真實案件。西部地區的封閉不可避免帶來管理的缺失,而這種缺失又導致了暴力得不到全面有效的遏制。影片中主人公親身上陣捉拿兇手就是無奈現實下的無奈選擇,聽起來豪情萬丈,卻透露出無盡悲涼。

影片取材自一起真實案件,貴州六盤水猴兒關鄉六兄弟中的六弟慘遭搶劫殺害,兇手逃離、當地警方也遲遲不見有效的行動,於是其他五兄弟便歷時一年零四十八天,騎著摩托車追遍大半個中國,終將亡命兇手擒拿歸案。








o能量源


我看過的這些韓國電影比較接近現實的社會生活。

《寄生蟲》的故事本身就有豐富而充實的社會細節和角色設計為基礎。演員的精準表演和導演馮俊豪的嫻熟技巧,使影片給觀眾留下了很強的第一印象。

電影《惡棍》講述了刑警這個因嫉妒邪惡、無良而被稱為“瘋狗”的重罪集團,以及有被連環殺手襲擊危險的犯罪組織頭目的故事。

《特工》冷靜、樸素、熱情、堅定,可以說是一部迴歸傳統英雄敘事的電影,但另一方面,它仍然對當時的韓國政府進行了大膽而無聲的諷刺。

“鞦韆熱潮”是以蔣炯哲為主旨的戰爭題材的歌舞片,由杜家秀和樸惠秀主演。2018年12月19日在韓國發布。影片講述了叛逆的年輕盧繼秀的故事,他被戰俘營里美國士兵的踢踏舞深深吸引,因此他加入了電影《搖擺》。

少兒舞蹈團陷入危機。

極限職業不僅有趣,而且是一項讓人哭笑不得的工作。在警匪、歹徒和行動分子的擺設下,這個小個子男人被迫陷入絕境,用自己的養老錢,並依靠另一個村子裡爆發的小宇宙的故事,看似讓人發笑,實則背景荒涼。


冰浪


咱們也有直面社會現實的好片子。今天要推薦的電影略沉重與小眾,但能帶你瞭解平時看不到的真實事件,這些每天在生活中真實上演的故事,甚至比電影更加荒誕。

1《香巴拉信使》

影片以恬淡樸實的鏡頭語言,真實呈現了一個藏區鄉村郵遞員的日常生活,並在這種看似平淡無奇甚至乏味的生活中,塑造了主人公豐富的內心世界。影片根據四川涼鄉木裡縣馬班郵路鄉郵員王順友的真實事蹟改編,全部由非職業演員出演,他們多為王順友的同事、朋友的親人。

孤獨是王順友的生活常態,每送一次郵件需要半個月,在這段時間裡與自己的歌聲作伴,只有一匹馬相陪,偶然被上級發現,而被評為全國勞模,也在2005年被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現今的他早已不再在郵路上跋涉,得到了很好的待遇,在成都買了房子安享生活。但仍有跟老王一樣的郵遞員,勤懇地穿梭在郵路上,王順喜的兒子說,“父親是這個行業千萬個郵政投遞員中的一個代表,而且只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分內之事,唯願馬班郵路早日消失,讓村村寨寨早日通上公路”。

2《三峽好人》

賈樟柯可不止簡簡單單什麼反應中國現實和底層艱辛,這部意外之作在表達對於生活的荒誕、無常和悖謬的思考以及自身電影詩學(美學)的突圍與超越上有著極大地野心。基於賈對於構圖以及景深更為本質的理解,導演從容不迫的用這些電影語言裡最為基本的技法敘述了一個平淡卻不乏味的故事。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終於滔滔的江水即將淹沒奉節這個小城,正如旅遊油輪上廣播的“為了三峽工程,縣城的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3《天註定》

賈樟柯用一路向南的方式,將四個有原型可考的當代故事串聯了起來,四條主線交織纏繞:村民大海對村長利用煤礦大發不義之財憤憤不平,上訪無門,還被暴揍一頓,心頭怒火被點燃大開殺戒;遊走全國的三兒也像普通人一樣,要在春節前回家給母親祝壽,卻一心只想拿著手槍行走江湖;按摩院小妹小玉一面是小三兒希望和情人早日確定關係,一面要面對圖謀不軌的客人,終於釀成慘劇;在東莞打工的小輝失戀了,內心空洞的他生無可戀,人生似乎無路可走,選擇了輕生。

時刻刷微博的我們,不是不知道這些荒唐事每天都在發生。但有勇氣將這些“大逆不道”的事拍成電影的導演並不多,賈樟柯選擇了一種武俠畫片的方式呈現了每個人物的事蹟,故事不盡飽滿但至少將人們的眼光再度聚焦到了這些“驚世駭俗”的社會問題上,影片拿下了戛納的最佳劇本獎。

4《盲井》

影片講述了兩個生活在礦區的人靠偽造事故害人賺錢的故事,每一次得手都是一條生命的消逝。在法律和道德都已淪喪的環境,人命也就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故事最後,兩位謀害者由於其中一人對被害者的惻隱之心反目成仇,雙雙斃命井下。良心成了催命劑,真是莫大的諷刺。


海峰加油


你好,說起接近現實生活的電影。 推薦一部《半熟少女》這部電影 我看了三遍 哭了五次。

也許你會問淚點何在 也許一些平庸的小事往往才是觸動人心的

我喜歡趙嘉敏的性格 她可以為了朋友 為了夢想去違抗自己從小到大都百依百順的母親 她有一個近乎完美的家庭 只是少了父親的陪伴 所以才使她有著懦弱的一面 但她也有著狂熱的一面 看電影中她跳舞的樣子 很難和在碩大的家中和母親小心翼翼說話時的她融合在一起 她很細心 為了不讓湯敏和她之間有縫隙 刻意隱藏了自己富裕的家庭 雖然敏感的湯敏還是知道了 但誰都沒有說出口 畢竟 她們是那麼好的朋友 她古靈精怪 想到了一個巧妙的方法來幫助王老師贏得跳舞比賽 雖然受到別人的阻撓被母親知道 但很幸慶 她有一個善解人意的母親 也許一開始她被孩子的突然叛逆衝昏了腦子 不能用軟辦法去調解 而是用硬手段去阻止 可她不知道 青春期的叛逆很難被制止 甚至會更加不羈 但這是始終是電影不是真實

再談談湯敏吧

不是我不喜歡湯敏 我想她也是因為一時的惱火 出言帶刺傷到了趙嘉敏 說出來的話好像潑出去的水 無法收回 我想就算她們已經握手言和了 也終究會心有餘悸 湯敏很堅強也很樂觀 她明白自己想要的不是一刻的勝利而是長久的優越感 畢竟她還擁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其樂融融 還有蘇傑呢

這部電影 拍得很成功


A東東影視


《我不是藥神》,這個隆重推薦。賈樟柯導演的一些電影《三峽好人》《站臺》《山河故人》都是現實題材的電影。

還有老一些的電影《活著》《頑主》等等


漫遊影響


說到貼近現實生活,不得不提《安家》,《安家》綜合收視率破4%,什麼概念。

非常火,非常火。

孫儷飾演房似錦,羅晉飾演徐姑姑

還有張萌(張乘乘)王自健(王子健),田雷(樓山關),被卡門上的孫佳雨(朱閃閃),代理店長張曉謙(魚化龍),為報答救命恩人女兒賣房的楊皓宇(謝亭豐),海清,郭濤等一眾好演員

房似錦有一個堪比樊勝美的媽媽潘貴雨

《安家》總共53集,可以說基本上兩三集一個小故事,通過買賣房子,展現了一場又一場的人間冷暖,賣包子攢錢為兒子買房卻不能住的老嚴夫婦,守護老洋房的老耿夫婦,狡猾商人林茂根,還有陰險小人翟雲霄,要求離婚的闞太太,風水大師魯大師(李菁)。。仔細看真的是太貼近現實生活了。











圈內的八卦


自2019年12月8日武漢出現第一例肺炎患者以來,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已三月有餘。疫情期間,各類新聞層出不窮,刺痛著我們的心,也讓我們看到人間百態,不禁唏噓萬分。現實似乎在上演著電影中的橋段,人們感嘆:魔幻2020。

疫情成了一塊壓在每個人胸口的石頭,面對未知,恐懼和不安緊隨而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大部分人的計劃。我們無法通過雙腳體驗生命,但可以在電影中從別人的人生歷程中汲取經驗,獲取能量。電影來源與生活,而往往又給生活以啟迪。電影以任何形式所表達的任何內容,我們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相應的情感寄託。劇本工作坊的同學們在坊主的帶領下,選擇了多部關於疫情的電影觀看,並寫下了觀後感。幾部電影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為我們提供了關於疫情多樣的思考視角。電影所傳達的光明與善良的靈魂、人性的光耀、災難下蘊含的重生力量、人類的渺小中隱藏的堅韌……讓我們拋下減少了恐懼,開始思考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態度面對疫情共同度過難關。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令人語塞的問題:“兩個不同顏色的按鈕鍵,分別代表一個人和五十個人的性命,你只有一次救援權力,你會選擇哪一方?”大部分人自小學習的大局觀會讓他們選擇救援多數人,儘管同樣同情被拋棄者的性命。

但這個問題下通常伴隨一個令人窒息的追問:

“如果,這個人,是你的母親呢?”

我們往往很難選擇,即便是最權威的教科書上也很難明確比較孝義與大義的輕重,我們敬仰為大義的人,但同樣尊重救母者的立場。情義本身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它們同樣真摯,只是立場的不同造就行為的不同。

韓國電影《流感》就講述了一個有關少數人與多數人利益的故事:外來偷渡者帶來豬流感病毒,感染盆塘大半民眾。電影將不同的對立利益擺出:一邊是20萬的盆塘民眾,一邊是封鎖意願高達96%的其餘民眾;一邊是醫生的使命要求絕對公正隔離一切病患,一邊是母親的本能無法無視孩子的性命;在這一系列的衝突之中,有幾個場景讓我記憶深刻。

第一個鏡頭是女主金仁海幫女兒美日綁頭髮時,卻因看到美日頸後感染症狀而停止,鏡頭中,美日想要往人群走,而仁海卻將其拽回,使其完全背離人群流向,藏於自己身後,這個扭轉實際上意味著仁海作為母親身份下的一種本能——作為醫生,她深知感染的危險性,但作為母親,她不能放任女兒去死。但同時,當男主智久想要接近被感染的美日時,她以近乎無情的方式隔絕了男主的關心,始終以側臉相對男主的眼睛,這其實是她作為醫者使命的一次體現——保護好其他未感染者。

其次,在男主尋找美日時,鏡頭以搖擺的方式前進,一路錄進地下車庫的慘狀。電影以一種滿地鋪陳屍體的驚悚感,加上被塑料袋包裹起來卻依舊還蠕動的將死的活人,巧妙地在生與死之間劃了一道界限,讓觀眾認為將死的活人就是活著的人,不由自主地將情緒的導火線引向軍方,使男主的行為少了點橫衝直撞的愚勇,多了些努力抗爭的光芒。

接下來,幾乎是全劇最讓人毛骨悚然的一個鏡頭出現了——男主爬上圍牆,卻發現一個碩大的吊起的鐵爪,抓著一大堆被裹得嚴嚴實實的屍體搖搖擺擺地前進,其中甚至還有幾具將死者在蠕動,終點是一片正在焚燒的屍海。鏡頭以一種類似於娃娃機的形式,內容卻為與童真爛漫相背離的屍體,弔詭十分。同時,鏡頭還以從下往上的拍攝手法,以下面屍體的視角,凝視上方到來的“新客”,屍體一個個砸下,落在鏡頭上,噁心異常。

最後,是全劇的高潮部分,導演以一條黃線,劃定了生與死的邊界,越過黃線即射擊的命令,雖讓盆塘民眾呈現一種喪屍樣的醉態,卻不敢行進;而導演此時巧妙地使用小女孩美日來打破僵局:情感上,美日作為小女孩,容易贏得觀眾的同理心;理性上,美日作為唯一可能抗體,對黃線的越過,更多的呈現出一種救人的使命,顯得理所應當,因而,即便我們深知最後的套路:美日肯定不死,疫情必然被戰勝。卻仍然為美日那句“不要打我媽媽”而落淚,這是人性中最普遍的情感——對幼小的生命總是格外寬容。

這部劇因為各種動人的鏡頭收穫不少好評,但也因為劇中人物的性格頗為人詬病。比如男主智久常被人冠以“聖母”的名字,總是多管閒事,但由於男主的身份是一名救助隊隊員,愛操心也是意料之中,當然,大多數電影總是需要一名“偉大光”角色來宣揚正面思想,雖有點落了俗套,但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較男主,女主仁海的爭議則是數不勝數。觀影者總愛抱怨女主在疾病面前對女兒狀況的隱瞞,認為醫者不仁。但其實,我認為女主的形象是頗具矛盾性的。一方面,她深顧女兒美日的性命,深知感染者的危險,卻仍隱瞞美日的情況,並且為了女兒的安危擅自動用實驗室的抗體;但同時,她並沒有完全忘記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使命,在以抗體威脅逼問女兒下落時,得知女兒情況後,她最終將抗體放回了試劑盒。在女主的身上,我看到了當母親的本能與醫護人員的使命交織的矛盾感,我們不必對她太過苛責,誰又能看著女兒的死去,而大呼救世濟人呢?

同樣,電影裡不乏這樣矛盾而複雜的人物。其中有個無名士兵,他的職責在於押送那些感染者、維護隔離區的秩序。但當他的兄弟感染時,他選擇了視而不見;當自己的親身母親被感染出現在眼前時,他又怎能袖手旁觀,只當無事發生?情感本身並無不同,只是站立的地方不一樣。

除了以豐富多樣的人物來填充敘事、增添故事飽滿度以外,這部劇不乏許多具有特色的鏡頭、色彩運用。比如,影片中鏡頭始終以搖擺的方式前進,給人以暈眩噁心感,並在一些特定鏡頭,例如最初表現流感中飛沫的傳播時,以慢動作鏡頭,捕捉飛沫的運行軌跡,令人悚然。除此以外,在描寫隔離區時,非感染區的簾布是透明的,而感染區的簾布則是黃濛濛的,像提示危險的黃色符號一般,給人一種不太舒適的感覺。但兩邊區域又不乏共同點,雖是透明簾布,卻由於消毒噴霧同樣產生濃厚的霧感,給人一種壓抑感。

雖然這部影片仍然存在許多邏輯上的缺漏,以及對男女主莫名其妙主角光環的過度強化,但就其人物性格上的複雜度與精彩的鏡頭運用來說,不失為一部精彩的災難片。

就我個人而言,我最欣賞的是影片中對於人物性格複雜性的展現。人性是什麼?是一個人身上總是同時存有最聖明的精神和最汙穢的思想,只是比重不同。若有絕對者,要麼是神,要麼是獸,絕不能表現人的定義。我們常常謳歌那些地震中給陌生人一臂之力的靈魂,但只救自己家人的人也同樣值得尊重。世界上沒有一份愛是值得詬病的,愛的本質相同,只是世上人千千萬萬,所佔立場大有不同,行為自然不同。

我們不必去衡量劇中母愛與大愛到底何者為重何者為輕,就如同樣不必衡量最近武漢疫情中捐出全部積蓄的老人與把家中最後的口罩留給自己家人的普通人哪者更為高尚,有時我們甚至更渴望老人只是站立在貧困者的立場上,能過好自己的生活。我們只用理解,情義無私,只是立場有異。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