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拒赔流程、逻辑与原理

重疾险拒赔流程、逻辑与原理

《重疾险拒赔流程、原理与逻辑》


从大方向来看,保险产品的拒赔分两大块:一是免责条款,二是如实告知。不同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本篇重点讲重疾险的拒赔,下面用具体案例来说明。


一、投保前有甲状腺结节,投保时未告知

已经患有了甲状腺结节,投保重疾险时没有如实告知,这种情况又有几种细分的情况,下面分3部来举例:


1、投保两年内确诊甲状腺癌

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只要查到你投保前有甲状腺结节的证据,是一定会拒赔的。即使查不到铁证,只是你的住院记录上口述了某年某月确诊了甲状腺结节,保险公司依然也会拒赔。拒赔理由:投保前已患有的疾病,并且与现在患有的重疾有关联性。


重疾险拒赔流程、逻辑与原理


2、投保两年内确诊非甲状腺重疾

比如肺癌、肝癌、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等等。这些疾病跟甲状腺结节是毫无关联的,按说保险公司没理由拒赔吧?这种情况重疾险拒赔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因为投保后两年内就发生重疾,保险公司一定会重点去调查。如果查到了你投保前有甲状腺结节,这种情况下无法以既往病史的理由拒赔,但是可以打回重核。重新核保,看你甲状腺结节问题是否能通过核保,如果通过了,那这次就正常理赔,如果拒保了,那说明这张保单根本就不成立,最多退还你的已交保费。


投保前不同的疾病,未告知,最后也有很多不同的拒赔结论。比如投保时隐瞒了甲状腺结节病史,甲状腺结节未定级或者3级,那么拒赔结论是本次甲状腺结节拒赔,但保单不终止,后期其他重疾依然可正常赔付。这种情况根据产品的不同,拒赔结论也会不同,因为有些重疾险甲状腺3级的核保结论不是除外责任,而是直接拒保。

如果投保时隐瞒的甲状腺结节是4级,那么所有的重疾险拒赔结论都是同时终止整个保单合同,依据隐瞒病情的恶劣程度来判断是否退还保费。


3、投保两年后确诊重疾

这个两年后,也需要看具体是多少年后。一般两年后确诊重疾,确诊时的住院记录中又看不到任何既往病史的疑点,那么一些小规模的保险公司不会调查,直接赔付,大型的保险公司调查的概率也不是很大。这个问题与两年不可抗辩条款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要把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当成了“免死金牌”。一旦你的病例中产生了疑点,保险公司一定会去调查的,而调查中如果发现的你隐瞒的情况比较恶劣,是一定会强硬拒赔的。


重疾险拒赔流程、逻辑与原理

《重疾险拒赔流程、原理与逻辑》


二、投保前有慢性胃炎,投保时未告知

举例慢性胃炎,是一个广泛的代表,很多疾病的概念都差不多。这类不严重的疾病,投保重疾险时很容易被忽略。即使没有告知,后期如果确诊了重疾,也不会拒赔,保险公司也不会那么坑人。任何重疾都无法说是因为慢性胃炎造成的,即使是胃癌,也没有足够的医学证据。就算打回重核,慢性胃炎也不至于拒保,保单依然是有效的。所以,小病忘记告知了完全不用担心,保险公司没那么坏。


没有如实告知,影响的只是核保结论,而不是理赔结论。当然核保是在理赔的前面,核保如果不通过,这个重疾险的保单都是无效的,那就自然等于是拒赔。


重疾险拒赔流程、逻辑与原理

《重疾险拒赔流程、原理与逻辑》


三、健康告知与智能核保的问题

这是一个大多数人的误区,投保重疾险的流程首先是看健康告知,保险公司不可能把所有的疾病全都问一遍,如果这样做,会造成两个问题:一是投保流程太过于复杂,导致很多人放弃投保。二是很多小病是不可能导致重疾的,比如感冒发烧,健康告知如果连感冒发烧都问,那就毫无意义了,会把很多人排除在外无法投保。


所以,投保重疾险第一步:首选是看健康告知,健康告知问了什么就告知什么,没问到的根本无需告知,而且即使你想告知也没办法告知。投保重疾险第二步:如果智能核保问到了你的病史情况,那么就要进入智能核保来告知。这种情况下,你只需要告知健康告知中问到的情况,没问到的即使智能核保里有相关选项,也无需告知。


写在最后:

总结一下重疾险的拒赔流程:首先是看未告知的疾病是否能够直接造成理赔时的重疾,如果不是明显的骗保,以这种方式拒保是非常难的,因为在医学上很难证明两种疾病的因果关系,保险公司也不会去刻意拒赔谁。实际情况中,如果投保时刻意隐瞒了足以影响核保结论的严重疾病,保险公司才会用重新核保的方式来拒赔。作为消费者,完全不用把保险理赔想得那么复杂,如果不是刻意隐瞒较严重的疾病,都不会出现拒赔的情况。


对于理赔方面,不同的病情、不同的产品、不同的隐瞒,最终结论都会不一样,还会受出险的时间的影响。所以想要多了解重疾险理赔方面,只能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讲解。想看哪方面的案例,欢迎来留言提要求吧。


延伸阅读:

讲透两年不可抗辩条款,曝光一下保险公司理赔尺度

病例查不到,就可以不如实告知了?三个真实拒赔案例


重疾险拒赔流程、逻辑与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