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在朝鮮戰場的小爺爺,我們終於和你‘團圓’了”

從2014年開始,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遺骸分批迴到祖國,安葬於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2019年9月,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根據DNA樣本比對結果,組織6名烈士親屬在陵園舉行“認親儀式”。生活在南京雨花臺區的朱慧是其中方洪有烈士的侄孫女。她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找到犧牲在異國他鄉的小爺爺——方洪有烈士,圓了一家三代人的願望。

烈士在朝鮮戰場犧牲,遺骸2014年歸國

2019年3月26日,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通過“中華英烈網”發佈烈士尋親信息,其中有一位方洪有烈士。根據檔案記錄,方洪有烈士是安徽當塗人,生前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2軍34師101團警衛連戰士,1951年犧牲。方洪有所在的第12軍在“上甘嶺戰役”中和15軍一起堅守陣地,打退美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從此聞名世界。2014年,方洪有烈士的遺骸遷回,安葬於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經調查,方洪有烈士幼年時父母雙亡,自小由哥哥方洪啟撫養長大,方洪啟27年前已經去世,方洪啟之子方直文今年已65歲,還生活在當塗,他的兩個女兒朱慧、方娟和一個侄子方強,目前都生活在南京。

朱慧介紹,幾十年來,家裡一直牽掛著長眠在異國他鄉的方洪有烈士。“我爺爺每年清明、冬至,都不忘為他的弟弟多燒一把紙,後來乾脆在在家裡的祖墳為烈士建了衣冠冢。他臨終時,還叮囑子女有朝一日,弟弟的遺骸回家時,不忘到墳前告訴他一聲。”

DNA對比促成認親,三代人的願望得以實現

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擁軍褒揚處的王皓介紹,2019年8月29日晚上接到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和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的緊急通知,要求對方洪有烈士在南京的三位親屬進行靜脈血採集,並將採集樣本送至北京進行專業分析。“南京市市級機關醫院河西門診部的協助下,第二天就成功組織了方洪有烈士在南京的三位親屬朱慧、方娟、方強的DNA信息採集工作。”很快北京傳來好消息,成功確認了三人與烈士的親屬關係。與此同時,方直文也在安徽成功完成了DNA比對。

“牺牲在朝鲜战场的小爷爷,我们终于和你‘团圆’了”

朱慧接受DNA信息採集

9月29日下午,退役軍人事務部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為6位找到親人的在韓志願軍烈士舉行“認親儀式”,讓英雄和家人“團聚”。方直文、朱慧、方強作為烈士親屬參加了儀式。

朱慧告訴揚子晚報,找到小爺爺——方洪有烈士,是家裡三代人的願望。“我小時候還看過小爺爺的照片,是一個帥氣的年輕人帶著軍帽,帽上的五角星非常顯眼,至今都印象深刻。”得以成功“認親”,也感到非常幸運。今年清明節回老家上墳時,一定會把這個消息“告訴”爺爺。

“牺牲在朝鲜战场的小爷爷,我们终于和你‘团圆’了”

朱慧(左)與方強在瀋陽參加認親儀式

為烈士尋親繼續徵集線索

在今年“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系列主題活動中,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將聯合揚子晚報持續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為犧牲並長眠他鄉土地的烈士尋找家人,讓烈士“回家”,讓烈士的後代得以祭奠,挖掘整理烈士們的光榮事蹟,將紅色精神、革命傳統傳承下去。歡迎您提供相關線索。熱線電話:025-96096。

揚子晚報記者 張可 裴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