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大师都有哪些特点?

有趣灵魂伴侣


民国大师群体的一大特点就是风格各异!有些是温文儒雅谦谦君子,有些是恃才傲物狂妄不羁,这里无法简单概括,姑且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熟悉民国文人圈的朋友应该听过这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这个朋友就是胡适先生,胡适先生待人接物温文儒雅,上到达官显贵、社会名流,下到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他都愿意与之聊天,不媚上更不欺下,所以但凡与胡适聊天的都觉得很有收获,这就很难得了,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不难,能照顾所有谈话对象,尤其是没什么文化的贩夫走卒也能促膝交谈实属难得。

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也是一位很有性格的学者,他坚守学术独立,不党不群,他的学生曾模仿他的语气做了一首诗:“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含糊其辞没有一个确定的字眼,很符合他作为独立学者的处事特点,读起来忍俊不禁。

而诸如民国狂人章太炎、刘师培、黄侃、刘文典等待人接物又是另一性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最重要的是这些性格迥异学人道并行而不悖,磊磊落落地去喜欢或者厌恶别人,也许在不违背党纪国法道德的情况下,人们有选择的自由,也有不选择的自由才是最可贵的。更多学人,且待下回分解……




维摩诘de花雨满天


1、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阎步克老师曾经在中古史课上提到梁启超先生和他的史学贡献时,不无遗憾的提到“民国时代学科都在开创之时,以梁启超先生之大才,可以做出开辟性的贡献。但是现在,我就算有同样的天才,付出同样的努力,也只能有百分之一的进境”。

其实阎老师这句话,也算揭示了一个道理:即使是学术领域,边际报酬也是递减的。

时间倒回到二十世纪初,当时的中国刚刚从古代文明中走出,可以说几乎所有领域都是空白,而在这个基础上前辈们自然有更大的空间去发展,去开创。

但是学术发展到了今天,想要像当年一样开创出一片天地,恐怕不仅仅需要天赋和努力,甚至需要运气加持才能达到。更多的学者,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深研,研究由面到点,学术走向了精细化和小众化。

举个栗子:胡适先生的博士论文好像是《中国哲学史大纲》,题目不可谓不大(结果最后也没写完),现在的文史哲博士论文是什么呢? 具一篇我拜读过的例子好了,仇鹿鸣大大的博士论文,写的是《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所研究的范围不过是魏晋之际数十年的历史中的一个片段。

2、承接上点,学术走向精细化和小众化的结果,就是学者逐渐脱离了大众人物这一概念(想红的除外),唐长儒、田余庆、阎步克几位老师也算是史学界的大师了,然而并没有很多人认识他们;

3、另外一个不得不忽视的原因,是民国时期和现在比,群众的平均知识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差距。在一个文盲率80%以上的时代,任何一个读书人都会拥有比现在大的话语权和知名度的(事实上我也很想吐槽有些所谓大师在某些领域的造诣,现在的博士生们都已经超过了,倒不是不尊敬,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现在,一方面群众们有了更高的文化水平,不再会像文盲一样事事仰赖学者,另一方面学术走向了精细化和小众化,学者不为人们所知。两者相互综合,也构成了大师们不为人们所熟知。

4、此外,幸存者偏差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熟悉民国的大师,是因为大师们的资料更有可能流传下来。与他们相比,更多的人是在动荡的年代,默默的出生,默默的死去,组成了某一年的不起眼的死亡数字。

5、至于理工科,我不否认新中国以来一段时间在科学技术尤其是基础学科领域,比起西方有所欠缺。但是题主所举到的杨振宁、李政道,不好意思他们的主要学术贡献是在美国做出的。而本来最符合你要求的、民国的理工科大牛——王淦昌,却被遗漏了。难道是因为他是两弹元勋?还是你不知道王淦昌先生的存在?

6、至于国立中央大学这些问题嘛,你开心就好,其他网友会负责打脸的。

7、最最后,我赌五毛巨款你并不知道你所列举的大师们的学术贡献是什么。


晏明清悦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薪火试新茶


思想比清朝人更开放,很多都有国外留学经历,都有点小资情怀,对传统糟粕文化都有批判,列如父母指定婚姻、裹足等等,对新文化运动也有很好推动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