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锤子科技凉凉了,罗老师红了;

币圈凉凉了,孙老师红了;

饭圈凉凉了,毕志飞红了。

想不到一直以电影疯子自居的毕志飞老师靠吃瓜,把自己吃火了;

不仅瓜吃的好,到头来把自己吃成了瓜。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1.

毕志飞出生于河北的一个小县城;

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要当一名民谣歌手;

于是高晓松就成了他的标杆;

高晓松读的是清华大学,他就立志考上北大。

很不幸第一次高考落榜了;

在第二年的时候虽然拿到了县理科第一名;

但还是与北大失之交臂。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这也是毕志飞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

毕志飞原本想要再次复读,但因为家人的强烈反对;

无奈之下只好妥协去了北方工业大学。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2.

上了大学的毕志飞并没有放弃追求他的歌手梦;

还为了这个梦想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生活费。

后来有同学告诉他:

他有个朋友在北电影学习表演;

而且不仅长得帅女朋友也很漂亮。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还给毕志飞看了他的照片。

而那个很帅的男生,就是后来的霸总黄晓明。

因为"北影"这个名字,让他的歌手梦变成了导演梦。

在大学毕业后毕志飞开始一心想考北影的研究生,想不到又落榜了。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后来皇天不负有心人,

北电的一名老师告诉毕志飞:

他被毕志飞执着的精神感动到了,并允许他可以在北影旁听。

终于在2002年,毕志飞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硕士。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3.

硕士毕业后,开始担任电视剧副导演;

却在中途遭辞退。

毕志飞给导演说:

自己可以无偿工作,却遭到导演拒绝:

"不要酬金,可是剧组不还是得给给你提供床,还得管饭吧?"

被辞退后的毕志飞又铁了心要考博士。

后来他报考了北大和北京电影学院两所学校的博士。

想不到又又又与北大失之交臂,被北影录取。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这时候戏剧化的一幕来了;

又有一位北大的老师觉得毕志飞不错;

希望他可以复习一年,第二年再来考北大。

于是乎后来毕志飞又是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北大录取;

成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博士生。

总结一下就是:我要上北大。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4.

前几年毕志飞带着《逐梦演艺圈》去北电试映;

原本信心满满,

但试映会上有几位本科的学生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问的毕志飞哑口无言。

这些个本科生的提出的问题,

让读了影视硕士、博士,

唯独没有读过影视本科的毕志飞在台上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那场面怎一个"尬"字了得。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当然,可能不是毕老师不懂,只是他怕自己的理念,对本科生来说是超纲的。

后来有位教授出来替他打了圆场;

给出好评。

后来甚至有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赵葆华评价说:

“这个电影给2016年的电影荧幕带来了新气象,

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这部电影具有艺术生命。”

更迷幻的操作是,他后来在《逐梦演艺圈》的海报中特意加了条观影须知:

"影视专业学生在观影过程中,请勿套用所学影视基础知识。"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这部电影刚上映,就打破了这么多年以来的多项纪录。

豆瓣评分2.0,估计整个豆瓣都被震撼了。

这部电影以2500万投入开始,233万票房落幕。

大家以为这样就结束了?NO!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后来毕志飞将这一切都怪罪于豆瓣,在跟豆瓣交涉多次未果后,他起诉了豆瓣。

还要求向自己索赔1元;

是真委屈还是蹭热度?

结果最后落下了个"烂片导演碰瓷豆瓣"的标签。

在多次打击和嘲笑声中,毕志飞突然发微博决定退出娱乐圈;

后来在大批网友的一致同意下,他删除了这条微博。

嗯,毕老师真是我见过最真实的人。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5.

最最可怕的是《逐梦演艺圈》这首歌的歌词;

我就不多做评论了,"公道自在人心"。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后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翻了下知网,只找到一篇访谈。

丰满的理想,骨感的现实。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更多精彩:

从“我要上北大”到“水货博士”,草根导演毕志飞的“逆袭”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