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疫情发展的不同影响

中国自1月武汉发生疫情以来,22日封城,到3月19日清零,共计感染病例8万多人。现在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全国范围全民动员,积极应战,3月25日,湖北除武汉外已解封,武汉4月8日解封,基本控制住了疫情发展势头。而美国在1月21日发生第一例新冠病毒患者,到现在也是两个多月时间,确诊病例超过10万数,情况却还在持续恶化。同时欧洲各国疫情也非常严重,有些接近崩溃,个别国家还向疫情投降,直接放弃了。

对比中西方疫情变化情况,我们从文化角度来看看,因为文化的差异对中国和西方国家造成的不同影响。不一定对,大家大可一笑置之。

第一,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延伸出来就是西方个人利益至上,中国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还提倡个人意志服从集体意志。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更能够步调一致。这就让我们在开展疫情防控的时候,能够做到克服个人困难,以大局为重,民族为重,国家为重,从武汉封城到全国停摆,基本没有听到不同的声音,全民一致,全民抗疫,为中国能够在相对短时期之内控制疫情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西方不同,声音太多,各有主见,难以统一意见。由于都要相互尊重各自意见,所以一个不听一个的,我只相信我自己。这就在疫情防控时,各人五花八门的做法,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更好便利。

第二,中国人人情观念重,比较重感情,重联络。西方人感情较为冷漠,互不干涉。这让中国在发生疫情的时候,大家都感到悲伤难过(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提供点帮助,“有钱帮个钱场,没钱帮个人场”,不要太冷血。这样也就出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局面(先排除政治层面的因素),友爱之手来自各方,汇聚成强大力量,相互扶持,共克时艰。所以在发生疫情之时,湖北,武汉基本没有物资短缺的情况,对湖北,武汉战胜疫情提供了积极帮助。

西方则不然,认为相互之间只有利益关系,难有感情关系,不谈感情,只讲利益。从而出现欧盟各国相互之间争抢过路的医疗物资的情况,瑞士(它不是欧盟成员)最受伤。美国各州也出现为医疗物资进行争抢的情况。

第三,表达礼节的方式不同。中国人以前表达礼节是作揖,身体不用接触。现在演变到握手,在疫情之下,不握手也很容易接受。西方人表达礼节是贴面礼和拥抱,受感染的风险更大。

第四,对自由的理解不同。中国人认为的自由是在一定限制下的自由,以不妨碍其他人为前提,个人自由不能凌驾在他人自由的基础之上。西方人的自由范围较大,更接近无限自由,西方国家同时以这种理念为其标榜的价值观,深入到政治层面上,以此标示与其他模式比如中国模式的不同。所以在西方发生疫情以来,各国都没有轻易限制出行,只是提倡不要什么什么。在以自由标榜生性散漫的西方人眼里,这个提倡基本无视。所以在西方疫情发生后,西方人还是想干嘛干嘛,为疫情蔓延制造了大好机会。

第五,中国人更尊敬长辈、领导、老师和专家,天地君亲师还是很有影响的。所以疫情发生以来,领导三天两头提示,发出号令。专家经常性进行警示,讲演,每天都要提醒人们怎么洗手,怎么戴口罩,怎么隔离等。而中国人也每天听上级安排,听专家教育,以专家的要求落实防控。不像外国人,宣称人人平等,尊重事实。总统讲的也不听,专家说的也不信,还是各行其是。要真看到了,真感受到了,才知道疫情的厉害。

第六,中国从古至今,都奉行以人为本。影响到人,影响到民生的都是大事,须臾不可怠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在知道病毒会人传人后,结合武汉当时疫情情况,当机立断,立即封城,同时全民隔离,社会停运。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也不可思议的。西方推崇资本为上,以利益为本,怎么也不会让经济利益受损,而对其国内人员来说,只有各安天命了。

第七,我们有社区大妈的热心关怀。中国大妈是全世界出名的。她们在享受退休生活的时候,也不忘发挥夕阳红的余热。这种热,有时候是你想象不到的招架不住。从社区管理,到客串红娘,从嘘寒问暖,到家长里短,凡是和居委会打过交道的,应该都有深刻印象。热的时候,能让你顽铁融化,钢绕指柔。在这次疫情防控当中,把守社区大门,避免人员上街,减少感染风险,大妈功不可没。西方就没有我们热心大妈的这一层防线了。

比较中西方文化在疫情当中的影响,不是为了说明谁优谁劣,只是为了表达在一定环境下,因为文化的不同,而对事物产生的方式和反映不同,从而能够在文化层面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采取更好的应对措施。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疫情发展的不同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