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崛起之:神鸟造人

大秦崛起之:神鸟造人

说到大秦啊,我们还得从头说起,他的始祖并不信嬴,国号也不叫秦,这支氏族渊源流长,来自三皇五说帝时代,我们都知道夏代以前那个历史,既也无文字可考,也无文物出土,都是传说,所以带着些许神话色彩,我们也只能是姑且听之。

中国古代最早的系统记载秦国历史的版本当属司马迁的《秦本纪》了,大家也都知道对史记来讲,三皇五帝也都是远古的事了,虽然它据我们现在来讲史记都是属于特别远古的事了,但是对于史记来讲,三皇五帝更远古,那么远古的故事,司马迁也只能是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有多少事实根据,咱们现在也无法考证,仅仅比一片空白稍微强一点,按照司马迁的说法,秦人也和夏商周一样年代久远,资格也超级老,是我们华夏大地的元老之一了,秦人的资格有多老呢?可以追溯到五帝之一的颛顼那个时期,说起三皇五帝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他们都是农耕部落的领袖,具体哪几位呢?版本比较多,说法也不一样,咱们也就不详细的去说了,毕竟这篇文章咱们说的是大秦的崛起,从春秋战国起三皇基本上被确定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就是黄帝,颛顼帝,尧帝,舜帝,禹帝,那么这几位呢就是我们华夏的领袖,那么他们管理这片土地一共多少年呢?据科学考证距今一万年前到距今三千年前之间,这个年代漫长的简直不可想象,可见三皇五帝只是个概括,远古人民不知道把多少代领袖凝聚成这8个人了,一个人身上可能就聚集了6·7个,甚至6·70个领袖的形象,可以肯定的是秦人的老祖宗颛顼帝最迟也是距离秦国建立,2000年之前出现的,就像咱们现在距离秦始皇那个年代距离差不多,你说秦人的资格老不老。


据司马迁记载,说颛顼大帝的第九子穷蝉的女儿叫做女修,妙龄时期在家里纺线,一群燕子从她头顶飞过,一般按照我们的想象最倒霉的顶多就是飞鸟飞过落咱们一脑袋的鸟粪,人家是吧唧掉一鸟蛋下来,一看是燕子蛋,想也没想一口就吃下去了,结果吃下去之后了不得了,怀孕了,结果生出个孩子叫大业(据史料记载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有名字的男性),搁咱们现在来讲这不就是神话传说嘛,神话而已,悬的没谱,但是神话也是有现实的影子的,听我来解释一下。

大秦崛起之:神鸟造人


第一:秦人的祖先这么会是鸟蛋呢?秦氏族早期可能是鸟图腾的民族,崇尚的图腾可能是鸟。

第二呢秦人最早有名字的始祖怎么会是个女人呢?其实是因为那个时候秦始祖是母系社会说不清谁是爹。

第三:女修的儿子怎么就有了名字呢?这说明从大业那个时代起秦始祖就进入了父系社会,也就知道谁是爹了,这么一看秦人的资格确实老,远古的东夷族商族都是鸟图腾,那么秦人的始祖大业后来娶了女华为妻子,生了个儿子叫大费(伯益),秦人祖先的名字包括上古时期的一些祖先的名字都比较奇怪,大家想要搞清脉络也只能是用脑子死记硬背。

这个大费在历史上也是有点动静的,他不是一般的平民,他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他曾经辅佐大禹治水,治水成功以后,舜帝给大禹颁发奖赏的时候,大禹谦逊的说,这个治水的成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也有大费的功劳,舜帝听后非常的高兴,顿时觉得大费也了不得,就对大费说道:“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赏赐你一面带着黑色飘带的旌旗,你的子孙后代就能够建更大的功业了,也将会兴旺昌盛”。大费接过旌旗是千恩万谢,从那以后秦人就把这种黑色的旗视为无上的光荣,所以为什么秦人尚黑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大费这个时候还是单身汉,舜帝就又给他介绍了一个媳妇,一个姓姚的美女,这里给大伙说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咱们所有的姓氏里面带女字边的姓,基本上都是比较古老的姓氏,因为它是从母系社会那个时代传承下来的,比如姬姓·姒姓·姚姓·姜姓等等》,而后这个大费又当了舜帝的鸟兽驯养师,把舜帝的百鸟百兽驯养的服服帖帖,舜帝一高兴给大费赐了一个姓,这个姓就是嬴姓,从此秦人祖先也就有了自己的姓氏了,这个嬴字去掉中间的女字据说就是一只有冠有头有两个大翅膀的鸟,这个以鸟为图腾的民族将来是注定要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意味了。

大秦崛起之:神鸟造人


那么秦人的发源地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历来是有两大派的,有说秦人是从东边来的,有说秦人是从西边来的,因为在传说中秦人远古经常交往的大人物都是属于东夷族那边系统的,所有现在学界一般都认同东方说,那么如果确定秦人最早生活在东方,那就应该是居住在泰山以东,汶水两岸。因为从汉书地理志中可以查到,汉朝的泰山郡有个嬴县,这个地方十有八九就是秦人的老家,我们在这儿姑且把他们叫做山东秦人,这个我所说的山东不是现在所说的山东省,是泰山以东的意思,山东秦人在他们的繁衍史上有个两次大规模的西迁,先后也都变成了陕甘的秦人,那么他们又是为了什么迁徙过去的呢?

这就得从舜帝的驯养师大费开始说起了,大费这个人绝对是了不起的人物,他有个名字叫伯益,在史书上关于伯益的记载就更厉害了,他发明了耕种作物和挖井取水的方法,是个农业专家,当过舜帝的九大部长之一的林业部长,后来又成功的辅佐大禹治水,等大禹做了全国领袖之后对伯益的表现很是满意,表示要把帝位传位给他,照儒家的说法呢大禹在东巡会稽的时候去世了,伯益本来是该接替领袖之位的,但是伯益非常的谦虚,非要把帝位让给大禹的儿子启,启也很谦虚说:“伯益你还是自己做领袖吧”,两个人都是谦谦君子,后来诸侯们觉得伯益辅佐大禹时间毕竟很短,对他也不是十分的了解,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大伙就跑去央求启,让启来做这个领袖,启不得已只好勉强出来当了全国的领袖,这个故事美丽的有点离谱了,人要都能这么好早成神了,所以说还是韩非子的《天问》和《竹书纪年》里面透露的信息,相对来说才是比较靠谱的,书中说大禹死了,按照法律程序帝位是要禅让给伯益的(因为前面大禹讲过要让伯益来继承领袖之位),就是在这个来说当口,启决定肥水不流外人田,他想要继承父亲的大位,结果事情败露,被拘禁,没想到他在拘禁期间捅开手铐跑了,启的铁哥们接着就乘势作乱,围攻伯益,拥戴启坐了天下,打这儿起就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朝,就开启了暴力专政的历史。

大秦崛起之:神鸟造人

而秦人中那位能人伯益呢,据《竹书纪年》里面说被启给弄死了,看来这位秦人老祖宗运气不是太好,不然他就是五帝之后的第七帝了,伯益一被杀秦族的运势自然也就不行了,在整个夏朝里面都受着窝囊气,无声无息,硬着头皮生活了470年,伯益是有后代的,生了两个儿子,长房儿子叫大廉,所率的部落叫做鸟族氏,鸟族氏这一族熬过了万恶的夏朝之后呢,终于在商朝得到了重用,成了商朝的贵族,世代有功,被封为诸侯,到了商朝末年,被中央下令调到西部保卫边疆,史书上记载说是在西戎保西锤,那么在西部边疆防备谁呢?很可能就是防备后来在西部崛起的周族,商朝后期逐渐没落,新兴的周族渐渐在边陲咄咄逼人,没办法鸟族氏的武士们只好拖家带口远走保卫边疆去了,落户边疆以后这一支山东秦人就和当地的西戎·犬戎部落的人在一起居住,长此以往呢难免就要通婚了,这血统中就有了戎人的成分,后来在战国时期其他六国都骂秦人是夷荻·戎狄,跟据就在这儿了,虽然不是乱骂,但是也没什么道理,纯粹就是一种种族偏见而已,现在有些人还有种族偏见呢,什么外地人啦,乡下人啦,外来户啦,是吧。

伯益的次子叫若木,他率领的部落叫费氏族,后来建立的国家叫费国,具体位置就是现在山东的费县,这也就是费姓人的起源,费氏这一支在商朝时期也很有作为,在夏朝末年他们有位首领叫费昌(若木的后裔)率部参加了商灭夏的战斗,费昌本人因为善于赶马车,还当上了商朝开国领袖成汤的马车夫,参加了灭夏的战略总决战——鸣条大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也成了贵族,但是这波人也没逃脱西迁的命运,秦人是务实能干的,也深受商汤的器重,在整个商朝他们世代都有人参与辅助国政,嬴姓人是在商朝大多都是比较显贵的。

那么先期到达西部的鸟族氏这一支在商朝末年出了一个首领叫蜚廉,他的儿子叫恶来,据说他们父子俩都力大无比,而且飞廉还善于长跑,可以日行百里,恶来臂力过人,可以用双手撕裂猛兽,史记《秦本记》里面说他们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意思就是父子俩都是以一手绝活一身蛮劲伺候商纣王,商纣王咱们都知道他是殷商的最后一位国王,也是后世所有混蛋皇帝的好榜样嘛,宠幸美女妲己,残害百姓,迫害忠臣姬子比干,闹得国家一塌糊涂,飞廉和恶来呢却深受纣王宠幸,据《吕氏春秋》里面说呢,说这爷俩列为纣王身边最重要的佞臣,说由于他们俩怂恿纣王干坏事,导致纣王国残身死,看来成语“助纣为虐”说的就是这两位了。

大秦崛起之:神鸟造人


商纣王暴虐无道,老百姓是没办法的,但是有人呢会起来为老百姓讨伐公道,新兴的周族领袖周武王终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率领4万多猛士浩荡东进,立志要革商纣王的命,幸运的是此时商朝的主力部队,此时都在东南地区讨伐作乱的东夷族,一时无法调回,商纣王当然也不会等死,他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呢,对吧,于是呢他就武装了大批奴隶,联同首都朝歌的警卫师团一共17万人,在牧野这个地方迎战,周军人数虽少但师出有名,士气高昂,他们在战前进行了誓师大会,要为被纣王害苦了的老百姓报仇!两军刚一交战,商军里的奴隶就纷纷倒戈,17万商军最终是大败,商纣王最后也没办法了,只好跑回首都朝歌,穿上平日里非常气派的宝玉衣,登上鹿台,一把火把自己给点着了,周武王进占朝歌下令斩下纣王的头挂在白旗上示众,替老百姓出气,随后又杀了乱国祸水妲己,同时又把没来得及跑掉的恶来也给剁了,蜚蠊的结局比他儿子恶来要好一点,商朝灭亡的时候蜚蠊为纣王出使北方,所以逃过了这一劫,回来之后纣王已经死了,没地方禀报去,他倒是一个挺忠诚的人,就在霍太山筑起祭坛,向纣王阴魂来报告,在祭祀的时候得了一口石棺,石棺上刻有文字:“天地命令你不参与殷商的祸乱,赐给你一口石棺用来光耀你的氏族”,这蜚蠊一看就明白啦,这是老天爷让他死啊,于是一咬牙就和已经灭亡的商朝一起殉职了,他死了以后就葬在了霍太山,从被商汤英明领袖重用到成为商朝的腐败领袖殉难,秦人的首领们神气了500多年,现在又从天堂跌入了地狱,成了周王朝的奴隶。


这口气他们肯定咽不下去了,但是也没办法,瞪着眼珠子忍了好几年,等到周武王死了,周成王继位,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就趁机率领殷商的移民举行大规模的叛乱。想夺回天下,留在山东的秦人试着也跟着一哄而起,组织了还乡团参与了叛乱,但是到退是没有出路的,周成王在著名的政治家周公旦的辅佐之下,果断的平息了叛乱,最后武庚战死,商朝移民的复国战争也就彻底的失败了,平叛之后那紧跟而来的就是清理队伍了,周朝命令所有叛乱有牵连的氏族都要迁出原地,发配到偏远的贫穷地区,就这么着山东费国的秦人就只能背井离乡迁到陕西一带,与早先就在那里的鸟族汇合了,在迁徙的过程中呢由于监管不严,有一小批秦人氏族在黄河·淮河边上就停下来了,就地定居,后来呢他们就建立了:徐·黄·姜·葛等等这些微型国家,并且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今天的这些个徐·黄·姜等等姓氏的人,就有一支起源跟这批早期秦人是有关系的,到这步田地了,那秦人已经算又栽了,再次从当红宠臣沦为微贱边民,连祭祀嬴氏祖宗的权力都给剥夺了,与戎·狄·各族杂居,西部的条件又很艰苦,他们也就只能随草而居成了游牧部落。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尝试种植粟米·麻·桑·稻·为定居创造条件,这部分秦人究竟是如何创造秦国的呢?咱们下一片文章将会慢慢道来,好了,感谢大家的阅读,喜欢的朋友还麻烦各位点赞关注一下哦,谢谢!咱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