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翻车”恶性事件内因?包办做菜是风口还是巨坑?


淘宝“翻车”恶性事件内因?包办做菜是风口还是巨坑?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越早抛弃掉所谓的高级管理层的概念,企业的状况就会越好。管理学大师明茨伯格认为,组织里没有高层低层之分,正确的组织结构应该由外部的人、内部的人以及中层管理者来构成。打比方来说,把组织看作一个圆圈,中间部分是中心管理层。外层是从事产品的开发、生产、运输和提供服务的人,这些人拥有日常运作的知识,对组织了解得很透彻,但他们只了解自己身边很小的一部分。而位于圆圈中央的管理者视野开阔,但看不太清晰细节,因为他们离实际操作太远。因此,为了将这两组人联系起来,需要中层管理者起到作用。他们在了解了外层之后,回来向位于中心的人汇报,以此确保组织内所有人都能步调一致。

今日商业科技焦点:
✅淘宝“翻车”恶性事件内因?
✅斗鱼、虎牙或将被腾讯合并?
✅包办做菜是风口还是巨坑?
✅字节跳动为何青睐云计算?
✅粉丝流失,跌落神坛,无印良品神话不再


淘宝“翻车”恶性事件内因?

互联网圈第一定律“惹谁别惹程序员”疑似又一次支配了近日的话题风向。3 月 25 日上午,不少用户发现淘宝“翻车”了。每一个 iOS 用户都会看到 “您使用的程序是内测版本,将于当地时间 2020-03-28 到期,到期后将无法使用,请尽快下载最新版本”。唆麻发现这条提示其实并不影响淘宝的正常使用。但也有人发出疑问, 3 月 28 日真的会“到期”而无法使用吗?

3 月 28 日以后会怎样?
唆麻试着将系统时间调到 3 月 28 日之后。淘宝在快速闪过提示后,坚持了几秒钟后便直接闪退:这意味着这条提示并不是闹着玩的,而是一颗已经进入倒计时的定时炸弹,如果在 3 月 28 日之前淘宝没有为 App 推出上线更新的话,iPhone 用户或将无淘宝可用。

此次事件对淘宝有何影响?
# 淘宝内测版本 # 这一话题微博阅读量开始蹿升,截止下午五点半已经超过 8000 万,而其中不少热门微博的高赞评论,甚至开始响起了“卸载淘宝”的声音。不容忽视的是,这对于卸载量的影响可以说是致命的。很多人都举出了前不久的“数据库遭员工恶意删除”事件作为对比,但唆麻认为其实更值得参考可能是去年的网易云音乐事件。



网易云音乐进行了下架处理,两天后,大量的“卸载重装网易云音乐可以得会员”谣言便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传播。由于此时 App 已经下架,大量信以为真的用户在卸载网易云音乐后发现,别说会员甚至连 App 都已无法安装,这造成当时网易云音乐一波不小的用户的流失,官方不得不出面辟谣:

所以,对于淘宝而言,更大的隐患或许在于舆论的发酵。
其一,淘宝不同于网易云音乐,承载了大量的用户个人数据与信息,在精心炮制的谣言面前,BUG 的存在如同打脸,长远看来很极大影响外界对其安全性的信任。
其二,一二线城市解释成本尚且不高,但在刚刚以聚划算取得了不错成绩的下沉市场,因这一出现 BUG 的 App 涉及到交易层面,卸载还是第一步,更可能影响到其一直推进的下沉战略。

这一恶性事件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来自一个微信名为“毒唐”的朋友圈,以及他对于此事的微信聊天记录,他表示这或许是一次因为程序员要被扫地出门的报复性的人为事件。
另一派认为这只是一次“发错包”的乌龙事件的观点的声量也不小。“可能是把内测版给上了架。”此次事件其实暴露出了团队的运作“已经有了瑕疵”” 。

而淘宝官方其实在上午就通过官方微博@淘宝 以打趣的方式进行了回应:“扛过了双 11,没想到在淘宝首个直播购物节哆嗦了。关闭提醒即可,大家可以继续买买买啦。”

✨你认为此次淘宝事故,是因为员工报复还是内测版上架?你会认为淘宝团队不专业吗?说出你的看法#淘宝#互联网公司

斗鱼、虎牙或将被腾讯合并?

腾讯近日变更派驻在斗鱼、虎牙董事的消息,让斗鱼、虎牙即将被腾讯合并的传言更加“云里雾里”。第一财经指出,游戏直播市场竞争日渐趋同,平台普遍面临用户增长乏力、变现能力不足等问题,行业天花板已经出现。而虎牙和斗鱼在运营策略上具备一定的互补性,二者横向联动能够产生资源协同,减少营销支出和运营成本投入。此外,以 B 站、快手为代表的新玩家也已加入了战场,成为了虎牙和斗鱼面临的“共同敌人”。对于腾讯来说,作为斗鱼、虎牙、B 战、快手的投资方,腾讯手握绝大部分的游戏版权和电竞内容,因此腾讯的资源分配决策和战略调整,事关游戏直播的“终局”。电竞圈人士表示,斗鱼虎牙的合并的确可以产生更大的合力,但目前看来两家合并也难以撼动竞争现状,而且这都要取决于背后大股东腾讯的意志。

包办做菜,是风口还是巨坑?

疫情期间的全民做饭带动了半成品菜的消费,生鲜电商、餐饮企业、便利店纷纷切进这个小品类。甚至有知名餐饮企业要把 50%以上的资源,拿出来做社交电商和半成品菜。疫情结束后,这个热度能够持续多久?“AI 财经社”在文章中带来了一些看法:

全员“造菜”
何为半成品菜?多数业内人士认可的定义是,能够缩减烹饪前的清洗切割和备料环节,做到即食即热即烹。疫情掀起全民做饭的热潮,遭受重仓的餐饮企业、野心勃勃的生鲜电商都增加了半成品菜的选项。在本轮“造菜”运动中,餐饮品牌求生欲最强,速度最快。3 月初,海底捞便推出半成品业务“开饭了”。2017 年盒马成立不久后就开始做半成品业务,迄今已研发了 100 多个 SKU。疫情也加速了半成品菜的销售。从 2020 年春节至今,胡椒猪肚鸡锅、罗宋汤、韩式部队锅、日式寿喜烧等半成品菜是销量最好的单品,日均销量是平日 10 倍多。

️生鲜半成品的坑
疫情结束后,半成品菜的热度还能延续吗?这门小品类生意并不好做。早先一批做半成品菜的创业项目,在付出时间、热情与金钱,踩过了各种坑以后,还是倒地成为先烈。下厨房孵化的"三刻"项目负责人王瑜表示:“疫情很快会过去,大家都会回归到以前的生活方式。这个市场最大的难点是保质期,尤其现在即将进入夏季。”


用户认知成了半成品菜打开市场的拦路虎。对速食标准品,用户担心防腐剂和口感问题;对短保质期的生鲜半成品菜,则认为其不够新鲜。相较于顾虑更多的有孩家庭,单身和无孩家庭更符合半成品菜的目标群体。2010 年我国 1 人和 2 人家庭比例达 38.9%,仍与半成品菜风靡的日韩差异较大。国内还受制于火爆的外卖市场,目测半成品菜还有一段很长的爬坡期。

餐饮零售化,谁的菜?
相比下,有流量或者供应链优势的新入局者,通过合纵联横,或许能打开不同的局面。目前来看,对半成品菜虎视眈眈的有两类企业:一是电商生鲜平台,如盒马鲜生、每日优鲜,二是餐饮头部品牌。电商生鲜的到家配送能力恰好能弥补半成品菜的核心痛点:配送和保鲜。餐饮头部企业也乐于借新战场,探索“餐饮+零售”的新商业模式。
消费趋势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短期内大爆发,比如网红茶饮、甜品;另一类则在指数级增长前则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爬坡期。半成品餐食属于后者。多名受访人士认为,半成品菜属于小众品类,疫情结束后的市场会继续增长,但不会保持疫情期间的高速。

✨包办做菜,是风口还是巨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创业 #创投#创投圈

字节跳动为何青睐云计算?

最近一年以来,字节跳动先后在云计算商标、域名等方面有所动作,近期更是在多个招聘网站上线云计算相关岗位,疑似将涉足云计算领域。对此,字节跳动方面尚未给予正面回复,但对全天候科技表示:“目前没有做公有云的计划。”以今日头条、抖音等 C 端业务起家的字节跳动正在向 To B 领域进军,在疫情期间大力推广其办公软件飞书。云计算会是这个新兴巨头在 To B 领域的下一个动作吗?

潜入云计算
1) 2019 年 7 月,字节跳动提交了“字节云”的商标申请,商标注册查询显示,这一商标包括了社会服务、科学仪器和教育娱乐三项分类,截至目前,“字节云”商标还在审核中。
2) 据工信部域名备案系统显示,bytecloud.com 域名已经完成备案,其备案主体为北京飞书科技有限公司,为字节跳动的全资子公司。
3) 此外,字节跳动还拥有 cloud.bytedance.com 和 larkcloud.com 两个域名,前者含义为云+字节跳动,后者则意为“飞书云”。
4) 目前近期,在猎聘、拉勾等多个招聘平台也纷纷上线了字节跳动有关云计算的招聘需求,总计达到数十个岗位类别。



加入私有云战场?
字节跳动的云计算是对内对外?方向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
1) 云计算企业销售分析认为,“不像是对内业务,我看过字节跳动近期的大部分招聘要求,大部分岗位描述具有典型的对外特征。而且他们找到我,表示字节跳动正在进行这方面的人才储备,销售本身就是一个对外的岗位。”
2) “私有云投资回报更明确,规模效应也没有那么大,市场中可以容纳更多企业。”一位熟悉云计算人士分析称。这可能也是字节跳动的云计算方向。

字节 To B 战事
私有云不是字节跳动的第一个 To B 业务。
1) 在广义的云计算中,拥有 IaaS、PaaS、SaaS 三种服务模式,目前通常所说的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均为以底层基础设施和平台为主的 IaaS 和 PaaS;在过去一年,字节跳动已经先后将两款原本服务于公司内部的 SaaS 服务对外开放。
2) 去年 4 月,字节跳动发布了针对海外市场的 SaaS 企业办公软件 Lark,9 月,该产品以“飞书”之名向国内开放。
3) 字节跳动在去年推出的另一款 SaaS 服务名为“灵驹(ByteAir)”,为今日头条核心算法团队推出的服务产品,定位为“全球领先的企业级算法服务提供商”。


若以此来看,字节跳动进军云计算领域也是顺理成章。这不仅意味着在私有云市场分一杯羹,更是以云计算为基础,与飞书等 SaaS 产品相互配合,形成在企业服务市场中的更强竞争力。

✨你认为字节跳动的发展潜力到底有多大?是否有可能超过 BAT?#ToB#字节跳动

粉丝流失,跌落神坛,无印良品神话不再

2019 年是无印良品被唱衰得最激烈的一年。锌刻度引用数据显示自 2015 年至今,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已经连续 11 次降价。有媒体报道指出,无印良品降价策略是为了“讨好”中国市场消费者,但显然消费者并不买账。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划 2019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 2019 年 8 月 31 日,无印良品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首次出现下跌,销售下滑 2.2%,侧面说明粉丝在逃离。

而无印良品的产品品质也大不如前,似乎已经渐渐从“高价高质”的神坛上跌了下来。产品多次出现质检问题,还有来自辐射地区的传闻,让一些粉丝评价无印良品现在是“不上不下”。不少产品还频繁缺货,长期无法补货,让消费者进一步流失。线下门店有名创优品、NOME、全棉时代等品牌的夹击,线上又有网易严选、京东京造、淘宝心选、米家有品等电商头部企业的阻挡。而相比以往的老牌竞争对手——大创、优衣库、亚马逊等,无印良品无论是出新品的频率,还是联名 IP 的互动吸粉,亦或是线上线下的营销,都显得后劲不足。在产品创新上,无印良品也大不如前,涉足线下的餐厅甚至获得了“不会推荐给朋友”的口碑。



2020 年 3 月 18 日,无印良品母公司还曝出巨额逃税的丑闻,这些都与其品牌调性产生了严重的背离。一边是东京国税局认为无印良品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画与中国子公司涉嫌以“转移定价”的方式避税,另一边是无印良品中国总部称“与东京国税局所持意见有所不同。”目前株式会社良品计画已向日本和中国的税务当局,提出了双边预约定价安排申请。漏税的争议暂告一段落,但这品牌形象再次受到冲击。

面对粉丝流失,市场冲击,以及新零售时代的迅速更迭,如何吸引新粉丝,增强老用户粘性和忠诚度,是当下无印良品无法逾越的难坎。

✨你怎么看待无印良品的衰落?#消费

商业科技创投圈

产品服务推特圈

卫星授时研究所

功夫英语精进圈

热搜头条娱乐圈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