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

3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湖北武漢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西醫專家介紹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介紹中說:“集中隔離,普遍服中藥,是阻止疫情蔓延的基礎。”


在中醫藥做出什麼樣的貢獻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妨看看張伯禮院士和同僚們的觀點。


中醫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

中醫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


(一)獨特的衛生資源


中西醫並重是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和優勢特色。到2020年將達到13.49億人次。我國以較少的醫療投入,取得了顯著成效,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6.7歲,多個省市超過80歲,處於全球前列,這也得益於中醫藥“簡、便、廉、驗”的優勢。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


(二)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


過去20多年,中藥工業總產值從不到30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9000億元,約佔我國生物醫藥工業總產值的1/3。中藥大健康產業已經形成,達到2.5萬億元規模。發展中藥大健康產業,具有調整工農產業結構、增加就業、使農民脫貧致富及保護生態等綜合優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經濟潛力。


中醫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


中醫藥學歷經幾千年的經驗積累,具有獨特而完整的理論體系,形成了預防、治療、康復等有效的治法、方藥、技術,是創新的重要資源庫。如屠呦呦研究員受中醫藥典籍的啟示,發現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其他研究成果,如砷製劑治療白血病,黃連素治療代謝性疾病、針刺鎮痛等,均孕育著重大突破。深入研究挖掘中醫藥原創優勢,將會產生更多具有重大價值的科研成果,推進世界生命科學發展。


中醫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


(四)優秀的文化資源


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隨著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全球已有183個國家和地區使用中醫藥,中國已同外國政府、地區主管機構和國際組織簽署了86箇中醫藥合作協議,已經在海外建成數十個中醫中心、中醫孔子學院或中醫孔子課堂。中醫藥成為一張亮麗的外交名片,對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民心相通發揮著重要作用。


(五)重要的生態資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中藥材為主的生態農業,在服務醫療和健康產業發展的同時,還能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環境,同時也是“精準扶貧脫貧”的重要抓手。如在新疆和內蒙古進行中藥材肉蓯蓉的人工栽培,推動梭梭和怪柳種植500餘萬畝,接種肉蓯蓉120餘萬畝,帶動15萬人致富,同時治理了荒漠。


中醫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


本文來源於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百名院士談建設科技強國》,因篇幅限制,故做刪減。

中國中醫科學院、天津中醫藥大學 張伯禮

天津中醫藥大學 張俊華

中國中醫科學院 胡鏡清


中醫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