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畫家筆下的北京八景

北京的大運河文化、長城文化帶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擁有著數不清的美麗風景,這些美景也成為古今文人墨客筆下的表達。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明代大畫家王紱的《北京八景圖》。大家可能都知道到了乾隆的時候這八景當中有一些名稱又重新做了一些改訂,這個改訂變成了我們現在說“燕京八景”或者是“燕山八景”,但在明代用的是“北京八景”這一定名。


藝術賞析|明代畫家筆下的北京八景

王紱(明代)

王紱, 明初大畫家,字孟端,號友石生,別號九龍山人。出生於江蘇無錫。擅長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畫竹兼收北宋以來各名家之長,具有揮灑自如、縱橫飄逸、清翠挺勁的獨特風格,人稱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樂元年(1403年)開始參與編纂《永樂大典》。
王紱所做的《北京八景圖》共八幅,各自獨立,每幅景名依次為《金臺夕照》、《太液清波》、《環島捲雲》、《玉泉垂虹》、《居庸疊翠》、《薊門煙樹》、《盧溝曉月》、《西山霽雪》。卷中八景,氣象各異。近山短披麻皴,松秀華滋,苔點繁密,狀似碎石,沉著有力;遠山一抹,平塗擦染,高曠空靈。凡屋舍、橋亭、人物、雲煙、流水、無不精緻,別有神韻,尚有宋、元山水畫遺意。圖卷隨無名款,但卻是王紱繪畫的風格。這件作品也是《石渠寶笈》續編當中的一幅作品,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最早的《北京八景圖》,這件幅作品目前收錄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今天我們選其中的兩幅作品《太液清波》和《居庸疊翠》與您共賞。《太液清波》繪製的是明皇城之西太液池的景色。池水寬廣,菱荷遍佈;中有亭榭,長橋臥波。池畔瓊華島及土臺上松繪蒼然。而《居庸疊翠》繪製的則是都城西北居庸關的景色。山崖峻絕,層巒疊翠;兩山夾峙,中有石城,南北設門,置軍衛以守之。

藝術賞析|明代畫家筆下的北京八景

《太液清波》

藝術賞析|明代畫家筆下的北京八景

《居庸疊翠》

此外,《盧溝曉月》中是京城西南盧溝橋景色。河流逶迤寬廣,拱形石橋橫臥。橋路西通關陝,南達江淮,是京城進出的重要關口。橋上行人、乘騎、擔夫,來往絡繹不絕;兩旁石欄雕刻石獅,奇巧生動。河岸上坡石雜樹,遠山重重,煙霧瀰漫。明月高懸西天,曙色濛濛。《西山霽雪》繪出了都城之西西山雪後的景色。西山屬太行山脈系。連岡疊岫,上幹雲霄;古樹蒼勁,亭榭隱現;大雪初霽,銀裝素裹,若屑瓊雕玉。


畫中的北京八景圖表達了明代畫家的想象和憧憬,作為供職翰林院的文人,希望能夠為朝廷所用,期待美好繁榮的太平盛世,在這樣的理想的境界中,王紱創設出了《北京八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