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形勢不明前景不妙 千萬別隨便加槓桿買房

美聯儲最近做了兩件大事。

一是把利率直降到零利率,二是開啟量化寬鬆。可以預見的是,美元又一次氾濫,向世界輸出通貨膨脹。

於是,我們可以聽見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議論說:為了預防通貨膨脹,要不加個槓桿買個房什麼的,預防一下?

我的建議是:現在經濟形勢不明,前景不太妙,除非你能全款支付,或者自己特別看好,又或者是自己急需到不買不可,否則千萬別隨便加槓桿買房。

通過加槓桿買房提前鎖定債務總量進而對抗通貨膨脹,是應對金融危機下通貨膨脹的一種手段,但這種手段不適用於經濟危機。如果說金融危機是資金融通危機,死的是投機客,死法是跳樓死,那麼經濟危機就是生產、供應、消費和金融的社會危機,死的是失業者,死法是餓死。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因為,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不但加劇了目前的危機,並且讓危機向經濟方向轉變並席捲全球。

如果要有效防止病毒蔓延,社交隔離是必須的防疫措施;而實施社交隔離勢必影響社會消費,進而傳遞影響到生產、供應、物流、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等各個經濟環節,形成連鎖反應。美國政府對封閉隔離的反應很能說明這個影響,比如特朗普就認為:“真正的死亡率比我一直以來以為的要低得多,這是我認為我們要復產復工的原因之一”,他以此喊話美國人,希望在復活節前讓社會重新開放。為了防止經濟不受影響,不惜逼人去送死,這種態度本身已經很能說明新冠病毒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了。

目前,中國的防疫形勢總體不錯,但國外疫情高發,終將影響我們的進出口和供應鏈。同時,大量海外華人出於避險紛紛回國,不但增大了新冠病毒輸入性傳播的風險,也增加了社會的負荷壓力,這些影響都會逐漸傳遞到經濟。影響也許會遲到但絕對不會缺席。

今年是就業壓力特別大的一年。很多公司也許熬過了國內的疫情,但是會發現國外的訂單突然就沒了。除了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大型骨幹國企外,很多企業都沒法迴避降薪、減租、裁員這些沉重的話題。如果失業了,工作沒了,拿什麼做月供呢?

也許能熬過去,但也有可能在經濟復甦前倒下去。為了活下去,打折賣房也不得不考慮。如果天亮的時候拿不到錢就會餓死,無論多好的房子也會被業主在黎明前拋售掉。而那個時候的處置價格會有多低,不知道有人想過沒有。

當然,如果你有穩定的工作,不錯的積蓄,沒有槓桿或者槓桿很少,這時候加槓桿買房改善下居住倒無可厚非。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反而想著在危機來臨前加槓桿投資,試圖在房產上完成人生逆襲,一定要想想:在推土機前去撿硬幣的風險,你抵禦得了嗎?


你會採取加槓桿買房的方式來應對通貨膨脹嗎?(單選) (單選)
0人
0%
會。
0人
0%
不會。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