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襄行書《初春帖》

蔡襄行書《初春帖》溫潤儒雅、渾厚端莊


蔡襄(1012-1067),字君謨,福建仙遊人。同蘇、黃、米不同,他一生仕途順利,且政績顯著,又性格忠厚、正直、講究信義,故頗受朝中同僚的尊敬和仁宗皇帝的信賴。這種性格上的忠厚正直、仕途上的順利和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無疑對蔡襄書風的形成產生了影響,也是他有別於其他三家書風的一個客觀原因。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襄行書《初春帖》


蔡襄《初春帖》也叫《謝郎帖》

26.5cm×29.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初春帖》未落年款,但信中有句雲“亦來泉州診候”,故應是蔡襄在泉州任上所書。

此札溫潤儒雅、渾厚端莊。從帖中我們知道,主人當時身體違和,有疾在身,“今見服藥,日覺瘦倦”。即使如此,作者在寫書信時依然態度嚴謹,行書落筆法度依然從容不亂。開頭一行的行楷不激不厲,行筆沉穩,提按有度。隨著心緒的變化,作者的筆觸逐漸地由楷入行,線條也豐富流暢起來,行筆提按開始加快,筆力勁朗,溫潤中流落出一絲焦慮。結字欹正相生,顧盼生趣,疏朗者端莊大度,緊結者俏麗秀美,處處秉承了顏、柳、褚的法度森嚴。將晉人舒朗散淡的氣息和唐人法度森嚴的莊重巧妙地融在一起並最終形成自家藝術風貌。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襄行書《初春帖》


蔡襄的楷書端重沉著,行書溫淳婉媚,草書參用飛白法。此帖用筆輕靈綿密,收鋒綽約巧織。他對字的結體是放,但放而不狂。也有波瀾迭起之筆,但不橫肆縱恣。可謂引控自如而不失法度。蘇軾說他:“君謨書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襄行書《初春帖》


細讀之,每行字鋪展開來,如輕移蓮步,婀娜多姿,極盡逋俏之能事。米芾評曰:“蔡襄如少年女子,體態妖嬈,行步緩慢,多飾繁華。”這也是宋人的一種寫意書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襄行書《初春帖》


《初春帖》舒朗簡約,整篇洋溢著濃郁的晉人氣息,用筆嚴謹厚重,提按不失法度,顯得一絲不苟。結字欹正相生,顧盼生趣,處處秉承了顏、柳、褚的法度森嚴。將晉人舒朗散淡的氣息和唐人法度森嚴的莊重,能巧妙地融於一起,並最終形成自己的藝術風貌,放眼宋朝,唯蔡襄一人耳,足以奠定其在書法史上的崇高地位。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襄行書《初春帖》


米芾·李太師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襄行書《初春帖》


全文:李太師收晉賢十四帖。武帝、王戎書若篆籀,謝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襄行書《初春帖》


米芾·丹陽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襄行書《初春帖》


全文:丹陽米甚貴,請一航載米百斛來,換玉筆架,如何早一報,恐他人先。芾頓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襄行書《初春帖》

回鄉偶書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蔡襄行書《初春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