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胸懷國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明年泉州洛陽橋建成960週年,而此橋正是泉州太守蔡襄積極參與並主持建造;蔡襄與泉州淵源頗深,其母盧氏為泉州人,他兩度出知泉州,任上勸學興善,深得民心;他不但忠於職守,勤政為民,而且敏於時局,關注國防,是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還是著名書法家,位列“宋四家”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建成洛陽橋是蔡襄在泉時期的卓著政績

泉州網訊 (記者吳拏雲 通訊員鄭冰芳文/圖)明年,泉州洛陽橋即將迎來它建成960週年的日子。這座宋代大石橋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橋,也是古代中國橋樑建築的傑作之一,名聞天下。宋嘉祐四年(1059年),正是因為泉州太守蔡襄到任後,積極推動建橋進程,才使洛陽橋順利落成。而從那一刻起,蔡襄的名字也就“與此橋不朽矣”。近日,仙遊縣蔡襄文化研究院院長蔡洪添來泉考察蔡襄遺蹟時表示,如果要概括地評述蔡襄的歷史功績的話,可以用“一條橋(有跨度)、二部書(有厚度)、三品官(有氣度)、四大家(有高度)”來提煉。“一條橋”,即蔡襄在泉州參與並主持過洛陽橋的建造;“二部書”指蔡襄撰寫了《茶錄》和《荔枝譜》;“三品官”是蔡襄為官時的最高官階,他為政以德,是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四大家”指蔡襄書法渾厚端莊,位列“宋四家”。

現代網絡人常愛把“做個安靜的美男子”掛在嘴邊,殊不知遠在北宋的蔡襄才是地道的“安靜美男子”。為何這般說?原因有二。第一,據道光本《晉江縣誌·卷之十二·古蹟志》所載,蔡襄在出知泉州時,曾在當時的泉州州治內建“安靜堂”,後來他就是在“安靜堂”內寫出《荔枝譜》的;第二,蔡襄有著一把讓人羨慕、眼紅的大鬍子。大鬍子在當時可是成年美男子的“標配”,蔡襄的鬍子不僅濃密漂亮,而且修長有型,連宋仁宗都對他有“卿髯甚美”的好評(見宋人蔡絛[tāo]《鐵圍山叢談》一書)。這把鬍子讓蔡襄看上去鬚眉堂堂、容貌甚偉。遙想當年蔡襄端坐在“安靜堂”裡撰寫《荔枝譜》(古稱《荔支譜》),可不就是位“安靜的美男子”!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蔡忠惠公祠內的蔡襄塑像

蔡襄不但忠於職守,勤政為民,而且敏於時局。仙遊蔡襄文化研究院顧問陳德鑄表示,蔡襄胸懷天下,關注國防。在朝為官時,蔡襄見西夏與遼國軍隊屢次犯邊,宋軍無力抗擊,他便先後上了二十餘疏,指出大臣捍邊無方的過失,疾呼君臣“大有為”,奮起拒敵。他在《乞大為邊備之要》疏中提出改革軍政,邊郡委任精明官員、選拔部將,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主張。面對宋廷政治腐敗,官吏橫徵暴斂的情況,他毫不顧慮個人安危,直言忠告宋仁宗:“自古剝下無厭而民不亂,誅財無已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指出唯有擇官任賢,澄清吏治,方能長治久安。

蔡襄與泉州淵源頗深,其母盧氏為惠安縣德普里(今泉港區後龍鄉)圭峰村人,他小時候曾在孃家附近的伏虎巖(俗稱虎巖寺)讀書。至和三年(1056年)和嘉祐三年(1058年),蔡襄曾兩度出知泉州。任上,蔡襄勸學興善,傳貼醫治蠱毒的藥方,教育民眾遵法為善,改變陋習,監督官吏,深得民心。這期間,他還曾遊覽南安豐州九日山,並於奉先院東壁題詩,迄今九日山西峰東麓亦有摩崖石刻見證他的到訪。

蔡襄對於泉州最大的功績自然是促成洛陽橋的竣工,已故泉州文史學者陳泗東曾為洛陽橋賦詩一首:“唐水唐山悵落洋,海天遙憶荔枝香。行人恰似南歸燕,一到名橋是故鄉。”蔡襄生前曾寫過《荔枝譜》,毫無疑問,陳泗東作此詩亦有緬懷蔡襄之意。而蔡襄在擔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倡植福州至泉州再至漳州的700裡驛道松。據梁克家《三山志》記載,當年泉州百姓對蔡襄廣植道邊松(即榕樹)的善舉感念至深,由是歌曰:“夾道松,夾道松,問誰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萬古搖清風。”千古萬古搖清風,不也正是對蔡襄,最恰如其分的評價嗎?

名橋名宦共千秋

蔡襄與母親盧氏帶頭捐資,創新技術,促進洛陽橋建成,使得天塹變通途,有力促進福建南北經濟交流;他在泉州為政,廣設鄉校,普及教育,勘查訪泉,解決飲水灌溉,興修龜湖塘等農田水利設施,在福泉漳的驛道上栽植夾道松(即榕樹)等;他寫的《荔枝譜》一書,後世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英國李約瑟博士譽之為世界上第一部問世的果品分類學著作。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蔡忠惠公祠位於洛陽橋橋南

核心提示

宋仁宗慶曆至嘉祐年間,蔡襄任福建路轉運使,並先後出知泉州和福州,雖然他在泉州為政時間不久,但業績斐然。洛陽橋建成後,天塹變通途,有力地促進了福建南北經濟的交流。

□泉州晚報記者 吳拏雲 通訊員 鄭冰芳 文/圖

農家子弟 科舉逆襲

蔡襄,字君謨,號莆陽居士,諡忠惠。據清乾隆《仙遊縣志》載,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蔡襄出生於仙遊慈孝裡赤湖。而據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吳以寧教授的考證,蔡襄出生地為仙遊慈孝裡赤湖蕉溪(今楓亭鎮東宅村)。

蔡襄是惠安德普里(今泉港區後龍鄉)圭峰村盧家的外孫,幼年長住外祖父家,曾與年紀相仿的舅舅盧錫一道在伏虎巖(即虎巖寺)中讀書習文。蔡襄的外祖父叫盧仁,是宋時一位清修文士,為人方正嚴厲,他的言傳身教對於蔡襄後來的學識成就、心境胸襟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童年時,舅舅盧錫與蔡襄一塊讀書、一起成長,童真純善的兩人由此交心。有意思的是,後來蔡襄出任泉州太守主持續建洛陽橋,而盧錫恰是洛陽橋的倡建者之一。可見,兩人的緣分頗深。

據《宋史》載,蔡襄的母親盧氏常以自家門外高大的松樹啟發蔡襄:松樹不畏寒冷臘月,依然挺拔聳立,高風亮節,你將來若成器,定要忠國惠民。仙遊楓亭至今還流傳有盧氏月夜搗衣課子的傳說,“盧氏搗衣石”至今藏於廟宇中。

天聖七年(1029年),蔡襄參加開封鄉試獲第一名,為此歐陽修在其後來所撰的《端明殿學士蔡公(襄)墓誌銘》特地載曰:“公年十八,以農家子舉進士,為開封第一,名動京師”。可見當時蔡襄以一個農家子弟的身份參加皇城腳下的鄉試,竟能逆襲奪魁,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天聖八年(1030年),蔡襄登進士第十名,王拱辰是該科狀元,而北宋名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也在同一榜。次年,蔡襄被授予漳州軍事判官一職,從此踏上仕途。他的仕宦生涯長達37年,歷任西京留守推官、館閣校勘直史館兼修起居注、福建轉運使等,先後授龍圖閣直學士、樞密直學士、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並知開封、泉州、福州、杭州等地,足跡所及,碩果累累。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九日山摩崖石刻見證蔡襄的到訪

九日山前 題詩留跡

慶曆四年(1044年),蔡襄出知福州。同年,蔡襄應朋友之邀遊賞南安豐州九日山,並於九日山建造寺(即延福寺)奉先院東壁留下題詩。據蔡襄親撰的《莆陽居士蔡公文集》載,蔡襄所題之詩名為《題建造寺奉先院》,全文為:“日照溪山生翠光,春深花草雜幽香。登臨誰會遲留意?門外塵埃去路長。”正因有蔡襄的這首題詩,故奉先院又被宋林少卿稱為“墨妙堂”。另外,九日山西峰東麓有摩崖石刻記稱:“慶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沈衡、蔡襄、莊復、□□□、邑宰夏化育、林□同遊延福寺隱君亭。”沈衡當時是泉州通判,而夏化育時任南安縣令,他們陪蔡襄等人遊九日山自在情理之中。延福寺北宋時為何會稱為建造寺呢?據《豐州鎮志》載,延福寺“建於西晉太康九年(288年),原址距九日山西去一公里許。唐大曆三年(768年)移建於九日山南麓今所,賜名建造寺。歐陽詹書題寺額,額今無存。宋乾德間(963年—968年),漳泉觀察使陳洪進增建,復舊名,並將五十四院落、五十餘支院,聯為一大禪林,使該寺進入全盛時期。”所以在北宋,是陳洪進為該寺恢復唐時寺名“建造寺”的。

慶曆六年秋,蔡襄改福建路轉運使。蔡襄在擔任福建路轉運使期間,曾到訪泉州郡南,得知當地鄉人飲水和灌溉困難,便四處勘查,後於小烏石山訪得一泉。蔡襄要求泉州地方官管理好這山泉,使之可供民眾飲用、灌溉。宋朝議大夫曾公濟為此還寫了一篇《蔡公泉記略》:“蔡公昔自史館來漕,按部之暇,獨得斯泉。既去,以書來,言郡南嶠之西山麓有泓泉,其味甘美。予與僧洞源尋訪,久之始獲。好事者聞,因疏源迅流鑿池瀦之,架亭庇之,郡民朝夕提汲,酌飲不絕,因名曰‘蔡公泉’。”治平年間(1064—1067年),晉江縣令王克俊將“蔡公泉”三字刻於石上,以示紀念。清道光《晉江縣誌·卷4·山川志》載:“小烏石山,在(晉江)三十三都,距郡城南十里。山頂有海岸庵,山半有玉泉庵、蔡公泉。”如今,在鯉城區江南街道烏石社區內,依舊留有這“蔡公泉”遺蹟。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蔡襄曾遊賞過九日山的秦君亭

喪子亡妻 堅強赴任

至和二年(1055年)二月,蔡襄以母老為由,求知泉州,三月詔準。沒想到,就在動身來泉的路上,卻遭遇了喪子亡妻之痛。《莆陽居士蔡公文集》卷36《長子將作監主簿哀詞》一文稱:“至和二年,予出知泉州,侍親南歸。六月十五日,至雍丘,長子勻感疾。又明日,至宋都,二十二日逝去。勻年十八,為將作監主簿,孝悌好學。予心悲哀,詞以悼之。”蔡襄年僅18歲的長子蔡勻在半途染疾身亡,蔡襄悲苦萬分,書詞以悼,極表瀝血之痛。然而,厄運並未就此終結。蔡襄之妻因悲傷過度,也染病不起,“道路就醫,處處留滯,至衢州,比又喪亡”。蔡妻病亡於衢州,這對於蔡襄來說,無異於當頭一記重錘,蔡襄自述稱:“半年之間,再罹兇苦,生意幾盡……”

雖連遭喪親之痛,不過蔡襄最終仍然頑強地挺過來了。至和三年(1056年)二月初七,45歲的蔡襄抵泉到任,正式以樞密直學士身份知泉州軍州事。任上,蔡襄禮賢勸學,教育民眾興善遵法,改變陋習,同時監督官員,澄清吏治。

不過,蔡襄首知泉州僅5個月時間,當年6月即離泉再知福州(是年閏三月)。蔡襄其實是捨不得離開泉州的,而且當時的他既瘦且病,因慮病軀不堪,他上表朝廷請求依舊知泉州。他在《移福州乞依舊知泉州狀》中稱:“……伏念臣自到泉州得疾,至今醫理未退,每日只得一兩次粥食,日加羸瘦,氣短心忪,眾所共知。又緣遠方,不敢自便,強力視事,疾勢不檢。今來福州事煩,臣自度疾病必難了當。臣不避天威,再陳愚悃,伏望朝廷憫察,許令依舊知泉州……”不過,他的這一請求並未獲准。

南宋寶祐《仙溪志·卷4·宋人物·蔡襄》:“(至和)三年,以樞密直學士知泉州,徙知福州。至則禮賢勸學,薦進士周希孟為本州島教授,以經術傳授學者;延見處士陳烈,尊以師;禮陳襄、鄭穆以學行著,皆折節下之。”在此次福州任期內,蔡襄大力興辦學校,以教育推動人才的培養,以教育促進民風的轉變,實現了教育與民風的互相促進。福州當時教育資源匱乏,他多方努力,廣設鄉校,普及教育,並且禮賢下士,加強師資力量,聘請博學鴻儒為州教授,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蔡襄還提倡“文章與禮法並重”,雙管齊下,使教育大為普及,福州學風更加濃厚。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蔡襄曾在虎巖寺讀書習文

長虹臥江 千秋豐碑

嘉祐三年(1058年)三月,蔡襄再知泉州,七月到任,至嘉祐五年(1060年)秋,才“蒙召還京”。蔡襄二度知泉州,最為郡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主持續建洛陽橋,並促其落成了。建成洛陽橋也是蔡襄在閩時期的又一卓著政績。

宋時,福建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泉州成為重要的中外貿易港口城市。在泉州港,帆檣林立,百舸爭流,中外商賈熙來攘往,可位於泉州城西北20裡處的交通要衝萬安渡卻“水闊五里,上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風潮交作,數日不可渡”,每年在這裡因沉舟而死難者無數,商旅“往來畏其險”。沒有安全通行保障的萬安渡,已經成了泉州經濟進一步發展、海外貿易更加繁榮、渡頭南北兩岸人民生活安樂的“絆腳石”。從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起,泉州的一些有識之士已開始在萬安渡上籌建洛陽橋。慶曆初,郡人李寵曾“甃石作浮橋”。皇祐五年(1053年),僧宗已和郡人王實、盧錫又“倡為石橋”(《福建通志·津樑志·泉州府》)。然而,這裡水流湍急,這兩次造橋嘗試均未獲成功。蔡襄再知泉州後,積極著手續建洛陽橋。為了籌措資金,他與母親盧氏帶頭捐資建橋,如此一來,社會各界紛紛響應支持,造橋資金很快落實到位。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在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建成,歷時6年8個月。洛陽橋“累趾於淵,釃水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翼以扶欄……糜金錢一千四百萬”,全橋用花崗岩築成,猶如長虹橫臥於江,十分雄偉壯觀。

洛陽橋在建橋技術上有許多重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條:1.創造了“筏形基礎”法。即往江底沿著橋樑中線拋填大石塊,形成一條橫跨江底的矮石堤作為橋墩基礎;2.獨創“種蠣固礎”法。利用牡蠣可以在岩礁間密集繁生的特性,“令居民種蠣固之”,使原本分散的石塊通過牡蠣的繁殖而結成牢固的整體,以加固橋基。洛陽橋橋基歷經近千年,迄今巋然不動,實有賴那成片生長的牡蠣;3.創造了“浮運架橋”法。即利用潮水漲落來架設重達七八噸的石樑,“激浪以漲舟,懸機以弦牽”,說的正是這種施工法。

洛陽橋建成後,變天塹為通途,大大方便了行人的交通往來,有力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度實支海,去舟而徙,易危而安,民不莫利。”據祝穆《皇輿勝覽》所載,陳君舉(即陳傅良,南宋名臣)曾為洛陽橋寫過一首詩:“跨海為橋補石牢,那知直下壓靈鰲。基連島嶼規模壯,勢截淵潭氣象豪。鐵馬著行橫絕漠,玉鯨長鬣露寒濤。縑圖已幸天顏照,應得元豐史筆褒。”蔡襄為大橋落成設宴慶功,並親撰《萬安橋記》勒石碑立於橋頭,把參加建橋者的姓名刻於碑上,卻把自己的作用輕描淡寫地以“合樂”二字,一筆帶過。《萬安橋記》現存碑刻有二,一為北宋原刻,原露天立於洛陽橋岸左,宣和間(1119—1125年)由蔡襄曾孫蔡桓拓本重刻立於蔡襄祠內。此碑不僅書法雄渾樸茂、端莊沉穩,而且文字精煉,鐫刻精緻,被今人譽為文、書、鐫“三絕”;另一為1963年摹擬原作重刻的。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洛陽橋上的碑刻多有提及蔡襄造橋之功

惠澤萬民 始於初心

如今,在洛陽橋橋南尚存蔡忠惠公祠。據說該祠始建於北宋,是郡人為紀念蔡襄而興修的。該祠首進大門門楣上匾額書寫著“宋郡守蔡忠惠公祠”,兩邊有柱聯“架橋天地老,留筆鬼神驚”,卻是晚清探花郎黃貽楫所題。祠前左、右各有高大碑亭一座:左側為清代蔡致遠撰寫的《輿慶堂記》及《張公又南去思碑》;右側為清代福建陸路提督張雲翼所撰《重修蔡忠惠公祠碑記》及懷蔡忠惠公七古長詩。

為何歷代以來這麼多名人名宦前來瞻仰蔡襄呢?只因蔡襄在泉州留下頗多德政。蔡襄關心民瘼,曾奏請減免漳、泉、興三州軍身丁錢一半,減輕民眾負擔。早前,蔡襄在擔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就籌劃在福州至泉州、泉州至漳州的700裡驛道上栽植夾道松(即榕樹)。出知福州、泉州後,他更是大力推動這一計劃的實施,後來在泉州任內完成這項工程。這條驛道從此成為“林蔭大道”,使得往來民眾不用再遭陽光曝曬,更兼洛陽橋民謠於是頌稱:“道旁松蔭經千古,海上橋成勝萬舟。”

嘉祐三年,泉州旱災。蔡襄為民請願,到南安九日山飛陽廟祭神祈雨,留下《詣飛陽廟祈雨題》詩。《閩書》載:“蔡君謨守泉,詣飛陽廟禱雨,歲以大稔。題詩廟中曰:‘年年祈雨問山神,羞見耕耘隴上人。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蒼何事罪斯民?’”拳拳之心,見於言辭。另一方面,他也調動民力,興修水利,加強水源管理。現今石獅龜湖公園原為龜湖塘,是古代泉州主要農田水利設施之一,此塘正是蔡襄於嘉祐年間興修的,後來他還制定塘規,制止用水糾紛。明代嘉靖年間,泉州知府童漢臣修浚龜湖塘,並在蔡襄龜湖塘規的基礎上,“增議塘規二十九條”,完善龜湖塘的長效管理制度,造福一方民眾數百年。

據清道光《晉江縣誌》載,泉州宋代州治內有“中和堂”,又稱“愛松堂”,郡守蔡襄曾為之題詩曰:“偏愛東堂砌下松,三年瀟灑伴衰翁。寒聲澹盪潮初上,疏影孤圓月正中。清徹紗帷延晝夢,綠涵金盞帶春風。自緣多病饒歸思,便覺山林野意通。”後來,蔡襄又在州治內建“安靜堂”。《晉江縣誌》載:“安靜堂,亦在舊州治內。宋守蔡襄所建。襄於此書《荔支譜》。”並收錄“蔡襄(安靜堂)詩”曰:“庭松永群囀春禽,天氣初晴又半陰。惆悵此生多病惱,正堪行樂獨傷心。”嘉祐四年(1059年),蔡襄在安靜堂內寫成《荔枝譜》一書,共3卷7篇。書中介紹荔枝的32個品種,及其地理分佈、栽培、特性、優劣、採摘、加工方法和在國內外貿易等情況,對當時國內外種植荔枝、果品採摘和加工,都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後世該書被翻譯成多國言語,暢銷於世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其貢獻不言而喻。英國李約瑟博士編的《中國古代科技史》一書中,蔡襄的《荔枝譜》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問世的果品分類學著作。

駒光過隙,歲月無聲。100多年後,另外一位泉州太守王十朋在參觀了泉州蔡襄遺蹟後,唏噓不已,並作記曰:“……迨入泉境,訪公(指蔡襄)遺蹟,則首見所謂萬安橋者,與大書深刻之記爭雄,惜其有濟川之才而不至於大用。登愛松堂、九日山,則又見公之詩與其真跡猶在,凜然有生意,如見其正顏色坐黃堂時也。蓋公至和、嘉祐間嘗兩守是郡,至今泉人稱太守之賢者,必以公為首雲。”回想蔡襄初知泉州時,忍受著喪子亡妻之痛,可是,他最終把悲傷留給了自己,卻將陽光德政贈予了這片土地。這份無言的偉大,堪與青史共千秋。

蔡襄逸聞軼事摭談

仁宗皇帝御賜其字號“君謨”;蔡君謨直言極諫、不徇私情,初出仕途,就敢於作《四賢一不肖》詩為范仲淹、歐陽修等鳴不平,任諫官後連續彈劾呂夷簡、晏殊等權貴,甚至連皇帝也敢當面指責;著有《茶錄》,是繼陸羽《茶經》之後的又一部茶葉專著,發明“小龍團”茶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萬安橋記》碑書法雄渾樸茂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蔡忠惠公祠內有碑廊

核心提示

蔡襄曾冒著被砍頭的風險,對宋仁宗直言進諫。遇事不退縮,不明哲保身,蔡襄這種敢於擔當的政治氣魄,是值得後人去深思的。

□泉州晚報記者 吳拏雲 通訊員鄭冰芳 蔡媚春 文/圖

朝堂內的“小炮手”

古之男子常在20歲行冠禮(成人禮)時取字號。字,也叫表字,就是別名的意思。號,又稱別號,大致是顯示自己某種志趣或抒發自己某種情感用的。一般來說,字號都是自己取的。但蔡襄的字可不同,他的字“君謨”可是仁宗皇帝御賜的。

據文獻記載,蔡襄平日奉母至孝,皇祐五年(1053年)仁宗皇帝特意頒旨讓蔡襄抄寫《孝經》。蔡襄奉敕後,每日用心書經,他的字本來就漂亮,加上出於孝道寫時格外用心,所以這部《孝經》抄得溫潤端雅、清遒從容,是蔡襄書法中的上品。仁宗見了大喜,親用飛白書寫“君謨”二字,賜給蔡襄。於是“君謨”就成了蔡襄的字。蔡襄在其撰寫的《莆陽居士蔡公文集·卷一》中稱:“臣襄伏蒙皇帝陛下特降中使賜臣御書一軸,其文曰御筆賜字君謨者,臣孤賤遠人,無大材藝,陛下親灑宸翰推著經義,俾臣佩誦,以盡謨謀之道,事高前古,恩出非常……”足見其對仁宗賜字的感激之情。

“君謨”的意思就是替皇帝出謀劃策、提出可供借鑑的意見,蔡襄在仕途上的表現,也的確對得起這二字。宋景祐三年(1036年),年輕的蔡襄還在擔任西京留守推官時,改革派代表范仲淹針對時弊上《百官圖》,指責當朝宰相呂夷簡擅權營私。范仲淹因而遭構陷,被貶至饒州。名士餘靖、尹洙為其鳴不平,亦被逐出朝廷。時任館閣校勘的歐陽修致書右司諫高若訥,指責其不敢伸張正義,亦獲罪被貶為夷陵縣令。蔡襄為此義憤填膺,作《四賢一不肖》詩五首,稱頌范仲淹、餘靖、尹洙、歐陽修四人為“賢者”,痛斥監察官高若訥為“不肖”,其中有一句詩曰:“君子道合久以成,小人利合久以傾。世道下衰交以利,遂使周雅稱嚶鳴。”一針見血,辛辣異常。

《四賢一不肖》詩成後京城內外士民爭相傳抄,大有洛陽紙貴之勢。甚至連契丹使者聞悉後,都特地購買詩作刊本回去,張貼在幽州館裡品賞,可見此詩的影響之大。要知道,當時蔡襄在官場上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菜鳥”而已,寫如此鋒芒畢露的文章,隨時都可能危及自己的前程,甚至性命。但蔡襄偏不信邪。慶曆三年(1043年),他與歐陽修、餘靖、王素俱起任諫官,時稱“四諫”。在這之後,蔡襄連續彈劾呂夷簡、晏殊等權貴,渾然不顧個人得失。

直言極諫、不徇私情、敢於當面“開炮”的精神,使得蔡襄成為朝堂內的“小炮手”,以至於後來只要他一上奏疏,“聞者皆悚然”,朝廷內外的貪官汙吏由是收斂了許多。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莆陽居士蔡公文集》內有《泉州安靜堂》詩

連皇帝也敢指責

宋仁宗趙禎算得上是一位親政愛民的帝王,而且他性情寬厚,不喜奢華,嚴於律己,在歷代史學家的口碑中,他都稱得上是仁君中的極品了。宋代臺諫制度也正是在仁宗統治時期,迎來了黃金歲月。據《宋史》載,宋之立國,元氣在臺諫。朝廷有大政事,臺諫可以否決;君主有過失,臺諫可加制止;百官犯錯誤,臺諫可以給予批評、彈劾。而剛正不阿、無私無畏的蔡襄恰是仁宗時期諫官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在諫臺上怒懟的就包括呂夷簡、王舉正、晏殊、李淑、梁適、陳執中等一批權勢熏天的高官,展現了驚人的勇氣。但這還不是最霸氣的,最令人震驚的一次是他甚至曾當面指責過皇帝。

宋仁宗執政期間並非全是太平年景,各地災情時有發生,如東京旱災、江淮蝗災、秦州地震等,災區百姓生活困苦。針對這些災難,慶曆三年(1043年),蔡襄向仁宗上《言災異》奏章,直言不諱地指出:“不顓聽斷,不攬威權,使號令不信於人,恩澤不及於下,此陛下之失也”,他認為災害連連,是因循守舊、人事不修的結果,因此,他要求宋仁宗自我反省,更加勤政務實,來樹立朝廷威信。此奏一出,把當時朝廷內外的大臣們都嚇出一身冷汗。要知道,早在西漢時,董仲舒就曾因在家中寫《災異之記》,差點被漢武帝砍去他的腦袋。用天異來抨擊天子威嚴,這是封建時代最為忌諱的話題了,百官都在手心裡為蔡襄捏了一把汗。仁宗被如此當面搶白,臉色立馬變得鐵青,險些發怒。不過他畢竟涵養深,在回過味來後,瞬間明白蔡襄這麼說是在為自己好、為國家好,也就表示自己會從諫如流,不再偏聽偏信。可以說,蔡襄的這次冒死進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遇事不退縮,不明哲保身,以莫大的勇氣推動國家和社會的進步,蔡襄這種敢於擔當的政治氣魄,是值得後人去深思的。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蔡襄陵園位於莆田仙遊楓亭鎮鋪頭社區

“美髯公”的苦惱

至和元年(1054年)七月,蔡襄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宋仁宗時期,龍圖閣有三位直學士,個個都有特點:包拯臉黑,呂夷簡個高,蔡襄鬍子長。仁宗最羨慕蔡襄的這把大鬍子,宋人蔡絛[tāo]曾在《鐵圍山叢談》一書中記載下宋仁宗與蔡襄討論鬍子的一席話:“伯父君謨,美髯須。仁宗一日偶顧問曰:‘卿髯甚美,長夜覆之於衾下乎,將置之外乎?’君謨無以對。歸舍,暮就寢,思聖語以髯置之內外,悉不安,一夕不能寢。”這說的是,有一天宋仁宗閒得沒事兒就問蔡襄:“卿家你的鬍子好漂亮,只是睡覺的時候,你把它放在被子外面,還是放在裡面?”這還真把蔡襄問住了,因為他之前從沒注意過這事。那天晚上蔡襄睡覺時,想起仁宗的話,把鬍子放在被子外面不舒服,放在裡面也不舒服,結果一宿都睡不安穩。

此事後來被世人傳為笑談,不過蔡襄“美髯公”的地位卻也自此確立。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蔡襄石雕像挺立於洛陽橋頭

品茶造詣驚人

蔡襄最著名的書除了《荔枝譜》外,還有《茶錄》。這是繼陸羽《茶經》之後的又一部茶葉專著,它向世人介紹了茶葉品質、茶葉保存、品評方法,以及製茶工具、品茶器具等方面的知識。據仙遊蔡襄文化研究院顧問陳德鑄介紹,蔡襄在擔任福建路轉運使時,負責福建貢茶的監製。當時福建有官辦北苑御園在建甌鳳凰山一帶,蔡襄親自入山,朝夕與茶農、茶師相處,探詢茶樹栽培,茶葉採摘、焙制、烹煮等方面的技術,併發明瞭“小龍團”茶。這種研製精細的茶,在當時大大提高了福建茶業的知名度,並通過海外貿易遠銷世界各地。清代《廣群芳譜》引述幾種記載稱:“建州(治所在今建甌)有大小龍團,始於丁渭,成於蔡君謨。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始造龍鳳團茶。鹹平初,丁為福建漕(即轉運使)監造御茶,進龍鳳團。慶曆中,蔡襄為漕,始制小龍團。”

對於小龍團茶,歐陽修也有生動的記述:“茶為物之至精,而小團又其精者,錄序所謂上品龍茶是也,蓋自君謨始造而歲供焉。仁宗尤所珍異,雖輔相之臣,未嘗輒賜。惟南郊大禮致齋之夕,中書樞密院各四人共賜一餅,宮人翦為龍鳳花草貼其上,兩府八家分割以歸,不敢碾試,相家藏以為寶,時有佳客,出而傳玩爾……”可見,當時這小龍團茶珍貴之至。

據介紹,《茶錄》全書分為兩篇,上篇論茶,下篇論茶器。上篇對茶的色、香、味和藏茶、灸茶、碾茶、羅茶、候湯、盞、點茶作了簡明扼要的論述;在下篇,對製茶用具和烹茶用具的選擇,均有獨到的見解。關於蔡襄品茶造詣還有一個小故事:有一天,蔡襄去開封拜訪朋友王禹玉。王禹玉見是他來,忙沏了好茶招待他。結果蔡襄端著茶碗,只用鼻子一聞,便說此茶極像能仁寺的“石巖白”,並問是怎麼得到的。一聽這話,王禹玉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這茶果然是能仁寺和尚送的。由此可見蔡襄品茶造詣之高了。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蔡忠惠公祠內柱聯“架橋天地老,留筆鬼神驚”為晚清探花郎黃貽楫所題

追忆胸怀国祚的泉州美髯太守——蔡襄

北宋泉州州治舊址在今中山公園,惜古代建築已蕩然無存。據載,蔡襄曾在州治內建安靜堂。圖為中山公園今貌。

與歐陽修的知心友誼

說起“宋四家”,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它就是北宋時期四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的合稱。從書法風格上看,蘇軾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而蔡襄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有書法家評價稱,展卷蔡襄書法作品“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蔡襄為人正直忠厚,這使得宋朝文人對其仰慕頗深。蘇軾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黃庭堅也表態了:“蘇子美、蔡君謨皆翰墨之豪傑”; 米芾則稱:“蔡襄勒字”。能讓其他“三大家”都心服,蔡襄除了書法有魅力外,其人格魅力也不可忽視啊。

歐陽修也曾為蔡襄的書法“站臺”,他說:“自蘇子美死後,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謨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大有要將蔡襄推為書壇盟主之勢。這一方面自然是蔡襄實力超群,另一方面大約也有“友情分”在裡面。蔡襄與歐陽修年齡相近,兩人為天聖八年(1030年)同榜進士,蔡襄登該科進士第十名,而歐陽修是第十四名。在仕途初期,蔡襄和歐陽修都曾充任過西京留守推官及諫官,交集頗多,兩人的關係也是日益融洽。特別是在蔡襄作《四賢一不肖》詩,為歐陽修等四人出頭後,他們的友誼更加堅固。後來在對待許多國家大事上,兩人也大多態度一致,共同進退。所以在一些帶有主觀立場的評判上,兩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趣的是,蔡襄和歐陽修都寫過題為《夢中作》的詩篇。蔡襄的《夢中作》曰:“白玉樓臺第一天,琪花風靜綵鸞眠。誰人得似秦臺女,吹徹雲簫上紫煙。”借景抒情,似乎在展露既慕隱居又難能如願的矛盾心境。而歐陽修的《夢中作》曰:“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更多的是在抒發思鄉之情。兩位好友的“夢”雖不同,但讀來卻都別有味道。

治平四年(1067年)8月,蔡襄在家中逝世,享年56歲,追諡忠惠,其墓在楓亭蔡嶺(今楓亭鎮鋪頭社區錦嶺山)。好友蔡襄去世後,歐陽修為之親撰《端明殿學士蔡公墓誌銘》,也算是為二人的這段友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