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巴蜀,張儀、司馬錯相爭,西卻荊楚,後進中原

秦滅巴蜀,張儀、司馬錯相爭,西卻荊楚,後進中原

話說,戰國中期,秦孝公勵精圖治,任用商鞅變法,秦國逆勢崛起。而後衛國人張儀入秦受秦惠文王重用,採取連橫策略,勇挫齊、楚、魏、韓、趙五國聯軍。秦國擊敗五國聯軍之後,鑑於義渠在戰役過程中突襲後方之事,本準備進攻義渠,以消除東進時的後顧之憂。恰好此時,蜀(今四川成都)與巴(今四川重慶)、苴(今四川劍閣北)兩國作戰,苴、巴向秦求救。

秦滅巴蜀,張儀、司馬錯相爭,西卻荊楚,後進中原

秦惠文王考慮到義渠暫尚不能對秦構成嚴重威脅,準備乘中原各國無力西進的大好時機,擊滅蜀國,開疆拓土,以為建立“王業”打造基礎,但又因路遠險阻,猶豫不決,為此徵求大臣們的意見。

秦滅巴蜀,張儀、司馬錯相爭,西卻荊楚,後進中原

張儀為推行其連橫策略,不同意攻蜀,認為應乘戰敗五國聯軍的威勢,東進中原攻韓。他說:在外交上親魏善楚,在軍事上進軍三川(指黃河、洛河、伊河匯流地區),攻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宜陽(今河南宜陽),兵臨東西二週,“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

秦滅巴蜀,張儀、司馬錯相爭,西卻荊楚,後進中原

他反對攻蜀的理由是:蜀為西僻之國,戎狄之長,“敝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爭名於朝、爭利於市是人之常情。當今三川、周室算得上是天下的朝、市,不去爭取,卻只顧戎狄之利,“卻王業遠矣”。

秦滅巴蜀,張儀、司馬錯相爭,西卻荊楚,後進中原

主張伐蜀的司馬錯反駁說:蜀確實是西僻之國,戎狄之長,目前發生戰亂,秦軍進攻,猶如驅使豺狼虎豹追逐羊群。“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治)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

秦滅巴蜀,張儀、司馬錯相爭,西卻荊楚,後進中原

由此可見,司馬錯不僅從政治上考慮得失,而且從經濟上衡量利弊,預期進攻蜀巴可獲重大利益。司馬錯進而歷數攻韓之害,他說:進攻韓國,威脅天子,只會敗壞自己的名聲,蒙受不義之譏,這是天下所不為的;進攻韓、周,雙方一定會併力合謀,並聯合齊、趙,求助魏、楚,共同對秦。

秦滅巴蜀,張儀、司馬錯相爭,西卻荊楚,後進中原

最後他從戰略高度闡述了攻蜀巴的重大意義:蜀,水通於楚;巴,有強悍的士卒。取得巴蜀,“浮大舶船以東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這正合秦惠文王急欲弱楚的思想,因而得到他的讚許和支持。

秦滅巴蜀,張儀、司馬錯相爭,西卻荊楚,後進中原

秦更元九年(前316年),惠文王派司馬錯和都尉墨等率軍攻蜀,從石牛道(從今陝西勉縣西南行,越七盤嶺,往朝天驛趨劍門關的大道)入蜀。蜀王親自率軍進至葭萌關(今四川劍閣東北)迎擊秦軍。蜀軍戰敗,蜀王逃至武陽(今四川彭山),被秦軍追殺,蜀國滅亡。司馬錯等繼續進軍,俘虜了巴王,擊滅了巴、苴兩國。秦西南秦嶺以外廣大地區盡入秦國版圖。

秦滅巴蜀,張儀、司馬錯相爭,西卻荊楚,後進中原

秦滅巴蜀後,不僅大為充實了它的戰爭潛力和軍事實力,為支撐長期而頻繁的戰爭創造了強大的物質基礎,而且在戰略上形成了極為有利的態勢。由巴蜀浮江而下,不到十日,即可攻擊楚的扞關(今湖北宜昌西),進而威脅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摧毀楚國後,既解除了右側的威脅,又使韓、魏失去了南方的支援。秦軍即可從西、南兩面對韓、魏形成包圍。對爾後進軍中原、各個擊破關東各國極為有利。一句話概括便是“秦滅巴蜀,西卻荊楚,東進中原”!

秦滅巴蜀,張儀、司馬錯相爭,西卻荊楚,後進中原

其實,早在楚威王執政時,他就看到了這一戰略趨勢,擔心長江及漢水上游地區的安危。他曾對蘇代說:“寡人之國,西與秦接壤,秦有舉巴蜀並漢中之心……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不定)。”他雖有預見,但並未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以致預見變為現實!

如何看待秦滅巴蜀

評論區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