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放高利貸"式的包藏禍心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放高利貸"式的包藏禍心

——借出雞肋,收回整雞!劉備借荊州其實是一場”高利貸“鬧劇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

劉備借江陵,孫權送妹固好

"劉備借荊州"是三國很重要的橋段,劉備、孫權圍繞荊州的博弈影響了三國的走勢!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許多讀者對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都深表同情,"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反而成了詬病劉備的歇後語。

但翻開正史,你會發現,劉備真是冤大頭,劉備借荊州相當於借"高利貸"!孫權願意借出荊州,並不是什麼好心,而是包藏著"放高利貸"的禍心。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一、劉備借荊州其實只是借江陵

荊州問題和赤壁之戰息息相關!

荊州是漢代十三州之一,位於長江中游。東漢末年,荊州下轄七個郡,即南陽、南郡、江夏、武陵、零陵、桂陽、長沙。董卓亂政時,荊州被賊寇佔據,劉表單騎入荊州,聯合當地豪強一舉平定。漢末天下大亂時,劉表與曹操、孫權有過小規模戰鬥,宛城之戰後,南陽郡大部被曹操所佔。黃祖被殺後,江夏一部分為東吳佔領。在曹操平定北方的時候,劉表佛系治荊州,不與曹孫相爭,坐觀天下。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

劉表在荊州坐觀天下

首先,赤壁之戰之前的荊州勢力比較:曹操大於劉琦(劉備),劉琦大於孫權。

建安13年,曹操平定北方後,準備南下,這時候劉表病死,劉琮繼位。曹操採用荀彧之計,間出宛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到荊州,劉琮投降,荊州大部分歸順曹操。

官渡之戰時,劉備從袁紹處逃出,後被曹操擊敗,來到荊州劉表處避禍,被劉表安排在新野防守曹操。劉表長子劉琦因為避禍,離開當時的荊州治所襄陽到江夏鎮守。

劉琮投降後,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攜民渡江,被曹操在當陽擊敗,最後逃到江夏與劉琦會合。江夏一郡為孫權、劉琦(劉備)共有,劉琦佔的地盤比孫權大。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

荊州七郡圖

因此,赤壁之戰前,荊州勢力如下:曹操佔有荊州六郡,即南陽、南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劉琦劉備佔有江夏大部,孫權佔有江夏少部分。

曹操勢力大於劉琦劉備勢力,劉琦劉備勢力比孫權大一點。

其次,赤壁之戰之後的荊州勢力比較:劉備大於曹操,曹操大於孫權。

赤壁之戰後,曹操敗退北方,但是荊州大部分還在曹操手裡。

孫權、劉備都對荊州垂涎三尺,特別是劉備,諸葛亮給他規劃的隆中對首要任務就是要拿下荊州。而孫權呢,魯肅給他的榻下對也是要拿下荊州,再圖天下。因此,赤壁之戰後,孫劉雙方都要從曹操手裡搶奪荊州。

荊州七郡,比較富庶的幾個郡是南郡、江夏、南陽,長沙、桂陽、零陵、武陵相對落後一點。南陽靠近北方,江夏本來就在孫劉的手裡,因此,攻打荊州,兵鋒首指就是南郡。

周瑜費了好大勁,並且在劉備的幫助下,才打下南郡的治所江陵,南郡南部大部分歸屬東吳,周瑜把油江口給劉備屯兵,南郡北部的襄陽還在曹操手裡。

劉備利用這個空當,麾兵南下,收得了長沙、桂陽、零陵、武陵,並佔據了南郡的油江口,改名公安。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

赤壁之戰後荊州勢力範圍劃分

因此赤壁之戰後,荊州的勢力重新調整如下:

劉琦劉備佔有長沙、桂陽、武陵、零陵四郡及江夏一部分、以及南郡一小部分,為當時的最大勢力。劉琦不久病死後,這些地盤都屬於劉備的。

曹操佔有南陽郡及南郡的襄陽。

孫權只佔有南郡的治所江陵及江夏一部分、長沙一部分。

赤壁之戰後,荊州劉備的勢力最大,曹操次之,孫權最小。

並且赤壁之戰後,劉備表孫權為車騎將軍、孫權表劉琦為荊州牧,劉琦死後,荊州人公推劉備為荊州牧。劉備佔有荊州其實是合法的。

其三,孫權借出荊州其實是借出南郡治所江陵,而江陵當時於孫權是"雞肋"。

孫劉聯軍費了好大勁,才在赤壁打敗曹操。這其中,雖然劉備出力不少,但是出力最多的還是東吳!

但戰後分享戰利品時,東吳相當於只得到以治所江陵為中心的半個南郡。而這個江陵雖然戰略地位重要,但對孫權來說,卻非常尷尬。

因為江陵北面是襄陽,在曹操手裡,曹操派大將五子良將之一的樂進在鎮守。江陵南面一江之隔,劉備駐軍在公安,對江陵虎視眈眈。因此,江陵於孫權形如"雞肋",放棄太可惜,拿在手裡又食之無味。

此時劉備也想得到江陵,因為江陵是西進益州的咽喉,劉備要實現隆中對橫跨荊益的目標,必須得到江陵。但因為江陵在孫權手裡,孫劉聯盟還不是破裂的時候,不宜強攻。因此劉備想到了借江陵。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

劉備不僅借到江陵,還娶了孫權妹妹

劉備為了借到江陵,親自去東吳的都城京口找孫權商談,周瑜、呂範等人都勸孫權扣留劉備不讓回來,只有魯肅建議借江陵給劉備,讓劉備抵抗曹操。孫權不僅同意借江陵,而把妹妹嫁給劉備,進一步鞏固孫劉聯盟。

《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漢晉春秋曰:呂範勸留備,肅曰:"不可。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權即從之。】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

因為荊州的治所是在南郡的江陵,因此,江陵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荊州。劉備"借江陵"後來就被東吳有意混淆成"借荊州"。

二、孫權借江陵給劉備的好處

孫權借江陵給劉備,是非常高妙的一招棋,利遠遠大於弊:

首先,讓劉備作盾牌頂在抗曹前線。

江陵本來處於北有曹操、南有劉備的三明治夾心肉的地位,由於江陵戰略地位的極端重要,曹操非常想奪回。

劉備因為想使他這個荊州牧名符其實,也想要江陵,以便北伐曹操、西進益州,因此對江陵也是時刻惦記著,甚至不怕被東吳扣留的風險,親自跑到京口向孫權求取江陵。如果孫權不給,不敢保證,劉備會不會背後下黑手。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

周瑜取南郡,為劉備做嫁衣

江陵腹背受敵,尤其是孫權頂在曹操前面,相當於為劉備做擋箭牌,東吳在一線和曹操硬撕,劉備卻躲在背後舒舒服服,孫權打心眼裡不願意。

江陵借給劉備後,劉備就在一線和曹操硬槓,東吳就可以退回二線,坐山觀虎鬥,坐收漁人之利,孫權的借江陵因此非常明智。

其次,不用在江陵駐軍節省大量人力物力

孫權如果不借江陵給劉備,自己勢必要在江陵大量駐軍。並且駐軍的數量得是正常的1.5-2倍。

因為如果對付曹操,至少要正常駐軍,但正常駐軍要想不被曹操攻破,必須駐防主力。同時,要提防劉備背後下黑手,還得多駐軍以監視劉備,因此至少要比正常時多駐軍50%到100%才合適。這麼多的駐軍讓孫權很頭疼,因為長江防線很長,除了江陵一線的長江中游,下游的合肥、建業、京口一線都需要駐軍。重兵駐防江陵,其它地方駐軍就捉襟見肘。

要駐軍就要屯積大量的物資給養,這對東吳的經濟來說,又是個沉重的負擔。要知道三國時代,江南的開發並不充分,真正的江南大開發是在東晉衣冠南渡以後。

江陵借給劉備後,孫權就把主力從江陵撤出,既讓劉備替孫權擋槍箭,又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孫權心裡是樂開花的。

其三,騰出手來經營長江下游和交州

孫權之所以大方地同意把江陵借給劉備,還有更重要的考量,就是他需要騰出手來經營長江下游和交州。

曹操兵敗赤壁後,但元氣並沒有大傷,次年三月,略作休整的曹操就兵發譙郡,也就是今天安徽的亳州,在那裡訓練水軍,這讓處於京口也就是今天鎮江的孫權提心吊膽。這年七月,曹操又在合肥大規模屯兵,孫權更加害怕。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

借江陵後,孫權全力經營長江下游

如果曹操從合肥順流而下,很快就能打到鎮江,孫權必須在長江下游屯重兵防守曹操。

建安十六年至十七年,孫權又把東吳的治所遷到建業,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並築石頭城。

借江陵給劉備,孫權除了留一部分兵在江夏監視曹操劉備外,主力用於長江下游,為經營長江下游創造了條件。

建安十八年,因為長江下游經營得好,曹操與孫權在濡須口對陣,見孫權軍容齊整,留了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名言後退軍。

因為長江下游經營得好,曹操與孫權在合肥、濡須對陣幾次後,暫時放棄了統一江南的決心,江東轉危為安。

孫權在經營長江下游的時候,眼睛卻盯著交州。交州與東吳及劉備的荊南四郡接壤,而交州的蒼梧太守吳巨與劉備關係交好。孫權讓劉備頂前線抵禦曹操後,不失時機地經營交州,把劉備的後路抄了。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

交跤太守士燮

建安15年,孫權先派步騭擔任交州刺史,受到了交州大族士燮的歡迎,願意接受步騭節制,步騭不久就殺了懷有異心的劉備好友吳巨,交州全部為孫權所掌控。

孫權經營好長江下游,並控制交州後,從東、南兩個方向對荊州形成了半包圍狀態,而劉備、諸葛亮和關羽卻渾然不知。

孫權借江陵給劉備,其實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取捨,非常高明的"以退為進"策略,既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穩定了長江下游,擴展了交州,所得遠大於所失!而劉備通過佔據江陵,西進益州,實現了隆中對的第二步,也達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

因此,借江陵,對孫劉雙方來說,是"雙嬴"的選擇。

三、孫權借江陵包藏的"放高利貸"禍心

孫權借江陵給劉備,劉備集團認為是好心,但其實劉備是被表面現象矇蔽,孫權表面是好心,背後包藏的是"放高利貸"式的禍心。

首先,借江陵落個順水人情,送出"雞肋",意在"整雞"。

江陵是在劉備的幫助下,周瑜花了一年時間才打下來的。

周瑜打下江陵,本意有二:

  • ——一是北上奪取襄陽,獲取整個南郡,有條件的話再奪取南陽。
  • ——二是西進奪取益州。

孫權也因為這兩個戰略目標,所以才傾力支持周瑜打下半個南郡。但是打下半個南郡代價巨大,使得孫權認識到奪取襄陽根本不可能,因此,終孫權一世,除了延康元年魏軍主動放棄襄陽外,東吳再也沒有動過襄陽的念頭。

襄陽不可打,江陵的作用就是西進益州,孫權也嘗試過,本來派周瑜、孫瑜攻蜀,受到劉備阻撓,加上週瑜病死,攻蜀已不可能,孫權遂放棄西進念頭。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

周瑜在攻打益州前病死

既不打襄陽、又不打益州,孫權再佔江陵,除了給劉備當盾牌外,沒有其它好處。因此,當劉備到鎮江要求借江陵時,孫權滿口答應,無非是做個順水人情。

江陵雖然是"雞肋",但也是孫權花大價錢拿下來的,孫權當然不想白送,他要收利息的,這個利息也不是現在的銀行利息,而是"高利貸"利息。

孫權送出去的是一根雞骨頭,但他的心思是要收回一隻整雞!這是妥妥的"高利貸"思維,可憐劉備還以為江陵是孫權嫁妹的陪嫁品呢,對孫權"放高利貸"禍心全然不知。

其次,借江陵討要整個荊州強行收"高利貸"利息

孫權借出江陵,收束兵力經營長江下游和交州,到了建安18年時,曹操讓現在安徽境內江北的居民內遷,規避孫權風險,長江下游基本搞定,交州也被孫權收入囊中,孫權終於可以騰出手找劉備來收"高利貸"利息了。

孫權向劉備討要荊州,用的手法和現代人放高利貸"催討"手法如出一轍,都是"三步走":

  • ——第一步,"文明"催討,事情先商量著辦。

建安19年,孫權攻克皖城,正好劉備打下成都,劉備實現了隆中對的第二步戰略目標。孫權乘著劉備高興,派諸葛瑾長途跋涉去成都向劉備"求荊州諸郡"。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十九年五月,權徵皖城。閏月,克之,獲廬江太守朱光及參軍董和,男女數萬口。是歲劉備定蜀。權以備已得益州,令諸葛瑾從求荊州諸郡。備不許,曰:"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

孫權借給劉備的是以江陵為治所的半個南郡,但討的時候卻要求劉備把荊州幾個郡給他,根據後文,孫權要的這荊州諸郡應該是南郡、長沙、零陵、桂陽。借出半個,要回3個半,7倍的利息,給誰都肉疼啊。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

諸葛瑾是文討荊州大使

劉備既不想還江陵,更不願給把荊南三郡給孫權,就假意說要打涼州,涼州打下就把整個荊州給孫權。

因為江陵是連接西川和荊南四郡的咽喉,還了江陵,劉備的荊南四郡就變成了"飛地",遲早還要被孫權奪走。荊南四郡是劉備的錢糧源泉,是劉備自己辛苦打下的,劉備當然不想放手。因此就用打涼州來糊弄諸葛瑾、搪塞孫權。

  • ——第二步,"無賴"催討,上門耍賴。

孫權一見"文明催討"達不到目的,就實施第二步"無賴催討"。就像現代放高利貸者收不回暴利,就上門到你家吃住一樣,孫權直接派三個太守去荊南三郡上任。如果遇到實力一般的人,這些太守上任就可能待著不走了,但是孫權這會遇到比他還橫的關羽,結果上門"催討"的人都被關羽打跑了。

  • ——第三步,"暴力"催討,武力強收。

現代放高利貸前兩招如果不行,那就會來第三招——"暴力"催收,糾集一幫打手上門硬搶硬奪,甚至綁架要脅。這一招孫權也會!

孫權一看,"文討"不行、"賴討"也不行,那就"暴力"催討。直接命令"催討隊長"呂蒙帶二萬兵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魯肅帶一萬兵屯巴丘阻擊關羽,孫權自己坐鎮陸口策應。長沙、桂陽、零陵三個郡相繼失陷。劉備聽說荊南三郡丟失,立即從益州起兵五萬,順流而下駐紮在公安,命令關羽起兵三萬至益陽,擺開架勢準備開撕。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

”暴力催討“隊長呂蒙

結果仗還沒打,曹操佔領漢中的消息傳到劉備這裡,劉備擔心曹操從漢中進攻成都,準備與孫權言和,孫權得了大便宜,再次賣劉備一個順水人情,與劉備締結條約,長沙、江夏、桂陽三郡屬於孫權,半個南郡加零陵、武陵兩郡屬於劉備,雙方簽字畫押後各自退兵。劉備回成都起兵攻打漢中,結果打跑曹操,斬了夏侯淵,奪得漢中。孫權也回到長江下游欺負曹操,結果在逍遙津被張遼打得大敗。

其三,孫權惦記"本金"再次暴力催討,劉備血本無虧

劉備和孫權簽訂條約,把長漢、桂陽、還有半個江夏給了孫權,以為和孫權"本息兩清",因此放心地在漢中折騰,關羽因為想策反南陽爆發了襄樊大戰,以為孫劉聯盟還在,荊州欠帳已了,因此放心調兵北上,導致荊州防守空虛。

但是在孫權的心裡,還惦記著高利貸"本金"沒還!以江陵為治所的半個南郡確確實實是孫權當年借給劉備的,孫權認為:南郡是高利貸"本金",江夏、長沙、桂陽不過是高利貸"利息",利息還了,"本金"還沒還。孫權時時刻刻想討回"本金",由於"本金"又被使用了五年,"本金"加上"利息",劉備的半個南郡和零陵、武陵兩郡作為"本息",孫權都要收回。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你當是好心嗎?那是

關羽大意失荊州

於是乘關羽北上、南郡及零陵、武陵空虛的時機,孫權派"催討"隊長呂蒙再次出擊,白衣渡江,一舉奪回南郡、零陵和武陵,並與曹操的軍隊前後夾擊,大敗關羽,逼得一代武聖走麥城,身首異處。

這一次"暴力"催討,劉備血本無歸,還搭上關羽,隆中對第三步戰略目標破產。不久,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為關羽報仇,又被"催討"幫兇陸遜一把火燒得全軍覆沒,劉備恢復漢室的夢想至此破滅。

綜上,"借荊州"事件看起來劉備是個"老賴",但孫權才是放"高利貸者",孫權借給劉備一根雞骨頭,收回來的是一隻整雞。"老賴"劉備因為大意,被孫權兩次"暴力催收"成功,最終雞飛蛋打、血本無歸!

孫權"放高利貸"事件也警示我們:高利貸碰不得,除非你準備傾家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