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多国不但封国而且封粮,国内大米会大涨吗?

近期全球都在疫情爆发的恐慌中,进入三月份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封国",这其实是好事儿,毕竟可以将病毒的传播外围控制起来,避免无法控制的全球性交叉传染。但让笔者没想到的是,有粮食出口国准备停止粮食贸易,准备自保了。越南政府公开表示,将于本月28日,也就是今天,"停止"其大米的出口,新的订单也不再签署。乍一看这个消息有点吓人:别看越南国土极为狭长、面积也不算大、人口还多(近亿)。但它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2009年时,越南跃居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仅次于印度和泰国,一直保持到今天。那越南不出口大米了,国内大米行情是不是就要大涨了,毕竟每年我国也会进口大量的越南低价大米,笔者个人认为国内大米价格上涨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大涨是不会出现了,毕竟我国水稻国储库存充裕,在保证粮食安全上,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是非常强的,也不会让市场上的口粮(大米)价格出现大涨,影响国内人民的正常生活。

【独家】多国不但封国而且封粮,国内大米会大涨吗?

国家调控力度强:

进入3月份后,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各地复工复产加快,稻米市场也逐渐步入正轨,3月中旬与3月初相比,稻米市场稳中略有回落。树欲静而风不止。虽然国内疫情阻击战胜利在望,但全球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却愈演愈烈,导致全球经济动荡,金融市场暴涨暴跌,全球危机迅速蔓延,二季度国内稻米市场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大。不过,国内稻谷连年丰收,产大于需,库存充足,近几年国内稻米市场走势总体保持平稳,基本上"以我为主",受外围因素干扰较少。即使春节前后我国冠状病毒疫情突然爆发,导致国内物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CPI涨幅创出2008年以来的新高,但国内粮价总体依然保持稳定,稻米市场仅出现小幅波动,月环比涨幅不到1%。

【独家】多国不但封国而且封粮,国内大米会大涨吗?

稻谷市场行情弱:

新季稻谷收购基本接近尾声,市场购销逐步过渡到陈稻市场。但目前终端大米集中性消费不畅,大米走货偏慢,加工企业整体开机率不高,原粮采购积极性偏弱,部分地区价格弱势下跌。其中,湖南长沙早籼稻收购价为2300元/吨,较上月下跌30元/吨;江西南昌早籼稻收购价为2300元/吨,与上月持平。湖南长沙晚籼稻收购价为2480元/吨,较上月下跌30元/吨;安徽芜湖晚籼稻收购价为2520元/吨,与上月持平。大家看到了,稻谷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很多地区还出现了小幅下调,国内米企在原料价格稳中趋弱的背景下是很难单方面提高大米价格的,毕竟国内大米产能过剩还没有解决。笔者个人认为,虽然国外看似疫情严重,但已经不像开始时候的手忙脚乱,未来疫情对粮食行情的影响会逐渐转弱,而且我国大米存粮充足,未来可能会大量出口至其他国家,但绝对不会影响国内大米行情。国内大米价格还是以稳为主,略有上涨也幅度有限。

【独家】多国不但封国而且封粮,国内大米会大涨吗?

大米需求有转机:

近期教育局的学校开学时间已经定下来了,随着全面复工和学校的陆续开学,大宗消费将会集中到来,不过对价格的影响不大。其实这样的学校开学带来的需求高峰对行情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淡,主要就是国内整体供大于求局面未变,再有就是近些年我国的物流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可以说从最南到最北也基本可以做到一星期内运货位置,更不要说各地大米购销企业已经布局的很完整,学校并不需要大量囤积大米,基本都是随用随采,笔者预计后期大米价格仍将会平稳运行,难有大波动。

【独家】多国不但封国而且封粮,国内大米会大涨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国内大米行情难有大涨行情,主要还是因为老百姓流传的一句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国储的大量库存就证明了这一点。今年国家小幅提高籼稻最低收购价,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种植,释放了国家重农抓粮的信号,有利于稳住稻谷种植面积,为稳定国内稻米市场奠定了基础。2020年大米行情虽然不会大波动,但是国家继续维持粮食安全的策略是不会改变的,鼓励水稻种植的政策也不会改,种植户们不必担心。如果可以在今年打开大米出口市场,对水稻种植户来说将会是好事一件。

【独家】多国不但封国而且封粮,国内大米会大涨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