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圖源@梵影之園

紅色貨幣發行於動盪的戰爭年代,大多數印鈔廠都位於大山深處,條件非常艱苦,因為敵人封鎖嚴重,設備簡陋,所用紙張質量也比較差,加之戰爭中的損耗,發行量相對較少且不易保存。

不論是紅色貨幣中的金屬幣、紙幣,還是布幣,其圖案不僅有代表性的革命人物,也有各種勞動場面、宣傳標語,風景古蹟等,每一枚紅色貨幣,都是中國共產黨革命鬥爭的重要縮影,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征程。

這其中,不得不提及的,就是這四枚壹圓幣……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中央蘇區造俄文版蘇維埃銀幣一元】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圖源@講武堂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次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過國家銀行在瑞金葉坪正式成立,毛澤民被任命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第一任行長。當時,算上毛澤民只有5名工作人員,啟動資金僅100萬元。

1932年年底,中央造幣廠成立,以繳獲的銀器、手飾、銅材等生產銀元和銅元。經中央批准,規定以銀元為本位幣,紙幣為銀幣券,1元銀幣券兌換1元銀元,銀幣券為國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蘇區造俄文版蘇維埃銀幣壹圓橫空出世。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圖為:中央蘇區造俄文版蘇維埃銀幣壹圓

發行貨幣還要解決紙張和油墨的問題,要有人設計票面圖案。經過了解,毛澤民找到汀州城裡一位叫黃亞光的人。此人能寫會畫,也許能搞票子。

當時,根據地連最起碼的繪圖工具都買不到。後來,還是毛澤民託人從上海買來兩腳規、鴨舌筆以及刻制石印模的工具。

面對當時貨幣品種繁雜、行市差價不一和白區派遣特務套購根據地物資、侵擾蘇區貨幣市場的混亂局面,毛澤民從發行統一貨幣入手,重建蘇區貨幣金融體系。

統一貨幣的前提就是儘快印刷出紙幣,在去上海、香港印製鈔版、購置印製材料未果之後,毛澤民決計自己動手造紙。沒有造紙原料,他就號召大家撿些爛麻袋、破棉絮,上山砍毛竹、剝樹皮,收集鞋底、繩頭。

作為國家銀行行長,毛澤民常常走在這支“撿破爛”隊伍的最前頭。撿回來的東西全部砸碎後在石灰池中浸泡,然後搗成紙漿用於造紙。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鄂豫皖蘇區造中文版蘇維埃銀幣壹圓】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圖源@網絡

1930年春,根據中共地下黨組織的指示,鄭義齋來到上海開設“義齋錢莊”,在周恩來同志領導下,為黨籌集資金。

兩年期間,他在各地黨組織配合和掩護下,多次往來於上海、武漢、天津、北平等地,為蘇區紅軍購買、轉運軍火物資。

1932年春,根據黨中央的指示,鄭義齋離開上海,前往鄂豫皖蘇區工作,任省工農民主政府財政委員會主席兼工農銀行行長,並任紅四方面軍經理處處長、總經理部(即後勤部)部長。

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到達川北後,創建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在此期間,鄭義齋為解決糧食問題,提出許多好辦法,並且在蘇區內部實行計劃供糧和勤儉節約的政策,使川陝蘇區的糧食、棉花、食鹽、蔬菜、油料、家禽都得到迅速發展。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圖為:鄂豫皖蘇區造中文版蘇維埃銀幣壹圓

鄂豫皖蘇區造中文版蘇維埃銀幣壹圓就是在鄭義齋的努力和幫助下鑄造的。對於鄭義齋,在楊文局《好管家鄭義齋同志》中有這樣的記載:

在共產黨發動的“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鬥爭中,鄭義齋看到有些同志把沒收地主豪紳的貴重物品、高檔傢俱、珍奇古玩看成奢侈品,砸得稀爬爛,並付之一炬,不許加以利用,十分心疼和氣憤。他在達縣一次幹部會議上說:“一切財富都是人民大眾創造的。這些好東西,是過去地主老財們剝削掠奪我們窮人的。現在打倒了他們,好東西又回到了主人手裡。我們為什麼偏要打碎砸爛呢?我們是真正的主人,應當珍惜它們。只有勞動人民才有享用它們的權力!”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中華蘇維埃銀元(川陝銀行)】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長征時期,徐向前作為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川陝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他領導和指揮紅四方面軍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川陝革命根據地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紅軍殲滅了四川地方軍閥劉存厚的主力部隊,繳獲了綏定府造幣廠的大批先進設備。

1933年12月4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陝省工農銀行成立,於是利用繳獲的設備於1934年鑄造發行了大批精緻的銀幣和銅幣等,比起1933年以前鑄造的銀幣要整齊劃一、漂亮得多。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在這段時間裡,銀幣版式較多,正面五角星有實星、空星、線星三種,幣文中的“陝”、“共”、“四”有不同書寫特徵,斧頭、鐮刀、地球圖案也有多種區別。

重回戰火紛飛的年代,去看看你沒見過的紅色貨幣

圖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陝省造幣廠所造的壹圓銀幣,線星版

川陝省銀幣(包括面值“壹圓”的主幣和“壹角”、“貳角”等輔幣)的鑄造,很快改變了當時蘇區金融市場上各種貨幣混雜、金融秩序混亂的局面,成功地擠走了國民黨的金圓券、民國的銅元及其他銀幣甚至當地商會、錢莊的私票等,不僅穩定了根據地經濟,鞏固了民主政權,而且還為紅軍籌措了大量經費,有力支持了革命戰爭,因此很受根據地軍民的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