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李安軍 /

一片綠葉,孕育著春天的希望;

一方碧空,抒寫著藍天的博大;

一方水土,沉澱著桃源的大文化底蘊;

這是一個起點,這是一個轉折,這是糾結徘徊之後的抉擇,這更是鳳凰涅槃的重生。

一個起點,來之不易,在萬物竟擇的大勢中,華麗其表,堅強其軀殼者眾。漸漸地,有一些美好已經淡忘,有一些記憶已經模糊,退守,退守,甚至就要湮滅了。但是那個微弱的力量開始甦醒,開始奮爭,它甚至生髮出一股無所畏懼的呼喊,漸漸地它勾勒出一幅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明瞭的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詩篇。

桃源縣的美術事業起步了!

桃源縣,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西與沅陵縣、張家界市的慈利縣、永定區交界,東與常德市的臨澧縣、鼎城區接壤,北枕石門縣,南抵益陽市的安化縣。

桃源縣桃花源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因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而聞名。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正式成立於1999年,其前身是桃源縣美術協會。現有會員百餘名,分佈在桃源縣的各行各業。其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三名,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三十四名。會員在全國美術展覽中獲獎十餘次,入展二十餘次。個人出版畫冊達三十餘本。畫家個人藝術工作室有十個,專業畫廊一家。其美術成就在常德市是首屈一指的。

特別是近年以來,受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等的大力支持和引領下,美術事業發展迅猛,老中青三代藝術星火相傳,繼承有序。個人成績突出,整體實力明顯增強。

為了記載一個時期,記錄一個時代,美術家協會經過策劃籌備,收集資料,優中選優,隆重推出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系列,通過藝術家世界微信平臺發佈,敬請大家批評指導。


是為序。


-------------------------------------------------------------------------------------------------

總策劃 / 劉 源 馮學軍

策劃 / 李安軍 張 玲 塗志成

主辦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

藝術品世界

作品統籌 / 張 玲

發 布 / 藝術品世界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春來》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山水的筆墨情懷

/ 盧建剛 /

古人強調“多歷山川,廣開眼界”。我出生在桃源南邊的大山裡,對山水情有獨鍾,常常獨立凝神于山前林中,遺舍庭院,偏坡小溪……我認為,在山水畫學習和創作中,除了學習前人墨跡外,對景師自然是山水畫筆墨語言創新的重要途徑。正所謂以造化為師呼吸時代清光、吐納山川嵐氣、寄託豪邁情懷,山水畫筆墨審美成就了畫家藝術風格與高雅格調。寫生從描繪實景入手,可獲取素材,以丘壑帶動筆墨,可探索筆墨語言風格,改變程式造型羈絆,新的筆墨及表現形式將在寫生進程中始終影響並改變著繪畫作品的表現形式。

宋李澄叟《畫山水訣》言“畫山水者,須要遍歷廣觀,然後方知著筆去處。”山水畫中長短披麻、斧劈、豆瓣等相對穩定的各種筆墨程式皴法,並非一日之功,而是前人面對真山真水以筆墨寫生的方式描摹探索出來,以使筆墨語言與畫家的意象審美中的山水和諧的完美結合。對景寫生,以表現內容和特徵來反映客體,而對物象整合取捨,卻以主觀的方式,使之具有完整性和獨立的審美構思。回憶跟隨趙庸進、李安軍、楊仁春、吳慈安、郝清平等畫家寫生的日子,使我更加明白了山水畫主客體互動的重要。呈現良好的畫面與筆墨效果,表現形式和筆墨語言就需要主客體的互動,通過筆墨程式語言的再創造以求山水作品意象審美主觀體現,形成極具自我藝術個性的筆墨語言新秩序。“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寫生的過程即為感悟山川自然和筆墨創新創造的過程,感受不同,筆墨迥異。畫家把主觀的個性審美和帶有藝術探索與創新的筆墨符號盡情的交融,使抽象的筆墨語言展現出自我表現意味的主觀審美和特殊的筆墨之痕。

寫生其實也是寫情,“但寫生之道,貴在意到情適,非拘於形似之間者。”山水畫寫生是展現自然之生意和情趣,作品中的筆墨語言並非既定的程式化筆墨,而是由藝術認知和主觀情感支配的,山水畫寫生不是照搬描摹自然山川,它是畫家將自我的筆墨語言、對物象的審美認知以及畫面所要到達的意象審美的完美融合。寫生是能動的主觀的情感表達,也是畫家主觀能動地表現藝術中的自然秩序,反映了自我筆墨的“不似之似”的藝術真實。氣韻和神采是藝術的真實,張揚和渲染了山水畫個性化的筆墨氣象。

融藝術想象和視覺創造的筆墨圖式語言是一種藝術的真實,它融合了畫家筆墨情感的表達以及觀者的審美認知和藝術想象,所展現的視覺存在是山水畫家所追求的完美的藝術再現和情感真實。真實的情感來自畫家,也來自觀者。畫家對山水物象的認知融入了完美的藝術想象,賦予畫家情思的筆墨圖式更具有審美價值。山水畫寫生,其過程即為藝術創造,也是畫家情感表達的方式。筆墨實踐是創造性的藝術表達,是畫家的審美追求和情感表現,彰顯和傳達了山水獨特的意象之美。寫生是一種賦予情思和想象的藝術創作。創造性的山水畫所展現的具有排他性的筆墨個性和視覺張力,是一種筆墨語言的偶發性和畫家情感碰撞的一種筆墨試驗宣洩。通過寫生,畫家擁抱自然,感悟自然,對山川的認知及筆墨語言的抒寫是藝術修養與客觀物象融入的動態過程,這一過程是特定的審美傾向和對自然情感相生相融的過程。

畫中有詩意,筆中有乾坤!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春來》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春雨過後泉更鳴》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高山流水》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歸》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今春話題道不盡》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金秋》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木落霜清秋色霽》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秋高氣爽》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秋山響清泉》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秋韻》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霜天牧歌》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萬水千山只等閒》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空山新雨後》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山水小品》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農家樂》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清溪秋韻》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五哥放羊》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迎春》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又一村》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 盧建剛 《雲川深處盡聳翠 》 國畫 /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愛生活,追求美,樂觀開朗的畫家盧建剛



-------END------


藝術 || 桃源縣美術家協會畫家巡禮之二 · 盧建剛

在看,在轉;向真,向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