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首天真爛漫的童趣詩詞,帶你找回童年的回憶!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有這樣一朵浪花,沒有爾虞我詐,沒有世態炎涼,沒有心中憂憤,沒有世俗的爭鬥,它是那樣的清新活潑,那樣的令人陶醉,那樣的無憂無慮,字裡行間滲透著和諧與美好,他就是童心如花、天真爛漫的童趣詩詞。

15首天真爛漫的童趣詩詞,帶你找回童年的回憶!

15首天真爛漫的童趣詩詞,帶你找回童年的回憶!

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這首詩好比一組鏡頭,攝下一個小孩兒偷採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緻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2、《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鵝》相傳是駱賓王在七歲時寫的一首詩,這是一首詠物詩。小作者通過白描的手法,簡單的略加勾勒,鵝的鮮明形象就脫穎而出。“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一幅可愛的動態的形象。

  

15首天真爛漫的童趣詩詞,帶你找回童年的回憶!

3、《幼女詞》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施詩寫幼女的稚態,突出其弄巧成拙,從而,見其童心。在寫法上,施詩先直言幼女少不更事,分不清“巧”與“拙”,為下文寫幼女弄巧成拙埋下伏筆;然後,以“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這一反映其稚態的動作描寫照應上文,為“未知巧與拙”作了形象的註腳。這裡,既有幼女年齡與其行為的不相稱之明比,又有他人之“巧”與幼女之“拙”的暗比。如此著墨,就使幼女的形象活了,動了。

  4、《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詩寫一“蓬頭稚子”學釣魚,“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兒招手,想借問打聽一些事情,那小兒卻“怕得魚驚不應人”(怕驚了魚而不置一詞),真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形神兼備,意趣盎然。

  5、《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詩中孩子弄冰的場景,充滿了樂趣:心態上,寒天“弄冰”,童心熾熱;色澤上,“金”盤“彩”絲串“銀”冰;形態上,是用“金盤”脫出的“銀錚”,圓形;聲音上,有 “玉罄穿林響”的高亢,忽又轉 作“玻璃碎地聲”的清脆。全詩形色兼具以感目,聲意俱美以悅耳賞心,繪聲繪色地表現出兒童以冰為鉦、自得其樂的盎然意趣。

  全詩突出一個“稚”字。稚氣和樂趣能使兒童忘卻嚴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樂。孩童與老人在心理特徵上有諸多的相通之處,唯其如此,孩童的“脫冰作戲”的場景在老人的眼裡才有依依情趣。

6、《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這裡有作者的所見:一葉小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這裡省略了詩人看到的兩個孩子撐傘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產生的疑問,而直接把疑竇頓解的愉悅寫了出來。怎麼解開的呢?可能是詩人看到孩童異常的行為,就開始更認真地觀察、思考,結果當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舞動傘柄使風吹動小船使船前進啊!也可能是直接就問兩個孩子,孩子把原因講給他聽的。不管怎樣,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啞然失笑,為小童子的聰明,也為他們的童真和稚氣,於是欣然提筆,記錄下這充滿童趣的一幕。

  

15首天真爛漫的童趣詩詞,帶你找回童年的回憶!

7、《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這是一首反映兒童生活的詩篇,詩人在詩中讚美了小牧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顯得特別專注。“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聽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

  8、《閒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

  (其一)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這首詩選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來表現初夏這一時令特點。詩人閒居鄉村,初夏午睡後,悠閒地看著兒童撲捉戲玩空中飄飛的柳絮,心情舒暢。詩中用“軟”字,表現出他的閒散的意態;“分”字也很傳神,意蘊深厚而不粘滯;尤其是“閒”字,不僅淋漓盡致地把詩人心中那份恬靜閒適和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表現出來,而且非常巧妙地呼應了詩題

15首天真爛漫的童趣詩詞,帶你找回童年的回憶!

9、《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榕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捉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詩歌流露出留戀童年生活之情。兒童夜捉促織,勾起詩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這首詩先寫秋風之聲,次寫聽此聲之感慨,末兩句點題,寫戶外所見。這首詩語言流暢,層次分明,中間轉折,句似斷而意脈貫穿。詩人善於通過藝術形象,把不易說出的秋夜旅人況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颯的境界。最後以景結情,詞淡意遠,耐人咀嚼。

  10、《幼女詞》

  明·毛鉉

  下床著新裝,初學小姑拜。

  低頭羞見人,雙手結群帶。

毛鉉的《幼女詞》僅寥寥數語,便使一個純真可愛的幼女形象躍然紙上。詩的前兩句,寫幼女下床穿新衣,初次學著“小姑”(此處指新娘)成婚時拜堂。這裡,由幼女“下床著新衣”的動作引出其“初學小姑拜”的另一動作,並在“學小姑拜”之前著一“初”字,便突出了其情竇初開。

  11、《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12、《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原野、綠草、笛聲、牧童、蓑衣和明月。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詩人的視野裡的;寫出了農家田園生活的恬靜,也體現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勞,是一首讚美勞動的短曲。

 

15首天真爛漫的童趣詩詞,帶你找回童年的回憶!

 13、《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春景既然如此動人,生活在這如畫的春光中的人更是如此,詩的後兩句,由景而及人,詩人饒有情致地寫了一個群童放風箏的場面。天氣實在太好了,連平時愛在外貪玩的小學生們也一反常態,放學後早早地回到家,趕緊放起風箏來。“散學歸來”用一“早”字,說明連孩子們也讓這風和日麗的氣候給打動。

  1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詩中四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以“白玉盤”、“瑤臺鏡”作比喻,生動地表現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呼”、“疑”這兩個動詞,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這四句詩,看似信手寫來,卻是情采俱佳。

  15、《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此詩描寫夏日江南田野水邊的景色:剛下過一陣雨,暖日和風,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綠花紅,柳蔭濃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圍;同時描繪了兒童牧牛與牛吃草的動態畫面,營造了生機無限的意境。全詩遠景寫意,著色粗放淋漓;近景寫人,工筆勾勒,細緻入微。詩中浸潤著古典的靜穆與純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