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老昆明的十三坡(之八)先生坡


說說老昆明的十三坡(之八)先生坡

地名,是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變遷的佐證,輕輕拂開地名上的塵埃,便能露出歷史的刻痕。很多地名的由來都有自己的故事。

今天我們又來說說“先生坡”。

第九坡:先生坡

說說老昆明的十三坡(之八)先生坡


先生坡,位於翠湖之北。南起翠湖北路,沿坡上行至文林街,長115米。清末以地近貢院(雲南大學內),屬坡地,內多驛館。每逢鄉試,各地應試秀才(俗稱先生)多居於此得名,或謂鄉試時改考卷的先生居此得名。這是一條著名的歷史文化之路。明清兩代,據說坡腳有一先生居住並設館鋪輔導科考秀才,這就是先生坡的由來。當然先生坡的確走過許多先生,陳榮昌、袁嘉穀、周鍾嶽、陳古逸、由雲龍等著名鄉賢大師,西南聯大、雲南大學那些著名的先生教授也經常穿過這裡,據說老舍先生也曾經寓居在這裡。

說說老昆明的十三坡(之八)先生坡

吳光範《昆明地名博覽辭典》裡說到:清末以地近貢院(今雲南大學內),屬坡地,內多驛館,每逢鄉試各地應考秀才(俗稱先生)多居於此得名,或謂鄉試時改考卷的先生居此得名。從文林街入先生坡,下坡處是一間公廁,其他地方是居民樓。

說說老昆明的十三坡(之八)先生坡

“先生坡”的路牌還在那巷道坡腳古老的山牆上,其貌不揚的小巷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不過是條陋巷

先生坡面臨翠湖九龍池,位於翠湖北路與文林街之間,北高南低,是一個里弄式坡巷。這裡林木蔥鬱,環境安寧,平常僻靜冷清。

說說老昆明的十三坡(之八)先生坡


想當年,這裡學風湧動,文氣飛揚。明清兩代是注重學歷的時代,要想在朝廷中混個一官半職,至少要考上舉人;想做大官,非進士不可,所謂“身非進士,不能入閣”。

明清時,到了三年一度的舊曆八月初八至十六的那幾天,就突然熱鬧起來了。

想想看,近5000人湧來,優秀學子云集於此,先生坡、文林街、龍翔街、鳳翥街等地全住滿了。更何況科舉考試不限年齡,有的少年得志,首考奪魁,更多的人則是屢試不第,一考再考,為了那個狀元夢,父子一塊兒進考場,祖孫共同來“秋闈”者並不少見。

準備充分的,胸有成竹,悠悠哉哉,沉著練內功,坦然笑對考期;心有餘悸者,底氣不足,要麼只爭朝夕,臨陣擦槍,要麼焚香禱告,乞求上蒼;少壯而精力充沛者挑燈熬五更,年老而尚能飯食者想著拼命再搏一次。大家都有同一話題:“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人人都有同樣的渴望:“青雲直上龍門,中舉出人頭地”。

先生坡裡有一批人也忙得不可開交。這麼多秀才到來,吃喝拉撒總要解決吧,於是,應運而來各色人物,忙前忙後地開始“招呼”(昆明方言:照料、伺候)著秀才們。裁縫、郎中、文書、刻工、陰陽師、剃頭匠、裱糊匠、馱水夫,無不盡職盡責。開館子的賣吃食,開茶鋪的倒茶水,清早奔波的在掏大糞倒尿罐,深夜出沒的要敲更報時,都在忙,忙得皮遢嘴歪。

除了這些個體戶,還有些“吃官飯”的苦力也在忙,那就是“背伕”。古時滇池水一直漫延到昆明城區,河流水道直通貢院附近,不少秀才乘船而來。

考生要在“號舍”裡考試、食宿,必自帶筆墨紙硯、乾糧食物和簡單臥具,八月“秋闈”時節恰逢昆明雨季,還得帶塊遮擋風雨的披氈或油布,這些物件統統裝進箱子,史稱“考箱”或“考籃”。

明清時期,全國主要省份都設有貢院,據筆者所知其絕大多數,如“順天貢院”、“江南貢院”等都建於平坦之地,惟有云南貢院是高聳山頂。這對年老年少和體弱的士子來說,沉重的考箱無疑是一大負擔。

清末,考慮到這類考生較多,滇省政府規定:鑑於貢院“階級陡峻”,為照顧“文弱老少”者,由政府出錢,僱傭壯年背伕90餘名,專替考生揹負考箱行李,從今天的翠湖一帶搬運到坡頭驛館,考試時再由先生坡背到考場號舍。並規定:背伕一律不得向考生索取分文。

這是古代雲南政府的一個善舉,也算是對知識分子的特殊照顧。

說說老昆明的十三坡(之八)先生坡

說到先生坡,有個人物是人們常提起的。此人叫李陶齋,早先是個擺地攤、賣棕索麻繩的小販,清朝後期,在新城鋪(今金碧路東段)開店做買賣。他為人厚道,來滇的川、贛、粵商人都願邀他入夥,共同發財。

20年間,李陶齋成了百萬富翁,為昆明大富豪之一,人稱“李財神家”。他發家後,行善做好事,修橋鋪路、低息借貸給窮人、救濟收養鰥寡孤獨,還開辦了雲南第一個養濟院和育嬰堂。

有一年“秋闈”前,他來到先生坡“調研”,得知有些考生因家庭貧苦而交不出“試卷金”(報考費),他就自願代其交納。

同時他了解到貢院號舍簡陋,加之鄉試三年一考,平日無人管理,破爛不堪,若考期遇上雨天,考生在號舍內要打著雨傘應試和睡覺。如此情形讓他內心震動,便捐出巨資改建號舍,把原先狹窄、矮小、破爛的土墼房一律改建成寬敞磚房,考生應試環境大為改善,這在他省少有。

先生坡地名未改,但那個年代已離我們遠去,秋闈之事寫進了史書,古巷道住進了現代人,也時常留下探幽訪古者的足跡。

說說老昆明的十三坡(之八)先生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