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开封府:中国历史上“开后门”第一人实属包拯!

今天和大家到八朝古都-开封,

游览北宋时期的天下首府-开封府!

游开封府:中国历史上“开后门”第一人实属包拯!

我们今天的开封,历史上曾是北宋时期的都城-汴梁。开封府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虽然楼宇时废时兴,属县时多时少,辖区时大时小,这里一直是负责管理开封城区及周边各县行政、司法等事物的官署。

打个比方:北宋时期的开封府就相当于现在我们国家的首都!

在历史上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在此任职。尤其是包拯,曾担任第93任开封府府尹,在他上任期间,清正廉明,铁面无私,为老百姓做主,因此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称为“包青天”!

再打个比方:开封府尹就相当于现在我们国家首都的一把手!

在今天开封府的南门内,有一座建筑:梅花堂,包大人“开后门”的故事就发生于此!

游开封府:中国历史上“开后门”第一人实属包拯!

包拯一生为官清廉,执法严明,但却与“开后门”有着不解之缘。 “开后门”是说当时北宋的司法程序比较复杂,老百姓有冤情想告状,首先要递交状纸,状纸都要经衙役之手,而这些衙役经常会私自收老百姓的钱财贪污,于是很多老百姓没钱就无法申冤,俗话说得好: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

包大人担任府尹期间,知道事情之后,毅然废牌司制度,并且打开府衙后门,方便百姓报案,第一时间为老百姓审理案件。

游开封府:中国历史上“开后门”第一人实属包拯!

今天开封府梅花堂里的一组蜡像,展现的就是:包大人开后门以后,审理的第一个案件,也是第一起民告官成功的案件。案件内容是包大人审理张矿、张野无赖父子霸占平民李年家田地的过程,蜡像人物十分逼真,胡须和眉毛都是一针一线绣上去的,先来认识一下人物:

游开封府:中国历史上“开后门”第一人实属包拯!

两边的带刀侍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后边执毛笔的是

公孙先生,公孙策后边有一个年轻的后生,并不是展昭,展昭这个人物其实在历史上是并不存在的,只是根据七侠五义小说中杜撰出来的。右边穿绿色官服坐着的,是当地的县令许露,许露旁边跪着的是当地的地主张矿,五花大绑站着的是张矿的儿子张野

游开封府:中国历史上“开后门”第一人实属包拯!

左边跪着的老先生,叫做李年,李年的儿子和儿媳中年早逝,只留下一双儿女和老夫妇相依为命,靠着几亩薄田维生,这起田地纠纷案,起源于张矿家的田地是和李年家的田地是连着的,但是张矿却十分霸道霸占了李年家的田地,于是李年一纸诉状把张矿父子告到了县令许陋那里,而县令许陋是个大贪官,提前收了张矿父子的钱财,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许陋不但没有为李年做主还把他的状子拿给张矿父子看,张矿父子看了之后恼羞成怒冲进李年家中,把李年毒打了一顿,李年五岁的小孙子上前劝架,被活活打死,走投无路之际,李年听说开封的包大人执法如山,为民做主,就连夜带着孙子的血衣从开封府后门进入状告张矿父子,当时夜已深,包大人还在休息,听说之后立即起身处理,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在确凿证据面前,将县令许露革职查办,张矿投入监狱,张野因为杀人偿命,被狗头铡所铡!

虽然案情不大,但是体现了包大人为民做主,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精神!

为百姓开后门,为国家谋民生,为天下谋正义!

包拯实属历史“开后门”第一人,他的开后门,大快人心,大众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