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到底有何不同?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

——王力宏《龍的傳人》

我們常常習慣把“江”“河”合而為一,因為二者都是水體形式的一種稱呼。古代漢語中,“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而一般的河流多以“水”為通名呼之。眾所周知,長江、黃河在我國境內都是大型水道,以此認為江比河大的認識是無法說通的。所以,江、河的差別很可能是地域或部族的語言習慣使然。然而後來的漢語中,江和河卻產生了的差異,一般說來江要比河規模為大,但要確切找出其分界點又很難說清楚,它們只是相對而言的一種說法而已,科學上並沒有嚴格規定江河在長度、寬度、深度、流速等方面的界定數據,所以,一般來說相對較大的水道稱“江”,退而次之普通者稱“河”(多在北方),例如:作為地名通名,“江西省”在南方地區,而“河南省”、“河北省”“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等都在我國北方地區。再小者可稱“水”(多在南方),極小者稱“溪”。

“江”“河”,到底有何不同?

三峽一隅

“江”“河”,到底有何不同?

九曲荊江


江河的區別可從兩個角度來看:

① 地域上的區別(南“江”,北“河”)

比如中國南方的河流多稱為“江”,例如:長江、珠江、錢塘江、岷江、怒江、金沙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灕江、麗江、九龍江等等。可見南方人一般習慣把河流稱之為“江”。北方的河流人們多稱為“河”,例如:黃河、淮河、渭河、經河、洛河、汾河、青河、遼河、飲馬河、沁河、柴達木河、塔里木河等等。可見北方人習慣把河流稱之為“河”。

當然,中國大陸的河流名稱有這個特點,而習慣上,把我國島嶼上的河流,無論其注入哪裡,都叫河或溪,例如:萬泉河,濁水溪,大甲溪等。

而對於外國的河流,無論其長短,是注入內海、湖泊,還是外海、大洋,一般情況下都叫河。例如:尼羅河,亞馬遜河,密西西比河,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聖勞侖斯河,拉普拉塔河,……即便注入大洋,但仍叫河。在外國的河流,叫江的極少。即使有,也與我國有關,例如:黑龍江,圖們江,烏蘇里江,怒江……而外國的河流,唯有朝鮮半島的河流叫江,其原因是在很長時間內,它是中國的藩國,向中國納貢,與中國關係密切。

“江”“河”,到底有何不同?


“江”“河”,到底有何不同?

其實黃河在上游地區並不“黃”,反而十分清澈,奈何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

② 規模上的區別(大“江”,小“河”)

雖然有地域的大致劃分,但凡事沒有絕對。人們在對河流命名時也會根據河流的大小規模來區別稱之為“江”或“河”。我們看看例外:北方的嫩江、鴨綠江、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南方有象瀏陽河之類的河),這些河流在北方被稱為“江”,而這些“江”的共同之處在於長度、流量、流域,規模上是較大的,所以除了地域對河流命名的習慣外,人們通常會把一些小的河流稱為“河”,而對於大一點的“河”人們習慣上稱之為“江”。

另外還有一些說法,把注入內海或者湖泊的河流叫河。例如:黃河,注入渤海叫河;遼河,注入渤海叫河;塔里木河,注入羅布泊,也叫河,等等。而通常把注入外海或大洋的河流叫江。例如:長江注入東海,叫江;珠江注入南海叫江,等等。當然有些江的支流,人工水道也被稱為河,但河的支流沒有稱之為江的。也可以這樣認識:地表徑流比較穩定,一年四季變化不大的叫江.如長江,基本可以全年通航.。地表徑流因為季節的變化而發生巨大變化的叫河,如黃河,夏季水量很大,冬季卻經常斷流。這是江與河的本質區別。

(部分內容摘錄於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