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魅力—盤點歷史上的道教起義


一、太平道起義

東漢張角創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籠絡人心,在貧苦農民中樹立了威望,信眾多達數十萬。張角利用他在民眾中的威望,將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信眾分為三十六方 ;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為大規模的起義做好了準備,意圖推翻漢朝,並建立由黃巾軍統治的的新天下。


道教的魅力—盤點歷史上的道教起義


二、天師道起義

西晉時,關隴流民李特,李雄領導的流民起義,就與青城山天師道首領範長生給予的支持分不開,李特在戰爭中不幸戰死,起義軍死傷極為慘重在成敗存亡的關鍵時扌刻,由於範長生資助其糧草,從而使起義軍從困境中解脫出來。李特之子李雄後來佔領益州,自稱成都王,欲迎範長生為君王,範長生固辭不允,反勸李雄稱帝。後李雄稱帝,國號大成,傳三世至李壽,改國號為漢,史稱成漢。


道教的魅力—盤點歷史上的道教起義


三、五斗米道起義

東晉時,又爆發了孫恩、盧循領導的起義,其中起義軍的主要成分就是由信奉五斗米道的農民組成。孫恩是江南五斗米道著名傳道師杜子恭的再傳弟子,孫恩先是追隨孫泰,孫泰被誅後,他聚合徒眾百人,志欲復仇,在江浙之地興起大規模的起義,孫恩據會稽,自號徵東將軍,號其黨曰“長生人”,後因東晉鎮而投海自盡。剩下的徒眾又推孫恩的妹夫盧循為領袖,後為劉裕所敗,也投水自盡。


道教的魅力—盤點歷史上的道教起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