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真的“重文轻武”吗?实际上宋朝的整体战斗力比唐朝还强

宋朝被很多人称为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时期,不过除此之外,大家对于宋朝最深的概念可能就是重文轻武了,很多人都觉得宋朝有这样的政策,所以才会被打败,可是从宋朝的结果来看,宋朝并不存在轻武的状态。

宋朝真的“重文轻武”吗?实际上宋朝的整体战斗力比唐朝还强


总结宋朝的是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蒙古,可是和蒙古对战时间最长的国家是谁呢?答案是宋朝!宋朝不仅和蒙古僵持了几十年的时间,甚至还熬死了蒙古的大可汗,逼着蒙古在欧洲的部队全部回迁,那么宋朝就是有没有轻武呢?

宋朝真的“重文轻武”吗?实际上宋朝的整体战斗力比唐朝还强


宋朝重视科举,但是对武举依然很重视

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一个例子,就是宋朝十分的注重科举制度,因为宋朝对于科举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整个唐朝一共才录取了七千多位进士,而宋朝仅仅是宋仁宗时期,就录取了超过四千位进士,这样的科举频率,不管是哪个朝代的考生都应该十分的羡慕。

可是在重视文科举的同时,宋朝的武科举并没有放下,武举次数并没有比文举从次数差多少,由此可见,宋朝在选拔武功方面的人才上,也是十分重视的。

宋朝真的“重文轻武”吗?实际上宋朝的整体战斗力比唐朝还强


宋朝给士兵拨款从来不抠门

要看一个国家是不是重视士兵,重视部队,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式,那就是看看这个国家每年在会在他们身上投入多少的财政支出。而从宋朝对士兵的财政倾斜和对士兵的政策来看,宋朝在“武”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

一个普通人只要成为国家的士兵,那么就进入了军籍,所有的开销国家就关了,而一名高级士兵的俸禄,甚至达到了九品文官的水平,由此可见在宋朝时期,当兵绝对是普通人很好的一个出路;即使到了宋朝后期,国家财政上略微吃紧的时候,依然没有改变对士兵的政策扶持,由此可见宋朝是不存在“轻武”这一概念的。

宋朝真的“重文轻武”吗?实际上宋朝的整体战斗力比唐朝还强


正确理解宋朝的政策概念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呢?其实从赵匡胤开始,整个国家对武将十分的“戒备”,并不会给太多的实权,因为赵匡胤就是从一个将军成为皇帝的,所以他自然要防着自己的将军也这么做。

所以宋朝正确的政策其实不是“重文轻武”,而是“重文戒武”,也就是在提升全民文化水平的同时,对所有的武将有所戒备,但这里其实也仅仅是戒备武将的权力,对于武将的战斗力是不存在戒备的。


宋朝真的“重文轻武”吗?实际上宋朝的整体战斗力比唐朝还强


相反,在宋朝时期,民间的习武风气还是非常浓厚的,在城市中,各种各样的武馆经常见到,尤其是像开封这样的地方,城市中常年有一个擂台,逢年过节都有人在擂台上表演和比武。

而在乡下,农民们在下地之余,基本上都会去练武功,甚至很多农民在农闲时期,还会协助当地官府去抓捕坏人、守卫边疆。比如说北宋时期的乡兵,在鼎盛时期仅仅陕西、陕西和河北地区,就达到了42万人,甚至比一些小国的全国士兵还要多。


宋朝真的“重文轻武”吗?实际上宋朝的整体战斗力比唐朝还强


其实很多人对宋朝的理解是很片面的,宋朝出过很多不合格的皇帝,这是客观事实,但是从多个方面来说,宋朝都是非常优秀的一个时代,纵观历史,也只有宋朝的文人能够拥有将军一般强大的内心与士气,而被评价为重文轻武的宋朝,整体的战斗力也非常的强悍,尤其是宋朝对蒙古的战斗中,真实的襄阳城可没有那些大侠们的守护,就是靠着最普通的宋朝将士拼下来的,而那些号称重视“武”的时代,他们又能在蒙古的手下走过几个回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