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農機方面的這些舉措助力了早稻生產

湖南農機事務中心繫統紮實推進早稻生產機械化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湖南農機事務中心繫統按照省農業農村廳統一安排,在切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多措並舉紮實推進早稻機械化生產,為全省春季農業生產特別是早稻生產提供了堅實物質技術支撐。


一、優化補貼保供給。選擇11個縣市開展自主選擇品目補貼試點工作;將水稻有序拋秧機、糞汙罐等新增納入補貼範圍,將循環運動式育苗設備、田間軌道運輸機列入新產品補貼試點,將果菜茶、生豬生產等29個品目機具納入補貼範圍。從今年起連續3年按中央財政補貼額對高速插秧機、有序拋秧機、水稻烘乾機給予30%的累加補貼,適當提高糧油生產、丘陵山區和綠色發展等機具補貼額度。推廣應用手機App辦理補貼,簡化操作程序,加快資金兌付,提高農機購置補貼辦理時效。


二、加大扶持穩面積。湖南今年落實早稻面積1830萬畝以上,支持66個早稻生產重點縣市區發展300萬畝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機事務中心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機械化生產以穩定早稻面積。印發《湖南省2020—2022年現代農機合作社建設實施方案》,爭取省財政每年支持創建120家現代農機合作社、60家現代農機合作社示範社、25家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將水稻機插機拋作業面積列為現代農機合作社考核重要指標。選擇20個縣開展水稻機拋機插秧作業補貼試點,省財政每個縣安排200萬元;對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的機插秧、機拋秧服務,按照每畝大田40元的標準給予作業補貼。配合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興修整修機耕道,解決農機下不了田問題。實施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提升工程。支持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區域性農機維修中心,逐步滿足農機維修需求。推進設施農業發展,不斷提高農業設施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爭取省財政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省內農機生產企業共同研發符合我省農業生產特點的先進適用機具。組建農機創新研發聯盟,針對南方水田和丘陵山區作業機具及關鍵共性技術展開研發,攻克制約我省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難題。大力扶持中聯重科等省內農機制造龍頭企業,著力建設漢壽智能農機產業園和雙峰農機特色小鎮。對符合條件的現代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等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購置農機給予市場報價利率50%的貸款貼息和年化率1%的擔保費補貼(2020年予以年化率1.5%擔保費補貼),以降低農機貸款成本。


三、搞好指導強服務。堅持以機插秧、機拋秧為水稻栽植機械化的主導技術和發展方向,強化“為機育秧”工作理念,重點突破機插(拋)育秧薄弱環節。省農機事務中心成立水稻機插機拋育秧技術諮詢組,同時制定下發《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規範》《水稻有序機拋秧 育秧技術規程》《精量無盤分層機插秧育秧技術要點》等技術文件,明確育秧技術要點,大力推廣工廠化育秧和場地旱育秧。全省共組成102個縣級農機化技術指導小組,現場和遠程結合開展技術指導,線上答疑指導近萬人次,遠程指導農機合作社檢修保養農機具15萬臺套,現場及遠程培訓600場次,培訓機手近4萬人次。將種糧大戶、種植業合作社、農機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推廣水稻機械化種植的主力軍,鼓勵現有2903家現代農機合作社特別是414家省級示範社帶頭開展代育秧、代機插、代機拋等訂單作業、承包作業,推進機插機拋秧社會化、專業化、規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