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李氏说:1901年,病逝的李鸿章坐在帝国的屋脊上……


1901年,病逝后的李鸿章坐在帝国的屋脊上,忧心忡忡地守望着膏肓尽恙的大清国。数年间,目睹了家国剧变、人事动迁,一时千般顿足,遂结字为《后来——李氏说》。

后来——李氏说:1901年,病逝的李鸿章坐在帝国的屋脊上……


1901,一个沧桑难靖的年代,《辛丑条约》后,看着各国公使得意忘形的背影,我一病不起,天下生民,从此只能是路人了。无力再为,却无法不视。


苍山未雪,浮生尽歇,于子虚中论天下事,莫问是圆是缺。


一、威海·1904


一直忙累,现在有太多时间浮想了。常常就枯坐在夜晚,孤灯一盏,燃不尽喉间滚滚郁霾。


想大清风雨200年,怎么就到了强弩之末?


甲午,掐指已尽10年,遗恨却常新。我北洋师威冠东亚,最后竟然悉葬鱼腹。一人之守怎堪举国之攻?伊藤那混蛋,虽贪残无度,可是他背后的大和族群倒颇有龙凤之风。马关,春帆楼,真我大清至耻。


专注洋务30年,到头来却血本无归。


而威海卫,也早已失却当年,碧水蓝天依旧,玄铁青魂安在?定睛,烈烈呼扯的米字旗,又生生砸进眼底。


齐鲁大地,英德横行,两把刀俎,一块鱼肉,任宰割。


残阳浴海,一把暮色,雕栏玉砌换了朱颜。何以无端,忍泪成滴?

后来——李氏说:1901年,病逝的李鸿章坐在帝国的屋脊上……

德国强占胶州湾的“见证碑”


二、东京·1905


同盟会?集会结社?旅欧时听说的新词。翻看《民报》卷首,“鞑虏”赫然在列。


终满汉一朝故事,蜚语流言无数,独不见一句“天下一家”,陡见岳王吟满江,即便在清廷权重如我,也难免动容。


民国,据说来自那位长身玉立的总统——民有、民治、民享,那个因三民理政而百年瞬起的隔岸新贵?


民主民权,西人说是天下大趋,所以如俾斯麦那般铮铮风骨也不得不屈膝抱拳?所以才会引无数中华书子竞折腰?那个横刀天笑之人,那个含海而殁之人,那个病归囹圄之人,更有那十年前交错的鲜衣怒马之人,如此家国执念,不负昆仑不负海。


青年有志,本是中华之幸。只是滔滔怒潮来袭,大清,可会安好?

后来——李氏说:1901年,病逝的李鸿章坐在帝国的屋脊上……

同盟会主要成员


三、北京·1908


残垣断壁之后,姹紫嫣红又开遍,八国退兵7年,京城,荼蘼如昔。


然天地会、哥老会、立宪党、革命党,深深浅浅的消息不时自南方传来,扰人心乱。


而北方,日俄刚酣战一场,竟然又是日本赢得惊天动地,令朝野上下几度惊羡。


最终五大臣出洋归来,朝廷开始仿行日本“预备立宪”。改革行政,设立议会,不过是戊戌之后再拾康梁牙慧,虽晚了些,但保守如朝廷,实属不易。《钦定宪法大纲》,告之民权自由于天下,已抚平不少人心。


怎奈紫陌红尘,虚华一晃。11月,不过20时,京城两度素缟,皇上太后先后离世,一个时代结束了。


想当初朝廷上下,主战派和主和派、洋务派和清流派,虽勾斗不断,但总归是济济一朝风流人物。而今,碧落黄泉,不见当时人。


再言共克时艰,知与谁同?

后来——李氏说:1901年,病逝的李鸿章坐在帝国的屋脊上……

法国小报上帝后的葬礼


四、武汉·1911


南方,自开埠以来就一直是危机之源,既可机遇,亦会危难。


50年前,生逢世乱,一群封疆大吏化身园艺师,西器为芽叶,中学为根本,斩落朽枝,嫁拼新丫,大清这株古木竟然兴起些微繁茂之气。


江淮,一时多少中兴名臣。张之洞更是依九省之衢大办矿务轻工,助武汉一度芳华江南。


可是今天,南方,10月刚过,冷寒骤临,不及抬首,肃冬已近。三天,武汉就换了新旗。大军呢?武装呢?防务呢?当年洪秀全结重兵于西线尚且未能守住,这次,孙文甚至还远在美洲,他们甚至还没有自己的兵力。


哎,瑞澂,该如何与你定罪?武汉是一刀缺口,一旦管涌,江南江北立刻决堤。


果然,15省,独立。仿如一夜忽雨,枯叶凋零,纷纷落。大清,如我一般,脉息尽了。


此夕凄凉,何处话?

后来——李氏说:1901年,病逝的李鸿章坐在帝国的屋脊上……

武昌起义


五、南京·1912


古金陵,近南京,从来多少事,不敷笑谈中!洪秀全,孙中山,六十一甲子,这一次,轮回到了哪世?


《申报》刊行图文已经是就职典礼之后的事了,每天都有讯息传来:立国、选举、组阁、制宪,惠实业、济生民,祛陋俗、尚新风,南京忙得风生水起。


50年前,我们也曾在江淮大地掀起过砺新风流,这次,会大不同么?


舟行杨柳岸,千年古秦淮,也泛了生机。


不禁百感丛生。


对我来说,皇上尤指光绪,太后特指慈禧,二人的故去,带走了我对大清国大半的牵念。


此时的紫禁城,载沣们焦头烂额的身影中袁世凯何以会越来越清晰,小宣统登基时摄政王的一语果真成谶,这些我已不太上心,30年洋务历程,40载为官生涯,都足以让我明白一点:最是人间正道,莫如辨识时务。

李叔同说:看从今,一担好河山,英雄造。


共和,姑且试试?

后来——李氏说:1901年,病逝的李鸿章坐在帝国的屋脊上……

南京临时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