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出使外蒙,却遇仍留着辫子的清末遗民,百姓惊呼:大清亡了?

从公元十六世纪起,随着沙俄帝国的不断扩张,俄国人的势力在外蒙古地区不断地渗透。他们买通了当时蒙古的贵族,联合起外蒙古各个部落的贵族,开始不断地制造摩擦和叛乱。后来在沙俄势力的干涉之下,外蒙举行了独立公投,当时的北洋政府没有控制外蒙的能力,被迫和沙俄、外蒙古建立的伪政权签订了关于外蒙独立的协议。

使者出使外蒙,却遇仍留着辫子的清末遗民,百姓惊呼:大清亡了?

时间转瞬即逝,在1950年,新中国和外蒙古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当时派遣到蒙古国的第一位大使就是一位蒙古族人,他叫吉雅泰。在他成为中国第一批大使时,年仅49岁,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大使。

吉雅泰大使刚刚抵达蒙古国之后,为了能够快更好的开展自己的外交工作,他马不停蹄地到蒙古各地进行考察工作。也正是在考察的途中,让他目睹了令自己终身难忘的一幕:无论走到哪个地方,都会遇见一些穿着前清服饰的汉人,每个人都留着长长的辫子。这些人在见到大使的时候,情绪都十分的激动,他跪下来给吉雅泰磕头,同时嘴里直呼皇上万岁。

使者出使外蒙,却遇仍留着辫子的清末遗民,百姓惊呼:大清亡了?

这种情况让吉雅泰大使感到十分的不解,他立即对这些人的身世做了详细的调查。调查之后他发现其中的缘由:由于清朝时期,内地和外蒙之间的贸易非常的频繁,有很多商人在外蒙从事着经商活动,慢慢的在外蒙定居下来了。而这些人就是那些商人的后裔,他们基本上都是汉人。仅仅是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这一个城市,就有六百家的汉人商行。而在整个蒙古,经商和在当地生活的汉人总数超过了十万人。

公元二十世纪初,外蒙古在沙俄势力和当地贵族的勾结下,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虽然北洋政府在外蒙古驻扎了大量的军队,可是由于政府的腐败和军队的无能,数量多于叛军的北洋军竟被全部击溃。随即,叛乱的外蒙军队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下,宣布独立。就在这时,那些在外蒙古经商的华人,已经没有了逃回国内的机会了,在各个交通要道,都有外蒙军队的层层把守。

使者出使外蒙,却遇仍留着辫子的清末遗民,百姓惊呼:大清亡了?

许多人在无奈之下,逐渐的找到了两条艰辛的道路回国:一条路是冒死穿越大戈壁回到国内,可是蒙古的戈壁滩,环境十分的恶劣,从这条道路回国的人基本上十个人有九个人都死在了路上。第二条路则是通过俄国绕回国内,可是由于俄国政府的暗中作梗,许多途经俄国的汉人在被层层盘剥之后,滞留在俄国成为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即便是费尽千辛万苦回到黑龙江的汉人,也在当地的贪官污吏的压榨下,勉强的维持着生活。

虽然回国之路无比的艰辛,也充满着不幸,但是和留在蒙古的汉人相比,他们的结果都是十分的幸运的。那些留在蒙古的汉人,在面对蒙古人的仇视和屠杀时,根本无力抵抗。即便是有个别的幸存者,他们的资产也都被蒙古人尽数剥夺,从此沦为了蒙古人的奴隶或是仆人。在蒙古,他们受到了非常多的歧视,不仅经常会遭受蒙古人的毒打,而且干的活也都是最脏最累的。

使者出使外蒙,却遇仍留着辫子的清末遗民,百姓惊呼:大清亡了?

由于在蒙古国内,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同时也因为交通不便和语言不通,他们并不知道清朝已经灭亡了多年,甚至连外蒙古独立的消息也不知道。他们觉得这只是一群蒙古土匪军阀的叛乱行为,朝廷早晚会派一位有能力的大臣前来平定叛乱,收拾这些不开化的野蛮人。

所以,在他们得知吉雅泰大使是从北京远道而来的时候,以为自己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朝廷大臣。他们欣喜若狂得奔走相告,认为这种苦日子终于可以结束了。

使者出使外蒙,却遇仍留着辫子的清末遗民,百姓惊呼:大清亡了?

吉雅泰大使在了解情况之后,向他们解释,现在早已经没有皇帝了。清政府都已经倒台38年了,现在国内已经是新中国了,外蒙古也已经独立,建立了以蒙古人为主的独立政权。

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们的脸上露出来难以置信的表情,对于这件事他们十分的难过,很多人甚至都不相信清政府已经灭亡的消息,也接受不了外蒙古独立的消息。

使者出使外蒙,却遇仍留着辫子的清末遗民,百姓惊呼:大清亡了?

看到他们这样的伤心,吉雅泰大使提议,如果愿意,可以帮助他们回到新中国,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可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认为自己是大清国的国民,大清国亡了,他们便也无处可去了。于是他们拒绝了吉雅泰大使的建议,没有选择回国生活,而是选择继续留在蒙古国。他们仍然保持着清朝人的生活习惯,留长辫穿马褂。

后来,吉雅泰大使向蒙古国政府提出外交照会,恳请蒙古国政府能够提高这些清朝遗老遗少的地位,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给予他们蒙古国国民的地位。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这些生活在蒙古国西部地区的一些清朝遗老,再次见到新中国派驻蒙古的许文益大使时,他们仍旧认为许大使是大清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