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幫扶 確保安全

精準幫扶 確保安全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助力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紀實

中國發展網 為做好疫情期間的食品安全工作,滿足群眾對相關食品的需求,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市場監管局精準幫扶,助力食品生產企業儘快復工復產,實現疫情防控和食品供應“兩不誤”。截至目前,全區共有145家糧食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復工復產率達85%。

全程幫扶,“秀峰米業”率先復工

走進位於宜春市袁州區工業園區的宜春市袁州區秀峰米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耳畔傳來機器運轉的轟鳴聲,眼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袋袋大米緩緩通過流水線……目前,該公司日產大米成品50餘噸,產能基本恢復正常。

1月25日,因疫情形勢嚴峻,宜春中心城區部分超市大米等生活必需品被一搶而光。“趕緊通知中心城區周邊的糧油加工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儘快復工,並加強對全區糧油加工企業復工的調度。”作為全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市場監管組牽頭單位,袁州區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安排人員作為食品生產企業復產復工的“復工專員”,積極協調解決企業復工過程中存在的困難。

“1月26日下午,接到抓緊時間復工的通知後,我們一方面開列緊缺物資和遇到的困難問題清單,反饋給區市場監管局等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另一方面通知員工及時返崗到位,做好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該公司總經理袁勇說,“最多的一天,我接到區市場監管局‘復工專員’的10多個電話,每個電話都是衝著解決實際問題打來的。第二天我們就收到了區市場監管局贈送的口罩、消毒液及體溫計等,解決了公司復工的一大難題。”

2月1日,該公司順利復工,成為袁州區首家復工的糧食加工企業。“復工當天,實際到崗員工只有38人,人手不足,但我們還是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儘可能生產更多的大米來滿足市場需求。復工當天,公司產能就恢復到了75%。”袁勇說。

統籌安排,其他食品企業有序復工

袁州區市場監管局堅持以疫情防控穩定企業生產、以企業生產保障疫情防控,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生產工作。為幫助其他企業有序復工,1月28日,該局轉發江西省市場監管局《致全省食品生產企業及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一封信》,2月6日,通過市屬媒體、秀江微語、袁州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向食品生產企業發放《食品生產單位復工復產指南》,及時對全區糧食生產企業復產復工進行部署,要求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體溫監測和健康防護工作體系,並對做好員工健康檢查、生產場所消毒、原料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產品出廠檢驗等進行重點強調,做到疫情防護全員覆蓋。2月10日起,全區食品生產企業逐步恢復生產。

2月12日,江西(宜春)遠大糧油有限公司復工後生產的首批60噸產品裝車出發運往韓國,成為袁州區工業園區企業復工復產後的出口“首單”。

2月14日,宜春市袁州區老字號糧食有限公司全面復工,當天返崗員工121人,產能達到70噸。

2月18日下午,江西(宜春)潤田明月山飲料有限責任公司復工復產,次日38萬瓶礦泉水成功下線,並分發運往各地。

……

據瞭解,目前袁州區已有145家糧食生產企業復工,主要生產糧油、糕點、肉製品、蛋製品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食品。

精準指導,管質量安全也管疫情防控

“特殊時期,更要把好原料關,確保質量安全”“生產場所每天消毒了沒有?”“員工吃飯怎麼解決?要儘量打包帶走分散吃。”3月26日下午,袁州區市場監管局督查組對袁州區工業園區第二批覆工的食品生產企業宜春金農糧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檢查,囑咐、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復工復產要抓緊,但疫情防控也不能鬆懈。自復工以來,該局對食品企業的疫情防控落實情況進行全覆蓋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幫助企業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

“為確保安全第一,我們提前採取了嚴實的防控措施。”江西(宜春)遠大糧油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文軍說,“防疫物資春節前就備好了,按照區市場監管局的要求,公司還特意編制了多篇防疫的圖文宣傳資料向每一位員工傳達,要求閱讀後一一回復。”目前,該公司防護口罩可保證2個月的使用量,酒精、消毒水等庫存充足。復工生產後,公司對廠區衛生消殺、員工分餐、配備口罩等分別作出了詳細安排,還在員工用餐方面增加了9條新規,在產品外包裝裹上一層PE膜,最大限度防止病毒傳播。

此外,為準確掌握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袁州區市場監管局還組織全區13個基層市場監管分局對各自轄區內的食品生產企業進行摸排,對收集到的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信息和防控物資需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統籌解決,力爭做到防疫物資精準推送,切實解決企業所需,全力助推全區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周文軍、周常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