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趣談管理:從《流浪地球》說到工匠精神

陳勇趣談管理:從《流浪地球》說到工匠精神


一、對科幻分分類

提到科幻,很多人馬上會想到漫威的系列動漫、黑客帝國、終結者等,似乎一定要跟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區別,越神奇越好。然而“科幻”首先是“科”,即要符合科學原理、在科學的範疇內,其次才是“幻”,可以對科學發展進行適當的假設、推演。

我們要進行兩次分離,首先要將魔幻與科幻分離。魔幻的標誌性元素是法術和神話,大大超出了科學的範疇。世界三大魔幻小說是《魔戒》、《納尼亞傳奇》、《地海傳奇》,雷神、海神、哈利·波特等也都屬於魔幻。還有些不是很明顯的,看起來很像科幻,比如《致命魔術》,特斯拉效應能夠複製出人,應該算是神話了。

其次要將偽科幻分離出去。偽科幻不是貶義詞,而是指套著科幻的外殼,講述著與科學無關的故事。比如《時光倒流七十年》通過特定時空場景營造出悽美的愛情經歷,用年代差異製造戲劇性衝突,與此類似的還有梅格·瑞恩、休·傑克曼主演的《隔世情緣》。還有《1984》、《美麗新世界》之類,只是通過描寫想象中的未來,諷刺烏托邦社會,我也不打算將他們歸為科幻。再比如各種穿越、架空類小說,包括上世紀80年代末曾經在央視播放的《時間隧道》,都是用現代人的視角和行為方式去觀察和影響過去發生的事件。

經過兩次分離,剩下來的基本就都是“正宗”的科幻了,這些科幻大致可按照科學發展的超前性,即“科”與“幻”的比重分成三類:

  • 第1類:科>幻。非常注重科學性,所描述的未來科技也比較有分寸,比如《海底兩萬裡》、《我,機器人》、《小靈通漫遊未來》、《飛向半人馬座》、《珊瑚島上的死光》、《機器管家》、《人工智能》等,主要描寫科技預測、太空探索、人工智能等。
  • 第2類:科=幻。幻想得稍微有些不著邊際,但仍會強調科學性,比如《超時空接觸》、《星際迷航》、《星際穿越》、《第九區》、《異次元駭客》(十三層樓)、《異形》等,主要描寫外星智慧、星際探險、人工智能等。
  • 第3類:科在幻想上天馬行空,將要掙脫科學的束縛,有兩種極端,一種是本質上描寫人類的部族爭鬥,但套上宏大的、奇思妙想的科幻外衣,比如《星球大戰》、《火星公主》(電影《異星戰場》)、《阿凡達》等;另一種是用超科技構建出獨特的場景,在此基礎上發展出邏輯合理的劇情,比如《銀翼殺手》、《源代碼》、《蝴蝶效應》、《盜夢空間》、《黑客帝國》、《十二猴子》、《回到未來》、《少數派報告》等,主要有超能力、超人工智能、時間旅行等。

上面提到的偽科幻也被稱為“軟科幻”,其實跟科幻沒什麼太大關係。而“正宗”科幻的前兩類比較注重科學性,因此可以稱為“硬科幻”,至於第三類,則要看科學性的含量了,沒有嚴格界限。


二、科幻發展的三個時期

科幻發展至今不過200年時間,按照三批代表人物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1、第一時期

科幻小說的公認鼻祖是瑪麗·雪萊,她是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妻子,代表作是發表於1818年的《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之後凡爾納和威爾斯便扛起了科幻的大旗,他們創作活躍的時期為19世紀中到20世紀初,前者的代表作有《海底兩萬裡》、《地心遊記》等,後者的代表作有《時間機器》、《隱形人》等。凡爾納的特色是科學預測,像《八十天環遊地球》、《神秘島》被稱為科普讀物也不為過,開創了科幻的技術流派,也是硬科幻的源頭。威爾斯則注重科學對社會的影響,人物刻畫更加深刻,情節更加豐富、生動,長得更像完整的小說。

2、第二時期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三位,第一位是艾薩克·阿西莫夫,代表作有《我,機器人》、《基地》三部曲、《銀河帝國》三部曲、《奇妙的航程》;第二位是阿瑟·克拉克,代表作有《2001年太空漫遊》、《童年的終結》(又名《最後一個地球人》)、《與拉瑪相會》等;第三位是羅伯特·海因萊因,代表作有《星際迷航》、《雙星》、《入夏之門》(《回到未來》的原型)。比較知名的還有弗蘭克·赫伯特,構建了龐大的《沙丘》世界,以及厄休拉·勒奎恩,就是《地海傳奇》系列的作者,其科幻代表作有《黑暗的左手》,她還翻譯了《道德經》。

3、第三時期

這一時期的劃分不是很統一,這裡按照我個人的喜好選擇幾個代表人物。第一位是威廉·吉布森,他的《神經浪遊者》開創了“賽博朋克”文化,也給了《黑客帝國》很大啟發。第二位是弗諾·文奇,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科幻作家,代表作有“三界”系列的《天淵》、《深淵上的火》、《天空的孩子》,《真名實姓》(也是關於電腦虛擬世界,成書時間甚至早於《神經浪遊者》)也非常值得一看。第三位是道格拉斯·亞當斯,代表作有《銀河系漫遊指南》,絕對是腦洞大開的科幻精品。

值得一提的是,劉慈欣也堪稱科幻第三時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三體》三部曲、《球狀閃電》、《鄉村教師》、《流浪地球》等。第一次看劉慈欣的作品是在2002年左右,看的是《球狀閃電》,量子云的情節有些玄幻,但當時能感覺到他比國內其他作家明顯高出一籌。然後就到了2015年,看到他竟然獲得了世界科幻界最高獎“雨果獎”,於是一口氣看完了《三體》三部曲,徹底被震撼了,感覺裡面很多小情節單獨拿出來都將是科幻精品。再後來就是今年,剛剛看完電影《流浪地球》,再次被震撼。這次春節檔另一部電影《瘋狂的外星人》也改編自劉慈欣的作品——《鄉村教師》,只不過據說改動有點過大。


三、《流浪地球》好看在哪裡?

人會有很多種狀態,不同狀態時對於電影的選擇也會有不同,有時想開懷一笑,有時想湊個熱鬧,有時想感動一下,有時想激發鬥志。如果有一兩個小時的悠閒時間需要打發,我基本都會選擇硬科幻類的電影。春節一向是表面很熱鬧,實則多少有些無聊,有比平時要多很多的時間需要打發,但不想只是圖個熱鬧,希望能夠充實一些,《流浪地球》就很適合。

按照前面的分類,《流浪地球》無疑屬於硬科幻,然而卻並非只是炫耀未來科技和科學原理,引入了多種元素,大大豐富了劇情。

一是絕望。開篇就描述太陽急劇膨脹,人類選擇帶著地球逃亡,在變暖、遠離太陽、停轉等一系列折騰後地表被冰封,人類只能住到地下,觀眾被快速帶入到生存絕境中。接下來介紹了“流浪地球”計劃,共五個步驟,需要花費2500年時間,加劇了這種絕望。還不算晚,地球未能擺脫木星的引力場,聯合政府決定放棄地球,人類的希望只剩下了空間站,這使得絕望到達了頂點。絕望會讓人失落、恐懼、窒息,但也正是絕望,才能讓人看到更大的希望,這一情感變化為電影奠定了扣人心絃的基礎。

二是反差。地下城非常熱鬧,但和從前地表的繁華相去甚遠。工程車輛、外骨骼不乏科技感,但在荒涼、惡劣環境面前顯得很脆弱,反而感到粗大笨重得很無力。一萬個行星發動機何其壯觀,但跟土星的引力相比微不足道。被毀滅、冰封的上海,東方明珠、招牌、高樓依稀可見,與大家頭腦中的大都市形成巨大反差。而最大的反差,是人類的一切文明、科技,在大自然面前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三是離別。在地球停轉時,有近半數的人類死於海嘯,是無助的離別。轉移到地下避難所有名額限制,又有很多人不得不被無情拋棄,是選擇的離別。主人公父子分離十餘年,是愛之深恨之切的離別。特別行動組不斷減員,是慘烈、無私地離別。得知地球被放棄後,人們從悲痛、絕望,到不捨,甚至來不及麻木,是赴死的離別。“吳京”為拯救地球,義無反顧地駕駛空間站衝向木星,是大愛的離別。

順便談一個話題,看到網上有很多噴子,說從中國開車到印尼是個笑話、硬傷。須知,在片中地球早已不再處於正常自轉、又圍繞太陽公轉的狀態,因而地表發生過大規模海嘯、巨大的地殼運動、溫度急劇下降,已經沒有陸地、海洋之分。另外,一萬個行星發動機的安裝點一定經過加固處理,所以地下避難所都建於行星發動機下方,而其他地方則處於不穩定狀態,有網噴說為何不用馬斯克都能建造的“時空隧道”,未免可笑。

有了這三種元素打底,影片就有了充足的底氣,再加上不錯的特效,演員、情節、臺詞等方面也沒有很低級的問題,就足以保證影片的質量。當然了,如果硬要挑刺,很多科技細節會經不起推敲,很多特效也略顯粗糙,你還會看不慣這個或那個演員,那就是吹毛求疵了,看科幻可不能有這樣的心態。

無論如何,《流浪地球》都可稱得上是一部精品科幻電影,說他啟動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一點不為過,很好地體現了“工匠精神”。


四、說說工匠精神

不知從何時起,“工匠精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各個場合,當看到一個製作精美的工藝品,或是欣賞一個人很用心地做事,人們就會用到這個詞。搜索詞條得到的解釋如下: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足以體現國家對“工匠精神”的關注和引導。

德國信奉“慢工出細活”,全國350萬家企業中90%是家族企業,家族企業百強的平均存續時間在90年以上。德國有很多企業幾乎成為所在領域的代名詞,比如雙立人道具、碧然德淨水器、菲仕樂炒鍋。德國發達的職業教育向企業輸送著充足的技能工人,德國的職業教育採用“雙元制”模式,一元指職業學校的校內培訓,二元指企業實訓,選擇職業教育的學生從16歲起要當3-4年的學徒,這期間半工半讀,因此能很好地從學校向企業過渡。

德國有一家有著近180年曆史的潤滑油製造企業,為客戶專門配備了一支穩定的售後工程師團隊,能夠一對一地為客戶提供專業服務。為了與BP、殼牌等競爭,這家企業還將自己定位於特殊潤滑油解決方案提供者,研發出800種產品,並且每條生產線都是自己研發和製造。將製造和服務緊密結合,成為客戶的長期合作伙伴,客戶的穩定使得企業能夠投入更多精力到產品研發上,這就是專注的優勢。

注:原先這裡引用的是日本哈德洛克螺母的案例,但剛才看到“中國高鐵永不鬆動螺母都來自哈德洛克”被闢謠,於是換成了德國的案例,感覺更適合中國。

可見,所謂工匠精神需要有拿得出手的技術,需要有極其認真負責的態度,才能得到充分的認可。工匠們要麼靠手藝養家餬口,要麼在嚴格管束下投入勞動,都是在壓力激發下極度專注和吃苦耐勞,付出數倍於普通人的投入,再加之長期堅持導致熟能生巧,自然就能做出令人讚歎的產品。

中國其實不乏工匠精神,古代有長城、莫高窟、瓷器、建築、織物,民國時期對文學、歷史的研究也登峰造極,建國後有航天工程、老牌自行車。記得小時候家裡用的跟縫紉機配套的線,所用的線軸是用實木車出來的,很厚實、精緻,絕不偷工減料。小時候家裡的傢俱也都是純手工打造,請木工師傅上門,買好風乾的木料,木工師傅帶著徒弟每天在家裡忙活,使用木工鋸、刨子、墨斗、鑿子等手工工具,連接都是用榫頭,沒有電動工具,用釘子幾乎就是對手藝的侮辱。


古代有工匠精神,過去生活不富裕時也有工匠精神,為何現在卻很少了?

從內因看,現在的人們普遍浮躁,很少有人願意吃苦耐勞。比如管理諮詢行業,我十幾年前進入諮詢行業,那時兩三年才做到項目經理是常態,現在很多小朋友做幾個行業研究就不耐煩,參與幾個項目都開始高調、看誰都不入眼,提供資料和培訓也不用心學,批評幾句就開始對抗。

從外因看,市場需求的標準在事實上降低了。

儘管誰都不會承認自己的要求有降低,但對價格、外在的過多關注,以及過度競爭,使得質量必然下降。大家都做得不怎麼樣,自己也就沒必要做得很好,因為很少有人懂得欣賞。當國內的大部分產能用於製造技術含量不高、質量標準不高的產品上面,生產工人的流動性還很大,生產技能很難得到提高,收入差別卻還不大。因此,缺少對人們追求工匠精神的外部壓力。

從根本看,社會對工匠精神缺乏尊重。我們公司的微信公眾號“謙啟管理評論”不敢說文章質量都很高,但一直堅持原創,卻似乎不如以轉載“見長”的公眾號們討巧。僅就我所知道的,上海、杭州各有一家機構,大量抄襲謙啟的“股權激勵四步法”,而且抄的還是我們兩年前的版本,也太不思進取了!常看我朋友圈的朋友應該也知道,我一向對各類抄襲、炒作深惡痛絕,最近發了兩條,一條是百度搜出的結果大量導向百家號,文章質量差到令人髮指;另一條是很多網站直接轉載別家的新聞,一個字沒改,卻在文章標題上大動干戈、文不對題,只為吸引眼球。結果是什麼大家也清楚,大量流量被導向這些低質量的出處,製作精良、發送頻次低的“工匠”們則被無視了。


五、工匠精神的三大要義

說了那麼多,最終還是要回到應用上,即工匠精神對企業有哪些指導?結合諮詢項目經歷和自己的企業經營經驗,提出我認為的三大要義。

要義1:專注並長期堅持

很多人認為既然是工匠精神,一上來就應該強調專業、技術,我認為這些都是結果,專注和堅持才是首要。民企有個普遍特點,就是發展中的機會導向,常見的路徑如下:首先發展某種製造業,堅持5-8年做到了一定規模,有了一定的資金和人員沉澱;接下來趕上房地產浪潮,就開發了幾個樓盤,發現錢比製造業好賺多了;然後就開始多點開花,什麼小額擔保、生態農業、餐飲、醫療,尋找更能賺錢的領域。架子鋪得很大,管理複雜度也大幅增加,成立了總部卻發揮不出作用,人才培養也嚴重不足。這是典型的火力分散,各點投入的能量又都不足以引爆。所以說專注是第一要務,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才會產生質變。

再說堅持。過去學徒,前三年淨打雜還沒工錢,能堅持下來的才開始學手藝,苦盡甘來,他就會懂得感恩,心志已經被磨練過,他也能踏實做事、吃苦耐勞。但凡手藝,都不會有多高深,都是看上去稀鬆平常,但要想做好必須要下多年苦功。絕大部分工作也都是如此,都需要進入“沉浸式”學習狀態,勤學苦練,不好高騖遠,就一定會有所成,這個“成”包括對心態、方法的感悟,也包括技能熟練度的提升,還包括對經驗教訓的總結。

很多人成長速度比他人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發現問題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多數人會百般推卸責任、狡辯,總是挑他人的刺,這種感悟也只有長期堅持才能獲得。我就給過多個這樣的員工改變的機會,但事實證明他們並沒有從中得到感悟,我們來給這種人畫個像:白天應付工作,晚上不學習也不反思,上項目、做研究都不用心,做得不好只會埋怨缺少指導、抱怨上級能力不足、責怪公司各種不好,當面不說太多,背後牢騷滿腹,離開公司後還到處上躥下跳,像祥林嫂一般“控訴”公司,看來已經和公司結下了深仇大恨。言歸正傳,

任何人向工匠蛻變,都需要長期堅持後得到感悟,這個過程是不可跨越了。

要義2:需求導向及實操

看完要義1,很多人會問,專注的方向怎麼尋找?當然不是隨便找,比如說倉庫管理員,下決心說要熟記所有庫存商品的條形碼,這個就沒有必要了,因為有掃碼槍可以簡單掃碼,只需要知道各類商品的條形碼構成,各位數包含什麼信息,就足夠了,否則就是做無用功,再努力也是枉然。

應該以需求為導向。比如十多年前國內企業普遍缺乏基本的管理方法,所以企業需要的是打基礎,管理諮詢一般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目標和計劃管理,幫助企業梳理企業發展規劃,掌握制定年度經營計劃的方法,讓公司、部門都有目標的概念;二是組織和人力資源管理,幫助企業優化組織結構,規範崗位名稱、職責、任職資格,並導入完善的考核和薪酬體系;三是流程優化,幫助企業梳理流程樹或流程地圖,針對主流程進行優化,教會企業流程優化的方法。

但如今國內企業普遍有了一定的管理基礎,再簡單地導入體系已經起不到太多作用。要梳理出企業的需求,比如:

  • 新老員工收入倒掛,怎麼平衡?
  • 多個業務板塊效益差別很大,怎麼平衡?
  • 如何識別人才及潛在人才,並進行個性化培養?
  • 集團總部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 ……

通過大量的企業樣本的研究,就能找到共性的需求,可以找到專注的方向。以謙啟為例,將成長型(即已經渡過生存期,業務有很大發展機會但管理拖了後腿)民企作為目標對象,就會發現這類企業最大的管理瓶頸在於人才管理,由於缺少人才標準,尤其是業務規模提升後人才標準沒能隨之提升,因此對人的評價不夠客觀,因而激勵也就缺乏依據;而後來者收入又偏高,打破了內部平衡,價值評價也缺乏標準,因此新的激勵平衡沒能建立起來。

於是謙啟將人才管理作為諮詢業務的專注點,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又發現了企業的兩個重要需求:一是在企業中長期發展導向,人才需要實施中長期激勵,因此要有相對應的中長期績效;二是人才和普通員工的考核應區別對待,可以採用分層考核的方式,把重點放在人才的考核上。這些就是專注並長期堅持的結果,也逐漸形成了謙啟成熟的知識體系。

實操,則是指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是簡單地就事論事,而是要結合實際場景論事。比如同樣是幫助企業完善經營分析和績效質詢,就需要考慮業務成熟度、業務組合、管理團隊綜合能力、大股東參與度等諸多因素,為企業定製適合的方案。很多企業喜歡簡單照搬,今天學到這個就趕緊照搬,明天看到其他企業某方面好又回來提要求,就像是在很多散點上照搬了一堆皮毛,並不知道其他企業的實際場景是什麼,沒能達到“知其所以然”的層次,這就不是實操的應有做法。

要義3:讓客戶理解價值

我們常說一句話,叫“為客戶創造價值”,卻不知這句話本身是有問題的,那就是“價值”究竟是什麼?很多情況下,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標準來界定價值,其實並不能準確傳達到客戶那裡,甚至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誤解,這是因為雙方的立場和視角可能有很大差別。

謙啟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我們當初在設計“股權激勵四步法”時,本著人才管理的視角,引入了大量人才管理相關內容,因而使得我們的股權激勵體系比較複雜,不如市面上直接估值、分股、分錢來得簡單粗暴。有些企業就會產生困惑,難以理解我們的體系,因此在溝通上有出現了障礙。這就是沒能讓客戶理解價值,於是後來我們逐步在調整,會根據企業的不同特點,設計出不同複雜度的體系。

要讓客戶理解價值,除了要能換位思考,還需要與客戶保持長期溝通,這樣就能針對一個個不同的場景,從很多小的細節進行滲透,充分理解客戶的需求,從而更準確地傳達自己的價值。雙方逐漸調適到一個溝通頻道,不僅能提高溝通的效率,還能跟進動態的變化,進入到協同配合的狀態,這才應該是價值的更高境界。


總結

本文不是影評,也不是科幻發展回顧,而是試圖用嚴謹的態度和細緻的分析,踐行“工匠精神”,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作為一名企業管理研究者和實踐者,我也希望不遺餘力地大聲呼號,希望更多企業和個人加入到傳承“工匠精神”的行列中來,大家共同將文中的三大要義發揚光大。暫時做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專注並不斷堅持,必能成為這個時代的“工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