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喊話《流浪地球》

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喊话《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

匠心之作

片中的中國救援隊

編號CN171-11

他們在現實中是什麼樣子?

“飽和式救援”又啥是?

影片中的救援專業嗎?

來!

我們中國國際救援隊的隊員

給您說說!

本文主要對影片中救援技術運用的一些細節提出不同的意見供大家參考,同時對影迷感興趣的現實世界裡國際巨災救援體系,也就是所謂“飽和式救援”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喊话《流浪地球》

一、 影片中運用的搜救技術

1、心肺復甦可不是這樣做的

影片中,中國救援隊員周倩為因低溫致死的隊友進行心肺復甦。首先在影片的環境設定上,全員穿著密閉式防護服包含封閉式空呼系統及頭罩,不具備打開氣道的條件。同時,因低溫無法打開衣領直接觸及胸部。即使假設這兩個條件具備,施救過程中按壓位置、按壓深度、按壓頻率和手臂姿態上都存在嚴重操作問題,這還是在排除為確保影片連貫性而將施救環節簡化這一藝術因素,單就胸外按壓一個技術操作的鏡頭表現而言。

身為救援隊員,規範的操作是:

按壓位置:胸骨中下1/3處、左右位置胸骨正中;

按壓深度:5-6釐米(成年人);

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

按壓手法:雙手疊加,掌根處施力,手指上翹;

按壓姿勢:雙臂繃直且垂直於受力面;

按壓通氣比:30:2

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喊话《流浪地球》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照以上規範,把電影中這一細節再看一遍。當然,我們不鼓勵未經專業培訓的朋友進行心肺復甦操作,尤其是在沒有自主呼吸循環障礙的真人上。

救援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另一方面影片設置在未來時期,相信以那時的技術能力,完全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程序控制仿生機械部件或在防護服內部設置機械裝置的方式,實現自主按壓。

2、被廢墟埋了,也不能這樣救

影片尾聲高潮,韓朵朵和救援隊長王磊分別被坍塌結構壓埋,影片呈現的施救方法是對受困者進行暴力拖拽,看得我一身冷汗。

對壓埋人員暴力拖拽不但不能從坍塌障礙物中創造通過空間,同時還有可能引起結構二次坍塌造成壓埋者的二次傷害,肉體之軀的強度怎可能對抗鋼筋混凝土呢?

當然影片為營造緊張急迫的氛圍提高藝術表現力,現實中對於建(構)築物坍塌的營救策略是運用擴張、頂撐、支撐等技術手段創造營救空間和運用破拆手段打開營救通道。

影片前半部分能打開監獄門的機械手就是很好的開縫器和擴張器,從監獄門的形變程度看,目測機械手至少可以提供100kN的擴張力,我也很期待未來這項技術可以發展並最終運用到實際救援中。

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喊话《流浪地球》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現實中遇到被壓埋的受困者不要試圖進行暴力拖拽!

3、繩索技術

影片中中國救援隊在上海進入某大廈,通過繩索吊升到達大廈79層。

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喊话《流浪地球》

遇到最多的第一個疑問是安全繩本身能否經受住火石和多人的重量,答案是靜態情況下完全可以。

目測安全繩本身屬於低彈力夾芯繩(靜力繩),構造分為繩皮和繩芯,特寫中目測直徑9-12.5mm,在美國消防救援協會(NFPA)標準中,這種安全繩的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可以到達40-50kN,歐洲標準(EN1891)中抗拉強度≥22kN,遠遠超出火球和人體的重量總和(靜拉力估算約3.5kN)。

但是,安全繩如果來自於大廈內部,也就是安全繩的年齡已經至少14年,根據實驗,10年的安全繩抗拉強度下降約36%。此外,低溫也會對安全繩造成影響。

第二是滑輪,滑輪的荷載低於安全繩,NFPA1983的標準中規定的技術滑輪和通用滑輪的荷載分別是22kN和36kN,所以滑輪先於安全繩損壞的設置也基本合理。但是,低溫對於滑輪的影響非常嚴重,-80℃的環境下不好斷言,低溫對金屬的力學性能影響最大,通常滑輪的極限使用溫度在-40℃左右。

當滑輪損壞時,靜態質量拉力轉化為動態衝擊力,根據錨點設置的高度,估算被吊升人的瞬間跌落位移距離至少在3米以上,在建立繩索救援系統時,衝墜係數是評估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影片的環境背景下,在拉繩人後方設置錨點進行保護是最簡單快速的有效安全措施。

影片環境中一個未知因素是繩索系統中設置錨點的吸附裝置,它的荷載應該是最低的。

以上數據可以說超出了大多數觀眾的想象,但這些完全是基於現有技術,也就是說在影片中,從我們所處的2019年到影片所處的2068年前後,繩索裝備技術和豎井救援技術並沒有得到提升,這一點在影片中所展示出人工智能技術和能源技術飛速發展的條件背景下,有些保守,也有些不合邏輯。個人預測,在未來10年,單兵飛行器等技術會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在極限運動和救援領域。

二、 聯合政府在救災中真的存在嗎?

答案:存在,但真正的決策主體是受災國政府。

根據《聯合國憲章》,聯合國的宗旨之一是:“促成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於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之國際問題。” 聯合國為國際社會所依重,在超出一個國家應對能力之外的自然和人為災害地區協調人道主義救援行動。

當然這些災害遠未到達影片中設定的災難等級,多以某一區域內地震、地質災害為主。

秘書處的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OCHA)通過機構間常設委員會協調應對突發事件。機構間常設委員會涵蓋了聯合國系統中主要負責提供緊急救助的實體。INSARAG(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國際搜索與救援諮詢團)成立於1991年,制定了廣泛適用於全球的國際USAR(Urban Search and Rescue)隊伍處理建築物坍塌救援事件(也就是國際跨區域地震、地質災害救援行動)的協調機制和USAR援助準則。

諮詢團還有一項重要的職能就是於2005年開始對國際範圍內的救援隊伍進行能力評估測評,其中中國國際救援隊(China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於2009年通過了“聯合國國際重型救援隊”能力評估認證,是全球第12支、亞洲第2支通過此項認證的國際隊伍,領先於日、韓、美、德、法等發達國家。

2019年,中國國際救援隊在接受聯合國第二次複測的同時,另一支應急管理部成立後組建的中國救援隊(CSAR)也將同時接受聯合國測評,我國也將很有可能實現兩支隊伍同時通過複測/測評這一史無前例的壯舉。

影片裡那支胸前頂著聯合國徽章和五星紅旗的中國救援隊編號為CN171-11,現實中我們兩支中國的救援隊在聯合國國際救援行動中的編號為CHN-1和CHN-2。

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喊话《流浪地球》

和中國的電影產業一樣,中國的應急救援事業也在高速發展和進步,藉著《流浪地球》近期的人氣和流量,這篇文章不免有蹭熱度之嫌,但這個熱度蹭的沒有營銷,只有科普,希望喚起民眾對於自救互救技能的興趣和對應急救援的關注。同時作為一個電影迷,我也希望用自己的專業為電影製作過程中涉及救援技術的細微環節提供必要的幫助。

(注:本文作者劉旋,為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教官。)

▌編輯:中國應急管理報 新媒體中心 董臣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喊话《流浪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