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前言

如果說在漢文帝時期最能得到其重用的臣子,當首推袁盎。

袁盎並非漢文帝在代王潛邸時的舊臣,而是從一名小小的郎中,逐漸被漢文帝賞識,一路升遷至吳相。袁盎的發跡史可以說令很多人驚歎,大家想不明白,為何沒有任何背景的袁盎會得到漢文帝的重用。當然,這和漢文帝用人唯賢的選拔人才的標準有關,但是更因為袁盎懂得為臣之道。

很多時候,袁盎的所作所為深得漢文帝的賞識,尤其,袁盎是一位忠直之臣,他在漢文帝身邊為臣,能夠為漢文帝排憂解難。往往當一個君王也不是容易的事,會經常遇到大大小小的麻煩,而漢文帝比較幸運,他的身邊有袁盎。在漢文帝遇到困擾的時候,袁盎能夠用自己的道理,讓漢文帝明白,他是一位明君,能夠堅定漢文帝戰勝麻煩和困難的決心。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袁盎畫像)

袁盎總是把漢文帝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是一位真正忠心的臣子。這也就難怪,漢文帝為何如此重用袁盎了。先不管袁盎什麼出身,至少他身為臣子的忠心就能感動漢文帝,更何況袁盎更明白,怎樣當好一個大臣,當好一個大臣應該做些什麼,不應該做些什麼,而這也正是袁盎的為臣之道。

袁盎侍奉漢文帝,在漢文帝面前,他更懂得自己應該怎樣當好一個臣子,畢竟拿著漢文帝給他的俸祿,又不斷得到漢文帝的提拔,這也算是袁盎報答漢文帝的知遇之恩,但是大家知道嗎?袁盎的出身其實並不高貴。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袁盎畫像)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記載:"袁盎者,楚人也,字絲。父故為群盜,徙處安陵。高後時,盎嘗為呂祿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噲任盎為中郎。"

袁盎的父親曾經是盜寇,袁盎這樣的出身又談何高貴呢?好在西漢王朝建立,袁盎的家族也因此崛起,袁盎也得以入仕。不過,我們仍能看出,袁盎一開始在朝廷的地位其實並不高。儘管如此,袁盎畢竟身在仕途,明白了官場中的許多東西。而他的為臣之道,應該也是在他一步步仕途攀登中,逐漸總結和歷練的!也直到漢文帝即位,才是袁盎真正發跡之時。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袁盎畫像)

而袁盎的為臣之道,絕非只是在皇帝面前做做樣子,而是他真正恪守的準則,否則以漢文帝的英明,也不可能重用和提拔袁盎的。既然是自己恪守的準則,那麼在漢文帝面前,袁盎自然也不會有失臣道,看到別人有違臣道之時,袁盎自然也不會放任不管,這似乎就是袁盎的忠直了,恪守為臣之道,自然也就是他袁盎的規矩。咱們就從袁盎的為臣之道入手,探析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吧!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注重禮節:君臣之禮

在袁盎的眼中,即便一個臣子的功勞再大,也不能廢了君臣之禮。因為在封建王朝,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臣子的功勞再大,也不能凌駕於君王之上。就比如袁盎提醒漢文帝,要在丞相周勃面前保持君臣之禮,不能對丞相太過謙卑,失去君王的威儀。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袁盎畫像)

《漢書·卷四十九爰盎晁錯傳第十九》記載:"呂后崩,大臣相與共誅諸呂,太尉主兵,適會其成功,所謂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驕主色,陛下謙讓,臣主失禮,竊為陛下弗取也。"

因為在誅滅呂后家族的叛亂時,周勃立下了大功,漢文帝不僅讓周勃當了丞相,還對周勃十分謙恭,於是也就有了袁盎這樣的提醒。在袁盎看來,周勃就算功勞再大,那也只是個臣子。而當君王的,一味在臣子面前謙卑,去抬高臣子的威望,那麼君王的威儀又何在呢?袁盎的這番話並沒有詆譭周勃的意思,只不過是要漢文帝知道,何為君臣之禮。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袁盎畫像)

君臣之禮,當君王的要有君王的威儀,君王可以賞識一個臣子,但是不能讓臣子的權力和威望凌駕於君王之上,更不可因賞識一個臣子而喪失自己的威儀。而當臣子的更應該明白,為君王盡忠本就是臣子的本分,不能用臣權欺君權,那樣功勞再大,也只是亂臣賊子,有違為臣之道。而袁盎讓漢文帝適時警醒,更說明袁盎對君臣之禮的看重。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為君分憂:以理服人

漢文帝原先是代王,後來當了皇帝,其實很多諸侯王都不服的,就比如淮南王劉長,這位漢文帝同父異母的兄弟,就想發動叛亂,結果漢文帝一怒之下把他遷到蜀地,以致於劉長枉死,漢文帝傷心不已,咱們來看看袁盎是如何勸漢文帝的: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袁盎畫像)

《三家注史記》記載:"上自寬,此往事,豈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毀名。""且陛下遷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過,有司衛不謹,故病死。"

看似這些理由是袁盎再給漢文帝開脫罪名,實際上是袁盎在為漢文帝分憂。因為淮南王之死,讓漢文帝有了殺弟之名。淮南王畢竟是漢文帝的弟弟,即便有謀反之心,以漢文帝的仁慈,卻也不願落下殺弟的名聲,這對君王而言,可是一個絕對的汙名。而袁盎為了不讓漢文帝有這樣的心理負擔,給漢文帝好一通誇,而且還都是用切切實實的道理。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袁盎畫像)

而在聽了這些道理之後,漢文帝的心理負擔至少也就沒那麼大了。而這也正是袁盎的為臣之道,身為臣子,皇帝花俸祿養你幹什麼,還不是皇帝在遇到為難之事的時候,身為臣子的能夠幫助皇帝排憂解難,這正是臣子的責任。而袁盎懂得這個道理,他知道不管漢文帝是不是擔什麼殺弟之名,先讓漢文帝卸下心裡的負擔,這才是首要。而這也正是袁盎的第二為臣之道,為君分憂。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尊卑之禮:上下有序

袁盎懂得尊卑之禮,尤其袁盎還因此避免了漢文帝的後宮紛爭,這也算是幫了漢文帝的大忙。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漢文帝雖然有竇皇后,但是更寵愛慎夫人。於是這位慎夫人仗著漢文帝的寵愛,在漢文帝和竇皇后也就忘了尊卑,而有一次卻被袁盎在安排皇帝和皇后郊遊的座位的時候,把慎夫人給排除在外。慎夫人很不滿,袁盎這樣向漢文帝解釋: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袁盎和慎夫人畫像)

《漢書·卷四十九爰盎晁錯傳第十九》記載:"臣聞尊卑有序則上下和,今陛下既以立後,慎夫人乃妾,妾、主豈可以同坐哉!且陛下幸之,則厚賜之。陛下所以為慎夫人,適所以禍之也。獨不見'人豕'乎?"

袁盎提醒慎夫人,當年劉邦的戚夫人因為仗著劉邦的寵愛,不把呂后放在眼裡,結果劉邦死後,呂后報復戚夫人,讓她成了"人彘",下場何其悽慘?袁盎今天之所以這樣做,也是不要讓慎夫人以後戚夫人走戚夫人的後路。其實,這也正是袁盎懂得尊卑之禮,即便慎夫人在漢文帝面前再受寵,其地位終究沒有竇皇后高。尊卑有序,也就不能亂了規矩。而如果慎夫人不懂得這個規矩,那麼下場可能就會很悽慘了。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袁盎影視形象)

這也並非袁盎危言聳聽,而是他真正懂得尊卑之禮,這也正是為臣之道不可少的。如果不懂得尊卑,那麼西漢這樣的封建王朝豈不也就亂了嗎?懂得尊卑,上下長幼有序,這樣才不會壞了規矩,對於漢文帝而言,後宮也才能安穩。否則皇后因此記恨慎夫人,那麼漢文帝夾在皇后和慎夫人中間,也就很為難了。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總結

以上咱們從袁盎的為臣之道,探析了漢文帝重視袁盎的原因。其實袁盎的為臣之道也很簡單,就是想皇帝之所想,急君王之所急。比如他重視君臣之禮,即便看到丞相周勃有違君臣之禮,他也敢糾正。還有他懂得為君王分憂,在因淮南王劉長之死,漢文帝揹負殺弟之名的心理負擔時,袁盎能夠用道理開解漢文帝。

袁盎更懂得尊卑之禮,及時化解慎夫人與竇皇后的矛盾,更讓慎夫人知道,即便她有漢文帝的寵幸,可得罪了皇后,她也會很危險。這些都是袁盎的為臣之道,這些為臣之道,幫助漢文帝解決了很多麻煩,自然也讓袁盎受到了漢文帝的重用,即便袁盎的出身很卑微,但是一個對皇帝忠心的人,自然也就不失高位了。

關鍵詞:禮節、尊卑、為臣之道,漫談袁盎為何能獲得漢文帝的重用

(袁盎畫像)

但是,在袁盎的這些所謂的為臣之道中,我們也不乏看到一些侷限,比如袁盎只是在單純維護漢文帝的權威,可是他的為臣之道有時也是有失公允的。尤其是他的眼中只有皇帝,也就是抬頭只看天,不看腳下路,在皇帝面前口不擇言,難免就會得罪人。而袁盎最終的下場,也是因為所謂的忠直和為臣之道,而被諸侯王刺殺,這也是頗為可悲了!

參考資料:《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漢書·卷四十九爰盎晁錯傳第十九》《三家注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