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三代以後的仁君典範

在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這場混亂中,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大臣們選擇了代王劉恆做皇帝,後世稱漢文帝。選擇劉恆的理由是,他已經二十四歲,成年了;其母薄姬一族沒有呂后那樣強大的外戚勢力。總之,不能重蹈惠帝、呂后之覆轍,乃是當朝大臣們的決斷。如此,大漢江山回到劉氏手中,開始了二十三年的文帝治世。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評價極高的一位皇帝,被視為三代以後的仁君典範。

漢文帝:三代以後的仁君典範

(文帝提倡節儉,不許宮人穿拖地長裙,委屈了我們的竇皇后)

文帝繼續維持與民休息的政策,縮小軍備,改革法制,廢除了誹謗謠言罪。關於文帝的刑罰改革,起因是“緹縈救父”,就是緹縈的父親被判處肉刑(損傷身體致使功能不可恢復的刑罰,如刺青、割鼻、砍腳、宮刑等),緹縈向文帝上書表示願意替父服刑。文帝大為感動,表示肉刑不人道,要改革。

漢文帝:三代以後的仁君典範

具體而言:①改完為城旦舂,完是剃掉人犯的鬢毛和鬍子,古人是蓄鬚留髮的,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也”,沒鬍子就像閹人一樣,這是一種恥辱刑;城旦舂就是男子修城牆、女子給軍隊舂米。②改黥為髡鉗城旦舂,黥就是刺青,也是恥辱刑;髡是剃頭髮,鉗是帶鐵項圈,也屬於恥辱刑,但不像刺青那樣一直在臉上留痕,然後再加上築城舂米。③劓改笞三百,劓是割鼻子,笞是用竹板打。④斬左趾改笞五百,斬左趾就是砍掉左腿。⑤斬右趾改棄市,棄市是殺頭。

漢文帝:三代以後的仁君典範

(朝鮮 笞刑)

古人以右為尊,人類也以右撇子為多,右半身更具力量,是勞動力所在。在這裡您可能會發現問題,本來文帝是想減輕刑罰,但笞刑好像有點重,本來割掉鼻子可能就醜一點,但被竹板連續打三百下,瘦弱的人可能受不了,更別說五百下了;砍掉我的右腿我最多就是殘廢和疼痛,文帝為了我不受痛苦,決定長痛不如短痛,直接給我報銷了,我還得謝謝他皇恩浩蕩。所以時人評價這次改革: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到了景帝的時候,進一步減少了笞的次數,並規範了笞的刑具和打的部位(只能打屁股),並規定不能中途換行刑人。

漢文帝:三代以後的仁君典範

當時的刑罰還有幾項,在這裡也解釋一下吧。①鬼薪白粲,鬼是鬼神,薪是木材,白粲是白色的大米;字面意思是給鬼的木材、把米變白,其真正意思是給宗廟砍柴、舂米做飯,就是被罰去給皇家宗廟幹活。②隸臣妾,男子隸臣,女子隸妾,就是給貴族當奴婢勞動,類似於後世的收為官奴。③司寇,這裡不是官名,刑罰的司寇是罰你去從事邊境警備工作,去守烽火臺。

文帝登基時賜天下男子晉爵一等。這裡的爵是民爵,我們一般說的爵位是官爵。官爵是賜給當官的,民爵是賜給平頭百姓的;官爵根據功勞來取得,民爵則是根據皇帝的高興來取得。從秦始皇開始,國家在喜慶之際都會對天下男子一律賜爵。漢代的賜爵次數很多,授爵年齡資格大概至五十五歲。

漢文帝:三代以後的仁君典範

一個人如果在惠帝即位時出生,經過文景之治四十年,那他一共將經歷七次賜爵,可以升到第七級的公大夫。民爵沒有工資,但具有減刑的效果,爵位越高則免除勞役的年齡越低,老年授杖的年齡也越低,在鄉里酒宴上也能坐到更前面的位置。漢代民眾飲酒是受到限制的,“諸三人以上無故群飲者罰金四兩”,群飲只能在國家喜慶日子。

公元前157年,文帝駕崩,留下不修墳丘、不損山川的遺詔,利用霸上丘陵的自然斜面營造了稱為崖墓的橫穴式墓葬。漢帝皇陵多被盜掘,卻沒聽說過霸陵被盜的。現在在白鹿原上很難找到霸陵,而能看到的兩座大墳丘是文帝母薄太后和文帝妻竇皇后的,他們都是在文帝去世後修建的,不是文帝的意思。

漢文帝:三代以後的仁君典範

隨後,劉啟即位,世稱漢景帝。文帝是以高祖庶子繼統,地位本來就不鞏固,到了景帝,東方諸國在世代傳承之後已經和中央皇帝的親緣越來越疏,各國對新皇帝很不服氣,蠢蠢欲動搞小動作。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劉啟採用御史大夫晁錯的《削藩策》,想打擊一下諸侯國,結果引發了七國之亂,口號是“清君側”。吳王濞、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南王闢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佔有天下十分之一強的領土,劉濞稱東帝,不顧六十二歲高齡,親率精兵五十萬(號稱),計劃聯合南越王國、匈奴夾擊長安。劉濞這麼做是因為他對劉啟恨之入骨,當年劉啟還是太子時,劉濞的兒子即吳國太子進京,跟劉啟下棋的時候雙方起衝突了,血氣方剛的少年劉啟用棋盤失手砸死吳太子。

漢文帝:三代以後的仁君典範

景帝一開始很害怕,在群臣的壓力下就真的殺了晁錯,希望劉濞能罷兵。但這一舉動被七國視為景帝軟弱可欺。

最後漢廷決定派遣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周勃之子)討伐逆賊,相較於七國以步兵為主,漢軍是機動性更強的騎兵為主。漢景帝的胞弟梁王劉武在這場平叛中發揮重要作用,他在梁國頂住了吳軍的進攻,使劉濞無法西進,保衛了梁國背後的京畿。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漢文帝:三代以後的仁君典範

景帝后元三年(前141)正月,劉啟病重,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在病中給未成年的太子劉徹主持了加冠典禮(成人禮),給劉徹的繼位增加一點權威。不久後,劉啟駕崩於未央宮,諡號“孝景皇帝”。

管見所及,不吝雅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