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玻璃心?什么样的事最容易让你玻璃心?

蜻蜓立早


我的玻璃心和我相爱相杀。

它把我催化成了牡蛎,给自己包裹了一层层厚厚的外壳,把一切好的坏的、真的假的机会和伤害统统挡在外面。当我终于要摆脱它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即将成为斗士的时候,我又决定留下它。因为,它是人生的一部分。

第一阶段,在我刚刚从无忧无虑的儿童变成一个小学生的时候,世界给了我无上的优越感,我爱一切,我与玻璃心绝缘;

当我迈出人生一小步,成为一个初中生的时候,我开始懂了很多人生的无奈和艰难,玻璃心敲开了我的门:当我考试砸了的时候,我很郁闷;当我投稿不被选中的时候,我及其失落;当我想要的目标无法达成的时候,我极度悲伤;当同桌超过我的时候,我嫉妒。我慢慢与世界隔绝,把我锁在了自己的小世界中。

后来,我读大学了,失去了父母的依托,我反而变得坚毅和强韧。我冲破了自己的茧,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强大,我可以毫不犹豫的推销劣质商品给我的学弟;我能在团体活动中把轻松的活派给自己的好友;我对鄙视和嘲讽绝缘。脆弱与我无关,我的字典里没有玻璃心。

我无视了很多人的感受,在自己的世界里渐行渐远。终于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是大风中飞远的风筝,我使劲想,但想不起自己的初衷。

当静下心来仔细思量,我发现玻璃心未必是负面的代名词。我害怕周围人的嘲讽,所以我让自己更强大;我很反感朋友说我迟钝,所以我努力看书;我害怕别人说我胖,所以我拼命减肥。我不再包裹自己的玻璃心,但我不再让它刺伤我,相反,它成了我的不竭动力,我珍视它,因为它让我更全面,更完善。我依然为我很胖、我很笨、我很脆弱而时常玻璃心,但我正在因此而远离他们。


快乐的鹅


玻璃心,往往来自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对他人看法的太过在乎。

我讲讲自己的情况,我曾经对别人的话和举动很敏感,如果别人在言语和举动间表现出对我的不满,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我就会焦虑和不安,总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当然,这也和我自己的性格有关,我本是一个比较敏感和在乎别人看法的的人。

后来,我慢慢考虑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这样担心自己做错,因为我想尽力保持在别人眼中的好形象,为什么想保持好形象,因为我需要别人的认同和肯定,为什么我需要别人的认同与肯定,因为这会让我感觉良好。而事实却是,我经常因为这样让自己感觉很糟。

认识到这样不好,并不代表我就能改变什么,尽管有意识地去调控,然而这种思维习惯仍然会困扰着我,该郁闷时还是郁闷,我曾经试过一碰到这种事就看看关于不要在乎他人想法的名人名言,有一点效果,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后来,我用了一个方法——“自暴自弃”,我开始想象自己是个坏人,坏人是不需要在乎许多事的,不是叫你真正去当一个坏人,而是慢慢变得不要那么敏感。心理治疗中有一种方法叫系统脱敏法,就是慢慢增加你对某事的承载力度,直到你适应他。我慢慢也从一个“小坏人”成为一个“大坏人”,慢慢不会去过分在意别人的想法。

举个例子,你朋友叫你帮忙,你答应了,然而由于客观条件你没帮上。以前我会愧疚很久,一直想自己是不是太不守信用了,答应帮忙却没帮上。。。后来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就会想,反正我是个坏人,要讲什么信用,这样过一会就好。当然,仅限事情发生后这样想,该帮忙时还得尽心尽力的帮忙。

说的文艺一点,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不完美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