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一座古城可以瞭解,國內排名第三,河北邢臺講歷史不會輸

邢臺,簡稱“邢”,古稱邢州、順德府,是河北省地級市,河北省政府批覆確定的京津冀城市群節點城市、河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冀中南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物流樞紐 。

邢臺擁有3500餘年文明史,距今五萬至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歷史上曾四次建國、五次定都,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稱,是華北歷史上第一座城市,中國最早的古都之一,歷經三千多年行政建制未曾中斷、城址未曾遷移。

邢臺古城被譽為“燕趙第一城”,湧現出郭守敬、李牧、宋璟、劉秉忠等先賢,走出了郭威、柴榮、孟知祥、孟昶等帝王,千古一帝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 。

邢臺也是唐朝皇室祖籍地(唐祖陵) [9-12] ,發生過堯舜禪讓、胡服騎射、鉅鹿之戰、黃巾起義等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事件,有破釜沉舟、鹿死誰手、民脂民膏、腹背受敵等近百條成語、典故源自邢臺。 [都知道。

在歷史上,邢臺是中國第三古老城市,是中國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區之一,歷史上曾四次建國、五次定都,素有“ 襄國故都、邢國故地、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譽。有著如此輝煌歷史的邢臺,如今卻不在我國十大古都之列,不免讓人唏噓。

邢臺的經濟目前在河北省內,也只是位列中等,比不上石家莊、保定等市。不過此地交通也是十分便利,幾條主要的鐵路幹線,京九鐵路以及京滬鐵路等,都從這座城市經過。

在中國最古老的十大城市中,你知道邢臺排第幾嗎?第一名是洛陽,4000年建城史;第二名武漢,3500年建城史;第三名就是我們邢臺,同第二名的武漢一樣,也是3500年建城史。

其實有一座古城可以瞭解,國內排名第三,河北邢臺講歷史不會輸

像是西安、太原,甚至是北京、南京這些很有名氣的城市都在邢臺後邊兒排著。四次建國、三次定都,歷史上的邢臺,的確很輝煌,但目前啥都沒有。比如邢臺的古城牆還在,山西平遙不算啥了。

邢臺是北方著名的百泉之城,現在的達活泉公園那片兒,北小汪、南小汪、南大汪,光聽名字,你就知道邢臺有多少泉眼了。假如邢臺百泉還沒枯竭,濟南算個什麼,麗江算個什麼……

邢臺還曾經有座塔林,很遺憾給拆除了。邢臺塔林又稱塔墳,是開元寺和天寧寺的高僧墓地。原地點面積(五十年代)約四十餘畝,合計平方面積約2.6萬多平方米。據傳說,邢臺塔林原有塔近千座,這個傳說的數據可能不確,目前南北塔林沒有保存墓塔多少了,如果這些塔林還在,絕對是個世界級別的物質文化遺產。

其實有一座古城可以瞭解,國內排名第三,河北邢臺講歷史不會輸

不說了,只能表示邢臺曾經是有著很多其他城市仰望的姿勢。

現在的邢臺怎麼講,有個邢臺大地震,周總理去過,僅次於唐山。確實是這樣,現在好像除了霧霾,就是邢臺大地震……

沒有人總結邢臺,南京有六朝古都稱呼,西安就有十三朝古都的雅號。但五朝古都邢臺,知名度就始終很低。

也許是商、許、趙、常山、後趙的“五朝古都”。但無論是名氣還是影響力,都無法同其他區域性文化城市相比。其實可以這麼說,秦始皇周遊列國,最終在邢臺結束了自己的人生。著名的胡服騎射也始於邢臺。

後趙皇帝石勒曾經以邢臺作為自己的都城,以邢臺為核心的冀州地方貴族,後來支持東漢復國的決定性力量,他們都曾是帝國政治圖譜中的頂樑柱。哪怕東漢帝國的舊格局崩潰,河北當地還能推出四世三公的袁紹來作為集團代言人。

怎麼講呢?河東勢力在歷史上無法被人低估,整個河東與冀州的土豪勢力還能和鮮卑人的六鎮精兵維持平衡。以邢臺為代表的河北貴族,在北齊很有勢力。

以汴梁為核心的北宋建立後,邢臺的地位也因其無力奪取幽雲十六州而再次躥升。宋朝在當地建立了大名府,成為暫時管理河北剩餘地盤的軍政中心。沿線長期駐紮有大量禁軍部隊,並有多條人工挖掘的水道提供交通支持。

其實有一座古城可以瞭解,國內排名第三,河北邢臺講歷史不會輸

在蒙古帝國的忽必烈時代,這裡再次成為元朝政治改革的試驗田,後來朱元璋時代的都城位於南京,邢臺的邊防重要性遠不如北平。朱棣時代的都城北遷,又再次將邢臺納入京師的輻射圈內,成為匍匐於帝都之下的眾多“郊區”。

所剩不多的“名望”,居然是來自每年冬季的強勁霧霾。對於本身有豐厚歷史底蘊的城市來說,這樣的結局怎麼看都是悽慘了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