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不遠,鄉音未改!他們用方言為詩詞打call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田鈺琳)“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古詩詞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而鄉音,即方言,承載了一個地域的文化積澱,更守護著這一方人的濃濃鄉愁。

在2019年9月底,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啟動了中華愛國主義古典詩詞方言誦讀徵稿活動,以“傳承文化經典、共抒愛國情懷”為主題,精選70首愛國主義古典詩詞,面向全國各地網友徵集方言誦讀音視頻作品。通過方言的多樣化表達,展示詩詞作品中的錦繡河山、愛國情懷,以此呼籲大眾保護方言、守住鄉愁,活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远方不远,乡音未改!他们用方言为诗词打call

此次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網友的廣泛投稿。在歷時兩個月的徵稿階段,主辦方收到了來自上海、福建、甘肅、安徽、河南、河北、廣東、四川、江西、雲南、湖南、山東、貴州等地的上百餘件方言誦讀音視頻作品,涵蓋了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等多種方言。

远方不远,乡音未改!他们用方言为诗词打call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這首毛澤東的《憶秦娥·婁山關》是此次投稿作品中選用率最高的一首詩詞,來自貴州、廣東、陝西、福建、湖北、甘肅等多地的網友用自己的家鄉話對這首詩進行了精彩誦讀。

其中,來自湖北大冶的投稿者張雪雷是毛澤東詩詞的愛好者,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用家鄉話讀誦自己喜歡的作品,並且通過活動與許多詩詞愛好者共同分享,這樣的經歷讓人難忘。”

远方不远,乡音未改!他们用方言为诗词打call

此外,為進一步助力方言文化、詩詞文化在年輕群體中“落地生根”,主辦方積極開展了方言誦讀走進高校線下活動,向在校大學生徵集愛國主義古典詩詞方言誦讀作品,得到了廣大學生的熱烈響應。

远方不远,乡音未改!他们用方言为诗词打call

中華愛國主義古典詩詞方言誦讀徵稿活動走進高校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學生李慶山用貴州石阡話讀誦了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他說:“今天用自己的家鄉話讀毛主席的《長征》,感受很不一樣。當年紅軍長征在貴州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貴州青年用家鄉話讀《長征》,向革命先烈致敬,更為祖國驕傲。”

远方不远,乡音未改!他们用方言为诗词打call

根據安排,活動將進入評審階段,同時,孔學堂官方網站、孔學堂官方微信將第一時間公佈評審結果,敬請關注。

記者:田鈺琳

編審:應騰

審籤:張超 黃盛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